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送禮大學問

2015-12-21  TWM

送別人自己喜歡的東西,比送別人喜歡的東西,會讓彼此的親密感提升;禮物送太多也不見得好。掌握送禮的眉角,才能讓送禮者、收禮者雙贏。

又到了歲末年終,耶誕節以及元旦假期接踵而至。隨著西風東漸,送禮也慢慢成為國人親友間強化情誼的儀式了。

然而,如何送禮以達到送者大方、受者高興的雙贏,可是有大學問!

首先,和我們理解不同的,禮物最好能代表送禮者的興趣,而不是反映送者對接受者的了解。根據心理學和消費者行為的研究,送別人自己喜歡的東西,比送別人喜歡的東西,更會讓彼此親密感提升。

其次,禮物多不見得好。若送親友一個大禮,搭配一些有趣的小禮物,直覺上應該比單送一個大禮要來得好。

但是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受禮者往往不是將所有禮物的價值加總,而是平均;因此,組合中的小禮物就會拉低大禮物的價值,而使得送禮者的美意打折扣。

再者,送禮物給男性比女性更要小心。

一般而言,可以送給女性的禮物比男性較為多元,但相對出錯的機會也較高。

然而,男女接受者對於禮物出錯的反應卻大不相同。

根據一項「交往中男女對另一半所選禮物的看法」研究,發現女性對於兩人未來的發展潛力,較不受禮物好壞的影響;相反的,男性對禮物的失望,則會影響他對兩人相似性的評估,甚至影響他對兩人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第四,慈善可能不是好禮物。

國外常有以受贈者的名義,捐款給慈善機構作為禮物;但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有四○%的參與者,選擇捐贈作為致送的禮物,但大部分的受禮者,寧可選擇普通的實體小贈品當作禮物。

配偶和生疏的朋友,對於收到捐贈類的禮物最反感,有一位配偶甚至認為,這種禮物代表另一半關心世界,比關愛她還要多。

但另一方面,熟稔的朋友則不反對收到這類的禮物,父母更是喜歡子女送給他們這樣的禮物。

第五,禮券也不是好主意。

雖然收到的人,可以買到他真正需要或是想要的禮物;但是禮券也代表了送禮者不知要買什麼,又不得不送禮物的敷衍,反而沒能得到國外消費者的青睞。

最後,施比受更快樂。

一項針對剛學步幼兒表情的研究發現,當小孩子給別人糖果時,都比收到糖果時顯得更快樂。

另一項研究則是針對十六位成人,回答他們在收到工作獎金前後的快樂程度,以及獎金花在自己、買禮物和捐款的金額。

結果顯示,花在禮物和捐款的數額比獎金的大小,更能反映受試者的快樂程度。

送禮不容易,你送對了嗎?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

撰文 / 樓永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