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內房股也掀回歸潮? 萬達商業地產擬A股上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479.html

內房股也掀回歸潮? 萬達商業地產擬A股上市

一財網 蔡胤 2015-07-03 14:06:00

眼下內地房企在香港資本市場融資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難以像過去一樣以高估值發行股票。對於一家內地房地產公司來說,A股平臺無疑更接近自己的市場。然而,雖然內地房地產融資松綁,回歸A股仍然並非易事。

在中概股掀起A股回歸潮之時,香港上市的內房股也開始積極尋求A股融資。

繼富力地產(02777.HK,下稱“富力”)之後,大連萬達商業地產(03699.HK,下稱“萬達商業”)7月3日通過公告宣布,將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申請發行最多3億股A股,預計總募集資金不超過120億元。同時該公司將進行改制,申請轉為境內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資金不超120億元

萬達商業是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商業地產上市平臺,2014年12月在香港上市。根據公告,萬達商業於2015年7月3日舉行的董事會會議上作出決議,待股東於臨時股東大會、內資股類別股東大會及H股類別股東大會批準後,該公司將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申請建議A股發行。萬達商業同時聲明,建議A股發行須待監管機構批準及獲股東批準後方可作實。

萬達商業在公告中提到,上市地點將為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將由董事會經股東授權後根據監管規定或市場狀況厘定。 根據萬達商業的計劃,A股集資所得將優先用於南京、濟南、合肥、成都及徐州的項目,余額用於補充營運資金。萬達商業7月3日港股開盤微跌,截至《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稿時下跌1.81%,至57.05港元。

這並非萬達首次考慮A股融資。此前,萬達已經在董事長王健林的帶領下,走過了長達5年的A股上市之路。早在2004年萬達有機會在香港上市,但王健林當時接受了麥格理建議,選擇以REITs(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的形式融資,隨後的2006年紅籌上市被相關部門禁止,通過REITs在香港上市的計劃擱淺。2009年萬達正式啟動A股上市計劃,但又遭遇了房地產調控無法IPO(首次公開募股)。

直到2014年7月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包括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32家企業,因未按規則要求報送預先披露材料,且申請文件中的財務資料超過有效期達3個月,被終止審查。當時輿論普遍認為,證監會的解釋並不是萬達商業地產A股上市失敗的真正原因,原因也許是王健林不想繼續等待從而選擇了赴港掛牌。

一直以來,對於上市這一融資渠道,王健林的說法是:“萬達上市並不是為了錢的問題,主要是為了建立企業制度,更重要的是為了高管和長期跟隨我的小股東有一個流動性。”

內房股回歸潮?

實際上,近兩個月以來,面對A股同類公司動輒百倍的市盈率,一些在海外資本市場市值被低估的中國企業正在尋求在海外資本市場撤退。繼暴風科技在A股受到熱捧之後,在美國上市的邁瑞醫療、世紀佳緣等也相繼選擇私有化。國內外資本市場對企業估值的巨大差異,被認為是此輪中概股退市的動力。

在中概股遊戲公司、電商公司等宣布作別美股的同時,內房股也傳出回歸A股的聲音。6月26日,富力公布了回歸A股的最新方案,擬向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申請在上交所或深交所,發行不超過10.8億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25元的A股。富力稱,該公司擬將募集的資金用於9個項目,該等項目部分資金需求約人民幣350億元,發行A股將募集的金額尚未能確定,但預期不會超過350億元。

這被稱為富力八年來第五次向A股發起沖擊,也被認為是受到H股流通性不足、融資受限困擾之後,富力向A股牛市尋求財務狀況改善的舉措。

而針對萬達商業建議A股發行的原因,萬達商業的說法是,該公司董事認為發行A股將增強公司的企業形象,進一步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及增加萬達的運營資金,同時通過吸引大型機構及中小型投資者來增強資本市場的認可度。同時,A股的發行將有助於公司業務發展、融資靈活性及業務開展,有助於萬達獲得更多財務資源,有利於其長期發展。

內房股在港股融資的黃金時代似乎一去不返。據蘭德咨詢統計,2012年以來,已有多家中國內地房企通過招股形式進入中國港股市場,其中,2013年有7家,多數都為中小房企。在這家機構看來,眼下內地房企在香港資本市場融資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難以像過去一樣以高估值發行股票。

“香港資本市場對內地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企業不是太看好,所以認購不積極,超額認購的時代一去不複還。”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對記者分析,香港是較為缺地的城市,在港股市場,土地儲備相對來說比較好講故事,另外,近兩年,也有幾家企業上市時打高周轉的概念。但他認為,進入2014年之後,一些內房股並未收獲較好的認購倍數。

對於一家內地房地產公司來說,A股平臺無疑更接近自己的市場。然而,雖然內地房地產融資松綁,回歸A股仍然並非易事。協縱國際集團聯合創辦人黃立沖分析,目前內房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富力等少數註冊地在內地的H股,這類公司要回歸A股不存在技術難度;另一類則是以恒大為代表的紅籌股,雖然這些公司的業務範圍也在內地,但由於它們在境外註冊,目前A股有關紅籌股回歸的制度尚未建立,因此這類型公司並不具備回歸A股的條件。在他看來,一年多以來除極少數國資背景房企能通過借殼等形式在A股上市之外,還沒有其他地產企業完成在A股IPO的案例,即便是符合條件的H股,最終能否回歸A股懷抱尚不能完全確定。

與此同時,也有分析師提醒,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已醞釀泡沫,A股近期調整幅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回歸A股的時機顯得非常關鍵。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