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知名文史專家的珍寶 他用上萬個火柴盒,帶你看見台灣經濟史

2015-11-30  TCW

喜愛研究台灣史的人都知道莊永明,也知道他對自己出生地相當有感情。在他今年出版的自傳《活!該如此》裡,提到自己是哪裡人時說:「我是大稻埕囝仔……,而很少說『我是台灣人』、『我是台北市人』。」

一九四二年出生的他,老家「莊協發仔店」在二○○五年以「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定為台北市定古蹟。仔店,在那個年代等同於現在的便利商店,讓莊永明從小在大稻埕庶民風景、聽著鄰里間許許多多口耳相傳的八卦事情長大。七十三歲了,他依然不服老,辦活動,一連帶四小時的古蹟導覽活動,也不顯疲態。

莊永明笑說從何時蒐藏已不可考,「因為我是一個興趣很廣泛的人。」兒歌本、文獻、古契、地圖、老照片、黑膠……,最驚人的要算是他從國小就蒐藏的十萬張郵票,以及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送給他的一萬多個火柴盒。訪談中可看得出來,莊永明的蒐藏是以「為保存台灣文化」使命慼做為中心,他曾經買到一張一八九六年時「台北天后宮」的照片(今國立台灣博物館現址),當時賣家開出了一萬六干元的價格,莊永明咬牙把它買下,「因為你不要,日本人要。」他淡淡的說。

見證繁華酒家年代火柴盒是最不值錢,卻最能看到台灣經濟發展的一樣小物品。一九六0年代台灣進入電視年代前後,當時報紙並不多,加上分區分版刊登的廣告效益不大,商家就乾脆印自己的火柴盒;那也是「飯後一根菸,賽過活神仙」的年代,讓這些圖案可愛又實用的火柴盒廣為流傳。

「庶民的東西隱藏了很多小故事,透過小故事可以解讀到大時代的部分。」他特別以中山區火柴盒為例,這一堆印上飯店、酒店、食堂的火柴盒,窺知昔時的中山區昔時風貌。

「日治時代藝旦文化結束後就有咖啡廳,隨後酒家興起(約一九五0至一九六0年代),當時中山北路有很多酒家。」壯永明表示,一九七八年中美斷交,蔣經國時代實行五菜一湯(梅花餐),奢迷的酒家便漸漸消失了,火柴盒也越來越少。

莊永明從小學開始蒐藏郵票;當時課本談到郵票與集郵冊,老師就要求同學拿郵票讓大家一起看看,「我同學有一個是李春生(編按:日治時代台灣富豪,將台灣茶葉推向國際)第四代,他帶來很多當時貿易行往來剪下來的郵票,那些都是十九世紀末的郵票。」莊永明說道,貴陽街那時候有兩問大洋行「恰和」、「德記」,「當年他們信件比較多,我就是在垃圾堆找,找到拿回去洗。」他蒐藏的郵票主題很多,有童話故事、世界名人等,還有他國小二年級蒐藏的第一張郵票,當時應日本人徵調去打仗的鄰居寄回家的明信片,有一張日本武將騎馬的郵資圖案,以及因郵資漲價而貼上的壹錢日本郵票(見本頁右上圖),時代感十足。

而一八九五年只成立了五個月的台灣民主國,當時有發行過「獨虎票」。這套郵票莊永明直到了出社會,才終於買到了三枚。莊永明笑說自己的家裡已經「走不進去了」,蒐藏了近一甲子的物品,需要更大的儲放空間。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人可以欣賞這些骨董的「價值」,認識它們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好好珍藏它們。

莊永明蒐藏年資:60年以上蒐藏主題:各類文獻、商標、郵票、黑膠、火柴盒等最得意的珍藏:非常多。郵票類為獨虎票,昭和時期各種文契,1960年代台北地標「西瓜大王」火柴盒

撰文者曾郡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