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選舉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大獲全勝,同時也加大了安倍在經濟改革上的壓力。
本次選舉創下了二戰以來最低的投票率。安倍的聯合政府贏得了下議院475個席位中的至少325個席位。
本次選舉加大了安倍連任的可能,安倍的任期或將持續到2018年,成為日本40多年來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
雖然安倍的刺激計劃兩年內推高東證指數70%,但他沒能提振日本的實際收入,並正在引發經濟衰退。安倍告訴NHK電視臺,
首先,我將把經濟政策作為首要任務。同時我將準備國家安全法律,保護日本人民的生活和幸福。
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安倍是否如承諾的那樣加速結構化改革。安倍目前的改革並沒有達到人們此前的預期。人們希望他能打破日本目前僵化的勞動力市場,取消農產品關稅。
在其任職的前兩年,安倍很少利用多數席位推動改革。在公眾支持率下跌或者面對來自同盟的壓力時,安倍往往傾向於退縮。根據日經新聞的民調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已從逾70%的峰值降至42%。
目前,安倍最大的決定是推遲消費稅的上調至明年。這顯示出,安倍可以利用權威來推行自己的意誌,越過強大的反對力量。
在解散國會之前,安倍經濟改革給予了公司在招聘臨時工上更大的靈活性。在最近的訪問中,安倍提出了讓醫療支出變得更高效的電子收據系統。
昨天的投票凸顯了日本主要反對黨民主黨的弱點。民主黨的力量受到了內鬥和資金短缺的削弱。
摩根大通高級經濟學家Masamichi Adachi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這壓倒性的勝利將會給安倍更多力量,繼續推行他的再通脹政策。也就是說,安倍不能拍拍胸脯說,他贏得了日本人民的心。他必須意識到,他必須給日本人民帶來一些好處。
Meiji Gakuin大學政治學教授Kazuhisa Kawakami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如果安倍試圖在有爭議的問題上用力過猛,他將面臨選民的強烈反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