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企全方位進軍南非 人民幣業務先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294.html

中企全方位進軍南非 人民幣業務先行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9-23 22:42:00

雙邊經貿關系的火熱也帶動了戰略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在中國與南非關系日益密切的當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進南非,實地了解中企在南非發展的境況。

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踏著海上絲綢之路最遠達到紅海與非洲東海岸。如今,非洲正積極從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複興中把握更多的發展機遇。

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南非在本世紀初曾憑借7%的經濟增速躋身引領新興市場發展的“金磚國家”。盡管目前受諸多因素影響,南非今年的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並沒有削弱中國企業在南非發展的勢頭。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與南非雙邊貿易額達到603億美元,南非連續第五年成為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連續第六年成為南非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雙邊經貿關系的火熱也帶動了戰略關系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4日會見來訪的南非總統祖瑪時強調,今年以來,中南關系迎來重要發展機遇,《中南5~10年合作戰略規劃》正全面落實。此外,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和南非外長馬沙巴內當天也在北京共同宣布: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中非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升格為峰會,將於今年12月在南非舉行。

在中國與南非關系日益密切的當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進南非,實地了解中企在南非發展的境況。

人民幣業務激增

桑頓區(Sandton)是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便利的商業設施聚集了各大金融機構、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目前在南非的120多家中企中,也有一部分把辦公地點設在桑頓。

位於桑頓核心地段的Alice Lane Towers辦公樓外形前衛,造型像一大一小兩面風帆,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占據了這棟辦公樓的14~16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那里見到了行長邱智坤。

“中行在南非一共有110名員工,包括17名從中國外派來的員工,”邱智坤行長指著滿滿一面員工榮譽墻向本報記者介紹,不少南非本地員工也曾獲得總行授予的榮譽。

“中行在南非成立分行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最初的定位一方面是服務當地華人華僑,另一方面是服務中南經貿合作,”邱智說,“過去5年是發展最快的一段時間,這個階段既要服務中資企業進入南非,也要深入當地市場服務當地企業,尤其是與中國有經貿往來、對人民幣感興趣的企業。目前中企已經從約翰內斯堡為中心輻射到撒哈拉以南的20幾個國家,公司客戶也從5年前的50多家發展到500多家。”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南非2014年GDP約為3500億美元,GDP增速為1.5%。該國目前是中企對非投資的第一大目的地。2013年,中國對南非直接投資存量達到44億美元,約占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的1/6,主要涉及金融、基礎設施、采礦、制造業和通訊等領域。

中企對南非的投資發展離不開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支持。7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銀行約翰內斯堡分行擔任南非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邱智坤把這一進展稱為“水到渠成”。“過去3年,中行投入大量資源培育人民幣市場,不僅面對南非,而且面對整個非洲。在被指定為清算行之前,我們在非洲已經有64家清算行客戶,以純市場化的方式提供服務。”據了解,2011年,中行約翰內斯堡分行的人民幣業務規模只有1.19億元人民幣,而今年僅僅上半年就已經超過270億元人民幣。

中行目前的戰略是在局部領域引領市場,用更高標準服務市場。邱智坤稱,中行已經跟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南非國家交通運輸集團(Transnet)等南非各大行業龍頭企業都有全面合作關系。

冀東發展集團的南非曼巴水泥廠項目位於林波波省塔巴茲姆比市,是第一個在南非直接用人民幣投資的項目。由於該項目采用全新的節能環保理念,使能源和資源得到循環利用,南非貿工部向其提供了1.7億蘭特(約合80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及稅收減免獎勵。此外該項目還得到了中國銀行的零擔保融資。

“比如在給河北冀東水泥設計的財務方案中,冀東發展集團用人民幣在南非投資,按規定人民幣必須馬上結匯,但是集團需要向國內的研究院支付勞務費和設計費,短期內兩次人民幣兌換會產生兩次折損。我們為它協調外匯管理和南非央行,設計的方案就是落地以後先不結匯,留出對應的傭金、設計費和施工費金額轉回國內。”邱智坤稱。

中國駐南非大使館經商處參贊榮延松在9月1日舉行的“南非-中國上海貿易投資合作論壇”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南非的投資環境在非洲大陸是最好的,整個基礎設施條件,特別是法律制度以及對外投資政策的兌現率在非洲大陸也是最好的,很多中企在這邊投資制造業項目,都能充分享受南非政府給予的多項優惠政策。”

罷工、缺電是家常便飯

除了冀東水泥之外,還有許多大型中資企業涉足南非的制造業、采礦業、中鋼集團便是其中之一。

從冶金部分化出來之後,中鋼集團致力於市場化的對外資源投資、貿易和技術引進。1996年,為緩解中國鉻礦資源稀少的局面,中鋼啟動了南非項目,以60%的股權合資成立中鋼南非鉻業有限公司(ASA Metals),成為第一家投資南非實業項目的中資公司。2009年,中鋼買下了同樣位於桑頓區的一棟17層大樓並命名為中鋼大廈進行物業管理。

除了ASA,中鋼還在2007年與南非薩曼可鉻業(Samancor Chrome)成立合資公司,入股該公司旗下Tubatse公司,占50%股權。目前兩個礦均實現從礦山開采到冶煉的一體化生產,一共為當地提供了近4000個工作崗位,總體年產能可超過70萬噸鉻鐵,生產出來的鉻礦2/3供應歐美和日本市場。

本報記者在中鋼南非公司采訪時了解到,中國企業進入南非需要註意兩個問題,首先是勞工,罷工對於礦業企業來說幾乎是“家常便飯”,每年都有工會組織要求加薪的和平罷工,需要企業和工會協商解決工人的訴求。所以,南非雖擁有資源優勢,但用工成本不斷升高,礦工的工資並不比國內便宜,懂技術的爐前工人和高管的成本更高。

另一個問題是環境,南非的環保和安全要求比國內還嚴格,如果環保不達標,附近居民投訴並被確認,礦廠馬上會被要求停產停工,一旦礦區出現任何人員傷亡,相關部門也馬上會要求停工整改。不過,去年中鋼獲得南非礦業部“300萬班次零致命傷”的安全生產獎,據了解,南非只有4家企業得到過,中鋼是獲得該獎的第一家中資企業。

此外,南非面臨嚴重的電力短缺,礦區會與當地電力部門簽訂電力保障協議,但電力部門會要求礦廠將用電量控制在最高負荷的90%以內。中鋼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今年的停電尤其頻繁,一個月甚至停好幾回,連續20天沒停電反而成了新聞。

南非是非洲第一電力大國,國營的電力公司Eskom提供南非95%和非洲大陸45%的電力,90%以上的電力供應依靠火力發電。但是,2008年之後,南非的電力需求開始逐漸接近發電能力上限,加上運轉多年的設備疏於維護,新的設備建設速度又遠遠跟不上,多種因素令南非面臨7年來最嚴重的電力危機。

把南非當成主場

本報記者在南非采訪期間,但凡談起在南非的中資企業,一個最常被提及的品牌就是海信,一些用過海信家電的南非當地人也向告訴記者,海信的產品不僅價格實惠,而且質量可靠。

海信在約翰內斯堡的辦公室兼產品展廳位於Woodmead區一處靜謐雅致的商業辦公園里,記者在那里見到了年輕幹練的海信南非公司產品線總監歐揚。

歐揚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海信新的工廠設在南非首都之一開普敦,生產的產品是冰箱和電視機,兩種產品的產能都是每年40萬臺,目前生產線處於飽和生產狀態,冰箱日產1200臺,電視機日產1700臺。

“南非工廠主要供應南部非洲地區,尤其是南部非洲共同體。出口是我們的重點,今年所有產品的出口額目標是2000萬美元,打算明年實現翻番增長。”歐揚的語氣中已經把當地市場看做海信自己的市場。

海信1994年進入南非市場,2013年建成了自己的工廠,為當地提供了700多個直接就業崗位。歐揚和他的團隊來到南非管理產品線已經5年,團隊成員都是幹勁十足的80後。

“大概是10年前,中國員工背著包帶著樣機一戶戶去敲門,後來才慢慢地引入外方的銷售人員。”歐揚稱,海信在南非的核心資源是品牌和渠道。通過多年的渠道培養,現在的海信在南非擁有了強大的品牌話語權。據全球市場調查機構GFK統計,海信的電視和冰箱的市場綜合占有率均達到20%的水平,且均位居行業第二。

通過了解,記者感受到海信正在南非一步步耕耘著本地化戰略,把國內的內銷模式移植到南非本地,而且,在擁有強大的渠道能力之後,海信不僅不會像一些企業那樣在海外做貼牌代工,反而有很多如微波爐等產品還貼了海信的牌。

“由南非的第三方調查機構Bateleur得出的消費者凈推薦值(Net Promote Scale)看,消費者被問到在購買電視或者冰箱的時候會選擇什麽品牌,電視我們是第二位,冰箱已經是第一位,也就是說,這些消費者如果再次購買冰箱的話,海信會是他們的首選,”歐揚的語氣透露出自信,而這種自信的來源是真金白銀的業績。

歐揚告訴記者,去年海信南非公司實現了1.2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比前年增長20%以上,利潤420萬美元,而今年僅上半年的銷售收入就同比增長了43%,年度目標為1.57億美元。

南非經濟下滑該如何投資

海信的發展可以說是逆市增長,因為從很多方面看,南非作為新興經濟體的發展確實遇到了瓶頸期。

21世紀初,南非經濟曾經充滿活力,2007年曾高達7%,成為引領新興市場發展的金磚國家之一。不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度將南非經濟打入低谷,此後雖有反彈,但近幾年一直徘徊在1%~2%之間的低增長。尤其是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和美聯儲加息預期引發的匯率劇烈波動共同導致南非經濟陷入低迷。據南非統計局最新數據,今年第二季度該國GDP環比下降1.3%,時隔4個季度再度出現負增長。

此外,南非失業率從2010年以來就一直維持在24%以上的高位,意味著南非勞動力人口中每4人就有1人處於失業狀態,失業人口超過500萬。

不過,榮延松參贊稱,南非投資的基本面依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南非的發展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經濟發展目前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相應的就業、社會治安也存在一些發展中的問題,但是我們相信,我們的企業只要充分認識並加以防範,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南非貿工部投資促進中心主任揚納斯·侯森(Yunus Hoosen)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南非在非洲大陸吸引外資、經濟一體化、工業化和和平進程中均處於領先地位。政府現在有一份‘9項計劃’(Nine-Point Plan)用於重振低迷經濟,其中一項就是改善投資環境,尤其是私營部門投資。這些計劃還關註基礎設施發展,以釋放經濟增長動力,政府還鼓勵第二產業發展,並著力加速城鎮經濟,提高青年人口就業率。”

一位在南非生活工作了16年的華人告訴記者,需要用有別於其他非洲國家的眼光看待南非。由於過去相繼受荷蘭和英國殖民,現在的南非,從隨處可見的建築和基礎設施到影響每個人生活的公共管理體系和社會運行機制,仍然深深保留歐洲的模式。但是,正如其他新興經濟體一樣,南非正在經受挑戰,政府需要調動更多的力量完善國家治理。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