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亞洲購併大賽 券商意外跑贏銀行

2015-04-27  TCW
 
 

 

一提到台灣金融業打亞洲盃話題,過去大家總把焦點放在公股銀行布局,以及有壽險充足銀彈做後援的國泰金、富邦金動態。不過,三月底金管會主委曾銘宗特別點名證券業的元大金、開發金旗下的凱基證,最有機會在三到五年內成為亞洲區域級金融機構,這才讓外界注意到,原來,兩大券商做得還不賴!

國際化經驗多,擁兩大優勢

金管會規畫,要在三到五年內推動三到五家金融機構站上亞洲舞台,但喊得震天價響的公公併、組國家隊打亞洲盃,至今無突出表現,反而是民營的國泰金、富邦金,則透過旗下資產雄厚的人壽保險,分別進軍印尼與菲律賓、香港與中國。讓大家意外的是,沒想到資本規模最小的證券業表現也很突出,去年至今金融業十二件跨國購併、參股案中,凱基、元大就各包辦了三件。

去年四月,凱基證完成購併新加坡期貨商──王第一利順公司(已改名凱基資本),該公司在上海A五○指數期貨、鐵礦砂期貨交易市占為新加坡前五大。五月,凱基子公司在香港購併強項為投資型保單銷售的TG Holborn及有利發展全權委託業務的Alpha Global兩家財富管理公司。今年二月,凱基證拿到購併新加坡券商Fraser證券的核准函。

元大金則在去年六月拿下韓國上市公司東洋證券過半股權,並因東洋證券持有菲律賓儲蓄銀行股份,而順勢購併了該銀行。由於東洋證券買價便宜,才剛將子公司納入麾下,元大就認列廉價購買獲利高達五十六億四千萬元,讓元大證去年獲利一舉破百億元,占了全體證券商獲利的三分之一。而滬港通上路後,東洋證券有了元大金當橋梁,在滬港通業務上成了僅次於三星證券的韓國市場亞軍。該公司股價也因此較元大金入主時大漲兩倍。

「有人說,現在出去(布局國際市場)成本高。我說,再不出去,未來成本更高。」曾銘宗分析,亞洲正快速崛起,經濟成長率比全球平均值高出一倍以上,現在再不趁勢好好拿下東南亞的華商、台商市場,以後只怕機會不再。在他眼中,凱基證、元大金規模夠大、也擁有較多國際化經驗,是證券業的首選代表。

到底,台灣券商打亞洲盃,優勢在哪裡?現在雖有好的開始,未來能否如金管會的規畫般,躋身亞洲舞台?

在凱基證券總經理丁紹曾眼中,優勢有二:第一,成為投資中國的橋梁;第二,為東南亞華人提供服務。

「我們懂Greater China(大中華區),」他說,看滬港通在亞洲區的熱度,就知道台灣券商大有可為,而業者大多也已在香港布局數年。以凱基證為例,在香港經營十八年,目前團隊多達九百人,已成為香港四大華人券商之一,與海通、國泰君安、申銀萬國等大陸大型券商分庭抗禮,早早拿下第一批滬港通參與券商資格。

他分析,利用台灣的研究資源與交易團隊、行銷經驗,能成為投資中國的管道。反向來看,中國與當地台商企業想到海外掛牌,歐美券商只做大企業生意,中小型公司想到泰國、新加坡、台灣掛牌,輔導經驗比中國券商更豐富的台灣券商,更有利基。

開發潛力市場,印越是首選

東南亞華人富豪市場更不可忽視。東南亞當地的大企業多是與政府關係密切、不容易切入,但在當地白手起家的華人富豪家族,就與台灣多了同文同種的聯繫。凱基旗下的新加坡Fraser證券,客戶有高達九成是華人富商散戶,Fraser行政總裁馮鶴鳴分析,過去這些人大多只能透過摩台指、A五○指數投資大中華,但現在有了台灣券商研究團隊的報告可供參考,以後就能從買賣指數變為投資個股了。

那到底哪些區域最具潛力?元大證董事長賀鳴珩表示,將把戰場鎖定在融資券利差高的國家,例如韓國、印尼、越南,利差低的日本則不在目標範圍。凱基證的篩選標準則略微不同,丁紹曾認為,能夠創造一○%以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用於衡量公司替股東賺錢的效率,巴菲特最愛的指標),且不須持續注入重金就能獲利、成長的區域,就是好標的。除了新加坡,他正積極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緬甸尋找購併對象。

「想幫券商打亞洲盃,OSU(離境證券業務)還要進一步開放!」前金管會委員、交通大學財金所教授葉銀華指出,券商仍須政府進一步協助,才有籌碼繼續衝。他指出,券商打亞洲盃往往先由OSU操兵,但央行限制多,只開放外幣計價連結台股的產品,卻尚未開放新台幣計價業務,「這樣去新加坡、香港跟人家打仗,等於是身高一百二十公分跟一百八十公分的打。」

他補充,其實業者勤往東南亞、東北亞打亞洲盃的另一面,也是服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卡關後,證券業遲遲無法到中國設點,便積極布局周邊地區。

券商公會秘書長莊太平分析,目前已有十一家本土券商在中國設立辦事處,大家都在等服貿問題解決後,能設立持股過半的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此時,大陸自貿區的新開放進度,宛如及時雨。四月二十日中國國務院批准的福建自貿區方案中,宣布將研擬開放在區內新設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讓證券業者又燃起希望。

看來,有了中國市場開放的奧援,證券業打亞洲盃要成功達標,指日可待。

【延伸閱讀】2大券商、2大壽險,海外購併有成—各銀行、證券購併及參股進度

●證券˙開發金旗下凱基證:購併新加坡王第一利順資本期貨公司、與新加坡Fraser證券簽購併合約、收購2家香港財富管理公司˙元大證:拿下韓國東洋證券過半股權,透過香港子公司收購印尼券商AMCI,購併菲律賓東洋儲蓄銀行

●保險(註)˙國泰人壽:入股菲律賓中華商業銀行3成股權、投資印尼 Mayapada銀行4成股權、收購美國康利資產管理公司˙富邦人壽:入股香港中信資本控股2成股權,已申請參股中國第2大期貨商徽商期貨4成股權

註:以壽險資金協助金控旗下子公司進行購併、參股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