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呼籲: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應增加透明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393

近日有不少文章提到,央行在交易時間段進行公開市場操作有違公平,其操作時間應該避開交易時段,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引發的異常波動。

匿名的資深交易員發表的一篇名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應提升透明度》的文章提到,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於債券市場有非常強烈的信號意義。除了固收市場,央行的一舉一動還可能影響股市、商品市場和外匯市場。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於債券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以2014年為例,央行通過14天正回購的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對市場回購利率進行指導,因此正回購的量和價直接影響到市場短端利率的定價,也影響到市場對於未來央行貨幣政策動向的預期。

但目前,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時段定在每周二和周四。當天的9:15,央行公布公開市場操作情況,9:45,央行公布正回購中標利率。而國債期貨9:15開盤,股市9:30開盤。

中國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始於1998年,為何時至今日市場才提出這個問題呢?路透提到,原因簡單,自國債期貨品種上市已來,已數次因公開市場操作、或流動性投放的信息傳遞時段不對等,導致國債期貨走出多數人摸不著頭的異常走勢,這令參與交易所國債期貨品種的機構大為惱火。

“真想罵人,國債期貨突然上漲或下跌,很多是跟央行的流動性操作有關,銀行知道的時間,要比我們早太多。”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部的負責人稱。

他表示,“好幾次了,國債期貨異動,我們就開始找原因,然後就聽到不同版本的rumor(傳言),然後就是央行的權威信息發布,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

上述匿名文章還提到11月25日異常的市場波動:

在2014年11月21日央行降息後,市場對於11月25日公開市場操作中正回購利率的下調有廣泛預期。

但是,由於國債期貨開盤後半小時內市場依然對正回購利率是否下調茫然無知,一時市場上謠言四起,傳說央行並沒有下調正回購利率。國債期貨應聲下跌,市場一片嘩然。

直到九點五十分左右,市場才從央行網站上得到了正回購利率確實下調的消息,國債期貨價格開始回升,但是市場的混亂已經造成,投資者的投資節奏也被打亂。

“如此重要的操作,放在盤中公布操作結果頗有不合理之處。一方面,它使得投資者短期預期趨於混亂,而投資者也需要時間來理解央行的操作目標。另一方面,交易時段公布操作結果也使得市場波動加大,幹擾市場運行態勢。”華泰證券資產管理總部陳晨在《關於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時點設計的一些思考》一文中如此提到。

信息不對稱引發的“不公平”的抱怨還體現在央行一系列創新工具的使用上。去年,央行在公開市場創設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今年三季度又創造了中期借貸便利(MLF),這些工具如何使用合適使用,央行並未第一時間對外公布,而獲得流動性的銀行無疑具有信息優勢。

目前,國債期貨的主要參與者為券商自營、私募、對沖基金以及個人投資者等,隨著交投的活躍以及交易量的不斷上升,以及銀行的入場,這一問題將更為明顯。

路透提到業內人士的擔憂:在銀行尚未進入國債期貨市場的境況下,該交易品種已經被央行信息披露的方式攪得雞飛狗跳;如果銀行再拿到入場券,各路人馬各顯神通,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利的可能性就更大,這種現象值得監管層深思熟慮並找出解決辦法。

陳晨認為制度上可以進行更多改善,他建議公開操作時間提到盤前或者推遲到午間並及時公告:

一、公開市場操作計劃於盤前,即九點前公布。目前操作計劃於九點十五分左右公布,其時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將要開盤,略提早公布有助於投資者在開盤前充分理解信息。此外,九點前公布也使得各個金融機構能夠做好流動性管理,在沒有知道操作結果的同時流動性操作能夠實現有條不紊。

二、公開市場操作結果可以在午間公布。參考美聯儲,公開市場操作多在午間進行,以減少對於交易所市場等的沖擊。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在午間公布,可以避免盤中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使得投資者可以及時消化公開市場操作的成果。

在央行著力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建設利率走廊的今天,公開市場操作機制設計越合理,就越有利於利率走廊的建設和有效性。目前周二和周四的公開市場操作已經成為投資者預期的重要風向標,我們誠意呼籲央行從制度上避開盤中等時間,從而更有利於貨幣政策執行的透明度和接受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8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