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9日,江蘇淮安一在建房地產樓盤。 (CFP/圖)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舉行。時隔兩年後,這一“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規格最高的經濟會議”,再次提及房地產問題,並提出要“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同時,“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不過,多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房地產界人士均表示,“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即“取消限購”的城市,將不會包括北京、上海。一位接近北京市決策部門的人士更是直言,“過時”兩字的表述,即為北京等城市作為不會取消限購政策而“量身定制”。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題涉及房地產,要上溯到2012年。
這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庫存,穩定房地產市場。要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使他們形成在就業地買房或長期租房的預期和需求。要明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鼓勵自然人和各類機構投資者購買庫存商品房,成為租賃市場的房源提供者,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其中“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和“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的表述,引人註目。
多位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房地產界人士認為,“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需要政府部門出臺配套鼓勵措施,諸如地價補貼、稅收優惠等,房地產企業才有“動力”落實這一政策。
一家香港房地產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經理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內地的地方房地產公司的凈利潤層面,“第一梯隊的公司,能做到15%左右;第二梯隊則在10%左右”。他認為政府部門以地價補貼、租房補貼的方式,鼓勵房產企業降房價,將是可能的舉措之一,“但降價的幅度必定有限”。
在2014年,中國排名靠前的幾家地產公司,其凈利潤指標:萬科11.4%,恒大10.8%,碧桂園12.1%,保利11.1%,萬達13.7%。唯有走“精品路線”的中海地產,凈利潤高達23%。
北京一家國有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地區總經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就他目力所及,二、三線城市的房產庫存確實很大,但“其實三分之二以上的項目,已經是平價賣或賠本在賣了”。
而對於“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即“取消限購”,受訪的多位地產界人士均表示,北京、上海將會“例外”。
一位接近北京市決策部門的人士更是直言,“過時”兩字的表述,即為北京等城市作為不會取消限購政策而“量身定制”,“對於北京而言,限購措施很長時間內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