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德的冷靜與張揚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9/149030.html
黑馬說:2014年被很多媒體稱作O2O元年,雖然這個概念從2011年就有人提出,但時至今日依然熱度不減。這一年中我們看到了資本的執著,也看到了大佬和巨頭們的瘋狂布局。而在巴人對O2O領域持續關註中,只有一家公司對O2O的布局是在收縮,那便是高德。俞永福上位後的高德給很多O2O人心中的火焰澆了一盆冷水,他並沒有否定O2O的概念,而是從行動告訴從業者,一個地圖產品的本質是什麽。我始終認為這一舉措是正確的,至今沒有任何一個產品最終證明了互聯網地圖會是所謂O2O入口,而阿里對於LBS數據的布局則早在2013年就已經開始,更大棋不是布局當下,而是未來。2014年的高德冷靜與張揚並存,成了O2O領域中低調的奢華。
文/宋宣 自媒體巴人
編輯/i黑馬
冷靜:從高調2C到回歸LBS本質
對手的兩次更叠。2013年年末高德經歷了一場寒冬,三季度開始,公司銷售業績隨著高德2C業務的爆發而驟減以致出現了上市後的首次虧損。在2013年之前,高德的戰略核心是車載預裝業務,各大汽車巨頭都曾是它的客戶,而這一時期的高德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四維圖新,兩家同時保有優質的線下測繪數據資源和與車廠的良好關系。那一時期的高德主要發力方向是:汽車導航、移動及互聯網位置解決方案和公共事業及企業應用。而後隨著阿里的進入,高德開始謀求轉型。與百度的較量始於2013年年中,彼時阿里正好宣布入股高德,高德亟不可待的高調進入2C市場。那時的高德對於免費大戰的來臨似乎有些招架不住,整體策略略顯被動,深諳公關之道的百度似乎喚醒了一頭沈睡多年的巨龍。兩者的針鋒相對的較量持續了一年左右,而瘋狂的爆發背後市場的天花板也悄然到來。
觸碰天花板回歸本質。從2014年二季度開始互聯網地圖的用戶規模開始遭遇天花板各家互聯網地圖用戶整體增長率跌到5%,而就在這一年的2月,阿里正式宣布全資收購高德,在9月俞永福首次以高德移動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的身份現身發布會,正式宣告新高德走上臺前,隨之而來的是高德在2C市場打法策略的明顯變化。
縱觀俞永福接管高德後的舉措,我們不難發現其一直圍繞著高德的核心競爭力延展,從推”敢用敢賠”到“室內導航”再到“公交導航”高德在後半年首先給人的印象是“大動作”少了“專業感”強了。用俞永福自己的話說就是減功能、提性能。
顯然,高德的核心競爭力並不是商業化能力、更不是營銷能力,其最大的優勢是在定位、導航等基礎LBS數據的獲取與運算,更直白說,高德是唯一前後端能力兼備並且得到廣泛普及的互聯網地圖產品,能否更好的利用好這些數據,並且首先從用戶而非商家出發考慮產品設計是後一段時間高德一直在做的。
張揚:從上市公司變為阿里利器
2014年2月10日阿里正式宣布10.45億元全盤收購高德,至7月高德私有化全部完成。歷時一年多的阿里整合高德工作正式完成。而對於高德在阿里中所處的位置而言,這一整合才剛剛開始,俞永福在采訪中曾表示,對於團隊最大的挑戰是同在阿里系下的UC、高德與集團的整合,可以說中國的互聯網還沒有如此之大規模的整合成功案例,是機遇也是挑戰。那麽,高德到底能給阿里帶來怎樣的想象呢。再說具體內容之前,首先我要明確的是,我相信未來的高德會一直專註在應用和數據這兩個層面去延展,專註與專業是未來高德的核心業務邏輯。所以,在此,我給出兩個未來高德在阿里系中的巨大價值:
應用層級:占領“最後一個”基礎服務陣地。“位置查詢”是人們在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基礎服務,其的衍生服務包括導航、基於LBS的信息查詢等等。在觀察2014年互聯網時,我們不難發現,線上與線下的結合顯得尤為重要,而“位置”作為關鍵連接點其價值可想而知。從另一個角度講“位置”市場背後本質是出行需求,圍繞出行所能做的文章便是更多,一方面出行本質是目的地經濟,目的地的商業價值的實現自然一定程度上也依賴如何將用戶順利帶到店內,其背後的引流價值巨大。另一方面,目前的高德地圖的產品形態以手機端為主是否未來會出現車聯網版的高德或者搭載在各類硬件上的高德地圖,使之使用範圍更大,自然應用價值就更為客觀。
數據層級:從LBS層面切入O2O後端。這是阿里布局高德的真正意圖所在,數據是高德的屹立不倒的根本優勢。2000余人的線下地理數據采集人員是其它互聯網圖商所不具備的。而也正是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騰訊高調入股了四維圖新,抄了百度的後路。
LBS到底能給O2O帶來怎樣的想象空間並不難,這里主要有三點:
第一,基於位置的2C數據。目前,大量綜合購物中心都在嘗試接入室內定位,試想若是用戶在大型商場內的地理數據可以通過抓取其所攜帶的手機位置記錄,那麽商超就能自然判斷出消費者在商場內的移動路徑,並且因此改造店內商鋪位置。
第二,將消費數據和地理數據打通。這是前一點的延展。在支付行為逐漸告別刷卡向在線支付前進後,不難想象,你的線下消費數據將很容易與線上消費數據打通,而加之能夠識別你的線下消費路徑,商家就很明確能知道你的購物需求到底是什麽,而這正是馬雲對於淘寶+支付寶+高德的深度O2O路徑。
第三,基於商家的地理位置數據。商家的地理位置數據與前兩點深度相關。獲得商家地理位置數據並實時更新相當考驗圖商數據采集能力,而這一點也恰是高德的強項——線下數據采集。
小結:
2014年是UC創立10年,用俞永福自己的話說,他正在布局高德與UC共同成長的下一個10年,移動搜索將與LBS帶來怎樣的想象空間自然不必多說,帶給俞本人以及整個高德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可以說在重組之下,2014年的高德要比2013年更冷靜,這並不是所謂衰退,而是對自己定位的冷靜分析與再布局。作為一個O2O自媒體人,我樂見這樣的業態出現,過熱的O2O市場對於傳統行業毫無幫助。你到底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麽?你到底能幫助傳統商家什麽?高德給行業溫柔的潑了一盆冷水,專註與專業才是從業者應該堅持的。
本文作者:宋宣 自媒體巴人 微信號:barensong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