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欄】內部激勵+並購整合,百度自己開的藥方能管用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18/148458.html

i黑馬: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201303197281363677062890.jpg

來源:黑問專欄
作者:張書樂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饑餓來源:占據著國內絕對搜索市場的百度,進取動力不足。又由於在搶占移動互聯網市場的進度不佳,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半拍,李彥宏對百度團隊怒評零分。

饑餓表現:百度開始以600萬美元的“百度最高獎”刺激內部,並拿出高達20億美元進行外部並購和整合,內外同時發力,重新找回饑餓的感覺。

饑餓指數:★★★

“我期待著有一天,當人們到國外旅行的時候,只要帶著百度翻譯,就可以毫無障礙地跟當地人溝通。我期待著有一天,人們可以不再需要電腦、手機,只要把一個小小的芯片植入你的腦子,你就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4年最熱的8月,站在百度大廈東廣場,對近萬名參加2014百度Summer Party的百度員工所作的激情演講。

這個明顯山寨馬丁·路德·金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的“連珠炮”,記錄下的不僅僅是李彥宏對未來互聯網版圖的野心,還有他對百度這間公司及其員工的期許。就如他2012年11月那封在百度內網中,以“改變,從你我開始”為題的著名公開信中,所要求的“鼓勵狼性、淘汰小資”那樣。

離破產還有30天

李彥宏的希望很簡單,不要富貴病,要有饑餓感。

2013年1月,李彥宏在2012年“公司系數”一欄的打分是零。在不少員工看來,這是Robin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表現十分不滿意。

但這只是對李彥宏零分事件的皮毛分析,他真正的焦慮在於百度慢了,比整個互聯網節奏慢了半拍。在這個時間段內,李彥宏密集發聲,特別是在公司年會上,李彥宏甚至說:“過去的2012年對於百度來說,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困難、最不容易的一年。外界對我們的發展有一些質疑——百度是不是錯失了布局未來的先機?是不是只能躺在領先的優勢上吃老本?是不是缺乏創新的動力和能力?”

這是富貴病。有百度員工甚至說,依靠搜索引擎上的絕對優勢,百度單靠一個競價排名就能活得很滋潤了。言下之意就是百度已經很成功了,沒必要再去那些未知領域冒險。這樣的觀點,在當時的百度很有市場,以至於不少百度的離職員工稱,“百度很多的部門還是挺適合養老的,諸如北大、清華等學府的人才,越來越不會在百度待太久,因為百度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少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範仲淹的這句老話,其實對於每一家進入穩定期的互聯網公司都在發揮著作用,特別是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同時又沒有對手的情況下。幾乎在同時,左右著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阿里巴巴也陷入了類似的局面,不少媒體都報道著淘寶的不少“小二”們,在淘寶店家的“賄賂”中,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馬雲的選擇是在阿里體系里,高調反腐,而李彥宏則在百度體系里,全力推崇狼性文化。可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躺在功勞簿上睡覺的員工們,因為饑餓而激發狼性呢?

“離破產只有30天”,成為了李彥宏用來激發士氣的一個口頭禪,但這還不夠。李彥宏必須要有治療百度富貴病的藥方。

告別“脂肪肝”的藥方

利誘是一條激發饑餓感的捷徑。

就在李彥宏激情演講的同時,百度頒發了年度的“百度最高獎”,6支10人小團隊分享了高達600萬美元的獎金,這也是之前三年“最高獎”的總和。四年累計共發出1200萬美元,這種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老策略,也在骨子里透出了強烈的利誘味道。

但僅靠這些還不夠,百度十多年來的發展太過順利,以至於它已經喪失了疼痛的感覺。用李彥宏的話來說,這是恐龍病:“我聽說恐龍腳踩到一塊石頭,要幾個小時以後它的腦子才能夠反應過來。百度如果這樣,不管長到多大,都會失敗。”

李彥宏並非危言聳聽。2010年3月,當時百度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谷歌,以頻繁受到黑客攻擊為由,關閉了谷歌中國的域名,正式退出中國大陸市場。至此,國內的搜索引擎大戰基本塵埃落定,百度在此領域的地位變得不可撼動。

沒有對手是一種寂寞。之後的一兩年中,百度一直都沈浸在勝利的喜悅里,畢竟PC時代,互聯網入口只有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後者的世界里還在群雄割據,這讓百度沒有了後顧之憂。中度“脂肪肝”的惡果也很快呈現。

具體表現在百度自身上,就是除了主打的搜索相關業務外,百度的許多其他探索和拓展嘗試,都很不成功。如電子商務上的百度有啊和網絡視頻上的愛奇藝。僅2012年,百度在這兩個項目的投資虧損就達2.942億元,而2011年則為1.794億元。在移動互聯網戰場上,百度更是乏善可陳。有人就揶揄當時的百度移動產品,不過是將PC端的搜索引擎適配了一下手機屏幕罷了,用戶體驗基本為零。

2012年1月,老對手騰訊旗下才誕生433天的微信已經擁有了過億用戶,到了年底,用戶量接近3億。騰訊借此成功搶占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口,這讓李彥宏感到憂慮。他在前不久參加的一次讀書會活動中就說:“像這種起來得特別快、用戶數目也非常大、粘性非常高的產品,我肯定是擔心的,我天天在琢磨,它會不會對我的業務產生實質性的威脅。答案是有可能。”

但創始人的憂慮,很多時候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麽大,特別是對於百度這樣一個已經上了軌道的非創業型公司來說。侵入肌體內部的脂肪肝,必須要配合相當的療程來緩解和消除,光靠喊狼性口號,意義不大。

2013年之後的百度,找了兩副藥方,一副內服,一副外敷。內服的方子,主要是以內部激勵為主,不斷提高額度的“百度最高獎”是其中的一味藥;而外敷的方子則是大量地進行並購和整合,為百度添加更多的元素,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成分,如收購91助手。

這兩副藥方表面上都指向百度想要進軍的移動互聯網,但實際上,都是想借助移動互聯網這個新興領域,讓百度的員工們重新找回創業的感覺,那種步履薄冰、舉步維艱,且不知何時冒出一個敵人將自己顛覆掉的危機感。

藥方不錯,可百度能就此消腫嗎?

餓不起來的百度

2014年初,李彥宏沒有召開全員大會,也沒有發表激情的年度講話。他又發了封內部郵件,因為2013年全年度總營業收入達到319.44億元,同比增長43.2%;更因為第四季度,移動營收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超過20%。

他在內部郵件里激動地寫道:這證明無論在PC時代,還是移動時代,搜索營銷都是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這也讓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更有信心。

百度似乎重新找回了饑餓感,甚至肌體都變得年輕了許多。正如李彥宏在內部信里提到的那樣,百度IDL研究院將正式啟動少帥計劃,面向全球招募優秀青年人才。在2013年,百度其實已經給自己提拔了一批“少帥”,其中最令輿論興奮的是,一個叫李明遠的29歲年輕小夥,在7月被提升為副總裁,距離2004年他作為實習生進入百度,不過9年光景。他晉升之後仍然負責百度移動業務,顯然,這一次提拔的指向性很明確。還有一點也值得註意,2010年的時候李明遠曾在百度與日本電商巨頭樂天成立合資公司後不久,選擇“負氣”出走,成為UC產品副總裁。在2011年11月,在與李彥宏兩次長談後,又被“請”了回來。

在移動互聯網上,百度也斬獲頻頻。2013年底,百度一共有14款移動產品用戶數過億,“億級俱樂部”成員不斷在增加。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突破4億。與微信在騰訊的一枝獨秀不同,百度不同形態的產品勢均力敵。按照百度的說法,其已經在移動端初步形成了移動搜索、應用分發、LBS和移動視頻四大入口。要知道,在年初,百度的移動端還基本是荒漠化的。

但值得註意的是,在如此的狂飆猛進中,有太多的因素來自於外敷,即廣泛的並購,特別是對91手機助手的收購。2013年8月14日,李彥宏親赴福州與網龍公司簽署收購91無線的最終協議。10萬元人民幣起步的91手機助手,最終賣出19億美元。如此高度重視91,並開出天價,業界的評論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觀點:百度總算給自己買來了一個移動互聯網的入口。

百度的兩個老對手騰訊和阿里巴巴幾乎在同樣的時間內,大肆並購、暗挺著各種移動互聯網企業。比如在2014年初,由此引發的“殺”得如火如荼的打車大戰,其背後就蘊含著騰訊和阿里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

然而,百度壓根就沒有能力參與,它的並購還停留在給自己找一扇大門,並拉上一堆和產品線聯系不緊密的小夥伴們。並購去哪兒整合旅遊類垂直搜索,並購91增強輕應用,並購PPS增強愛奇藝……這些增強型的並購動作,其實都是在構築防禦工事。而它的老對手們則已經在自家的移動互聯網大門口,為進入者興建更多的“景觀帶”了,有自建的,也有買來的。

有人調侃百度的窘境:在PC時代,霸著入口的百度占盡了便宜,甚至逼得阿里以禁止百度搜索來保全自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變成了入口、社交網絡變成了入口。可搜索引擎,在有了眾多App直達後,用處變得越來越弱了。BAT之間,發家的業務開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到了2014年中期,在阿里成功上市後,在三巨頭的局面里,百度以其不到80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遠遠落後於騰訊(1800億美元)、新科狀元阿里(2400億美元)。差距的鴻溝在不斷拉大,這也是三者在移動互聯網水平上落差的生動註腳。

內服、外敷的方子,顯然沒有為百度帶來更多的饑餓感,甚至於自家的頭牌搜索業務,也遭遇到了更加狼性的周鴻祎領軍的奇虎360公司的狙擊。360搜索“上架”之時,從百度那邊挖了不少的墻腳。

或許百度90%的80後員工中,有不少人難以消受這種富貴病,既然在百度里找不到挑戰,只好出去饑餓一把。

“打雞血”還是重新創業

做技術出身的李彥宏時刻被危機感所籠罩,百度自身也是,但在大企業病難以消腫的現狀下,他又該如何謀篇布局呢?

註入更多的新鮮血液是一個選擇,但李彥宏並不打算在百度已達3萬員工的龐大體量上,再增加過多的負擔。他推出了不少新的人才計劃。

輕應用就是一個人才計劃。盡管看起來,這似乎是百度想要重新定義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的一步棋。基於搜索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在黏性不足的情況下,李彥宏想要換一道菜,但主廚並不是懶散的百度自己。

收購91之後不久,李彥宏立刻推出了輕應用概念(無需下載、即搜即用的全功能App),把移動搜索海量的長尾需求分發給年輕的開發者們。百度給出的蛋糕是,開發者在接入輕應用這個開放平臺後,除了能獲得大量分發和用戶以外,還能借助百度的強大技術支撐,贏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能讓年輕的開發者們賺到錢。這一切看起來,很像蘋果應用商店的眾包模式。而用外部創業者的狼性來提高百度的活力,似乎是一條康莊大道。

“通過購買關鍵字,我們找到用戶,用戶使用服務並獲得良好的體驗。”平安業務負責人容俊彥對媒體談到在輕應用的試水體驗時,也透露出了百度的圖謀,還是延續PC端搜索引擎的模式來賺錢。“這樣的應用分發,看起來輕了,較之原生App技術難度也低了,但對於年輕創業者來說,競價排名更難且貴。”一個移動互聯網創業者對筆者如是說。

通過外部來“打雞血”似乎有了阻礙,另一個註入新鮮血液的法子開始浮出水面。百度選擇的路數,依然是從外及內。

據媒體報道,百度91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了“內部創意孵化機制”,並開出總額高達10萬元的獎金,扶持優秀創業項目。活動開展至今已收集到108個創意申請,而這些項目中的佼佼者,將成為百度91後期孵化的重點項目。而在外界觀感上,這次內部創業很有象征意味,“與騰訊等基地型孵化路線不同,百度91所做的能力型孵化器,受機構性質、人力資源等因素約束較小,初創企業的價值增值與其利益息息相關,因此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而相較於百度根深蒂固的互聯網發展史,百度91的移動互聯網氛圍更為濃厚,也更適合移動互聯網創業項目的培植。”這段頗具深意的媒體評論中,本身或許也帶有百度自身的意見在其中。

從外圍小夥伴處進行突圍,進而引發百度老員工的垂涎與饑餓感,形成由外而內的二次創業,正如那段評論所說——理論上成功幾率更大。

而在輕應用之後,百度也進一步加碼。9月3日,輕應用及其相關新產品的話題再次在企業和開發者中被引爆。在當天召開的2014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推出了一整套面向傳統行業的移動互聯網生態解決方案“直達號”。這一次,百度想要建立O2O體系,形成自己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獨家入口。

在百度的戰略版圖上,新的構架已經謀劃好了。過去,輕應用主要運用在百度移動搜索,直達號則覆蓋了地圖等平臺。百度希望借助O2O這個還沒有形成真正入口的移動互聯網方向,重建自己的話語權,並繼續通過外部“打雞血”的方式來彌補自身富貴病帶來的種種問題。

“至少,這一次面向的用戶更樂意花錢了。過去只是面向開發者,面向有眾多應用分發平臺可選擇的創業者,積極性不高是可以想見的。而傳統的地面商家,此刻都在找進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加上過去百度地圖的黏性,都為直通號加分不少。”業內人士戲稱,“人傻錢多速來!百度這次似乎真的找到門了。”

可問題是,百度肌體內部的脂肪肝,似乎還是沒有找到方子治。而不斷加“外掛”的方式,一旦不奏效,將有可能演變成百度新的脂肪堆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官方立場

點擊鏈接,和作者一起交流:http://ask.iheima.com/?/people/zhangshuyu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3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