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領導學程」可作為大學課程嗎?

2015-07-13  TWM

大學的目的是養成人才,具有「專業」與「知識」的通識課程,可將不同環境變化發展為系統化知識之必要,但不能成為大學課程的充分條件。

台大因其領導學程中「登山募款」之事受到不少批評。許多人批評重點是:學生可不可以為了純粹私事而出去募款?但從這角度思考,比較容易觸礁,因為在自由民主社會,我們很難論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雙方合意行為。另外,也有人認為這裡面有精英台大與社會其他群體之間的「階級」對立問題,但是這種思考更容易流於情緒。我在此要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討論:「培育領袖」究竟該不該成為大學的課程?

大約十八年前,台大展開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其源起就是當時兩門令人鄙夷的課:「寶石鑑定」與「寵物保健」。這兩門課當然有其專業性與知識性,但是「專業」與「知識」都不是成為大學課程的充分條件。誠如芝加哥大學前校長Robert Hutchins所說,「駕駛技術」即使十分專業,也不該成為大學課程;它頂多只是項「技術」,只能是駕駛訓練班的教學內容。

大學管理學院確實也有領導統御、組織管理等課,但是那多少都提升到抽象理論的層次,討論誘因機制、科層結構等不同環境下的管理方式。大學的目的是要養成人才,而由於外在環境變化無窮,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環境變化,然後一一教導學生因應之法。因此,遂有將不同環境下管理原則抽象、整理、發展為系統化知識之必要,俾便學生能得其精要,得以延展到不同的面向。

國外大學確實也偶爾有比較技術性的課程,諸如人際溝通、論文寫作等。那一類的課比較像是「補足」課程,讓原本溝通不及格或是寫作甚差的人,能夠因為這樣的補充訓練而達到六十、七十分。我們不會期待論文寫作課程訓練出大文豪,就像我們不期待MBA課程培訓出巴菲特一樣。

因此在概念上,如果領導學程的內容不具有抽象性、延展性,它就不應該成為大學的課程。技術性而不具抽象概念的課如果要開,它一定是補足性質的,而非拔尖精英性質的。一旦開出精英概念的領導課程,其構思規畫是要培育未來的領袖,它在教育理念面就無所依附,操作起來自然會產生問題。

在教育理論裡唯一與精英教育比較相近的是「資優教育」。但是這裡所謂的資優,不是坊間錯誤理解的「績優」。真正的資優生大概只有超級天才的老師才能教;所謂「咒語唯佛佛能解」。一旦我們將領導學程定位為精英領袖教育,那麼我真不知道誰能授課?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還是台大隨便找位連危機處理都一塌糊塗的教授?

無論如何,如果當年的「寶石鑑定」與「寵物保健」課程該檢討,台大領導學程更需要徹底檢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