2010-9-17 AD
|
||||||
名校女生C中五 畢業,成績相當唔錯,只有一科中文攞D,其他八科都係B。就因為咁,佢就要到外國升學,如無意外,十二月起行,依家唔駛返學,有乜好做?一間補習學校請咗 佢做散工,時薪四十元,高出「最低工資」好多(據講係廿八元),每日返四小時,一星期五日,呢份散工做乜o架?據講係同小學生對功課,具體內容就係好忙嘅 家長送子女到補習學校,幫子女溫習功課,學生在補習社內做功課,做完就由女生C指導,保證做足、做齊之後就可以放學生回家。 香港家長咁捨得 畀子女到「補習學校」,連輔導子女做功課都交由補習社執行,唔怪得最近有一個調查顯示(明愛青年義工小組調查),八成半受訪學生曾經補習,其中約七成目前 正參加補習班,每人每月平均開支約一千元,伸算之下,全港四十七萬名中學生計(其實根據香港年鑑資料,○三○四年有四十六萬八千八百名中學生,○八○九年 已下降至三十六萬九千,比明愛數字少咗十萬人),總補習費每月三億元,係一個好龐大嘅數字,唔怪得香港盛產補習天王,專買豪宅。 每月一千, 每學年隨時用夠一萬至一萬二千元補習費,加埋每個月校巴費用又係幾百,香港學生最大嘅開支就係補習與校巴。相形之下,一年開學,買新書用幾多錢?九月十五 日出版嘅《選擇》月刊(消費者委員會出版)指出,今年中學平均購書開支為2,016元,以一個學年等於十個月計,每月用201.6元,同比上升6.9%, 即係等於一個月補習費嘅五分之一。有時好唔明白,香港家長每月咁捨得一千蚊補習費,四至五百蚊校巴費,點解消費者委員會每年例牌嘈一次── 書費太貴?你估教科書作者寫一本書嘅代價一定要平過補習費好多嘅咩,唔通人腦資本唔值錢,捉題目吹水就貴過六安士白銀?究其實,清貧家長可申領書簿津貼, 中產家長碌咭買書嘅話,一啲書局提供免息分期,最重要嘅係政府發放書簿津貼要在九月後,學生買書在八月,中間有時差(time difference),如果政府提前一個月發放,問題也就解決了,消委會不如每年調查吓補習費、校巴費,對家長更有貢獻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