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春風十里,不如西藏:2015風口上的西藏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13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13 10:04 編輯

春風十里,不如西藏:2015年風口上的西藏

作者:管清友等

前言:

驚蟄剛過,“驚”意為“震”,“蟄”意為“藏”,按古意,萬物需要春雷乍震,繼而才能迎風走出冬眠巢穴。正如自然規律一般,2015年的資本市場也需要一個被雪藏的增量來叫醒,值此春林漸盛,春水初生之際,迎著春風十里走來的,是你我的西藏。

正文:

當市場從瘋牛轉向慢牛的時候,如何尋找主題投資的結構性機會是擺在投資者面前的最大問題。從十八大以來的市場表現看,區域主題是不可忽視的一條主線。在經濟增長增量不足的情況下,本屆黨中央將“統一國內大市場”、盤活存量經濟上升到戰略高度。去年的京津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已經引發市場追捧,今年的增量會在哪里出現?答案很可能是西藏。當最重要的空間遇上最關鍵的時點,2015的西藏已站上風口。

一、最重要的空間:從六個維度看西藏的戰略地位

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增量不足、存量為主的新常態,中央越來越重視從空間格局上統一國內大市場、盤活存量。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完善並創新區域政策”,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要完善區域政策,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區域發展連續兩年列入中央的重點任務,可見中央之重視。但對市場來說,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新疆、福建等區域政策已經充分反應,未來西藏的政策可能更有增量。





2、邊境安全要塞

西藏在地理位置上處於西南邊境,國境線長達4000公里,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巴基斯坦等五個國家接壤,在接壤國家數量上僅次於新疆,是最需要穩固的邊疆要塞。而且,西藏是幾個邊疆自治區中經濟發展水平最薄弱的地區,目前人均GDP僅為2.6萬元,遠低於內蒙古的6.7萬、新疆的3.7萬和廣西的3.1萬。







5、經濟建設要塞

西藏仍處於經濟起飛階段,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但同時也需要大規模經濟建設,這一點和東部大部分已經進入增速換擋期的地區有很大區別。西藏既是2014年全國增長最快(12%)、2014年目標最高的省份(12%),也是唯一一個完成去年增長目標、並且今年沒有下調目標的省份。盡管西藏經濟規模不大,但從增量上看,西藏絕對是未來經濟建設的要塞。

6、對外開放要塞

西藏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對外開放中的要塞地位。無論是“建設南亞陸路貿易通道”,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還是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西藏都將是我國輻射南亞、東亞地區的重要樞紐。



二、最重要的時間:2015可能見證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

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明年是西藏解放65周年,中央可能有大的援藏動作,猜測很可能舉行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

歷史上看,由中央層面召開的針對特定地區的工作座談會僅有新疆與西藏。一般來說,總書記將在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理做工作部署講話,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委和西藏新疆黨委負責同誌以及承擔援藏援疆任務的省市代表及重要國企負責人在會上發言。出席人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西藏、新疆自治區黨政負責同誌,自治區各地、市和自治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負責同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有關負責人等。

建國以來,中央共舉行過5次西藏工作會議,基本上每屆政府都要舉行一次,分別在1980、1984、1994、2001和2010年。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明年是西藏解放65周年,因此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很可能於今年召開。相比於2010年2014年兩次新疆會議,西藏會議的間隔期平均要長很多,由此帶來的潛在動能與增量可能更大。

除了中央的西藏工作會之外,不排除最高領導人赴藏調研。十八大之前,習近平曾經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的身份赴藏調研,傳達貫徹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十八大之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曾三次赴藏考察,但三中全會之後尚沒有新的動作。預計今年可能有更高級別的領導赴藏調研。




三、溫故知新:西藏發展的歷史經驗與教訓

第五次西藏工作會議上,中央首次將西藏定位為“兩屏四地”——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和世界旅遊目的地。國家安全屏障是從戍邊維穩的角度,生態安全屏障是從水源地保護和生態多樣性的角度提出。在兩屏之下,中央給了四地: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世界旅遊目的地。

從過去“兩屏四地”的定位來看,中央想在西藏重點打造的產業包括:第一,礦產資源開發加工及深加工;第二,特色農產品及農產品加工;第三,文化推廣;第四,旅遊。從過去幾年的實際發展來看,發展最快的是礦產;第二個亮點是旅遊,去年西藏的旅遊在全國旅遊發展並不景氣的情況下逆勢完成了高速發展(2014年西藏接待遊客數和旅遊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和23%),尤其是三一八公路。可見“四地”中資源和旅遊發展是比較好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這五年中主要是保護,傳承和開發並不足;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主要是滿足於本地旅遊和土特產品,對於區外開發仍然不夠。整體來看戰略資源儲備基地有突破;世界旅遊目的地有亮點;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和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挖掘不夠。

1、基礎設施落後是最大問題

從交通來看,通過對國家戰略布局解讀,無論是“建設南亞陸路貿易通道”,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還是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西藏註定將是我國輻射南亞,東亞地區的重要樞紐。然而目前西藏仍為全國唯一沒有高速的省份。



西藏受到特殊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一直是制約發展的瓶頸,如果說“十一五”期間重點解決的是“進藏難,出藏難”的問題,那麽“十二五”就是在開啟西藏區域特色產業布局時期同樣不讓交通扮演瓶頸的角色。如今西藏重點發展的特色水產品、農產品、礦產品需要走出去、美麗的自然資源需要遊客走進來,無論哪一項都離不開完善的交通配套設施。

因此無論從國家戰略布局訴求還是西藏本地經濟發展需求來看,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截止2013年末西藏地區公路里程為7059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48678公里,相比於2010年末分別增長了16%和34%,且沒有高級公路和一級公路,而同期公路貨運量增幅到達87%;鐵路方面2013年底營業里程僅為531.55公里,相比於2010增長為0,但同期鐵路客運量和貨運量增長了30%和140%,運輸壓力明顯增加,2014年拉日鐵路通車運營將西藏總鐵路總里程增加值800公里以上,但是快速的產業發展和旅客湧入不斷催生更大的運輸壓力。

西藏現有的南亞陸路貿易通道,是指包括蘭州至拉薩的青藏鐵路和經拉薩通往亞東、拉薩連接日喀則的樟木的鐵路、公路幹線網。它由蘭州至拉薩的青藏鐵路和國道318(上海—樟木,又稱中尼公路)、省道204(仁布—亞東)等國省道公路幹線組成。其中可以出境的道路非常少,只有318國道以及一些市縣級道路可以通往印度與尼泊爾。航空方面,拉薩直飛境外的航班只有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班,去往其他境外地方都需要轉機。由此不難發現,西藏目前的出境方式較少,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完善,要擔負起作為南亞,東亞地區的重要樞紐的重任,未來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很大。






從能源來看,雖然西藏的可再生能源十分豐富,水能資源可開發容量居全國第3位,地熱能、太陽能資源為全國首位,但常規性能源奇缺,無油少煤。西藏能源建設處於較低水平,目前全區人均用電量顯著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由於地理條件所限,電力供應仍不能滿足需求,使西藏工業及整個國民經濟的高速協調發展失去了保障。由於能源跟不上,工業和基本生活受到限制,即使是建成投產的也因能源未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不能正常運行。

從水利來看,水力資源雖然豐富,但由於自然環境的制約導致豐富但資源不能有效開發利用,水利工程匱乏。西藏水利起步晚、基礎差、“欠賬”多,缺少骨幹調蓄工程,在主要河流上都缺乏控制性蓄水工程。現有的主要水利工程大都是70年代因陋就簡修建的,規模小、標準低,年久失修的現象十分普遍。現在全區已有約三分之一的水利設施徹底報廢,大部分帶病運行。全區農田灌溉率名義上有67.48% ,但實際上的保灌率只有33.2%。

從通信來看,所謂“要致富,先修路”,信息時代,寬帶通信工程的建設同樣是實現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2013年底,西藏完成了665個鄉鎮通光纜,鄉鎮通光纜率達到97.5%;累計實現3231個行政村通寬帶,行政村通寬帶率達到61.41%,全區域互聯網用戶數達到202.7萬戶,普及率為67.5%,然而,總體上的覆蓋率並不能說明道路的通暢,與公路建設中缺乏一級公路的情形相似,西藏地區的寬帶速率一直處於全國省份中後三位,遠低於國內的平均水平,寬帶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任重而道遠。

2、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長期靠中央扶持政策,企業小而弱,盈利狀況不佳。其中成本制約是重要原因——高原氣候需要較高的技術成本和運行成本;重要資源勘探和利用水平低。根據2013年統計年鑒,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萬個,平均資產回報率(ROA)為7.4%;西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僅有70個,平均資產回報率僅為1.3%。

3、整體生態功能退化,環保壓力大。西藏生態系統及其脆弱,抗幹擾能力差,一旦破壞很難恢複,因此環保壓力較大。2013年數據,全區退化草原面積已達11萬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積的13.93%。不僅如此,西藏沙漠化土地與潛在沙漠化土地面積占全區總土地面積的18.17%,這一比例比全國沙漠與沙漠化土地占國土總面積15.9%的比例高出2.3個百分點。此外,西藏是我國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脆弱的生態環境,嚴重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4、基本公共服務供應能力不足,區域間差異大。由於沒有完善的供應機制,西藏城市社區基本公共服務面臨這區域不平衡,覆蓋面不廣,標準過低,效率地下的問題。在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到2015年,全國平均每千人病床數(含住院護理)為4.97張,同期西藏僅為2.96張。基礎教育、醫療保健和交通通訊方面,單一的服務供給體制嚴重影響著西藏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從問題出發,未來政策可能重點發力的方向

習總書記常說,要從問題出發制定改革方案。對西藏來說,未來的政策應該會著力解決以上問題。





(一)繼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

第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在骨幹交通網;第二,能源網絡投資;第三,是水利工程投資,尤其在瀾滄江等水資源富裕的地方,加大水利工程投資。

(二)發展重點產業

第一,旅遊是西藏的支柱產業,在此番兩會前人事變動中,由副省級官員丁業出任新設立的西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顯示出中央對西藏旅遊業發展的特殊重視,並且於2014年國家旅遊局評審通過了《西藏建設重要的世界旅遊目的地中長期總體規劃》。第二,發展清潔能源,發揮西藏地域優勢;第三,生物醫藥,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於穩定社會環境;第四,礦業,包括資源的深度開發、勘探、深加工。




(三)加強生態保護

西藏的生態保護任務繁重,需要創新機制的支持。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1月14日印發了《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部署改革創新治汙模式,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在治理過程中,第三方不收取治理費用,而是在治理完成後,從治理成果中受益。不僅解決理資金問題,還提高了治理效率,增強了政府執法效能。第三方治理的模式在國家層面上為環境汙染治理建立一個平臺,將更大地激發民間資本進入環保領域的積極性,降低治汙成本,推動環保產業快速發展。


(四)改善社會民生

西藏的基礎教育、醫療保健等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未來可能將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引入民間資本,改善公共服務供給。國務院在《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鼓勵民間資本進行重組聯合和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推進醫療、教育等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將民辦社會事業作為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等重要補充,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為主、民間投資為輔等公共服務體系。在《關於印發發達省(市)對口支援四川雲南甘肅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國務院確定由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含深圳市)對口支援三省藏區4個藏族自治州和2個藏族自治縣,並且提出增強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大力扶持教育發展。


(五)維護國家安全

如果說對內戰略中最重要的是改革,那麽對外戰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國家安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成立的兩個頂層領導機構,一個是負責對內改革的深改組,而另一個就是負責國家安全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作為中共中央關於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機構,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這種機制設計也顯示出本屆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的重視。






題目及前言靈感來源於馮唐詩:

春林漸盛,春水初生,春風十里,不如你。

特此感謝。



來源:民生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7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