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性的社交 我們的時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29/152203.shtml

3f813af7gw1eb8120no3lj21hc0u0k3k

飲食男女,食色性也。

無論我們的科技進化到什麽時代,我們的精神層次經過多少次洗禮,人類的本能不會因為外界的改變而變化。

互聯網創業者都在找那所謂風口上的豬,殊不知這頭豬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你要做的是一款社交產品,它是做什麽的?解決用戶痛點嗎?這種說辭有點官方,不如說成是滿足用戶最原始的需求。用戶的需求五花八門,但蕓蕓男女需求的共性其實並不複雜,原始驅動力這個東西才是最接近答案的回答。

從爆款應用“17”說起

這幾天一個來自臺灣,國民老公王思聰投過的App火了,叫“17”,主要功能圖片分享+短視頻+視頻直播,用戶還可與平臺廣告分成。平均一千人觀看收入有一塊錢,然而達到100美元才可以提現。

至於這款App為什麽火?想來大家都清楚,肯定不是因為“我們的老公”是投資人,也不是因為這玩意可以用戶分成,你可以算一算需要累計多少人觀看才能得到那可憐的分成。真正的原因是這里,我們可以“告別幹澀的文字圖片,體驗到俊男靚女們的愛情故事片”。

誠然,我們早已告別了若幹年前硬盤普及此類藝術的初級階段,但在一款App上看直播的啪啪啪,對於我們仍然極具誘惑力。無論你來自哪里,北上廣深還是四五線城市的城鄉結合部,只要你擁有一部手機,那麽一切都OK。

在微博上搜索“17app”,#17app#的話題主頁下面,近1500萬的閱讀量,足以說明這款應用的火爆。有些產品的火爆就是不講道理的,這與產品形態和背後的商業邏輯沒有太多的關聯,就好比描述這個產品並不難,高大上一點可以說“Instagram+periscope”,要是想接地氣的話,直接就說是9158這樣的在線秀場。

就是這樣一款沒什麽創新、用戶體驗不完善、沒什麽明晰商業模式的產品,卻能夠憑借最簡單的功能吸引到用戶的關註,不知道那些個自詡深諳用戶體驗的產品經理和分析濕們怎麽看?這可能就像一個“皇帝的新裝”一般的道理:最簡單的事實就在表面,社交產品的真諦沒有那麽多,無外乎是用最簡單的形式讓用戶知道我能做什麽,僅此而已。

有趣的是,這樣的產品註定要面臨社會倫理的評判,汙穢下流的標簽怕是掀不掉了,但毋庸置疑的是,17的產品力是高明的,是最懂用戶心的。

馬斯洛不是“萬能成立”的,但“性”是實打實的內功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說生理需求是最底層的,從某種角度看,這個最底層是不客觀的,怎麽能把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說成最底層呢?肉體承載著靈魂,只有肉體的歡愉才能有上層需求的追求。倒是“平等、自由、博愛”的法國革命宣言,看上去切合實際,這三個詞適用於人們每一層需求。

拿一款社交應用說,這三個詞對應的是“去中心化、連接一切、聚合興趣”,看上去17app做的就是這三件事。如果要細究它何以一夜爆紅,這三個關鍵詞我們可以找到明晰的對標。

在這里,沒有絕對的大V,這里的意見領袖是真正敢於“正視”自己、“曬出”自己的人,是為去中心化;”通過“17”不僅可以看到很多在線直播的與“性”有關的視頻,也能解決自己無聊的需求,它不僅免費還能賺錢,這算是連接了需求的供求方關系;而興趣呢?本質還是好奇心和窺探欲,曬的人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看的人解決了窺探欲的蠢蠢欲動。

的確,一言蔽之,還是性。

弗洛伊德說,性是人類一切行為最原始的驅動力。性的魅力無孔不入,無論男女,心理滿足的沖動都是強烈的。約炮神器絕不是某上市公司一家,無論是早期的論壇社區、後來的IM工具,還是人人、豆瓣、微博、微信,直到現在的匿名社交、圖片社區,性的社交無處不在。

性無處不在,一個簡單的例子,女為悅己者容,美圖秀秀的出現對於很多女性用戶而言,以展示自我的美麗為主,以期獲得更多人的稱贊,這本身而言就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滿足,這種滿足類似被男人追求的快感,這足以看成是性的前戲。我們看到的是,所有的社交應用都幾乎內置了美顏處理的工具功能,不美顏,不社交;無滿足,無社交。

說社交始於約炮,沒有問題,有趣的是我們看到工具類app也邁開了追趕的步伐,Uber、滴滴、各種上門服務應用,不必多多例證了。

性的社交,看來不止於社交應用,性的符號有倫理的基因在其中,但它絕不應該是倫理批判的對象。

結語:大江健三郎先生有一部《性的人》,有一部《我們的時代》,內容與本文說的自然是沒有什麽直接聯系的,但在這里兩部小說的名字卻最恰當的結構了我們如今的一個現實——性的社交,我們的時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