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研中心劉世錦:降準降息作用不大 資金或流入股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4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稱,降準降息能在短期內改善預期,但新增資金未必流向實體經濟,可能流入股市,對實體經濟刺激作用有限。

新華網報道,劉世錦在24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說,不應把改革和刺激對立起來,如果經濟增速下滑過快的時候,該刺激還是要刺激,但一定要明確,這種刺激是為了不讓經濟增速下滑過快,讓轉型比較平穩,但刺激改變不了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大趨勢,也不能夠解決很多深層的結構性問題。

劉世錦說,“刺激”在經濟學上是一個中性概念,不能把刺激和改革對立起來,也不能將“刺激政策”負面化。當前,財政政策相對有效,要通過增加政府投資,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擴大終端需求,特別要註重提高投資的有效性。

他說,中國經濟在轉入中高速增長期後,要研究和確定反映新常態下發展質量的指標,例如按照“就業可充分、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風險可控制、資源環境可持續”的要求,形成有利於提高發展質量、切實可行的指標。然後,以質量指標倒推速度指標。

劉世錦認為,與發展質量相對應的速度有一個合理區間,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發展質量產生不利影響。當增速出現快速下滑苗頭時,適度的刺激政策仍是必要的。但要明確刺激政策只有助於恢複短期平衡,並不能解決中長期結構問題。轉型期推出刺激措施的目的是“托底”,防止經濟增速嚴重偏離潛在增長率,損害發展質量,而非“推高”,重返高增長軌道。

他表示,關於中國經濟“通縮風險”的問題近期被拋出。中國即使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通縮,也只是“非典型通縮”或者“結構性通縮”,和美國等成熟市場經濟相比是有根本性區別的。這種“非典型通縮”不是通常意義上由貨幣供給不足引起的,而是由於終端需求放緩導致的供給側過剩產能調整引起的。

劉世錦稱中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歷史性拐點。“城鎮居民住宅的歷史需求峰值是1200—1300萬套,這個數字2014年就已經達到了,達到了之後就會出現逐步走平、逐步下行的態勢,所以我們的觀點非常明確,中國房地產正處於歷史性的拐點。” 劉世錦說。

對於房價的走勢,劉世錦認為,從全國來講,房價整體會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房價的變化會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