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內清算市場放開銀行卡背後的隱秘大變局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386

2015年4月22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這意味著,從2015年6月1日起,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正式放開。 (CFP/圖)

一紙文件,吹響了國內國際巨頭角逐千億市場的號角。對銀行卡消費者來說,更多的選擇可能帶來更好的服務;而腹背受敵的銀聯,面對的是60年未有之變局的開始。

國內清算市場放開了。換句話說,將來即使不出國門,你也有可能拿著VISA卡或者萬事達卡在任何POS機上使用,說不定還會有一張支付寶發行的卡。

2015年4月22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進一步放開國內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企業法人包括境外機構均可申請“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

該《決定》將於6月1日正式生效。這意味著,從事銀行清算業務的銀聯,將徹底告別12年來在中國市場獨自稱雄的現狀。

“並不意外。”從事銀行卡相關工作十多年的董崢說。實際上,2014年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作出決定,進一步放開和規範銀行卡清算市場。

在《決定》出臺當晚,國外卡組織VISA就回應,“對該決定充滿期待,希望相關規定將允許更多的參與者來參與國內支付市場的建設與發展”;第二天,萬事達卡中國區總裁常青也說,“一定會申請牌照”。對於“等待了28年”的萬事達來說,這一天,“終於等到了”。

客戶就有選擇了

“誰的價格便宜、服務好,這個時候客戶就有選擇了。”

“最早發新牌照可能要一兩年時間。”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預計。新申請的機構將經歷從申報到籌備,再申報開業再批牌照的一個過程,“並不是簡單地發個牌照”。

目前國際清算市場上的大機構,有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日本JBC和中國銀聯。

清算機構在國內目前只有一家,即中國銀聯。一直以來,它並不直接和消費者打照面,但是消費者和商家在線下以及網上的部分交易清算都得走銀聯通道。ATM機跨行取款背後,銀行間的清算亦由銀聯完成。

清算市場放開,對消費者意味著更多選擇,甚至更多實惠。

“廠商多了,自然產品多了。”董崢說,“如果銀行卡就是手機,銀行就是手機制造商,銀聯、萬事達等卡組織就是移動、聯通等運營商。”這樣,客戶辦了銀行卡,就相當於買了手機後,選擇用誰的網絡、誰的服務。“誰的價格便宜、服務好,客戶就有選擇了。”

“可能會有一些積分,比如用銀聯卡,可能給你更高的積分或者一些折扣,就看卡組織誰的服務更好。”一位接近銀聯的人士說。

但董崢對於市場放開能帶給消費者多少實惠,“並不看好”。他說:“目前市場價格比較亂,拼得起拼不起價格,這個比較值得懷疑。”

銀行的選擇也多了。“沒放開時,銀行沒有任何選擇,在國內只能發銀聯的卡。”郭田勇說。但一位常年在銀行系統工作的人說,“實際上,對於銀行整體影響不大,無非是多發一種卡。”

對於國內從事支付行業的270家第三方機構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清算組織是我們的上遊,上遊的基礎建設做得越好,我們的日子就越好過。”第三方支付機構快錢CEO關國光說,因為這樣,可以開發的產品就會越多,整體的市場更加多樣化,最終對消費者影響是最大。

但也有負面影響,第三方機構的主業是網上支付,很多是直接和銀行連接,繞過了銀聯,比如支付寶。但對VISA、萬事達來說,他們是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第三方機構可能會面臨巨額罰款。

未來,進入到國內清算市場上符合《決定》條件的有三種機構,一個是國外的卡組織,如VISA、萬事達等,一個是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還有就是發卡量最多的工商銀行。

在董崢看來,《決定》是為銀聯、VISA、萬事達等卡組織制定的一個遊戲規則,並不是“誰想玩就能玩的”。技術不是問題,關鍵是“千億”級別的錢。

“無論國外還是國內,要在國內建立起跟銀聯一樣的跨行轉接能力,還需要一段時間。”拉卡拉董事長孫陶然說。

而工行雖然也是“土豪”級別,但多位業內人士均認為,工行參股了銀聯,如果再成立一個自己的卡組織,走美國運通的模式,建立自己的通道,在自己的閉環里運營,“沒有太大意義,也沒有必要,其他銀行不一定會接受工行的卡。”

擔了虛名的壟斷?

銀聯忽視了另一塊大市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早已實質上成為轉接清算機構。

市場開放之前,作為惟一的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機構,銀聯一直被業內詬病為壟斷者。

對此,銀聯也似乎一肚子苦水。

銀聯總裁時文朝在多個場合回憶起銀聯的發展歷程,他認為眼下銀聯的獨大,是當初幹了大家都不願意幹的臟活、累活。

銀聯成立之前,中國早已有了銀行卡,但並不普及,大眾日常消費幾乎全用現金,而且從銀行卡里提款,也必須到指定發卡銀行的櫃臺去辦理。各家銀行發行的銀行卡不能通用,當時由於收單市場投入大,一臺POS機近萬元,受理銀行卡的商戶也十分有限。

要促進銀行卡的普及,最重要的是銀行卡之間聯網通用和收單市場的規模效應。

在此背景下,為了把市場做起來,2002年銀聯組建了銀聯商務,“實體商戶的收單市場就是靠銀聯商務的網絡一家一家走訪建立起來的。”一位銀聯商務人士介紹說。

2002年3月,經國務院同意,央行牽頭,中國銀聯成立,開始在全國發行統一標識的銀聯卡。從成立伊始,銀聯在一定程度上就承擔了“服務性”功能,連接各個銀行做轉接清算業務。

截至2014年年末,全國累計銀行卡近50億張,全國銀行卡受理商戶、POS終端和ATM終端分別達到1200多萬戶、1500多萬臺和60多萬臺。

銀聯培育了整個市場,也因此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在一般的銀行卡支付流程中,分為發卡、轉接和收單三個環節,參與方包括卡組織、發卡銀行、收單銀行/機構、商戶和持卡人(卡用戶),其中,卡組織處於核心和樞紐地位,承擔對資金的轉接清算。

目前,消費者每在POS機上刷一筆費用,相應的商家就會交一筆手續費,這筆手續費,又將以7∶2∶1的比例分別由發卡行、收單行、銀聯收取。因為銀聯打通了中國兩百多家銀行,在每一筆刷卡手續費中的“1”均交給銀聯,這成為銀聯收入中的“大頭”,大概占銀聯總收入的75%。

收單行一般為銀聯商務、各大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而銀聯商務作為銀聯的子公司,遭到業內對銀聯“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詬病。

但銀聯對此亦有抱怨,“都說銀聯壟斷,連價格都定不了,還壟斷什麽?”銀聯內部人士稱,這是因為中國銀行卡產業還是政府定價,原來由央行定價,前兩年改為發改委和人民銀行共同制定。

銀行卡刷卡交易情形分為四大類別:餐娛類、一般類、民生類和公益類。四大類中,涉及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的主要是前三類,其中餐娛類手續費最高,合計為1.25%,一般類次之,為0.78%,最低為民生類,費率為0.38%。

中國的刷卡手續費並不算高,即使是費率最高的餐飲娛樂類,也差不多只是國外刷卡手續費最低水平。國內刷卡手續費平均費率為0.3%,美國等成熟市場約為2%,是中國的六七倍。

更重要的是,十多年過去了,銀聯忽略了另一個市場: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在線上,銀聯的壟斷地位早已被打破。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2005年以後,逐步發展起來。2011年5月,央行頒發了第一批支付牌照。4年後,國內已經有269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擁有牌照,其中前20名第三方機構占據了整個支付市場90%的市場份額。

第三方機構在線上通過和銀行“直連”,在支付清算時繞過了銀聯,因此在線上形成另一塊巨大的市場。

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規模近8.1萬億,同比增長50.3%。

據上述接近銀聯內部人士分析,對內資機構來講,實際上轉接清算市場開放早就開始了,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采取與發卡銀行多頭“直連”的方式,已經“成為實質意義上的轉接清算機構”。

“我們在超市吃了頓飯”

不同類別商戶的刷卡手續費費率不一,這就帶來了套利空間。

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為主的線上市場和線下刷卡市場,形成了二元價格體系,直接影響到銀聯過去的壟斷收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線上支付分三種。一種是網銀通道,相當於銀行內部的轉賬交易。第二種,銀聯通道,它背後是兩百多家銀行,“就像你線下在POS機刷卡一樣,只要上面有銀聯標,無論拿誰的卡都可以支付。”

第三種,即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這種支付方式,既可以通過給支付寶充值,也可以通過支付寶直連銀行的快捷支付。但不論哪種方式,都跟銀聯沒關系。

線上費率完全由市場進行定價。某資深業內人士說,“0.6%這一價格實際並不低,是目前線下刷卡平均費率的2倍。”他認為,“支付寶們”只是針對不同商戶制定了差別化的費率,小商戶暫時免費,一旦流量上來,就要收費。“只是他們的收費體系更加複雜,隱蔽,大家不易覺察罷了。”

關國光說,“線上商戶並不關心你連的是誰,而是看你提供的服務。價格不是唯一的關心問題,最重要的不僅是安全,還有綜合服務。”

支付寶、財付通這類第三方支付機構不斷湧現,在收單側,銀聯商務和各大收單銀行已經“無力阻止商戶的紛紛離棄”,而已是微利的收單機構也無力抵禦敢於“燒錢”的互聯網公司。

除了應對互聯網的沖擊,更使銀聯感覺腹背受敵的是,它還面臨線下收單市場上出現的各種套碼行為。

套碼是指收單機構為商戶設置的“商戶類別碼”,以此標明接受刷卡商戶的主營業務和行業屬性,為此商戶需要繳付的刷卡手續費也不同。比如“5812”代表餐館,手續費率1.25%;“5411”代表超市,手續費率僅為0.38%。

費率不一,就帶來了套利空間。不少收單機構為了搶占市場,會為商戶安排費率更低的類別碼,商戶就能少付手續費,直接蠶食了銀聯的手續費收入。

“我前幾天跟朋友去餐館吃飯,刷完卡一看,代碼是5411。”愛開玩笑的董崢跟朋友說,“嘿,我們在超市吃了頓飯。”

眼下的局面,使得銀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是卡組織六十余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文朝在2015年新年講話中說。“線上、線下二元價格體系,又將把這種空襲真正變成了一場不對稱的戰爭。”

為此,銀聯也選擇了進軍互聯網。2011年6月正式推出“銀聯在線支付”和“銀聯手機支付”。目前接入發卡行超過260家,並與100多家銀行和64家非金融支付機構開展收單業務。

清算市場放開,定價機制究竟如何變,在郭田勇看來,理論上發改委會放開手續費定價。“可能給指導性價格,而具體的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

參與過多次價格研討的孫陶然認為,只要存在價差就會有套利,解決的辦法就是“借貸分離”,區分借記卡和信用卡的刷卡手續費,而取消商戶之間的價差。

但最新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征求意見稿中,取消餐娛類商戶類別,並入一般類。簡單說,就是餐娛類商戶的刷卡費率(不含收單服務費)從1.03%降至0.63%。而“借貸分離”被認為“存在一定風險”,即商戶可能會拒絕消費者刷“費率高”的信用卡。

行動開始了

“這個市場太大了,但這是一個砸錢的遊戲。”

為了這一天,國際巨頭VISA、萬事達在中國蟄伏已近30年。

“我們本來非常看好中國市場,但中國市場一直沒能打開,我們一直在等待中國更開放。”一位外資銀行卡組織人士說。

1980年代,VISA、萬事達等先後進入中國。它們先是和國有銀行合作發卡,但只能在中國境外使用。在籌建銀聯之初,它們還提供技術支援。但相關的政策壁壘,一直將他們圈在原地。

於是,銀聯成立後不久,VISA、萬事達選擇和銀聯共同發信用卡,即現在市面上的“雙標卡”,在一張信用卡上,一般會有銀聯和VISA,或者銀聯和萬事達兩種卡標。

雙方合作時約定,境內人民幣清算使用銀聯通道,跨境和境外的外幣清算使用VISA通道。但隨著銀聯也在走國際化道路,國外一些商戶也可以刷銀聯卡,而且沒有貨幣轉換費,所以銀聯認為“應該給消費者選擇的權利”。

收取貨幣轉換費,VISA和萬事達的內部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無法執行人民幣清算業務,多一道兌換,多一個程序,自然增加了成本。

“例如消費者拿萬事達卡在境外刷了50美金,想直接還人民幣,但是在外匯局和銀行的角度來說,需要用這個錢先買外匯然後再還賬單。因為我們跟銀行結算的時候不能結算人民幣。銀行必須轉成美金,當人民幣清算市場打開,我們就可以結算人民幣了。”上述人士指出。

2010年,VISA和銀聯之間的矛盾走向了WTO裁判桌。兩年後,WTO認定,中國政府要求所有在華發行的銀行卡都必須帶有銀聯標識,以及要求所有支付終端都必須接入銀聯網絡的做法,構成對外資支付機構的歧視。

2012年,WTO裁決要求,中國政策逐步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

這次風波使銀聯對清算市場放開有了“思想準備”。

2014年銀聯提出“二次創業”,先在銀聯內部進行“自革命”。一方面通過各種主題營銷活動鞏固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加快國際化進程,同時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支付平臺建設。

截至2014年底,銀聯卡受理網絡已延伸到境外150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總計超過2600萬家商戶和180萬臺ATM。但這個數量仍與VISA、萬事達在國際市場上的受理程度相去甚遠。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銀聯將在5月底正式“打響應對國內市場開放的‘第一槍’”。銀聯將推出“銀聯62兒童日”,覆蓋線上線下、境內境外,涵蓋數百個品牌數萬家門店,比2014年首屆“試水”活動力度更大,僅銀聯投入就上億元,還不包括銀行、商戶的共同投入。

在銀聯“砸錢”鞏固自身品牌地位的同時,外資卡組織也悄悄地開始行動了。

“先要和收單行談合作,只要把收單行的系統改造了,他們就可以收我們的卡。”一位外資卡組織內部人士說。

國內POS機要想刷VISA和萬事達卡,必須先升級改造。VISA和萬事達卡都沿用國際EMV標準,而銀聯則使用PBOC標準。國內POS機大部分僅支持銀聯標準的卡片。所以,改造POS機,是外資卡組織建立國內網絡必須要做的事,而這部分的投入成本巨大。

但這並不是唯一要求,根據新規,外資卡組織要在中國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須在國內建立數據中心,且數據不能外流,這無疑擡高了外資卡組織的進入門檻。

“賠錢都得幹,這個市場太大了。”董崢說,“他們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發人民幣卡,將來中國人就拿著這個人民幣卡去國外消費。”

未來清算組織的真正戰場在國際市場上,但金融安全不容忽視——2014年,俄羅斯遭美國制裁,在俄境內VISA和萬事達使用受阻,普京密友根納季·季姆琴科撕毀VISA和萬事達卡,轉投中國銀聯。他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在某些方面,銀聯卡比Visa更安全——至少美國人管不了它。”

清算市場放開,就相當於“劃了一條起跑線”,“就像是奧運會,雖然是全民參與,但能參加的也是有一定的水平要求的。”董崢說,“這是一個砸錢的遊戲,沒錢,你玩得起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