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隱瞞小利空 釀成股價大風暴 王雅媛


2009-11-14  THT  
 

 

一個多月前Victoria曾推薦過信義玻璃(868),認為它是一間管理得不錯的公司,2009年下半年盈利又會因產品需求回升,及價值大幅上升而受惠。推薦時股價是港幣5.2元左右,最高曾見過6.5元,即是升了25%。現在股價為5.98元,升幅只剩下15%,跟其他股票比,表現實在不突出。

這一個月大盤一直在輪流炒,作為行業龍頭,估值又不算貴,信義玻璃是很有藉口炒上的,但是股價卻一直沒有多大突破。到官司出了,Victoria終於知道原因了。

上星期四,信義玻璃宣布,美國俄亥俄州北區區域法院就Saint-Gobain控告該公司侵權案(擋風玻璃產品的位置穩固用膠條)作出裁決,要求信義向控方賠償8,533萬元。消息一出,信義玻璃股價一開市便大跌,這幾天都收到不少電郵詢問如何看待這次侵權賠償。

信義玻璃市值超過港幣100億元,公司在銀行現金有4億多元,總負債為8億元。

受金融海嘯影響最厲害的2009年上半年,公司仍是賺錢,可以賺港幣2億多元。我認為,即使要信義玻璃此刻馬上拿出8,000多萬現金,對公司來說,根本不會構成任何財政上的壓力。

從長期看,信義玻璃被裁敗訴,代表公司根本沒有權利去利用這個專利賺錢,那會不會影響日後產品的銷售?只要去看信義玻璃的公布,有提到Saint-Gobain所持有相關專利的最後到期日為2009年6月。即使信義玻璃上訴再失敗,公司最多的損失都是8,000多萬元現金加上法律訴訟費用。因為相關專利已經到期,信義玻璃是可以繼續在它的產品上利用這個技術。

不過,這次公司卻有一樣事情做得不好,便是事前沒有披露這起官司,沒有與投資者保持充分溝通。到官司失敗消息一出,市場變得恐慌。

公司解釋為事前未能合理估計索償金額,裁決前披露索償詳情實屬過早。我認為,事情應該是反過來的,即使不能合理估計索償金額,集團都應該儘量披露官司任何的資料,起碼讓投資者知道有這起官司存在,讓投資者從披露的資料中,自行去思考對公司的影響。(作者任職申銀萬國證券,負責港股經紀業務,在2007年2月中港模擬投資比賽拿下冠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