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三板一個更像納斯達克的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1574.html

新三板一個更像納斯達克的市場

第一財經周刊 崔鵬 2015-03-28 10:46:00

新三板的交易方式和準入辦法都更像納斯達克市場,這也是倒逼整個市場進行改革的方式。新三板更具有活力的原因,大概主要是因為他面對的不是那麽廣大的投資者,而且原本影響力較小。

3月18日,中國資本市場又多了兩個重要的指數,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這兩個指數都來自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新三板”。這件事對於資本市場中似乎更具有活力的那部分是個挺重要的事。

由於新三板對掛牌公司的要求相對寬松,所以在很短的時間里,這里就有了2126家公司(截至3月20日)。而這個數字在2013年年底只有356家。這個市場如此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是新三板市場進入門檻低,而且實際上實行的是一種準註冊制。從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中國A股市場處於關閉狀態,這也讓很多企業選擇先在新三板上市,然後等待轉板的機會。

新三板市場的交易與主板市場的一個很大不同是實行做市商制度。這種制度就是在市場上,有很多券商加入,成為做市商。這些做市商買入掛牌公司的股票,然後再向需要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出售。由於這種出售需要做市商連續報價,所以這種交易方式可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促進整體交易量。

截至目前,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中,有9.7%的公司是委托做市商交易的。由於做市商在進行交易時要花自己的錢,也要維護自身的聲譽,所以它們在選擇被委托交易對象的時候是會保持慎重態度的。這種慎重態度的好處就是,做市商賣出的股票相對其他新三板公司更有價值保障。而新推出的三板做市指數就是對應這部分股票的。

就像在人類發展史上,一個經濟體系中的貨幣最小單位越小,證明這個經濟體的交易越發達,在一個市場中對整個系統狀況的描述越細致,也就說明這個市場越有交易價值。一個交易市場的指數大概就是描述這個系統的數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新三板指數的推出說明這個原本是A股市場“停屍房”的地方已經成了比A股更像一個市場的市場。

這麽說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在A股主板市場上,由於面對的是更加廣大的投資者和一些歷史原因,市場的管理者們會更加小心地維護著市場的安全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於市場上的被交易對象的嚴格審查。這種意圖看似對投資者有利,但是,由於市場審核難度大成本也非常高,市場監管部門的效率根本跟不上中國經濟體迅速發展所造成的資金饑渴程度。

這種不匹配造成的結果是,在A股二級市場上資金相對過剩,投資標的稀缺。大多數時間,普通投資者在中國A股市場上只能買到相對於海外市場價格更高的投資品。特別是2013年以來的創業板股票,借助中國經濟升級的概念,這些公司的市盈率被市場估到接近80倍(也就是根據這些公司現在的收益,投資者經過80年能收回投資成本)。更令人遺憾的是,在中國複雜的利益結構中,資本市場的監管層並不能最有效地運用它們的權力,精心篩選的投資品實際上也並沒有它們要求的那麽好,而篩選成本卻由投資者承擔了。

而發展很快的新三板公司,公司類型和創業板公司相似程度很高,甚至新三板的公司創新水平比創業板公司還要高。新三板市場更加成熟,實際上給了創業板市場很大的競爭壓力。當然,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新三板市場的公司的投資風險也更高。所以,一個偏好由高風險帶來高收益的投資者投資新三板,比較穩妥的選擇是三板做市指數中的那些公司,或者通過投資新三板的基金來間接投資。

無論從交易還是準入制度上看,新三板市場都更像一個真正的市場;從促進創新的程度來說,它也更像創新資本市場的理想—納斯達克市場。

新三板更具有活力的原因,大概主要是因為他面對的不是那麽廣大的投資者,而且原本影響力較小。中國的改革往往是這樣,從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做起,然後倒逼整個制度進行改革。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4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