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賺了蝕了也要知怎樣賺及怎樣蝕,故定期檢討是必須,否則學費就會白交。基於此原則, 《壹計就明》在年初時,或創了分析員的先河,以身作則,分析本欄曾做過的分析,方法是比較曾分析公司的股價,再分析前和後的表現。今天是時候以同一方法, 定期檢討過去一年的分析。有負IPO殺手所託 由2015年初到上週聖誕假前,本欄共有50篇分析,除開分析55間恒指成分股公司一文,曾分析77間香港上市公司。以分析各公司時的收市價,對比上週收市價,發現77間公司中,25間錄得股價上升,52間錄得股價下跌,平均回報負13%(見附表)。 25 間股價上升的公司中,16間上升超過一成,上升超過5成僅有3間,但有兩間卻上升9成,兩間都是在2015年首次公開招股(IPO),是維珍妮和中國集 成。分析IPO,仍不及封了筆的IPO殺手鄔碩晉。可是,深入些檢討,中國集成的2015年中期業績顯示,虧損10萬元人民幣,資產淨值不足4億元人民 幣,上週市值卻達186億港元,是否大家那杯茶呢? 明燈指數更勝去年 在鄔碩晉離開後,本欄的分析亦有一些調整,其一是在讀者 強烈要求下,分析了一些前景或股價表現不錯的公司,例如銀泰(1833)、瑞聲(2018)及申洲(2313),而分析時亦指出股份的增長及風險所在。上 述公司股價,在分析後到上週收市,有8%至30%的升幅,表現理想。筆者做不成IPO殺手,但身為「熊貓燈神」的「明燈指數」或更勝去年。股價下跌的52 間公司中,37間下跌超過一成,下跌超過5成的有9間,愛特麗和俊文寶石的股價更大跌逾9成。更嚴重的,是佳兆業(1638)、格菱(1318)和漢能 (566)成了港交所的「長時間停牌公司」,格菱更被提呈清盤,並在10月委任了臨時清盤人。 曾預警漢能及不同板塊的風險 本 欄分析的另一項調整,亦是應讀者的要求,由年初的零售股及太陽能股開始,做多了一些板塊及政策受惠股的分析。看看分析了的板塊名字:石油能源股、金屬礦業 股、內航股、二孩政策受惠股,相信不列出具體數字,大家也知道股價表現如何。較大偏差的板塊分析,或僅有內房股。分析或有其局限性,時間差相信必是其一。 就以3月中分析太陽能股為例,當時便指出股價曾一剎那達9.07港元歷史高位的漢能,利潤及資產並不配合,收入及增長更是主要來自關聯交易,大家有聽《壹 計就明》的預警嗎?沉醉在4月漢能股價創收市新高7.88港元之際,大家或會忘記了任何分析。可惜,5月20日一小時內漢能股價暴跌至3.91港元,漢能 亦由當日起停牌至今。「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或又簡單地重複中!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