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馬遜被批血汗《金融時報》意外相挺

2015-08-31  TCW

八月中,一篇重批線上零售龍頭亞馬遜是血汗電商的長文,引爆支持派、反對派群起互剿對方。《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社論儘管認同,活像遊樂場的矽谷辦公室確是搶奪人才的利器,但「沒人強迫你加入亞馬遜」。

這篇耗時半年採訪寫就的調查報導登在週末版《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執筆作者之一史崔菲德(David Streitfeld)可是大有來頭:幾年前,蘋果遭踢爆是血汗工廠的系列打臉文,他正是調查團員之一。

《紐時》兩位記者反覆訪談一百多名現職或前任員工後,歸結出亞馬遜的斑斑劣跡:每週工作八十個小時,常導致嚴重的健康與家庭問題;主管鼓勵下屬透過匿名信或專線電話打小報告;倉儲員工行蹤遭嚴密監控,且時薪偏低、福利偏差等。

斯巴達管理,業界皆知

血汗電商的指控讓亞馬遜商標的那抹黃色微笑略顯諷刺,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隨即發函內部員工,籲求同仁出面捍衛公司名譽,向世人澄清,這篇文章所描述的企業,不是亞馬遜人「眼中的亞馬遜」。

事實上,亞馬遜的斯巴達管理風格非秘密,彭博(Bloomberg)記者史東(Brad Stone)就寫過幾次;亞馬遜電子書Kindle創始成員莫克斯基(Jason Merkoski),也在著作中描繪高壓面試過程。

莫 克斯基和貝佐斯並肩走過Kindle的草創期,他眼中的貝佐斯是個「簡單的人」,招牌笑聲讓他深具感染力,會讓身邊每個人都跟著一起笑;他也執迷細節,會 花幾個月操心每頁編排幾行文字才最適閱讀。「亞馬遜不搞英雄崇拜,不過,有同事對他的欽佩已達最高層次!」像是「朝聖團」讀書會死忠跟隨,連探討鎢的歷史 也囫圇吞棗。

《金融時報》社論指出,大家多半認同,科技界作風常異於一般職場,但沒有理由認定非得比照Google的二○%自由時間才算好企業。「貝佐斯屬於強硬派創業家,但他既能打造出一家占據全球線上零售龍頭地位的企業,似乎也沒有應該改變的理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4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