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MF:美聯儲加息並不存在“兩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56

隨著美國勞動力市場強勁複蘇,美聯儲主席耶倫不得不面臨調整貨幣政策的巨大挑戰:如何既不引發資產泡沫或通脹,又能繼續刺激美國經濟增長?在過去,如何平衡好這兩者,一直是困擾著諸多央行家的大問題。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美國1月新增非農就業遠超預期地達到25.7萬人,薪資增速創七年新高。1月失業率小幅上升至5.7%,繼續維持低位。此外,12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從25.2萬人大幅上修至32.9萬人。

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表示,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不斷改善,美聯儲越來越難為零利率政策找到理由。

不過,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兩位經濟學家看來,過去一年中,美債收益率的大幅下跌可能有助於耶倫在兩難的貨幣政策中找到平衡。

IMF經濟學家Nigel Chalk和Jarkko Turunen在周四發表的一篇博客中寫道:

長期國債收益率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實際上可能給予美聯儲更多自由空間。因為低長期收益率在美聯儲上調短期利率時會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具體來說,它可以繼續支撐美國房地產市場發展)。

換言之,耶倫將得以在不必過度擔心會妨礙美國經濟進一步複蘇的情況下,開始收緊貨幣政策。

不過,他們的看法與此前盛行的部分觀點背道而馳。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任期內,低迷的長期收益率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擔憂之源。格林斯潘本人2005年在國會作證詞時稱之為一個“迷”。許多人都認為,2005年前後的借貸利率太低,刺激消費者和企業承擔過多的債務。最終,這些債務問題以2008年金融危機的形式爆發。

如今,舉債成本再次變得超級低廉。今年1月末,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2013年5月以來新低(盡管2月以來有所回升)。奇怪的是,這與美國重獲全球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地位以及分析師預期美聯儲很快會開始加息並不符。

這兩位經濟學家註意到,期限風險溢價(term premium)實際上已經是負的了,也即投資者沒有為持有期限更加長久的債券要求額外的風險溢價作補償。

-1x-1

是什麽推升了市場對美國國債的需求?Chalk和Turunen給出了多個解釋。可能是通脹預期低迷使得債券投資者不再要求更高收益率作為補償。此外,從烏克蘭、希臘到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促使資金流入美債避險,壓低了美債收益率。其它原因還包括近期美元的走強。

不過,有個真實的風險是市場不容忽視的——長期收益率上升。這一幕曾在2013年上演過,也即所謂的“削減恐慌”(taper tantrum):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結束QE的時間可能早於投資者預期,導致美國貸款利率大幅飆升,資本瘋狂出逃新興市場。

Chalk和Turunen指出:

我們應該當心的是,如果美債收益率突然和意外地大幅上漲,可能給經濟和金融穩定造成的後果。

Chalk是IMF西半球發展部門副主管,Turunen亦是該部門的高級經濟學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