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本月強勢反彈,實現自去年6月暴跌以來首次月度上漲,且漲幅創2009年5月以來新高。這是供需端共同作用的結果:供應面,主要產油國供應受到幹擾,美國產油商壓制開采活動;需求面,油價此前大跌激發中歐需求,市場對需求前景開始感到樂觀。
本周五,倫敦ICE4月交割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上漲4.2%,收報每桶62.58美元,以本月累計上漲18%為七個月連跌畫上句號。紐約Nymex4月交割WTI原油期貨合約收漲每桶49.76美元,當日漲3.3%,其本月3%的累計漲幅也是去年6月以來首次月度上漲。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援引瑞士交易顧問公司Petromatrix董事總經理Olivier Jakob觀點稱,油價此前大跌激發了歐洲和中國買家的需求,“很多人只是囤積”,“汽油和柴油等產品的強勁需求正在促進煉油商的原油需求,他們發現利潤增長更強勁。”
上述報道提到,利比亞和伊拉克本月供應受幹擾已給油價提供了某種支撐。因惡劣天氣延誤運輸,伊拉克南部油田的石油出口量下降,利比亞內亂導致部分港口關閉、部分油田停產,也限制了全國石油出口。
彭博報道則是援引油服業巨頭Baker Hughes的數據稱,本周美國開工的原油鉆井減少至986架,創2011年6月以來新低。能源業顧問公司Tradition Energy的高級分析師Gene McGillian評論稱:“石油鉆臺數量已連續12周下降。市場已對鉆臺和企業的資本支出減少做出反應,現在希望看到庫存有反應。”
本周美國能源部公布,截至本月20日一周,美國原油庫存量連續第七周增加,增至4.34億桶,創1982年有記錄以來新高。當周產油量增至每日929萬桶,這是1983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產量。
彭博統計發現,美國WTI油價和布倫特油價目前的價差為去年1月以來最大,本月累計價差增擴至創紀錄的8美元左右。其報道提到,標準普爾旗下金融信息供應平臺Capital IQ的股票分析師Stewart Glickman認為,鉆臺數量再次下降,可能又回到幾年前天然氣的那種行情,當時因為生產效率提高,即使鉆臺減少,產量也在增加,產油商首先關閉的是最差的鉆臺,仍保持較好的鉆臺開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