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星期筆者不在 香港,回來後才從YouTube上看到導遊阿珍事件。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97年之前,來港旅客以東南亞、歐美及日本為主。當時香港sell的是中西文 化滙聚之地,西方人到香港可以體驗大牌檔、街市等地道香港文化特色,亦可到赤柱等與西方文化相近的地方,左右逢源;那個年頭,從沒聽說歐美日本零團費事 件。 經過多年「地產主義」的折磨,香港旅遊業餘下的賣點,竟是一個又一個shopping mall,內裏是一式一樣的店舖、餐廳,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玻璃幕牆。當這些mall在深圳、北京、東莞、上海被「山寨」起來的時候,香港對內地人的吸引力自然越來越小。 國內大款到香港購物,就是因為可買到「真」貨。從阿珍的case看來,內地同胞跟團到香港購物,地點會是九龍灣某些工廠大廈。香港旅遊業的困難是,到底我們sell甚麼?及sell給誰?如果我們target北方13億有錢或無錢的小農,阿珍事件無可避免。 Uncle Ray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