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第一爭議】藥價漲十倍合理嗎?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0034

從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與第一類精神藥品外,一律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實現市場定價。一些媒體發現,心臟病常用藥“地高辛片”,原來零售價是6.7-6.8元/瓶(0.25mg*100片),現在已漲到55-68元/瓶,為原價的10倍左右。其實調價早就發生了,從2014年國家發改委取消低價藥最高零售限價後就陸續調了。價管一取消,藥價漲十倍,這合理嗎?反對者認為藥品很特殊,是用來救命的,支持者認為價管導致救命藥缺貨才要命,孰是孰非?

正方:

地高辛片什麽時候調的價不是問題。在國家取消對藥品的價格管制之後,一種藥品的價格調高了整一個數量級,也太任性了吧?這才是問題。地高辛片主要用於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屬於低價藥品。低價藥品政策有助於“減輕患者總體醫藥費用負擔”。有了地高辛片這個榜樣,以後幾塊錢一瓶的低價藥,市場上將難得一見,患者的負擔又加重了。

反方:

就拿漲價後68元/瓶的地高辛片來說,規格為0.25mg*100片,劑量為每次口服半片至兩片,每日一次。如果每天只服半片,每天只要三毛四分,一瓶能吃半年多。就是每天服兩片,每日費用也僅1.36元,一瓶能吃近兩個月。普通中國人承受不起嗎?2014年國家發改委放開低價藥價格的同時,設定低價藥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過3元。1.36元不到3元的一半。

正方:

上海信誼藥廠回應說,從2014年9月份起,地高辛片原料價格從7.5萬元/公斤逐步漲至2015年1月40萬元/公斤,價格與成本倒掛;為此,信誼調整了出廠價,將規格0.25mg*30片的瓶裝地高辛片出廠價格從2.4元/瓶調至8.31元/瓶。折算成100片裝,相當於出廠價從8元/瓶調至27.7元/瓶,到患者手里居然是68元/瓶。應該擠擠流通環節的水分,減輕患者負擔。

反方:

100片裝的地高辛片出廠價27.7元/瓶,零售價55-68元/瓶,出廠價占零售價之比為40.7%-50.4%,這個比例在合理範圍之內,不過分。零售加價要支付物流、鋪租與人工等成本。不要總以為哪個環節有暴利。只要是自由競爭,所有的環節都只有平均利潤。放開藥品價格,讓生產與流通環節有合理的利潤是好事。讓人有錢賺的供給才是最安全最可靠的供給。

正方:

其一,藥品很特殊,是用來救命的,如果人家沒有錢等著救命,你賣很高的價錢就很不人道。所以廠家與醫院不能唯利是圖,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維持一定數量的常用低價藥品,是政府惠及民生的重要舉措。其二,藥品的需求是沒有彈性的,為了救命,患者如果有錢可能出多少錢都願意。所以適度限制藥品的價格,會讓廠家少賺一點,但廠家不至於不賺錢。

反方:

就拿地高辛片來說,國內有生產批文的企業一共有11家,但目前只有兩家在生產。2012年,救治心力衰竭的低價藥品西地蘭註射液缺貨,有生產批文的企業共有6家,但當時只有1家企業在生產。原因都是一樣的:原材料與人工等成本大幅上漲,但藥品定價長期被鎖死。價格管制看起來很美,藥價低得驚人,但企業無利可圖不願生產了,真要救命時缺貨才要命。

【點評者說】政府放開藥品價格管制是明智之舉。對於價管,藥企能繞就繞過去,例如對同一種藥品,停止生產在價管範圍內的劑型,改而生產不在價管範圍內的劑型。2005年國家食藥監局批準的藥品申請數量達11086個,其中新藥1113個、改劑藥1198個、仿制藥8000多個,足以秒殺美國FDA。不能繞的話,那藥企就只好減少甚至停止生產該種藥品。價管的新常態就是難買與缺貨。翻看取消價管前的新聞,幾乎每年媒體都會報道某些低價藥缺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