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虧本也要搶市 擊退海爾和三星

2012-05-14  TCW



如果市場上有一些規律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那麼,「老大永遠不要懷疑有一天老二會超越你」,這一條應該可以列進鐵規則裡,而且還是生死交關的鐵則。

家電龍頭的海爾、微波爐龍頭的格蘭仕與豆漿機的九陽,都見識到美的這個老二死纏爛打的求勝意志。

二○○○年,中國第一大白色家電製造商海爾的營收,幾乎是美的四倍;○四年,海爾成為中國第一家營收破人民幣千億元的家電公司,規模仍是美的三倍;然而,不過才十年工夫,二○一一年美的營收人民幣一千四百億元,已是二○○一年營收約十倍,與海爾的差距,也只剩下七%。

這樣的追趕速度,海爾的老大地位還能高枕無憂?

空調大戰:趁海爾策略轉向,坐上老二地位

攤開兩大集團近年營收,○五年清楚的劃下分界線,當時海爾因獲利成長率連年跟不上營收成長率,決策大轉彎:淡出低毛利產品,集中火力攻打高毛利產品。在那之前,海爾平均年營收成長率超過二五%;之後,只剩下六%不到。反觀美的,營收仍持續以兩成多的速度增長,人民幣五百億元、一千億元、一千四百億元的大關,陸續攻克。

海爾要毛利率、美的要市占率,這條分界線,重組了中國空調市場的版圖。

○四年之前,中國空調市場裡,海爾、美的、格力勢均力敵,各擁一成多的市占率。海爾策略轉向後,格力與美的分食它留下的市場、乘勢坐大,現在格力占有率超過三成,美的約有二三%,兩家合計已囊括中國半壁江山。海爾一年空調產品雖仍出貨六百萬台,但只有美的的四成,落居老三地位,已無法撼動兩強。

從策略成效而言,海爾並非毫無斬獲,在提升品牌價值與毛利率上,以出口營收來看,海爾超過八成都由自有品牌貢獻,美的卻不到兩成,營運模式仍以代工為主。以獲利能力來看,海爾毛利率在○五年碰觸一一%的谷底後,○七年逐步上升,去年高達二三%,美的則多低於兩成。

「海爾的強點是品牌,它的溢價能力很好,高出市場很多,現在慢慢調下來,但已經阻礙了它的發展,」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總經理吳文新直率的說,「海爾走了一個彎路,比方說過分強調售後服務,而不是產品品質。」

要市占率,還是要毛利率?「很難說到底哪個是對的,但在大陸來說,市場還沒飽和,很多還是認為要搶market share(市占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研究中心主任蔡舒恆認為,「慢慢有人說market share搶到,賺不到錢也沒有用,這個是一個debate(辯論)。」

對美的來說,這個答案是:先搶下市場龍頭,再提升毛利率。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微波爐。

微波爐大戰:殺價虧七年,逼三星等對手棄守

美的擁有四十四年的歷史,但很多日用小家電如微波爐、豆漿機,它卻是後進者;後進者搶市,殺價是最短的捷徑。

十年前,格蘭仕就是「中國微波爐的同義詞」,它囊括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一台能賣到人民幣七、八百元,但美的二○○二年成立事業部大舉進軍,不到兩年,就把最低價摜破人民幣三百元大關,口水戰、價格戰全都來,最後還打起贈品戰;最瘋狂時,「你買一台微波爐,能開一台拖拉機去載贈品!」美的微波電器製造公司總經理朱鳳濤大笑回憶。

「這個行業應該說,從出生那天就在打仗,」朱鳳濤說。殺到後來,海爾砍出人民幣一百九十九元的市場最低價,價格亂成一團,通路、品牌、供應商全都賠錢,龍頭格蘭仕毛利率還不到五%。○七年,三星(Samsung)、樂金(LG)早已相繼退出中國市場,海爾終於宣布棄守,停產微波爐。

這場血戰最後由美的獲勝,它先是在○九年外銷台數超越格蘭仕,隔年登上全球微波爐出貨王,一一年出貨二千六百萬台,比○一年的四百萬台大增五.五倍。但它為這場戰役付出的代價是,微波爐從九九年到○五年,連七年虧損。

美的敢宣戰,道理很簡單,「美的還有空調這些賺錢產品撐住全局,」美的證券部投資者關係經理葉鳴琦解釋,但格蘭仕獲利主力就是微波爐,還新增投資空調想回頭打美的,卻讓自己財務腹背受敵。對市場老大來說,這場仗就像一腳踏進泥淖裡,不能待太久,否則兩隻腳都會陷下去。

美的致勝關鍵有二,一是集團董事長何享健堅持投資設新廠,二是美的靠「外」力拉升平均售價,改善獲利能力。

○八年金融海嘯的低迷氣氛中,何享健逆勢拍板微波爐馬龍新廠計畫,以人民幣十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七十億元)的投資額,創該公司設廠紀錄。「為什麼老闆(何享健)明明看到我們虧本,也願意支持?第一個微波爐是全球化的、產業鏈很大,」朱鳳濤回想決策過程,「第二個,○二年開始,我們的市場開拓、產量,每年都跳一個大台階,○六年微波爐銷量就超過一千萬台了,開始賺錢。」

四十歲出頭的朱鳳濤鬥志高昂,十年前邊打價格戰,邊招募樂金工業設計專家金在壎,準備打「品質戰」。與東芝技術合作,讓微波爐加入蒸、烤三機一體,售價將近人民幣一萬四千元,在大潤發等通路卻是顧客搶著要。很難想像十年前它的主力產品只不過人民幣三百元。

質感的提升,讓國際品牌紛紛找上美的合作ODM(委託設計製造),生產效率提高,讓微波爐產品從賠錢貨變小金雞;朱鳳濤得意的告訴我們,今年第一季家電業普遍慘澹,但這個事業部不僅出貨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營收增加兩成,獲利數字更翻了一倍。

豆漿機大戰:短短兩年,搶走九陽近三成市場

美的低價搶市、後來居上的故事,也發生在豆漿機上。山東九陽小家電靠豆漿機在全球華人圈打響名號,毒奶、食品安全等事件後,更讓台灣許多家中都買了一台九陽豆漿機。

○八年之前,九陽豆漿機市占率高達八成,更是它七成營收來源。但美的○八年祭出價格戰搶進後,中國媒體就以「狼來了!」為題,寫九陽幸福快樂的日子即將告終。果不然,短短兩年,美的就搶走九陽近三成市場,豆漿機品牌家數也從最多時的八百個,一路降到一百多個,有不少管理學者以原本近乎壟斷的九陽為題,討論強者為何無法續強。

另一個中國管理學者喜愛的議題是,海爾靠冰箱與洗衣機起家、九陽發跡於豆漿機,或是格蘭仕之於微波爐等等,多年後這些品牌除了起家的產品外,並未能讓其他多角化產品也登上龍頭;只有美的靠風扇起家後,還能把龍頭地位往電鍋(電飯煲)、微波爐等小家電延伸,他們甚至還起了個「美的式擴張」的名詞,形容成功的產品多角化模式。

不過這成功模式正面臨修正,中國總體經濟成長放緩,讓何享健從「搶市場、增營收」改為「獲利導向」,不再高速擴張。

但內部眼見海爾的前車之鑑,「現在我們也怕成為第二個海爾,就轉型嘛!規模放在第二位,這邊收一點、那邊收一點,慢慢的溫水煮青蛙,也怕被格力抓住了,越來越大,就變成第二個海爾,」吳文新坦承,內部現在更加戒慎恐懼,要隨時在市占率與毛利率的翹翹板中,尋求最佳平衡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0

中國半導體有政府撐腰 搶人才、技術更要搶主導權 聯發科內鬼案背後的半導體業隱憂(056-058)

2014-08-25  TWM  
 

 

一樁聯發科離職員工涉嫌偷技術的內鬼案,牽扯出的不只是展訊的挖角行動,更是中國政府以國家級資源扶植半導體產業的又一次出手。高通已經選擇向中國政府低頭妥協,那台灣呢?

撰文‧周品均

八月十二日午後,聯發科內鬼案驚動了整個半導體業界,調查局兵分十一路,搜索十名聯發科離職員工住處,以及這十名員工現任的鑫澤公司辦公室。這一查,不僅查出這十名離職員工將聯發科產品機密外洩,更發現這家名為鑫澤的香港公司,背後竟有聯發科在中國最大敵人——展訊的影子。

展訊與聯發科的競爭關係,從以前就是如此,他們一路從商場廝殺至人才爭奪領域,展訊大挖聯發科牆腳,更是時有所聞。因此,當聯發科這次主動檢舉離職員工,讓兩家公司諜對諜的對峙狀況浮上枱面,也不令人意外。

只是,今年以來,中國政府頻頻在半導體產業出手,先是以「反壟斷」名義調查全球手機晶片龍頭高通,迫使高通「有目的」地與中國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合作,這次再爆以「內鬼」竊取聯發科技術,在在都指向一件事:中國政府衝刺半導體,是玩真的!

然而,中國政府傾國家資源發展半導體,台灣IC設計廠被列為頭號獵殺目標的,就是聯發科。

中國政府出手

整併產業、讓市場重新洗牌「展訊將是聯發科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威脅。」他是大和國泰證券亞洲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這些年,為了追蹤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他不只頻跑中國,甚至舉家搬遷到香港。面對中國半導體業的急起直追,陳慧明嘆了一口氣,他用了三次「非常」,來強調聯發科將面臨巨大威脅與他的憂慮。

「中國要發展半導體,已經是很明確的事了。」一名半導體業內人士直言,今年六月,中國公布名為《國家積體電路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展政策,備妥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約台幣五千億元)資金,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晶圓代工、IC設計廠商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為了衝刺半導體,找錢、整併、找技術,成了中國政府的三大利箭。他們一邊成立所謂的「領導小組」,負責整合所有資源、追進度,一邊設立諮詢委員會,找來產學專家開藥方。

「領導小組」的第一箭,就是出手整併中國IC設計廠,以中國官方色彩濃厚的清華紫光集團為首,先在去年六月收購展訊,今年七月再購併了中國IC設計排名前三的銳迪科︵RDA︶。背後用意很簡單,不再讓展訊、銳迪科各自為政,而要重新整合資源,打造出中國IC設計的新龍頭。

「清華紫光背後的大股東就是中國政府,目前持股二五%的第一大股東啟迪控股,啟迪控股三大股東之一的清華控股,就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目的就是為了培植發展中國科技產業。」業內人士直接了當地點出展訊的官方色彩與江湖地位。

「領導小組」的第二箭,則射向了高通,搬出「反壟斷」名義,大規模地針對高通進行調查,七月更從官方傳出確認高通的壟斷事實,高通恐怕會面臨七十億元人民幣(約三百五十億元新台幣)的罰款。

近兩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大舉躥起,不論是小米、聯想、中興、華為,多達三三%的智慧型手機晶片都是來自高通。中國肥沃的內需市場養大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同時,也增加了高通的獲利,這一點,自然是中國政府相當無法接受的事實。

業內人士解讀,中國政府對高通祭出反壟斷調查,無疑是想讓市場重新洗牌,讓展訊、海思等中國廠商進而分食市場大餅。高通若不低頭,就得面臨巨額罰金;反之,高通若願意以技術換和解,就得面臨接受中國政府要求,協助中芯國際的二十八奈米製程開發。這一點,七月三日高通已經以行動證明,宣布與中芯攜手合作。

深諳挖角時機

搶聯發科人才不遺餘力

看著高通被中國政府壓著打,聯發科雖然沒有「反壟斷」的問題,卻也開心不起來,一來是中國IC設計的頭號假想敵,依舊是聯發科,中國政府挾國家資源打商戰,聯發科雖是在外觀戰,卻也片刻鬆懈不得,就怕繼高通之後,下個遭修理的目標就是聯發科。

其次,枱面下展訊對聯發科的挑釁動作沒有間斷過。雖然展訊目前僅有四核心晶片的技術能力,距離聯發科的八核心晶片,還有一大段路要走。「聯發科技術至少與展訊拉開一至兩年的時間。」業內人士直言,從客觀條件來看,展訊對聯發科威脅很有限,可是,展訊一直都是暗著來,這次打著「招兵買馬」旗幟,實為挖角、偷技術的內鬼案,就是一例。

「看展訊,不能只用產品、技術來看!」陳慧明直言,展訊背後的官方支持,就是它發展晶片的最大武器,「如果從兩家公司的技術、市占率和規模來看,展訊恐怕很難追上聯發科;但別忘了,展訊有資源、有錢,還積極挖角台灣人才。」為了挖角台灣人才,展訊早已悄悄在新竹建立據點,業內人士透露,「展訊在台元科技園區有據點,這個據點基本上就是獵人頭(挖角)用的。」除了選擇更接近半導體重鎮地區,展訊的挖角條件也直逼外商,甚至超越外商。

「一般來說,同職位相比,外商薪水是台廠的二至三倍,只能說展訊開的條件有國際公司水準,是台廠不能比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說。

一名聯發科離職員工私下表示,曾聽聞展訊挖角條件,「只要轉換跑道至展訊,就有五十張展訊股票。」相較之下,聯發科的待遇雖然在國內科技業名列前茅,但比起過去員工配股的時代,現在的待遇幾乎腰斬,面對展訊大發股票,或是薪水「幣值由新台幣變成人民幣」的條件,不少工程師確實對這些條件動心。

展訊不僅是開出誘人的薪資條件,它也懂得選擇挖角時機,這次,展訊看準聯發科與晨星合併的陣痛期將會有不少工程師人力流出,趁機大舉招兵買馬,剛爆發的聯發科內鬼案中,就有七名工程師是前晨星員工。

而展訊也深知,雖然現在技術比不過聯發科,但IC設計業最大的資產就是研發能力,「IC設計產業和製造界不同,人才是最大資產,展訊深諳挖角要挖關鍵人物的道理。」業內人士不諱言。

拚A股掛牌

展訊規模快速擴增

過去,中國面板、LED產業都同樣透過大規模挖角台灣人才,加上有當地市場與供應鏈的支撐,如今也都成為稱霸一方的產業要角。這次,中國政府打算複製相同模式,帶起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一旦有了人才,展訊的技術要追趕聯發科,也不是不可能。」業內人士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陳慧明指出,展訊以目前的一千多人規模,當然難以與聯發科的七千至八千人相比,聯發科目前的市值約七千八百億元,展訊市值連聯發科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不可忽略的是,已從美股下市的展訊,明年可能將在中國A股重新掛牌,將有利於展訊募資,意味著未來展訊市值與規模都會快速的成長。

雖然展訊目前仍處產品轉換的陣痛期,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展訊基頻晶片也曾打入三星供應鏈,在二○一○年至一一年兩年當中,以低價策略造成聯發科極大的殺價競爭壓力。

未來,一旦展訊的市值與規模快速擴充,有了人才,同時智慧型手機供應鏈又在中國,加上政府在背後的支持,晶片殺價戰恐怕捲土重來,「展訊要追上和聯發科的差距,很快。」陳慧明大膽預言。

這或許也說明,聯發科每年流動率約六%至七%,也就是每年都有六百位至七百位的員工離職,為什麼這次內鬼案的十名離職員工會遭聯發科舉發,因為事情的嚴重性不只是資料與技術的流失,而是展訊這個敵人已經來到家門前。

這樁堪稱今年科技業最受關注的內鬼案,背後所延燒出的衝擊,恐怕不僅僅是台灣人才的流失,而是在中國以政府資源介入後,兩岸半導體對戰將拉高到國家級對決,只是這一點,政府還渾然未覺。

聯發科

負責人:蔡明介

資本額:157億元

主要業務:智慧型手機晶片、電視晶片主要客戶:SONY、小米、

中興、華為

近三年EPS:

2013年20.51元2012年12.90元2011年12.3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28

楊東文給創維做“加法” 彩電要搶食更多份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410.html

楊東文給創維做“加法” 彩電要搶食更多份額

一財網 王珍 2015-11-26 15:54:00

創維數碼CEO楊東文11月25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繼分拆了機頂盒業務上市之後,創維正在醞釀再分拆“群欣安防”和“創維光電”的業務到國內創業板或主板上市,讓細分業務有獨立的資本平臺和更好的團隊激勵。

在彩電業的“寒冬”里,創維數碼(00751.HK,下稱“創維”)截至二零一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15/16財年上半年)的中期業績顯示,銷售收入、凈利潤雙雙逆勢增長。但為了早日實現“千億”目標,創維正從多元市場、多元渠道、多元品牌、多元產品、多元模式五個維度大做“加法”。

創維數碼CEO楊東文11月25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繼分拆了機頂盒業務上市之後,創維正在醞釀再分拆“群欣安防”和“創維光電”的業務到國內創業板或主板上市,讓細分業務有獨立的資本平臺和更好的團隊激勵。

而作為“龍頭”的彩電業務,也希望在“亂世”中收割更多市場份額。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放言,上半財年創維已經為“冬天”賺取了“大半件棉襖”,下半財年會“從別人飯碗里搶更多的份額”。

楊東文的滿意與不滿意

在創維總部向媒體解讀15/16財年上半年業績時,楊東文面帶笑容。

他告訴本報記者,上半年讓他感到欣慰的,一是創維的收入、凈利潤均保持增長,營業額195.49億港元,同比增長5.8%;凈利潤8.69億港元,同比增長5.5%;二是海外業務高速增長,彌補國內收入的略微下降,維持了彩電業務的增長;三是OLED、超輕薄等電視新產品得到市場認可,粘貼在存量市場下,創維改變產品結構收到效果。

也有楊東文不滿意的地方。他坦言,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創維的增速放緩了,沒有像以前那樣20%-30%的增速。在惡劣環境下,彩電品牌集中也有機會,但在中國市場沒有發生,創維還沒得到夢寐以求的國內彩電市場20%的份額。

“其次,來自外來的競爭增加,互聯網公司、內容商都進入彩電業,我們還沒有找到好的策略,來化解新進入者帶來的價格下降的壓力;另一方面,我們探索後臺運營的模式,但還沒完全做到正現金流。”楊東文說。

最近,創維贊助了中國足協的中國之隊。“我們定下了高端品牌的思路,品牌要加大投入,目前娛樂、體育是正在興起的消費產業,其中體育還處於比較合適的投入期。”楊東文相信,中國足球隊總有一天會沖出亞洲,這有助於提升創維的美譽度,帶來產品溢價;同時助力創維在海外市場、白電產品等新領域突破。

創維五個維度的“加法”

創維以彩電起家,15/16財年上半年,彩電仍為創維貢獻了超過七成的營業額和凈利潤。而創維已經定下2015財年500億港元、2020年1000億港元的戰略目標,單純依靠原有的彩電業務是難以實現的。所以,楊東文正從五個維度,給創維做“加法”。

彩電業務,從中國市場,延伸到海外市場。今年,創維國內彩電銷量目標1000萬臺,海外彩電銷量目標500萬臺、自主品牌占有率20%;明年,彩電海外銷量目標700萬臺,自主品牌占有率30%;2017年,彩電海外銷量目標1000萬臺,自主品牌占有率50%,即三年內在海外“再造一個創維彩電業務”。今年,創維已在歐洲收購了美茲品牌。

從線下渠道,延伸到線上渠道。15/16財年上半年,在創維的銷售渠道結構中,電商增速最快,占比從10.3%提升到17.2%。因此,今年4月份起,創維旗下的互聯網子品牌“酷開”正式獨立運作,與互聯網新軍展開對年輕用戶的爭奪。

除了多元市場、多元渠道、多元品牌,還有多元產品。創維的機頂盒業務已在國內上市,目前創維數字(000810.SZ)正在停牌重組,其上半年營業額14.29億港元,為創維第二大業務。今年,創維數字收購了歐洲的Strong公司,也將加快海外市場開拓。

白電也是創維多元化的重點。15/16財年上半年,創維白電業務的收入略有下滑,但盈利卻同比大幅增長93%。楊東文說,創維的冰箱、洗衣機上半年處於“換檔期”,推出滾筒洗衣機、風冷冰箱等新產品,並從三四線市場轉入一二線市場,下半年將有更好表現。

上半年,創維入股東芝深圳、南海兩家工廠各5%的股權,還取得東芝冰箱、洗衣機和吸塵器在國內市場的銷售權。楊東文透露,目前已組建了東芝冰箱、洗衣機的國內銷售團隊,創維、東芝的白電各有定位,“我們是做加法、不是做減法。”

多元化,離不開資本市場的助力。楊東文透露,繼機頂盒業務分拆後,創維正醞釀分拆“群欣安防”和“創維光電”的業務,打包在國內創業板或主板上市。它們都是B2B的業務,而且安全監視市場和電子教育白板市場潛力大。一旦分拆成功,細分業務可以獲得獨立的資本平臺,管理團隊也可以有更好的激勵。創維將加快推進“產融結合”。

彩電爭食將加劇價格戰

回到主業彩電,創維也不容有失。劉棠枝自言,上半年創維彩電業績“對得起觀眾”。主要是把握準了行業走勢,創維4K智能電視今年上半財年銷量同比增長了90.7%,因為其毛利率高達33%,成為創維的主要利潤來源。

這位在中國彩電市場馳騁了約二十年的“老將”預測,2016年彩電業會更加艱難,表現在:一是國內彩電市場銷量不會有增長;二是競爭更加激烈,新進入品牌和原有品牌拼命競爭,“現在的彩電品牌比上世紀90年代還多”;三是液晶電視面板供過於求的情況加劇,“所以明年彩電價格戰會更慘烈,明年這個時候會有人受不了,整合會提前到來。”

劉棠枝認為,明年將是OLED電視的推廣年,成本、售價都會下降。據說,最近三星重返OLED電視市場,有利於共同做大這個“蛋糕”。15/16財年,創維計劃在中國市場銷售3萬臺OLED電視,“預計明年我們在OLED電視市場會有好的回報”。

“上半年,我們過冬的棉襖拿了大半件。下半年,我們希望從其他家的碗里,拿更多到我們碗里。2016年的元旦、春節,我們將搶奪更多市場份額。上半年,4K、超輕薄電視下鄉已有了準備,下半年創維在鄉鎮市場4K、超輕薄電視會有更多收獲。”劉棠枝放言。

盡管劉棠枝一直是國內彩電業的“硬件派”,強調硬件技術是彩電業的主要驅動力,但是,彩電的新商業模式,創維仍在積極探索。

今年,創維旗下的酷開運營平臺,內容和服務的運營收入目標是5000萬港元,合同金額已超過這一目標,上半財年到賬1100萬港元,主要由廣告收入、視頻收入分成、遊戲收入分成三部分構成。截至2015年10月,創維的智能電視激活用戶累計已超過1000萬,日均活躍用戶400多萬。楊東文預計,未來視頻、廣告、遊戲、教育、購物等方面的運營收入將繼續提升,創維希望2017年智能電視的運營收入達到2億港元。

而“硬件+軟件”、“產業性增長+資本性增長(產融結合、收購兼並)”的多元發展模式,正是創維“加法”的第五個維度。

編輯:霍光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5

冰箱、洗衣機銷量明年可達200萬臺 TCL白電要搶一杯羹

8月18日傍晚,TCL家電集團在合肥發布了免汙的滾筒洗衣機和十字四門風冷雙變頻冰箱新品,展示了TCL推動白電產品高端化、搶占冰洗市場結構性增長機會的行動與決心。

今年上半年,TCL冰箱和洗衣機的內銷增速在同行中名列前茅。TCL集團副總裁、家電集團CEO陳衛東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明年TCL冰箱、洗衣機的銷量各達200萬臺沒問題。

冰洗市場結構性增長

據TCL集團(000100.SZ)2016年半年報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TCL家電業務經營穩健、逆勢增長,空調、冰箱和洗衣機的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7.3%、14.2%和33.5%。

中怡康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2015年國內冰箱、洗衣機銷售總額1446億元,其中冰箱國內銷售額847億元、洗衣機國內銷售額599億元;2016年上半年,冰箱國內銷售額同比下降6.6%,洗衣機國內銷售額同比下降3.9%。

產業在線的數據也顯示,2016年上半年冰箱行業內銷出貨量2541.1萬臺,同比下滑6.2%,出現產能過剩,冰箱的產能利用率只有63%。在此情況下,TCL冰箱上半年內銷出貨91.8萬臺,同比增長13.9%,同比增幅第一,行業排名第五。

2016年上半年洗衣機行業內銷出貨量1899.8萬臺,同比增長4.3%,也出現產能過剩,洗衣機產能利用率只有69%。在此情況下,TCL洗衣機上半年內銷出貨72.5萬臺,同比增長30.3%,同比增幅第一,行業排名第六。

奧維雲網(AVC)預測,2016年國內洗衣機的零售量為3253萬臺,將同比下跌3%;零售額578億元,將同比下跌4.8%。在規模下滑的情況下,健康、滾筒、智能、變頻、大容量成為洗衣機升級的方向,其中免清洗和免汙是滿足洗衣機產品健康需求的技術方向之一。

此外,奧維雲網還預測,2016年國內冰箱零售量為3329萬臺,將同比下跌4.5%;零售額932億元,將同比下跌5.2%。盡管市場下滑,但十字四門、風冷、變頻、智能將成趨勢。

而繼今年3月發布免汙的波輪洗衣機後,這次TCL又發布免汙的滾筒洗衣機,以及十字四門風冷雙變頻冰箱新品,顯然是希望在市場收縮的背景下,抓住行業結構性增長的機會。

“剩”者為王

目前,冰箱、洗衣機的前三強都占據了國內市場超過50%的份額。作為白電行業的後來者,TCL怎麽玩?TCL白家電事業部首席營銷官胡強認為,冰箱、洗衣機行業的品牌格局將呈現“剩”者為王,具有專業化創新能力的多品類大家電的集團品牌才有成功的機會。

白色家電將是TCL集團未來重要的增長點之一。胡強說,為此,TCL白電過去三年研發投入3億元,並規劃花70億元、在5年內建立年產能800萬臺冰洗生產基地及冰洗研究院,重點發展“智能、高效、節能、健康”的冰箱與洗衣機,年產值將達200億元。

除了在國內市場覆蓋更多渠道,TCL白電在海外市場也在發力。談及海外市場“三軍聯動”(彩電、手機、家電聯動)的策略,TCL集團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李佩文向第一財經記者說,在不同市場會有不同節奏。比如在歐美市場,TCL多媒體進入較早,白電可以考慮和黑電聯動,進行捆綁宣傳和銷售平臺的捆綁出售。

陳衛東則表示,在國際市場上,冰洗產品有特殊性。目前,滾筒洗衣機在歐洲和中東的市場需求和中國比較類似。“我們會借助免汙技術在海外市場,實現洗衣機產品的高端化、差異化。對於冰箱,我們也會盡量通過重點產品進行突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078

“黑科技”要搶司機飯碗 世界首輛無人駕駛出租車上路

新加坡初創公司NuTonomy宣布,其研發的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新加坡開始進行公開上路測試。目前測試範圍僅限於新加坡緯壹科技城(One North)內2.5平方千米的商業區,測試車輛也僅限於雷諾Zoe和三菱i-MiEV。乘客也必須通過審核邀請,才能乘坐NuTonomy。同時,車輛在行駛時需要工程師在車內觀察系統性能,並在必要情況下接管汽車駕駛。這是全球第一款向公眾開放測試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雖然這此測試規模不大,但凸現出全球開發自動駕駛車輛競爭程度已十分激烈。包括中國互聯網巨頭百度在內的其他科技公司數年前就開始在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但NuTonomy的此次測試是自動駕駛車輛首次供公眾使用。

NuTonomy的每輛汽車裝有六套激光雷達檢測系統,不僅車頂有一臺,儀表盤上還有兩個攝像頭,用來掃描障礙和檢測紅綠燈變化。用戶可下載NuTonomy應用,通過應用免費叫車。

目前,在新加坡開始營運載客駕駛汽車只有6輛。NuTonomy計劃在年底前,將汽車增至12輛。到2018年,新加坡將擁有整支無人駕駛出租車車隊,幫助減少新加坡的汽車數量。

該公司的首席運營官Doug Parker表示,最終,自動駕駛出租車會使新加坡的汽車,由90萬輛減少到30萬輛。當車輛減少,修路的面積也可減小,停車場面積也會更小,未來這也將改變人們和城市的互動。

NuTonomy是一家致力於無人駕駛技術的科技公司,公司從麻省理工學院開始發展,今年五月首輪融資達1600萬美元。該公司研發的這款出租車從今年四月起就在新加坡、美國以及英國開始內部測試,並預計在2018年達到完全無人駕駛水平。

新加坡出租車市場規模約為7億美元,這就為任何一家有意在該國部署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機會。該公司CEO兼聯合創始人Karl Iagnemma認為,如果取消人類駕駛員,傳統出租車公司的成本結構將因此減少30%至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99

德企之鄉盯緊科創與新興產業 太倉要搶占長三角合作先機

在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的太倉,目前,全市共有300多家德企、2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如今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邁入了全面融合的時代。太倉也為自己量身定制了新的發展戰略。

“中國經濟已經到了靠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推動的階段,中國需要科創資源集聚和新興產業策源的地方。作為蘇州里最靠近上海的城市,太倉還是要把文章做在科創和新興產業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陳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5月4日,由太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上海經濟學會共同發起、陳憲主持研究的《太倉建設臨滬科創產業高地戰略研究》(下稱《戰略研究》)發布。《戰略研究》提出,太倉應以建設現代化創新創業城市為長遠目標,盡快建成臨滬科創產業高地。

在發布會上,太倉市委書記沈覓表示,太倉將進一步深化與上海各園區、鄉鎮的融合對接,更加主動地在產業轉型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加大融合力度,借力借勢實現更大發展。

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建設

太倉與上海地域相連,與嘉定區、寶山區接壤,主城區距上海虹橋機場僅30分鐘車程。近年來,太倉把融入上海作為推動太倉發展的重大戰略。

比如,太倉始終堅持把打造對滬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融入上海的首要工作。目前,太倉已有G15沈海高速、204國道、346國道、華瀏線、飛滬路等5條道路與上海道路實現互連互通;開通太倉至上海地鐵11號線、7號線和虹橋機場、浦東國際機場跨省城際快速公交線路等。

在產業協同發展方面,太倉堅持緊盯滬上產業發展方向,搶抓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和上海自貿區建設及“四新”經濟發展等歷史機遇,積極承接上海產業溢出效應,每年在上海舉辦招商投資說明會,已成為上海高端產業發展的重要協作配套區。承接了上海複星、滬工智能等一大批產業項目轉移,服務完善了上海的產業鏈配套。

“要在這輪長三角區域合作中搶占先機,太倉的重點突破口在於集聚科創資源和發展新興產業,不可能再去走其他路。”陳憲對記者表示。

以深圳與周邊城市來對比上海與太倉,陳憲為記者分析道,目前中國在科創資源集聚和新興產業策源方面,成長最快和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深圳,而“粵港澳大灣區”的提出其實包含了“科創”這個概念。粵港澳大灣區實際上就是深圳、廣州等九個城市加港澳,香港以金融見長、廣州以商貿見長、深圳以“科創+信息產業”見長,其中深圳周邊城市是完全依托深圳的。“未來太倉應該也會在環杭州灣大灣區里,太倉利用與上海的地緣優勢,就是要去發展科創和新興產業。”

《戰略研究》提出,太倉要爭取形成“一城一區一中心”現代產業發展的空間格局,即臨滬智能制造產業城、沿江現代物貿產業區、太倉雙創集聚中心;同時,根據自身特點及未來產業優勢,建設先進產業承接板塊、新材料產業板塊、生物醫藥產業板塊、特色農業創新示範板塊等四大功能板塊。

其中,在建設臨滬智能制造產業城上,陳憲指出,太倉要發揮七大對德合作平臺作用,加大對德招商引資力度。形成德資工業產業鏈集群,以高新區為核心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制造。

同時,《戰略研究》提出,太倉還要強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區位優勢(軌道交通、高鐵、高速公路、城際公交等)。

陳憲在發布會上談道,如果解決上海周邊1小時都市圈範圍內的城市網絡狀軌道交通問題,將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產業轉移承接產生很大的影響。“太倉的區位條件在交通設施的推動下將進一步提升優勢。”

發展瓶頸和制約

同時,陳憲也對記者談到,太倉在發展科創和新興產業上還存在瓶頸和制約,比如科創產業優勢並不突出,面臨昆山、吳江、嘉善等地的同質化競爭;在自身內部經濟中,太倉的高新技術產業比較分散,還沒有形成產業鏈,優勢和特色產業集聚程度不高。

《戰略研究》指出,目前太倉企業大多集中在產業鏈的中低端環節。多為生產中間產品,缺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缺乏引領行業發展的自由度和話語權,更加缺乏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尤其是一大批從事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的民營企業,企業和產品知名度不高,盈利空間不多,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

《戰略研究》還指出,目前太倉企業研發投入不夠,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現在太倉規模以上企業1020家,研發投入在1億元以上的基本沒有,企業研發投入一般在一兩百萬,最多幾千萬。

在對接上海這個問題上,上海創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陸怡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太倉應該跳出這個框框,自己尋找一個產業鏈比較長並且是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主打產業,這樣就可以依托上海的人才優勢,發展出自己的特色產業。“建議太倉往綠色產業發展,比如大健康方向考慮。”

“關於如何對接上海,很多鄰近上海的城市包括昆山、嘉善等都提出過類似的問題。現在一些企業會離開上海,但有幾種情況:一是上海商務成本比較高;二是一些企業會把附加值比較高的部門放在上海,比如研發和銷售中心,生產基地則會搬到周邊地區去。這樣,實際上,周邊城市基本上還是一種被動的選擇。所以我建議太倉要跳出這個框框。”陸怡皓對記者補充道。

今年年初,西北工業大學、西安利物浦大學兩所高校的落戶,也為太倉今後臨滬科創產業高地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陸怡皓對記者談道,希望這些高等院校設置的專業能夠和太倉今後所確定的主導產業緊密相關,這樣可以真正形成人才、研發、產業的正循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558

【限量要搶】黑白Apple Watch NikeLab 4月27日登場

1 : GS(14)@2017-04-22 10:50:59

Apple Watch NikeLab用上太空灰色錶身,再配上骨白/黑色Nike招牌式「穿窿」錶帶。

繼去年9月的Apple Watch Nike+之後,第二波Nike X Apple Watch產品即將殺到。這款新聯乘智能手機名為Apple Watch NikeLab,會用上太空灰色鋁質Apple Watch Series2錶身,配上骨白/黑色錶帶,亦會加入Nike獨有的附加功能,如Nike+ Run Club App及獨有Siri指令。但除了顏色之外,Apple Watch NikeLab又同之前的Apple Watch Nike+有幾唔同?就是Apple Watch NikeLab同其他NikeLab產品一樣都是限量推出,更加矜貴;新錶將會於4月27日開始在nike.com、NikeLab門市以及剩低最後一間的東京新宿伊勢丹Apple Watch Store發售,有買趁手。資料來源:Nike文:布偉倫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2/199975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