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信任的無形契約 林智遠

2014-11-06  NM
 
 

 

財務學上,計算企業價值的方法,都會考慮盈利、增長和風險。增長不可能長做長有,風險亦因此而生。衡量風險的高低和企業價值,可能也包括信任,彷彿是企業與投資者一個無形的契約!十年溢利增長告終

新奧能源(2688)的業務主要是在中國內地,經營和管理燃氣管道設施,銷售管道和燃氣,故此新奧年報也指出信貸風險主要位於中國。過去十年,新奧股價長升長有,營業額增長除2009年是2%外,其他年份都保持雙位數增長,2008年前有43%至69%;近年增長有放緩趨勢,也有20%至34%。更明顯的趨勢,是新奧溢利率持續收縮,由2004年的21%,下跌至去年的8%。去年,新奧營業額雖有27%增長,但溢利卻倒退10%,十年營業額增長是持續,不過十年溢利增長卻正式告終。雖然新奧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和溢利保持增長,溢利率仍只有11%,與去年同期的10%,差異不大。尋找增長動力是否在新奧管理層的日程中?

增加還是分散風險?

上週二收市,新奧公布以總代價2億美元,收購其大股東兼主席夫婦兩人全資擁有公司,所持有的加拿大及美國燃氣加氣站項目。新奧解釋收購有助提供一個平台,進入加拿大及美國市場,把握新機遇及增長潛力,拓展業務之地域覆蓋,及有助分散經營風險。可惜,收購項目令人不解的地方不少!首先,加拿大和美國兩個項目都仍在虧損,去年虧損是人民幣2.5億元,今年首九個月虧損是人民幣1.8億元,兩個項目淨資產也只有人民幣8億元。加拿大項目更是在今年一月才投入營運,首九個月的營運虧損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虧損。美國項目去年有毛損,收入比銷售成本低;今年有毛利,但毛利率只有15%,收入是人民幣0.6億元,而虧損卻是人民幣1.5億元。新奧解釋收購是增長潛力及分散風險。可是,收購持續虧損的項目可以達到溢利增長?還是溢利倒退?此外,新奧的營運和經驗一直在中國內地,並沒有在其他地方營運的經驗,涉足沒有經驗的地域,是增加風險?還是分散風險?

信任可在一瞬一念間破壞

收購是否對新奧有利,市場像給了一個答案!收購公布前,新奧股價收報54.3港元;公布後翌日,新奧股份成交激增,股價下跌,收報49.25港元,下跌9%。同日,恒生指數下跌1%。從上市條例角度來看,新奧此項目收購只須遵守申報及公告要求,不用獨立股東批准。然而,根據新奧的收購價折合約人民幣12億元,收購大股東淨資產人民幣8億元而持續虧損的項目,卻引發不少評論,有些媒體甚至將此收購項目與「企業管治違規」相提並論。新奧大股東不知是否察覺市場對收購項目的負面反應,或是借股價下跌買貨,上週四在市場購買107.2萬股新奧股份,每股平均價格46.107港元,涉資約5,000萬港元,並以自願性公告形式,即日作出公布。翌日,新奧股價回升,但公布收購項目後仍累積下跌7%。同期,恒生指數下跌2%。建立信任的無形契約需要漫長的時間,動搖或破壞它卻可在一瞬間,或是一念之間!

林智遠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 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0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