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每個月供強積金,理論上說存款應該只有增加,不應該減少才對,哪料到一個月間反而少了近一萬九千元,即是說,差不多有一、兩年算是白供了。
原來,政府辛辛苦苦地逼我們供強積金,然後又逼我們把所供的款項交給不知道是什麼人去作出投資,希望能以投資的回報來保障日後退休的生活。哪料到那一批所謂「專家」的「笨蛋」,年年收取昂貴的管理費,到頭來仍然是要輸錢,我們又無法反抗,只能任由人宰割。
細心地一算,原來供強積金除了是政府成功強迫我們儲蓄以達至「積穀防饑」的目的之外,並無法以投資去達到增值的目的,反而任由那一班所謂「專家」的「笨蛋」蠶食我們的積蓄,若是當初只逼我們儲蓄,但可以不進行投資,頂多是虧了通脹率而已,不至於「蝕入肉」,如今卻是既「蝕了通脹」,更「蝕入了肉」,怎麼辦?
雖說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不可以眼前的得失論成敗,可是,要是到了可領取強積金之時表現仍然是如此,該怎麼辦?
政府的確是好心做了壞事,實在應該補償我們,至少要為我們「包底」,退休之時至少可以拿回我們原有的供款,若是有賺當然就不用「包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