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週一晚,英國保誠正式宣布以三百五十五億美元(約二千七百七十億港元),「蛇吞象」收購友邦保險(AIA),包括香港及大陸在內的亞洲業務。剛敲定由中外九間投行組成超級承銷團,已密鑼緊鼓進行中的AIA千億上市大計,戲劇性地煞停。收購完成後,新公司將成為亞洲保險業「巨無霸」,而AIA旗下,香港區的八千多名經紀,逾二百三十萬份保單,均將移交保誠麾下。超過九十年歷史的AIA,隨時在歷史上除名,保險界一日之內迅速變天,兩間保險公司內部都兵荒馬亂。 倫敦時間本週一早上十點,在當地上市的英國保誠,發通告證實與友邦董事會達成協議,以三百五十五億美元,收購友邦保險(AIA)。市值只有二百多億美元的保誠,志在必得,傳將以大折讓逾四成供股,集資二百一十億美元。預計供股將於今年中完成,整個收購預計於年底完成,新公司暫以保誠(Prudential)命名,AIA 王國,快將成為歷史。 香港AIA及保誠旗下員工,在消息公布後無不竊竊私語。AIA 的後勤及經紀合共逾萬名員工,更是人心惶惶,如坐針氈,公司於下午召回各區總監,在總部開會安撫人心。有位在AIA工作逾二十年的區域總監,本週一下午勉強笑着回應:「我同Jacky Chan(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傾過,佢話總公司未有任何公布,我估可能只係傾緊,未必成事。」至收購在晚上落實後,他在電話中數度沉默,不能言語,「好惋惜,係遺憾。」他最後說。 另一邊廂,保誠香港各區域總監就忙於召集經紀返公司開會。「海嘯後我哋一直都挖緊AIA嘅經紀過檔,而家形勢唔同咗,上頭覺得係擴充團隊嘅好時機,叫我哋即刻聯絡仲考慮緊嘅AIA經紀,快啲做決定,因為一旦收購成事,相當於年薪三倍嘅『握手費』,隨時會取消。到時唔使挖角,係順利過渡呀!」有保誠資深主管表示。 金融海嘯孭黑鑊 其實在收購消息未傳出前,過去大半年,香港AIA及保誠的管理層已風起雲湧,人事更替如上演連場真人版《宮心計》。事緣於去年七月,AIA 港澳區總經理容佳明(Derek),掌舵AIA只有短短三年,突然遭撤去總經理一職,由中國區總裁陳榮聲接手,任首席執行官,容只保留高級副總裁職位。AIA 此舉猶如頒下「逐客令」,果然不到三個月,容佳明便宣布跳槽英國保誠,於去年十月出任行政總裁,負責香港區業務。 「Derek係林伯(友邦主席林文德)一手提拔嘅,林伯當佢好似契仔咁,但近年林伯已經半退休,好少返公司。Derek生不逢時,呢幾年好多AIA經紀只係掛住賣基金投資產品,金融海嘯後,生意跌咗最少七、八成,業績咁差,嗰時公司又準備上市,班鬼佬管理層要向基金交代,最簡單就係換人。」有AIA區域總監表示。 高層權鬥軍心不穩 由友邦一哥變身保誠一哥的容佳明,隨即掉轉槍頭,向友邦展開挖角戰,更於銅鑼灣嘉蘭中心,即AIA的地頭插旗,高調租下兩層寫字樓,準備挖角搶灘。不過,挖角潮未掀起,保誠已靜靜引起另一場內鬥。 二月初,保誠首席業務總監梁偉堅(Michael Leung)突然離職。「事發前,即二月二號到四號,Michael仲帶住同事去澳門新濠天地嘅君悅酒店玩,順便開業務會議。我同佢吃飯時都冇嘢。」據悉,梁偉堅二月五號返公司時, 「連大閘都入唔到,要即時執包袱走。」保誠資深主管Andy透露。Michael Leung在保誠內甚有江湖地位,由他一手「湊大」的經紀逾二、三千人;他突然起身,引起經紀不滿,有些甚至為他離開而滴淚,一批「擁Michael黨」 不斷猜度容佳明炒Michael Leung的因由。 「Michael以前都係AIA出身,由經紀做到No.2,當時容佳明都唔知喺邊,仲 係nobody(卒仔)。所以容佳明空降來保誠,加上Michael份人都幾寸,唔會忍到俾容佳明騎住,大家都估佢遲早走,就估唔到咁突然。」曾與 Michael共事的AIA區域總監說。記者於農曆年後到保誠寫字樓找到容佳明,他拒絕回應Michael Leung離職一事。 十年宿敵恩怨情仇 Michael Leung「離開」後,容佳明仍未能坐穩「一哥」之位,保誠總公司隨 即從英國調任經驗豐富的高層莊偉信(John Johnson),出任首席業務總監,統領保誠的理財顧問團隊,與容佳明分權共治。另一面,嘉蘭中心的寫字樓,於農曆年間已裝修完畢,但保誠針對AIA的 挖角大計,卻遲遲未見成果。「原本話辭職過檔保誠嘅兩個AIA資深區域總監,包括成功區嘅Jacky Leung及宇宙區嘅Laurie Chiang,農曆年前已經話咗唔走。」有AIA區域總監透露。 過去一年AIA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投保人士恐怕AIA母公司出事影響保單,去年曾出現退保潮,更遑論簽新單,AIA 經紀無啖好食,公司更要「借糧」予他們渡過難關,直至AIA籌備上市,員工士氣才恢復過來,那些區域總監更盼望上市後能獲分派股份或以筍價認購;所以本週一保誠收購AIA而決定擱置上市的消息,對 AIA經紀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AIA及保誠向來視對方為挖角戰中的死對頭,現時變為兄弟班一家人,高薪挖角的風光日子不再,所以對於保誠的經紀,收購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味兒。 九十年代尾,當時在香港仍屬中型保險公司的保誠,銳意發展香港市場,重金挖到前AIA香港一哥,後被調往加拿大分公司的 王建國坐鎮香港。王建國隨即請來AIA的舊拍檔,當時已轉職宏利的梁偉堅,過檔保誠拍住上。二千年,王、梁二人推出名為「Project三千」計劃,招兵 買馬,更向友邦經紀推出針對性高薪挖角。「當時經濟低迷,唔少AIA經紀為咗份過檔獎金,跳槽去保誠。」知情人士透露。兩間公司搶人戰升級,AIA一方面用重金反挖角,撬走保誠主管級人馬蘇婉薇(Teresa So),之後AIA更曾入稟禁制六名跳槽保誠的經紀「撬客」及使用舊客資料。 保誠跑贏友邦 終於,過去十年間,保誠經紀由一千多人,增加超過兩倍至四千人。相反金融海嘯後,AIA信譽受母公司AIG拖累,生意一落千丈,更出現退保潮。此消彼長,保誠從後趕上,○九年首三季,以新做個人人壽業務的年付保費計算,保誠以十七億元,撼贏不到十六億元的AIA,取代其保險業的「一哥」地位。「AIA的經紀幾乎多保誠一倍,咁嘅結果令業界好詫異。」有保誠資深主管表示。 一直對亞洲保險業這個龐大市場雄心壯志的保誠,過去曾表示希望在二○一五年,把現時佔公司一半的亞洲業務,提升至百分之八十。而是次收購死敵後,保誠躍升為亞洲保險界一哥。 其 實保誠早於去年初曾與AIG洽談收購AIA,傳聞出價不到二百億美元,可惜未到AIG的心水價。○八年法巴以五十五億歐元收購富通集團旗下比利時保險控股 權,內涵價值只有一倍,保誠今次捲土重來,以一點六九倍的內涵價值(Embedded Value)作高價收購,不但要以百分之四十的折讓價供股「撲水」二百一十億美元,另外發行一百零五億美元新股及可換股債券,而AIG將持有保誠百分之十 一的股權。 覬覦大陸牌照 保誠不惜代價收購AIA,看中的是AIA皇冠上的寶石——中國業務,AIA是唯一擁有中國保險牌的外資公司,這要拜母公司AIG早年在中國打下的基石。瑞士再保險公司Sigma去年底的報告指出,中國的人壽保險滲透率只有百分之二點二,相比亞洲國家如日本的百分之七點六,新加坡的百分之六點三,仍有很大潛力。 九二年AIG前總裁格林伯格(Greenberg)隨前美國總統老布殊訪華,同年在上海設立首間分公司,是第一間進入中國,而且至今唯一獨資經營的外資保險公司, 其保險牌照更長達四十年之久。格林伯格自六七年入主AIG後,到訪中國五、六十次,八九民運後,西方國家與大陸保持距離,AIG卻投資一億七千萬在上海建 商廈,更游說美國國會議員,延續中國最惠國待遇,還將清朝時八國聯軍搶走的中國文物,買回送回中國。可惜,格林伯格○五年涉嫌AIG造假賬而黯然下台,到 去年AIG慘遭金融海嘯沒頂,整個AIG集團基本上已遭「拆骨」。 ○八年九月,受金融海嘯影響,AIG 瀕臨破產,最後獲美國聯儲局及財政部拯救,借出一千八百二十億美元的緊急援助金,而美國聯儲局則持有AIG八成股權。雖然AIG「死唔去」,卻欠下一身 債,為了償還這筆巨額債項,這兩年來已把值錢的資產剝皮拆骨「賣得就賣」,至今已賣了十九項資產,包括各地的人壽業務。例如去年十月,擬把台灣南山人壽的 接近百分之九十八權益,以二十一點五億美元賣予中策及博智金融,是次交易仍須待台灣當局批准;九月時,又把旗下的部分資產管理業務,以五億美元賣給電盈主席李澤楷的私人公司。 業績見紅債務纏身 屋漏偏逢連夜雨,還款期在即,但保險業務持續疲弱,上週五公布第四季業績的AIG繼續見紅,雖然已比去年同期蝕少三百幾億,但虧損亦達八十九億美元。而虧損的主因,包括要向聯儲局分期還款連利息開支已達六十二億美元。AIG主席Robert H. Benmosche表明隨時需要美國財政部門再出手相助,及繼續尋求重組公司的 機會。早前,AIG曾計劃把人壽保單證券化,賣給聯儲局;又考慮增發每股面值二點五美元的普通股,最後計劃擱置,AIG唯有另想辦法籌錢。除了出售AIA 外,還把其另一粒掌上明珠美國人壽保險Alico,以一百五十億美元,賣給大都會人壽(Metlife)。賣了兩項巨型資產,AIG合共套現五百億美元, 作還款之用。 AIG還持有一間飛機出租公司International Lease Finance corp.正在尋求買家,不過由於項目規模龐大,暫時仍未找到買家,故AIG會先出售公司部分的飛機套現。拆骨後的AIG,只剩下一間保險公司Chartis、美國最大的人壽及退休保險服務公司SunAmerica Financial Group作為其主要業務。一度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AIG,落得如此下場。 AIA賣盤客戶蝕底 AIA是香港最大的保險公司,擁有逾二百三十萬張保單,受影響的客戶遍布全港各階層。亞太區壽險總會前會長黃錦輝表示,由於大部分保單都有儲蓄成分,公司賣盤對舊客戶絕非好事。「保單嘅回報,除保證可取回嘅現金額,還有累積紅利。合約上嘅紅利比例只係推算,最後有幾多由保險公司決定,冇監管亦冇數計。」黃錦輝表示,在低息環境下,其他保險公司已經有壓力調低紅利。「根據以前嘅經驗,新公司對收購得來嘅舊客戶,俾到嘅紅利通常更低,甚至係零。」 萬一AIA經紀不想過檔,出現逃亡潮,他們遺下的保單就會成為「孤兒單」。黃錦輝表示,保險公司對「孤兒單」通常疏於照顧。「張保單九成嘅佣金喺簽單時已經俾個經紀攞晒,再接手嘅經紀,冇乜着數,自然愛理不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