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股票投資回顧

2014股票投資回顧   

  原初是想定期寫點有關股票的短文,但近年的投資策略,實在非常沉悶,基本上就是最老土的Buy and Hold 而已,並無甚麼可供分享的東西。除了股票期權外,年中絕少正股買賣活動。以去年為例,除了十二月以$2.78買進50,000股中海石油化學(3983HK.)外,全年並無其他交易。如果每個顧客都像我這樣,恐怕股票行及其一眾經紀從業員都要乞食了!言歸正傳,2014年乃筆者投資大獲豐收之年,真可謂財息兼收,並得到了人生第一次超過百萬的年投資回報。 

甲、股票投資

   撇除年終才買進的中海石油化學(3983.HK),全年持股只有五隻,價格按2014年1月2日收市價為開始,以同年12月31日收市價為結束,計算盈虧如下:

   1. 中國銀行(3988.HK)    :$3.55-->$4.37 = +$574,000
   2. 中國交通建設(1800.HK)  :$6.19-->$9.33 = +$345,400
   3.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995.HK)  :$4.28-->$5.22 = +$18,800
   4. 遠洋地產(3377.HK)    :$5.09-->$4.41 = -$6,800
   5. 瑞安房地產(272.HK)    : $2.34-->$1.83 = -$13,160
 
                                                   賬面總利潤:+$918,240

 1. 中國銀行



  銀行乃百業之母,買中國銀行等於押注於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眾所周知,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可挽逆的趨勢,中國銀行理所當然是最受惠的機構。國家背景的大型銀行,六倍左右的市盈率,股息超過六厘,但卻一直受到地方債務、企業呆壞賬、理財產品諸多問題困擾,多年來股價跟其他內銀股皆一蹶不振。是否值博,見仁見智。筆者乃天生的大「好友」(樂觀者),這幾年基本上是連底褲都拿去抵當,全力買進,早就不止痾煙(All In)了。記得第一注是$2.8,最後一注是$3.8(以期權接貨),平均購買價是$3.39,屬於長線持有之選(約佔整個投資組合的70%)。

2. 中國交通建設



  幾年前也曾持有此股,雖然不用虧蝕,但也賺不到錢,後來賣掉換成上海實業(363.HK)。2013年5月,在兩股「海軍鬥水兵」之際,因「好息之心」作祟,在截息前夕,以賤價賣掉上實,換成中交建(進貨價$6.19)。從事後之明觀之,那個決定在時機上並不算明智,因為上實不久便股價回升,而中交建卻一直沉底。前後已收了兩次股息,大概合共$0.42左右。去年大部份時間,中交建H股都在低位($5~$6)徘徊,A股價更殘,($4~$5)。直至九月,隨著國家「一帶一路」這個東方馬歇爾計劃的公布,股價迅速上揚。按正路推估,這支股票應該還有一段相當長時間的炒作(今天A股股價折合港元約$18,短短三個月之內,升幅四倍,不可謂不驚人)。可作為中線的投資對象(約佔整個投資組合的20%)

 3.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



  徽商名聞天下,但安徽省並不算是中國很繁華富庶的省份,因而亦頗具發展潛力。公司主要業務就是營運當地的高速公路。負債低,派息高,業績算是理想,2012年以$3.34的低殘價買進。但畢竟它市值偏小,長線要小心,持股比重更不能太大。因此,當股價再高(孳息率下降),又或有更佳投資對象時,當可考慮賣出(約佔整個投資組合的2%)

4. 遠洋地產



  一家以京津冀環渤地區為重心的內地房地產公司,也是筆者第一支買進的內房股(成本$4.86)。最初隸屬於中遠集團,後來中央硬性規定,非內房國企不能涉足房地產業務,中遠集團被迫出售。大股東現為中國人壽(約佔29%)、香港南豐集團(約佔21%)、香港九倉集團(約佔7%)。筆者幾年前選擇投資它,理由主要就是大股東中人壽的入股價為$6.23(2007年上市價為7.7元),我的成本還遠較它便宜。今天的反省,這個理由是相當荒謬的(人家輸錢「坐艇」是等閒事,可以毫不上心,你憑甚麼跟人家比)。因此非常合理地,筆者大部份時間都是被套的。幸好所佔投資比例不大(1%),基本上可視之為一筆年息率五厘的存款,價錢合適的話,沒理由不賣吧。(上左圖為武漢遠洋世界,低密度住宅,十分高檔。論居住環境,香港人真悽慘)。

5.瑞安房地產


   多年前誤信了東尼的推介而買進的一支垃圾股票,持有已超過五年,給了它很多次機會,早已無話可說。公司負債極重,業績差,年年只靠會計障眼手法來維持盈利。已供了一次股,成本大概是$2.8左右。一般的理解,公司的營運模式有問題,資金回籠速度太慢,近年更慘被釘子戶玩殘(參1)。但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主席政治上已失去靠山,由「上海姑爺」淪為「上海孤兒」;加上他又有過聲譽不佳的財技紀錄(參2)(參3)。總之短期之內,翻身無望。因此,筆者隨時有賣掉它的打算,所欠者,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價錢而已(雖然只佔整個投資組合的2%,但損失不算輕)。 


乙.股息收益

   編號    每股派息(上半年)   每股派息(下半年)    全年收益(除去手續費、股息稅) 
 3377.HK     0.16           0.075        $1,570 + $720 
 272.HK       0.04           0.022                             $1,090 + $586 
    995.HK          0.249                                   $4,952
 3988.HK           0.22229                               $155,110 
 1800.HK        0.213                                   $23,411
                                              
                                                                                                               合共 : $187,439


丙.股票期權

  上半年由於早前超額「痾煙」了中國銀行,必須月月還債,沒有多餘資金,股票期權無法操作。直到派息過後,還清債務,9月份才開始重做期權。所有操作如下:

買賣日期
合約月份
股票編號
L/S
數量
合約價
期權金
備註
29/08/14
1409
1800
SP
30
$5.50
0.12($3,600)

26/09/14
1410
1800
SP
30
$5.75
0.15($4,500)

30/10/14
1411
1800
SP
30
$5.75
0.10($3,000)

30/10/14
1411
1800
SC
30
$6.25
0.05 ($1,500)

03/11/14
1411
1800
LC
30
$6.25
0.07~0.08
(-$2,300)
平倉
12/11/14
1411
3988
SP
40
$3.80
0.056($2,240)

27/11/14
1412
1800
SP
30
$7.25
0.15($4,500)

19/12/14
1412
1800
LP
30
$7.25
0.01(共-$300
平倉
19/12/14
1412
1800
SP
20
$8.75
0.14(共$2,800

31/12/14
1501
1800
SP
20
$8.50
0.32(共$6,400



  期間共收期權金$25,940 ,一次也沒接貨。減去十次共約一千元的手續費,純利潤為$24,940。

  這個遊戲若依照我的玩法,是很難贏到大錢,但可以過過手癮,心態跟賭馬、賭波差不多,但遠比後者來得理智。長賭馬、波是必輸無疑的,因為參與者被人搵笨(收了$10賭注,派彩只有$8),可謂愚不可及。相反,期權交易成本低,十分公平,可沽可買,可看上亦可看下,樂趣無窮。


丁、總結

  股票、股息與股票期權三者相加,2014全年收益為港幣$1,130,619,成績遠遠跑贏恒生指數(全年上升1%),同時亦跑贏國指(全年上升10%)。以筆者的理財知識與能力,可謂大喜過望,以後也不敢奢望能再如此幸運。如果還要說投資的理念或原則,總結起來也不外乎以下兩句話:「長線投資,減少操作。捨難求易,穩定收益」。

  長線投資的道理不用費詞解釋了。追漲殺跌,「炒炒下」固然是快感十足,但往往卻是「贏粒糖,輸間廠」,並不足取。操作越多,越易有出錯的機會,而錯誤則是一次便足以致命。劉德華《賭俠》有句名言:「你想悶悶地贏到錢,抑或是緊張刺激完卻輸錢呢?」真的嫌太悶,日常想過手癮,可以玩玩股票期權的。

  何謂捨難求易?香港有超過二千隻的股票,大部份都沒有投資價值。如果瀏覽網上討論區,不少人喜歡在股海中玩尋寶遊戲,七十二行,但求能「識於微時」,不管多冷僻的股票,都不乏人問津。其實,不管怎樣努力研究,聽消息,查業績,要在三四線細價股身上贏錢,原是十分困難的事。從前看過香港股壇名家黃國英的文章,他有個十分精警的譬喻:買大藍籌就像進馬場賭馬,買細價股則像走進由三大千王坐鎮的麻雀館,你認為何者較容易贏錢呢?細價股的參與者,人人自命高手,深曉公司的潛力和價值。唉!真的人人都能贏錢,試問錢從何處來?相反,如內銀股便頗受冷落。筆者的看法,其中很重要是心態的問題。內銀股乃香港一眾「師奶」大媽的愛股,很多人覺得買這些股票,不獨不能證明自己眼光獨到,反而使其淪為「婦孺之見」。這就正正是捨易求難了。其實,投資最重要的目的是賺錢,不是自信心、自我能力的肯認。這跟學武術功夫一樣,最重要的是能強身健體、傍身護衛。如果只是花拳頭繡腳,不管幾「型」多帥,都是中看不中用。

  買股票不是求發達,只為取得被動收入,達致財務自由,這是筆者首要的投資理念。不管公司前景說得如何亮麗,背後的故事如何引人入勝,只要不能每年穩定派發四、五厘股息,這些股票全不在考慮之列。至於買進的時機判斷,基本上不要求其很快便能大升,只要不再下跌即可。

  但願來年的投資,能再次印證這十六字的座右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4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