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貶值,不要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3448.html

人民幣貶值,不要慌

第一財經周刊 崔鵬 2015-02-07 09:09:00

急速貶值?貨幣戰爭?大趨勢轉換?沒那麽嚴重。一般投資者的資產並不會因為人民幣兌外匯價格出現巨大波動。盲目地大量頻繁兌換貨幣帶來的摩擦成本反而會傷害你的資產收益水平。

在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4次接近“跌停”。這使得這一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價格總共下跌了0.75%。作為始終盯緊美元的人民幣來說,這個下跌速度可是夠驚人的了。

在上一期我們曾預期人民幣貶值,然後人民幣就出現了迅速貶值,這對於一個預測者來說首先有點受寵若驚,然後的感覺是預期兌現後的一種空虛。接下來的11個月人民幣應該做點什麽呢?

人民幣貶值的理由其實很明顯,那就是除了美國,其他主要經濟體都在爭取通貨膨脹,要達到這一目的最直接有效的一個手段就是紙幣貶值。

2014年日本表示要毫無節制地讓日元貶值以擴大出口,安倍和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意思是“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而且日元兌全球主要貿易貨幣的貶值趨勢在2015年似乎也沒有停止的跡象。接著就是瑞士。瑞士這個國家屬於保守任性的那種,其特點是有的習慣很難改變,但是改的時候事先一般不和別的國家商量。1月中,瑞士央行出乎市場預料決定放棄1歐元兌1.20瑞士法郎的最低匯率,將瑞郎與歐元脫鉤,並下調了活期存款利率和3個月Libor的目標區間。瑞士采取這種做法最主要的原因是預期歐元貶值,果然在1月底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就宣布了歐元區的量化寬松政策。這個計劃預計在1年多的時間里向市場投放1萬多億歐元的貨幣,以刺激歐元區通貨膨脹率達到2%以上。

用個庸俗一點的詞,從2014年以來,主要貿易貨幣之間在進行一場“貨幣戰爭”。由於很多經濟體內部的經濟部門已預期流動性投放的擴大,所以,各國金融當局就要再超出預期地投入流動性,以換取本經濟體內的通貨膨脹。

但這麽做有很多負作用。有的情況下,這種加緊印錢的辦法不一定能帶來真正的經濟複蘇,但是大家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如果自己不加緊印錢,那麽別的國家這麽做了就會把通縮輸出到自己的區域。為了抵禦這種貿易引起的差距,大家即使是被迫也得這麽做。在這一點上,人民幣也不例外。

在貿易方面,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對出口的促進作用似乎並不像以前被認為的那麽大—如果那麽管用,我們早就那麽做了—只是,人民幣貶值一些可以讓出口不要變差而已。

話還可以接到前面說過的,人民幣應聲貶值,那麽接下來的一年會怎麽樣?

人民幣急貶或者急升的情況在2014年都曾經出現過,原因是央行對人民幣交易波動幅度的容忍範圍增大了。而且,在有關部門的幹預下,人民幣對貶值或者升值目標一步到位對那些過於熱衷流動的投機的熱錢也是一種限制。這樣可以減少熱錢反應的時間,並且混亂那些對人民幣貶值或者升值的預期。更加出人意料,這可能是接下來11個月人民幣要做的。

在這種人民幣急貶、急升的情況下,值得提醒投資者的是,大家不要錯誤地預期人民幣貶值。比如,認為人民幣在1個月內貶值0.75%,1年內的貶值幅度就會在7%左右;或者像一些不靠譜的媒體上講的那樣人民幣兌美元會貶值到20比1(如果是那樣,我們就集體上吊算了)。你因此把很多資產進行去人民幣化處理,可能是得不償失的。

就像我們前邊說的,人民幣貶值比較急就是為了去掉投資者的預期,也不存在所謂的××年趨勢改變。如果,投資者按照1月人民幣趨勢進行投資配置,那麽很可能和真正的情況是相反的。而且更現實的情況是,人民幣作為體量非常大的貨幣,即使在“貨幣戰爭”情況下,幣值的變化幅度肯定是有限的。所以,一般投資者的資產並不會因為人民幣兌外匯價格出現巨大波動。盲目地大量頻繁兌換貨幣帶來的摩擦成本反而會傷害你的資產收益水平。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