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哪一間公司?竟然讓蘋果 (Apple)在年度最重要產品上市的那一天,必須告訴全球的消費者,這項產品「買不到!」 今年六月二十四日,蘋果最新手機iPhone 4在眾人千呼萬喚中,粉墨登場。蘋果對外表示,前三天的交易日,iPhone 4已經銷售超過一百七十萬支,成為蘋果史上最成功的產品。 可 惜,這項最成功的產品至今仍令部分蘋果粉絲遺憾,除了收訊不良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在上市當天,蘋果宣布,白色款的iPhone 4因製作難度太高,將會延後出貨。 和前幾代白色款iPhone不同的地方,在於iPhone 4不僅背蓋是白色玻璃,就連正面的視窗玻璃都是白色。但連蘋果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問題,竟然就出在這。 常見的黑色iPhone,只要用電 鍍的方式,就可以把黑色鍍上玻璃表面;但若要將視窗玻璃做成白色,卻是要將白色的漆,塗到玻璃材質上,要把這層白漆塗得平滑,已經相當困難,而且,塗得太 薄,會透光;塗得太厚,又很難與觸控面板貼合。 地位重要:從一代iPhone就開始合作 這個艱鉅的任務,蘋果交給一直以 來的御用玻璃加工廠,從第一代iPhone開始,這間公司就已經為蘋果製作視窗玻璃,位於中國湖南的「藍思科技」。 每當蘋果有新產品推 出,分析師或媒體就會立刻將供應商列表,但是藍思科技卻始終不曾出現在任何一份表格中。事實上,藍思科技與另一間港資的玻璃加工廠富士水晶(Fuji Crystal),幾乎拿下所有的視窗玻璃訂單,從上市以來一共賣出近四千萬台的iPhone,全由這兩間公司包辦。然而,生意做得很大,名字卻不響亮。 一九九三年,藍思由富士水晶獨立出來,另起爐灶,這兩間公司,都是做手表表面的玻璃起家,甚至許多如勞力士(Rolex)這樣的高級名 表,都是用藍思自製的藍寶石水晶玻璃做為表面,「在『玻璃』這個圈子,藍思非常有名。」銷售設備給藍思的友威科技董事長李原吉說。 企圖心 強:敢為蘋果大幅擴充產能 當玻璃被送到玻璃加工廠後,必須放在一台「CNC雕刻機」上,把玻璃切成適合iPhone的尺寸,由於難度很 高,一台機器每小時僅能切割出三片iPhone玻璃,而且全部要由訓練有素的人力來操作。 為了滿足蘋果所需的產能,保守估計,「要做 iPhone,光CNC設備就要兩、三千台,」一位台灣手機廠的前採購主管說,「一台(CNC設備)就要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這種投資就很多錢嘛,當然找 人工便宜,有技術,又有能力負責這麼大量的公司。」 李原吉補充,藍思「這間公司的企圖心很強,老闆想要做好、做大,敢為了蘋果投資『很 多』的設備,」累積了足夠的玻璃加工技術、擁有大量廉價的中國勞動人口,加上敢大幅擴充產能,是蘋果選擇藍思的主因。 為蘋果iPhone 生產觸控面板的宸鴻科技,必須要拿到藍思加工好的玻璃,才能繼續做觸控面板。一位宸鴻的採購人員表示,藍思是蘋果指定的供應商,宸鴻只能跟藍思進貨,而 且,就連每一天能夠拿到多少片玻璃,都是由蘋果來調配,他苦笑的說,「我們也希望他們(藍思)的產能能多一些,也希望Apple多分給我們一些。」換句話 說,幾乎所有iPhone供應商要想衝高自己的業績,都得看這片玻璃的臉色。 蘋果一向以來的策略,就是每一個零件或組裝廠,只選擇一至二 家供應商,這位採購人員說,蘋果早就為了iPhone 4的上市,要求藍思擴充足夠的產能,「所以這次的問題應該不出在產能,而是良率出了問題。」有多缺?他透露,目前藍思所能生產的數量,僅僅只能滿足蘋果要 求的一半而已,而且,白色的iPhone,至今都還沒有大量生產。蘋果迷想要買到白色iPhone,恐怕還有得等。 規模漸大:今年營收上 看兩百億元 隨著iPhone的熱賣,做獨門生意的藍思,行情跟著水漲船高,不久以前,藍思董事長周群飛,買下位於香港九龍塘、由亞視總部 原址重建的豪宅「尚御」,最貴的一戶,成交價高達新台幣近兩億元。 目前,藍思在深圳和湖南的據點,員工數量已經超過一萬人,其中,位在湖 南長沙的生產基地,一期投資了人民幣十二億元,為蘋果打造專屬的視窗玻璃生產基地;二期則又投資人民幣十億元,建造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 (Motorola)的手機視窗玻璃生產基地。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二○一○年全部完工後,這個生產基地的年銷售收入可能突破人民幣四十五億元(約合新台幣 二百一十億元)。 視窗玻璃的市場之大,讓具有鴻海色彩的奇美電和正達,都表明要投入,但一位iPhone關鍵零組件供應商表示,「首先, 你要先把產能擴充十倍,才能讓蘋果看你一眼;而且,你有產能之後,做出來的東西,蘋果要不要,也是未知數。」蘋果對產能的需求之大,反而變成了一個緊箍 咒,讓可選擇的供應商變得很少,所以,蘋果將受限於藍思的這個窘況,可能一時半刻,還解決不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