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股災,台股是重災區,讓全民更正視台灣經濟體質衰退的現實,這也是明年新任總統最大挑戰。以下是三黨參選人首席財經智囊,對台灣總經、出口、內需、股市、房市等困境的看法。 今年經濟成長率是保一、保二還是保正大作戰?台灣經濟的核心問題是? 民進黨財經智囊胡勝正(以下簡稱胡):今年經濟成長率保一就很好了,可能要到第四季、明年第一季才會反彈。可以說,明年新總統要接的是個經濟爛攤子。短期要先止痛、先穩住企業信心;中長期則要進行提升方案。就像日本安倍三箭,前兩箭是短期、第三箭就是長期藥方。 親民黨財經智囊殷乃平(以下簡稱殷):今年保一可能都很困難,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可能是負的。近來我們的出口被夾殺,中國與東協,中國與韓國都簽了 FTA(自由貿易協定),我們逐漸喪失競爭優勢。日本電子產品在日圓大貶後,搶了台灣的高端產品市場。台灣產業結構必須要轉型,目前我國企業的研發支出只 是其他國家的零頭,只能複製別人,無法突破創新。 國民黨財經智囊尹啟銘(以下簡稱尹):IMF(國際貨幣基金)指出,全球正處於新平庸經濟,狀況是「uncertain(不確定性)高」,全球皆如此,不 只台灣面臨困境。保一、保二是努力目標,就像颱風來一樣,第一步先搶救、第二步恢復原狀、第三步整治,改革提升經濟體質。 台股大跌與證所稅有關嗎?廢除證所稅真能帶來幫助? 胡:股市近來的表現,證所稅不是唯一的影響,但也很重要,藍綠版本其實都很像,希望立法院快快處理,不要讓證所稅成為股票市場發展的阻礙。 殷:台股受國際股市拖累,證所稅與此無關,但證所稅有必要好好改革。現在將修的第二個版本讓民眾自由選擇證交稅、證所稅恐怕問題更多。未來應命令集保必須記錄股票的買進賣出價格,讓投資人輕鬆報證所稅,接受程度會比較高。 尹:金管會宣布股市平盤下不得放空,此舉應給予肯定,台灣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很容易受到外國禿鷹襲擊。改革證所稅只是短期救股市的第一步,股市仍要寄望經濟基本面回溫。 救房市穩定經濟與居住正義,孰輕孰重?開放外資、中資來台購房是解方? 胡:如果為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子而打房,手中有房的人就受害,結果年輕人依然買不起。所以應一面穩定房價,一面透過合宜住宅等方式幫年輕人。是否開放外資、陸資來台買房是假議題,很多大陸人寧去澳洲、美國買房兼投資移民。 殷:財政部、央行的打房政策應立即取消,因現在已經沒有房市泡沫了。奢侈稅也要改,限制交易次數反讓最便宜的住宅也被課奢侈稅。居住正義應參考新加坡做法來解決。外資、陸資如果來台買房不賺錢,也不會來買,真正來的陸資不多。 尹:救房市是救台北房價還是台南房價?這問題必須考量供需、地點,一環環來解開,例如,台北三十坪的房子,在台南可能可買一百坪。不只單純房價問題,要重新思考短中長期的結構調整。 台灣被列為被中國帶衰的「麻煩十國」,台灣想分散出口市場,該怎麼做? 胡:我們跟中國這麼近,一定會受影響,重點還是提升競爭力。由於政治因素,我們洽簽FTA較困難,應努力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將出口分散到中國以外市場,開拓東南亞做為後盾,並藉此逼自己產業升級。 殷:想提振出口,應該透過簽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FTA來解決。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切不斷,未來不管誰執政,都要與大陸維繫好關係,思考出如何保持安全距離與應有的態度。 尹:出口競爭力短期靠匯率維持,中長期要簽FTA、ECFA,與中國把貨貿簽完,關稅降為零,出口競爭力就能大幅提升;服貿也需要推動實施,可提升服務業競爭力。TPP要與十多國完成談判,條件很高,還是以FTA較優先。 如何提振內需?除了來台免簽、陸客自由行觀光,有什麼改善藥方? 胡:增加陸客自由行名額、開放更多國家免簽來台旅遊,效果很難說,大陸股市這麼糟,股民還有心情出來玩嗎?最近政府提出振興經濟藥方,這些要時間發酵,不易在短期帶來效果。內需動能還是要回到產業轉型的結構性改革。 殷:我們的觀光政策缺乏深度,很多觀光客來了一次,體驗不佳就不會再來了,這部分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未來安全食品產業也可以做,把服務、食品搞好。台灣市場太小,靠內需救經濟是撐不住,關鍵仍在世界市場。 尹:觀光是短期政府政策之一,中期還是要靠FTA、ECFA,簽完能引資來台,改善投資環境、就業。長期而言,目前產業正在空洞化,要改善產業結構,需要自由經濟示範區等開放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