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索馬里首都摩加迪沙再遭恐怖襲擊,自殺式汽車炸彈將外國人和外國機構密集的“半島皇宮酒店”一面幾乎徹底摧毀。中國使館損壞嚴重,負責安全工作的武警張楠不幸殉職——索馬里的恐怖襲擊,似乎離我們也不遙遠。
在當代世界,索馬里就像一個“失敗國家”的代名詞。自1960年獨立,1969年就發生政變,進入軍人統治時期。1991年軍人統治被推翻,立即陷入軍閥割據的內戰時期。一直到2012年,在世界多個國家和組織的幫助下,索馬里制定了《臨時憲法》,成立了得到國際承認的有效政府。但政府的控制力和管制能力顯然不如人意。
動蕩和貧窮是產生極端主義的溫床,索馬里也是如此。十幾年的內戰,索馬里不僅出現大量海盜,而且成了極端主義分子的活動和招募基地。索馬里海盜多是一些為生活所迫的平民,為了錢而進行的打劫活動,甚少傷及人命,近年聲勢已經小了很多;但極端主義分子則不一樣,他們有極端思想,更加暴力。比如近年來實力急劇增加的“青年黨”(音譯為“沙巴布”)。這個組織以建立極端伊斯蘭教政權為目標,主張在境內實現嚴格的伊斯蘭教法,向異教徒和外國“侵略者”發動聖戰。“青年黨”向基地組織效忠,實力強大,曾控制該國中南部大部分地區和首都摩加迪沙的部分地區。在政府軍和國際力量聯合打擊之下,實力雖然受損,但仍然在國內和肯尼亞、烏幹達進行恐怖襲擊。
“青年黨”宣稱,這次對“半島皇宮酒店”的襲擊,是為了報複上周聯軍對他們的清剿。而選定外國機構密集的酒店,是為了擴大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使館受損、人員性質,乃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之禍。
但問題不能這麽簡單地看。實際上這次襲擊給中國帶來的損失,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看,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國可以從事件中總結,采取相應的措施。
說必然性是因為,雖然這次受損的是駐外使館,但實際上更表明一個事實:在一個動蕩的地區,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避免遭受動蕩帶來的後果。外交機構尚且如此,其他方面可想而知。
從目前來看,中國正不斷走出去,尤其是經濟上不斷走出去。而且由於各種原因,中國走出去的地方,有很多事局勢動蕩之地。近年來從利比亞撤僑、從也門撤僑等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證。
就索馬里具體情況來說,中國和索馬里關系源遠流長,鄭和下西洋就曾兩次到達該地區;索馬里政府也是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非洲國家之一,對中國政府的支持也是不遺余力;兩國貿易一直有不錯的發展;中國對索馬里也有不少援建項目。中國一直大力支持索馬里的和平進程。但索馬里的形勢決定了,中國在投資也好,中國外交機構也罷,都隨時遭受到該國極端組織的威脅,隨時可能遭到襲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公民的安全和利益,是一個比較迫切的問題。
如何保護呢?當地政府密切配合,和國際社會一道打擊恐怖主義自然是要做到。但針對索馬里或其他西亞非洲地區,最近有一個選項也可以考慮,那就是在吉布提建立中國自己的軍事基地。
中國在吉布提建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是近年來常常見諸報端的消息,嚴格地說已經不算新聞。中國在西亞北非的存在越來越明顯,中國的利益也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中國艦隊在亞丁灣的巡邏對遏制索馬里海盜起到效果也有目共睹,吉布提歡迎中國在該國建立軍事基地。所有這些因素,都意味著中國將和美國、法國一道,在吉布提有自己的軍事基地,將是一種合理的結果。
現在人們關心的是,7月26日索馬里爆炸和中國造成的損失,能否讓這件事更加快速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