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2-15 18:01 編輯 我的亂世求生記(格隆建議讀5遍以上) 格隆匯:TUNG
格隆忍不住給這篇文章寫一小段序。因為這篇文章我一口氣反複讀了6遍,真的、真的受教很多。 TUNG的投資思路與方法與絕大多數人迥異,但非常有效——他是格隆見過的,這個市場上極少數對事件沖擊以及投資機會無比敏感,並能非常高效率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投資決策的實操型選手——在承擔並不算高的投資風險的前提下,他每年的收益率讓這個市場上絕大多數牛皮哄哄的人汗顏。 很多時候,我都在好奇:在這樣一個多數人都覺得戰戰兢兢的兇險資本市場,他是如何這樣做到遊刃有余的? 我想知道。我相信廣大格隆匯朋友也想知道。所以,格隆拉下臉皮,要求他必須把絕活交出來給大家分享,也算是送給廣大格隆匯會員的一份春節賀禮。 我想說,格隆匯這樣的牛人不少,這樣的無私幹貨分享也很多,但,我很懷疑:有多少人真正在理解,並從中受益? 這個市場上絕大多數人的投資思路極其簡單:別那麽多廢話,你就告訴我買哪只股票就好了。如果是這樣的,格隆真心建議你離開這個市場:這是個博弈市場,每一個人都是來搶錢的,每一個人都是人精,你沒幾把過硬的刷子和內功修為,憑什麽那麽自信滿滿,能夠在這里一直活下去? 所以,格隆匯一直在秉承這個原則: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你得自己學會怎麽去織漁網。否則,你將一定是二八原則中的那個“八”。 請認真把下面文章讀五遍以上! 順祝全球所有格隆匯會員:新年快樂,好人好夢! 是為序——格隆於2015年2月15日,農歷臘月廿六 我的亂世求生記 我之所以混跡格隆匯,原因很簡單:這里幾乎沒有那種浪費我時間的口水文章,全是大神滿滿的幹貨。這種集體里,按理說怎麽也輪不到我來寫一篇心得。小弟我一沒深度思考,二沒飛揚文采,只能說情侶不要秀恩愛,投資不要亂曬單啊! 起因:今年1月給大家分享了幾篇文章“A股心驚肉跳美股風景獨好,納指約嗎?”,“黑金誘惑:抄底原油的幾種姿勢”,“再談AH溢價及背後的機會”。有幸剛好都被我言中,一不小心得瑟了在格隆匯的群里曬單,結果就被格隆老大拜托寫了這篇文章! 那麽下面就是我填坑時間了! 作為一個混二級市場的人,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拋硬幣”的賭客。只要盡可能多地增加拋硬幣的次數,那麽我的總勝率大概就是在50%。所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每次下註都不超過10%,以及尋找期望收益率盡量高的品種。 大方向對了,總不會錯的太離譜,剩下的就交給運氣吧!用格隆匯大俠廬陵書生的話就是“哥買的不是股票,買的是數學期望值。”小弟深以為然。 那麽問題來了,怎麽樣在自己有限的精力內,盡可能的多拋硬幣呢?我自己則是采取二八法則,就是用20%的時間去了解80%的事實,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不求甚解。可是在二級市場上,信息繁雜過剩,就算你用全部精力去吃透一到兩個公司又能如何?你對公司再熟可有董事長熟?想當年小馬哥5次減持騰訊可都減持在地板上啊。再說這不是一級市場,你並不需要把她娶回家,萬一娶回的是黑天鵝,是鳳姐呢? 至於我的投資邏輯則更多的依賴常識。 大道至簡,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是最好的方法。常識之所以為常識,就是大概率保證正確,用常識來做判斷是最省時間的。這就像上面提到的二八法則,我追求的不是絕對的正確,而是相對的效率最優化。判斷錯誤對我來說並不可怕,10次判斷對6次,就能保證我一年有滿意的收益。如果10次錯大半,那麽就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是否三觀端正,常識異於常人了! 如上所述,邏輯正確與否並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該邏輯對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說服力,說服自己才能安心睡覺啊,就算之後邏輯被證偽,不管是漲是跌,只要賣出就好了。去年底a股的一波瘋牛我就幾乎全錯過了,原因只是因為我找不到一個說服自己的邏輯。直到後來看見廬陵書生說看多A股主板,只是因為買房子不賺錢了,買信托也老出事,以後大家只能去買股票了。多麽簡單的邏輯,多麽正確的常識啊!只恨自己沒能早兩個月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10倍不到的pe,1倍不到的pb,不就是幾年前年化10幾收益率的信托嗎? 我的內功心法就全在上面了,簡單的要命!用大白話來總結一下就是: ◇分散風險 ◇多用常識做判斷 ◇高效率地做出投資決策 ◇忽略單次投資的成敗,但求一系列決策的整體正確 ◇一切投資邏輯只是為了說服自己而服務,而當這個投資邏輯被證偽的時候,就是離場的時候 對於我這樣一個天生不太會文字總結,重實操,輕思想修養的土人來說,鼓搗出上面這些廢話,其實非常艱難,但基本把我的這些年的核心投資思路總結出來了,也算對得起格隆老大了。小弟有幸用這套邏輯體系在這些年每年都獲得了確實還算可觀的收益率。你有緣看懂了,不必謝我,謝格隆老大就好了。沒看懂,權當是看廢話。 廢話少說,曬實盤! 下面就舉幾個我的實操例子,沿著我的邏輯,看看如何在最近這個黑天鵝滿天飛的亂世中賺錢(我怎麽覺得我特別適合亂世:))。
1.19踩踏事件之前,a股就給了我很大的不安,無論理由為何,大盤走出了一波推土機式的上漲行情,用常識來判斷這是不可持續的。另外AH溢價指數也來到了134.6的一個高位(意味著同樣的股票,A股比H股溢價34.6%),歷史和常識都告訴我,高企的溢價指數總會跌落,過低的窪地也總會填平。 於是我就做出了棄A從H的判斷,在1月14日在格隆匯分享了“勇者遊戲”一文給大家。 文中的核心建議就是做多H股,以及更好更靠譜的策略則是套利:多H空A,既不賭A股方向,也不賭H股的方向,只是賺AH溢價指數回落的錢。後來還針對AH溢價套利,專門寫了“滬港通做空機制將帶來什麽機會?”以及“再談AH溢價及背後的機會”。現在從結果來看,如果當時單邊做多A股的人應該虧了不少,做多H人應該不賺不賠,而跟著小弟做套利的人則應該至少有1倍以上的收益了吧! ![]() AH溢價指數從1月14號的最高位置134.6隨後快速回到了近120(見上面AH溢價走勢圖),這期間A股經歷了什麽悲催,我就不廢話了。
1月15我又在格隆匯分享了文章“黑金誘惑:抄底原油的幾種姿勢”,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我喜歡分散投資到各個機會中,賺數學期望值的錢。在這里要特別感謝格隆匯高手陳建宇的“2015年最大投資機會,不是股票,不是債券,是石油”,真的是幹貨,給了我很大啟發,之前我對原油可以說是毫無概念。 ![]() 上圖就是截取自陳建宇的文章。管他什麽金融屬性、商品屬性,既然美國俄羅的平均成本在50上下,按常識來看,虧本買賣不會長期持續,短期內再生能源不可能替代原油,那麽按這個簡單邏輯,原油50以下就是我建倉機會。 這里我就用了之前所說的二八原則。作為一個完全的原油外行,我只用了一個晚上就做了這個抄底的判斷,而不是先把自己變成一個原油專家。畢竟這只是我一系列投資中的一筆,如果錯了就讓它錯了吧,但至少就現在這個時點來說,上面的幾個理由已經足夠支撐我去拋一次硬幣了! 下面是我的實操截圖: ![]() 文章我是1月13號寫的,我自己也是在這一天建的倉,建倉成本7.38美元。其實之後還大有機會在7塊錢以下買入。2月9號我在9.50美元平了倉,19個交易日,收益率還是令我相當滿意的(因為我買的這個ETF帶杠桿)。如果之後原油再回到50以下,那麽我應該還是會繼續做多的。 PS: 1、如果想了解原油,去格隆匯網站看看陳建宇的“2015年最大投資機會,不是股票,不是債券,是石油”,我在這里就不展開了。 2、另外作為風險提示,上面我抄底原油的UCO是個杠桿ETF,這玩意看對方向有不菲的收益,但是如果在震蕩市場則會有極高的時間損失。
1月15(文章發出時間是1月20)我又寫了“A股心驚肉跳美股風景獨好,納指約嗎?”,發生了1.19A股踩踏事件之後,我更加確定短期之內應該離開A股了,就如標題所說,哪里都有好風景,又何必拘泥於A股呢。為何看多納指?美國加息前做多美股的大方向應該不會有問題。為何在1月20號看多? ![]() 其實只是因為這個k線圖。既然看多美股會繼續創新高,最近納指回調比較多,A股又踩踏,那麽就做多納指吧!至於其他理由,之前的文章已經寫得很詳盡了。 下面是我的實操截圖: ![]() 2月11我減了一半的倉位,納指應該還會繼續走高,輕倉只為好過年。 情侶不要秀恩愛,投資不要亂曬單,罪過罪過。其實上面的曬單,一是被格隆老大逼的:二則只是為了更好的解釋我的投資之道:不拘一格+高效率的做出投資決策+以及分散投資。 在14-16號3天里面我就做了3個不同的投資決策,就現在回頭來看是非常正確的,當然也可以說我運氣比較好,拋了3次硬幣,都贏了(收益率還相當可觀,而我承受的風險相當有限) 最後我再不負責任的侃侃接下來的機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