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上本周頭條的競爭非常激烈。
石油創下近六年新低自是不新鮮了,畢竟它在過去六個月里幾乎一直“跌跌不休”,反倒是周五的反轉有些新意。銅也追隨著石油的步伐在周三達到了崩盤的地步,幕後推手居然被指是中國的對沖基金。
在這避險情緒濃厚的一周里,避險資產全面反攻,黃金大漲近60美元創超四個月新高,日元一度重返115。然而,歐元卻在濃厚的歐版QE預期和瑞士央行“背信棄義”的雙重打擊下,創下了十一年新低。
然而,如果只有一個市場或機構能上本周頭條的話,恐怕非瑞士央行(SNB)莫屬了。畢竟,能給全球投資者和機構上一堂沈重的課的機會實在極少,也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實力的。本周四,SNB突然宣布棄守歐元/瑞郎1.20底限,造成全球市場劇烈波動。
當然了,後果很嚴重:瑞郎對歐元一度大漲40%,瑞士、歐洲股市暴跌,黃金大漲31.7美元。瑞士SMI股指下跌10%,造成1270億瑞郎的市值蒸發。
SNB的“背信棄義”之舉不僅造成投行巨虧、對沖基金爆倉,還導致多家外匯券商瀕臨破產,知名零售外匯交易所福匯公司股價周五盤前暴跌85%。
現在,不妨跟隨華爾街見聞的步伐一起“溫故知新”吧:
一、全球數據
美國:憂多喜少
湯森路透/密歇根大學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98.2,創2004年2月以來新高。
美國12月工業產出數據自11月高位滑落,因資本支出及汽車生產放緩,顯示美國制造業受到海外市場疲軟的拖累。12月工業產出環比萎縮0.1%,創下去年8月以來最低值,預期萎縮0.1%,前值增1.3%曾創下2010年5月份以來最大增幅。
美國1月10日當周季調後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31.6萬人,為四個月來最高,預期29.0萬人,前值從29.4萬人修正為29.7萬人。
受累能源價格下跌,美國12月CPI環比下降0.4%,創下六年來最大降幅。12月CPI同比增長0.8%,為2009年10月以來最低同比漲幅,前值增長1.3%。
美國12月零售銷售創兩年半新低,顯示隨著假日消費季過去,消費者消費變得更加謹慎。12月零售銷售環比下降0.9%,創2012年6月以來最大降幅,預期為下降0.1%;為扣除了汽車銷售後,12月零售銷售創2009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
能源價格下跌,美國12月PPI環比跌0.3%,創三年最大跌幅。
中國:不知該憂還是該喜
中國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6973億元,不到預期的8800億元;而社會融資規模達到了1.69萬億,遠超預期的1.2萬億, 創2014年3月以來最大漲幅。但社會融資規模大增的背後是信托、委托貸款等影子銀行的卷土重來。
中國12月進出口數據大超預期,出口同比增長9.7%,超出預期的增長6%;進口下降2.4%,好於預期的下降6.2%。進口方面,以鐵礦石和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進口出現了大幅增長,當月的原油進口量更是刷新了有記錄以來的月度進口最高位。而出口方面,鋼材出口首度突破千萬噸,再創新高。
歐洲:數據好也沒用
歐元區11月工業產出環比增長,預期為持平,前值增長0.1%修正為增長0.3%;同比下降0.4%,預期為下降0.7%,前值增長0.7%修正為增長0.8%。
歐元區2014年12月CPI終值環比下降0.1%,預期下降0.1%,初值下降0.2%;終值同比-0.2%,創2009年9月以來最低水平,符合預期和初值;核心CPI終值同比增長0.7%,預期和初值增長0.8%。
德國2014年GDP增長1.5%,創下三年新高,與彭博新聞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一致。
英國12月CPI同比增長0.5%,創2000年5月以來最低,預期增長0.7%,前值增長1.0%;環比持平,預期增長0.1%,前值下降0.3%。
其它:喜憂參半
日本11月未季調經常帳4330億日元,大幅好於預期,遠高於預期的1332億日元的盈余;當月貿易赤字收窄至6386億日元,此前預期赤字為7340億日元,前值赤字為7666億日元。
日本去年11月核心機械訂單環比僅增長1.3%,預期為增長4.4%;同比下降14.6%,預期為下降6.3%。
澳大利亞12月就業數據格指標均好於預期,失業率降至6.1%,預期為6.3%;就業人數環比增加3.74萬人,預期增加0.5萬人,前值由增長4.27萬人修正為增長4.5萬人。
二、全球金融市場
美股:好久沒連續跌這麽久了
在銀行股四季度盈利不及預期,糟糕的零售銷售等經濟數據以及瑞士央行棄守瑞郎上限的共同打擊下,美股經歷了慘淡的一周,直到周五才結束了五連跌。
本周,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225.80點或1.27%至17511.57點,標普500指數下跌25.39點或1.24%至2019.42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69.69點或1.48%至4634.38點。
國債收益率:競相創新低
與全球主要經濟體全面陷入低通漲相對應的是,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相繼在本周刷新歷史新低。
周中,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2.395%,創記錄最低;日本、法國、德國、加拿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在本周跌創紀錄新低。
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周內自2012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1.5%。
瑞士央行棄守瑞郎上限之後,瑞士10年期國債收益率暴跌137.35%,史上首次跌入負數區間。
此外,比利時、奧地利、荷蘭、芬蘭和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在本周跌至紀錄低點。
大宗商品:一直在創新低
大宗商品也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周。周三,包含22種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重挫13%,盤中一度創下十二年新低,原油和銅均在周中創下多年新低。
不過,在希臘極左翼聯盟支持率仍然占據上風和瑞士央行“黑天鵝”事件的背景下,黃金本周大漲近60美元,創超過4個月新高。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本周一跌破每噸6000美元重要關口,為2009年10月以來首見,此後銅價加速下跌。周三亞市盤中LME期銅價格大跌超8%,創2011年9月來最大跌幅。觸及5353.25美元/噸,刷新2009年7月以來新低。
布倫特與WTI原油周二均跌至近六年來新低,較去年6月的高峰下跌近60%。當天,WTI油價一度超過布倫特油價,為2013年7月以來首次,也是2010年8月後極少見的情形。
WTI油價周四、周五盤中均出現了超過5%的大幅反彈。與周四的沖高回落不同,周五WTI成功收漲5.3%,報48.69美元/桶。
外匯市場:歐元的小夥伴呢...
在市場強烈預期歐洲央行會在下周四(1月22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推出歐版QE和瑞士央行棄守瑞郎上限的雙重打擊下,歐元成為本周主要貨幣中的大輸家。歐元/美元周內下跌接近300個點,創下十一年新低。
美元指數周五一度突破93大關,刷新十一年新高。但除歐元外,美元本周並未占到其它主要貨幣的“便宜”,僅美元/加元上漲百余個點。
英鎊、澳元本周幾乎收平;而在濃厚的避險情緒下,日元周中大漲,美元/日元一度跌破116,但周五收盤時漲幅已收窄。
此外,受瑞士央行棄守瑞郎上限影響,美元/瑞郎周四一度下跌13%,創1971年來最大跌幅。
中國:依然“我行我素”
中國股市本周再次顯示了其“我行我素”的一面。因信貸增長遠超預期和市場預期中國央行將降準,基準股指上證綜指周漲2.77%,為連續第十周上漲,創2007年5月以來最長周連漲記錄。
恒生指數本周也少見地跟大陸而非歐美主要股指“同進退”。 恒指周四一度突破24313點這一滬港通正式開通當日(11月17日)的前高,創近四個月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本周微漲0.03%。實際上,人民幣本周原是維持緩步升值態勢,但瑞士央行棄守瑞郎上限,令人民幣將本周漲幅幾乎全數回吐。
期貨方面,滬銅本周暴跌7.25%,周中最大跌幅逾一成,一度跌破4萬元關口。跟隨國際金價步伐,滬金本周大漲3.47%,盤中最高報253.75元。
三、政經要聞
美國:難得事兒少
盡管上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美國薪資增幅疲軟,周一美聯儲多位高官認為,目前看今年6月加息仍是合理的,美國在朝著充分就業前進。
美國12月政府預算盈余20億美元,2014年政府赤字創七年最低。
歐洲:主要是ECB事兒多
歐央行(ECB)稱若希臘新領導人不接受國際援助方案中的附加條件,或不能從歐央行拿到錢。
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Benoît Coeuré 周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歐洲央行已經做好準備,可以在本月22的央行決議上宣布QE計劃。但他同時強調,這並不意味著央行一定會采取行動。
1月14日,歐央行OMT計劃贏得了歐盟法院有條件的支持。歐盟法院顧問稱,“原則上”歐OMT符合歐盟法律;在給出正當的理由和避免OMT變成對歐元區成員國的直接援助項目的條件下,歐洲央行有權購買債券,並且OMT是“有必要的”,也是“合適的”。市場將OMT視為歐版QE的前身,或者說藍本。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本周在接受德國報紙《時代周報》采訪時表示,央行已經準備好購買政府債券,為了維持價格穩定,有必要采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中國:一直很多...
屢遭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本周被正式廢除。周三,國務院下發公務員養老體制改革辦法,文件旨在解決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的問題,並明確提出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一帶一路”規劃本周已經獲批,即將正式出臺,新疆以及連雲港兩大起始點將率先突破。
《證券時報》周二從國有大行及數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處證實,
約2800億元到期MLF(中期借貸便利)於當天得到續作,主要是“一對一”面向中信、浦發等股份制銀行。
多家信托公司向騰訊財經表示,銀監會正在考慮拆分非銀部,在銀監會下單設信托部。國內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中層管理人員透露,銀監會或將在農歷春節前落實此事。
2014年中國各省財政收入陸續公布,增速幾乎全線滑坡。
本周五,證監會出手打擊違規資金進入股市,銀監會出手擬限定銀行委托貸款來源及用途,有評論認為上述兩個措施或封堵部分違規資金入市。此前興業證券王涵認為因貨幣寬松政策,資金大量進入股市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央行再次放水之前先出監管措施的可能性較大。
香港本周開始暫停投資移民計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周二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表示,從周三起暫停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其它:加在一起也沒多少
在去年上調銷售稅導致國內經濟陷入衰退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政府連續擴大財政支出,上月推出290億美元的刺激措施,近日又批準以創紀錄的財政預算幫助國內經濟擺脫衰退。經濟學家預計日本政府今年下半年還可能追加預算。
阿聯酋能源部長Suhail Mohamed Faraj al-Mazrouei周二表示,不管當前油價多少,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堅持不減產的決定。
在采取一系列緊急措施卻未能阻止盧布下跌之後,俄羅斯央行於北京時間周四淩晨發布聲明稱,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Ksenia Yudaeva將不再擔任貨幣政策主管一職,由前央行高管Dmitry Tulin取而代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