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拆解盈利增長陷阱 林智遠

2015-08-27  NM

中期業績公布高峰期迎來環球股災,恒指及道指都創今年新低。若然指數下跌反映經濟前景,再加上內外困局,「覆巢之下無完卵」,選股買股務必小心,也要忍手。買股及繼續持股可看業績中盈利增長,今天就溫故知新,嘗試拆解一些盈利增長陷阱。陷阱一:盈利增長存有水分

君 陽太陽能電力(397)、利豐(494)、酷派(2369)及魏橋紡織(2698)在上週四及五公布中期業績,盈利都對比去年同期上升,利豐及魏橋升 29%和50%,君陽及酷派更大升3倍及6倍。可是,看業績只看損益表底數的盈利增長,很容易忽略了盈利增長是否穩定持續,或存有「水分」,亦即忽略盈利 質素。首先,大家在看損益表底數外,也可嘗試由上而下看營業額及毛利率變化,是否能與盈利增長配合。如先看營業額,四間盈利增長公司中,僅君陽的營業額是 上升,其餘的營業額都下跌,跌1%至41%,換言之業務都倒退,甚至大幅收縮。就算是君陽,收入雖上升逾一倍,但仍不足5千萬港元,而當中僅34%是來自 售電收入,近六成是來自利息及金融服務收入,究竟君陽應是太陽能電力股,還是金融股?接着,大家可再看毛利率,君陽一樣出色,由41%升至69%;反之, 利豐只保持11%,酷派由14%微跌至13%,魏橋更由8%大跌至4%。由此引申,在營業額收縮及毛利率大跌下,魏橋經營正面對困難。但為何魏橋盈利卻能 上升50%?

陷阱二:忽略其他收入及收益

魏橋盈利上升全因其他收入及收益中,逾7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電力及蒸汽收益,比去年同 期上升逾一倍,而當中逾93%銷售是與直接控股公司,原因?你懂的!一間毛利只有2億元人民幣的紡織公司,竟有7億來自電力及蒸汽銷售,彷彿電力股不是君 陽,應是魏橋,兩間公司會否考慮改名呢?相同的其他收入情況,在酷派及君陽中也找到。酷派盈利能上升6倍,全因錄得包括出售附屬公司權益的27億港元其他 收入;君陽亦有5億港元的投資公平值變動收益。

陷阱三:留意去年基數的詳情

一直支持《壹計就明》的讀者如看利豐業績,應不會 忘記去年《不願見到的收益》的分析中,提醒大家要看的「應付或然代價重估收益」。如減去今年此6千萬美元收益,利豐中期盈利或僅剩約一億美元,盈利率僅 1%。此外,盈利增長是以去年數字作基數來比較,大家有否留意去年基數的詳情?以利豐為例,去年中期盈利是扣減了「已終止經營業務虧損」,故此要正確衡量 利豐今年中期業務的業績,應以去年相同業務的業績作對比。那麼,不計已終止經營業務虧損,利豐中期盈利應是下跌27%,當中值得關注的,是利豐銷售及分銷 開支上升逾一成,但營業額仍下跌。盈利增長或僅是表面,大家應小心如繁星之多的盈利增長陷阱!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