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李克強指出,要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抓緊出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
會議提到,今年7月國務院推出一系列措施以來,有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資難、融資貴”在一些地區和領域呈現緩解趨勢,但仍然是突出問題。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緩解融資成本高問題,以促進創新創業、帶動群眾收入提高。
以下是國務院解決融資難的十大舉措:
一是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合意貸款管理,完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稅前列支等政策,增強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三農”等貸款的能力。
二是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支持銀行通過社區、小微支行和手機銀行等提供多層次金融服務,鼓勵互聯網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農”提供規範服務。
三是支持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發展,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發揮保單對貸款的增信作用。
四是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防止信貸投放“喜大厭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費用。
五是運用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資金存量,簡化小微、“三農”金融債等發行程序。
六是抓緊出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七是支持跨境融資,讓更多企業與全球低成本資金“牽手”。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中國裝備“走出去”。
八是完善信用體系,提高小微企業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業“錢途”廣闊。
九是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合理調整“虛高”的貸款利率。
十是健全監督問責機制,遏制不規範收費、非法集資等推升融資成本。用良好的融資環境,增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底氣和能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