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隱世油王一億身家住美孚

2008-07-24  NextMagazine香港遍地黃金,有錢不願為人知者比比皆是,但上市公司的年報,原來會揭露投資者的身家!

中石油最新的年報,刊登了兩名手持現值七千萬元中石油股份的散戶姓名。經本刊仔細調查,發現他們是一對居於美孚的退休夫婦,外間對他們全無認識。這對夫婦生活簡樸,計及其物業及鋪位,更有逾億元身家,是名副其實的隱世油王。

上月底,記者到美孚登門拜訪這名神秘的中石油股東凌芙生,應門是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伯,記者道明來意,並拿出中石油年報展示之後,他才自認身份並笑說:「年報居然有我哋名?咁賞面呀。」原來他雖然每年都會收到中石油的年報,但從未仔細翻閱,故不知自己竟榜上有名。

他 兩夫婦現有約六百九十萬股中石油,市值逾七千萬,「我咁多年嚟不斷買貨,其實到而家只係差不多打個和,所以唔會賣住,佢派息又幾好,咪由佢放喺度。」凌芙 生強調將股票轉為自己名下,收息時便不用被銀行或證券行「過水濕腳」;以中石油息率約四釐計算,他每年收息逾二百六十萬元;以自己名義收取,可省回逾萬元 的代收股息費。

香港上市公司的年報,只披露持股逾百分之五的股東,惟中石油自去年回歸國內發行A股後,須按國內上市規定,同時披露十大流通股的股東資料,因此○七年的年報,在十大流通股東一欄內,才有凌芙生夫婦的名字出現。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佢哋轉咗自己名才會被揭發,否則存喺證券行,都會包含在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一欄,唔會出自己名。」因此很多同時在兩地上市的公司,其最大的流通股東皆屬中央結算代理人。

出身石油行業

凌 芙生買重中石油,並非只為收息,而是因為唔熟唔做,「我以前喺石油公司工作了幾十年,好清楚知道石油係必需品同好熟行情,我覺得中國嘅石油發展落後世界, 有好大進展空間。」現時國際油價高企,他卻認為難以持續,「當油價貴,自然會有人開發另類能源,從而減低原油的需求。現時已經有好多人開發風力、太陽能 等,所以我覺得油價都差不多到頂了。」

原來,他自六十年代初期,便在美孚石油當工程師,對股票的認識,亦由當時開始,「我在美孚做的時候,有個收買佬經常嚟收爛銅爛鐵,我同佢好熟,佢係一個股票迷,成日講唔停,我跟得佢多,都開始睇書研究,發覺股票真係幾好。」

他認為投資股票,一定要買有往績可循的龍頭股,所以從不抽新股,「因為睇唔到佢以前做成點,我覺得好多招股書都係吹水。」在股市打滾四十年,雖經歷多次股災,但卻未曾損手:「完全唔關我事!因為我唔係炒股,係長線投資,買嘅又係龍頭實力股,就算股價跌,遲早都會升番。」

他的投資期,往往長達十幾二十年,「我買新鴻基地產嘅時候,佢先幾蚊,揸到而家都未放。」所以他認為買股票,幾乎是穩賺。「只要有耐性,買優質股,基本上唔會有問題,我唔係要發達,我係要有系統咁積累財產。」

更重要的,是他用作買股票的錢全屬閒錢,「當年美孚母公司係全球第四大石油公司,在香港請嘅人,好少會炒,而且人工同福利都相當好。加上我無乜嗜好,好少使錢,自己份人工根本用唔晒,咪買股票當儲錢,由佢擺喺度囉。」

住 屋幾乎是香港人的最大負擔,但凌芙生卻倖免於難。美孚石油於六十年代,把油庫從荔枝角海旁遷往青衣,把原有地皮用作發展美孚新邨;八十年代初屋苑建成後, 油公司讓員工率先選樓,除樓價有一成七折扣外,還提供免息貸款:「唔使俾真金白銀,公司借錢俾你買樓,再每個月喺你人工扣少少嚟還錢。」

他當年還以三百一十萬元,買入美孚區內其中一個商場的大鋪位,間成六個鋪面出租至今,「當時我按咗手上啲股票,向銀行借錢買呢間鋪。買鋪無優惠,但我個鋪正正在商場門口,我睇好佢嘅前景。」二十年後的今日,不計每月六位數字的租金收入,該鋪位現已升值至四千二百萬元。

父母離異寄人籬下

由於凌芙生的股票和物業都買得早,隨着香港經濟飛躍,他雖一介打工仔,亦囤積了過億身家,但原來其身世艱苦。土生土長的他,父母在他小時候已離異,最初他與父親生活,但像大多數粵語長片一樣,遇到惡後母,「讀小學時,佢唔俾我讀書,阻咗我年半。」他遂轉投靠親戚家裡寄住。

凌芙生自小寄人籬下,朋友亦不多,只與書本作伴。他愛流連書店,站在書架前讀上四、五個小時亦不覺倦。閒時有點零用錢,便到嚤囉街買《讀者文摘》,「一蚊一冊,內容包羅萬有,仲可以學英文。」

他愛在書海浮沉,所以讀書成績相當優異,中學在香港華仁就讀,畢業成績全是優等,最後更獲獎學金到海外修讀電子工程。艱苦生涯自此完結,凌芙生笑言:「我開始工作之後,可以講得上係一帆風順。」

每日屋內散步兩小時

因 投資有道,凌芙生工作生涯比一般人短,二十年前已退休,現與結婚四十年的妻子及一隻貓居於逾千呎的美孚新邨,一子一女亦已成家立室。他說:「我好少老友, 所以唔多出街,平時主要都係睇書,咩書都睇。」除了每天朝早落街拿報紙外,凌芙生可以整天都足不出戶,「有時老婆叫落街買嘢咪去囉,但我好少自己話要去 街。」

多年的退休生活,沒有讓他培養出什麼興趣,既不養魚亦不好園藝。唯一是喜歡走路,但亦是在家中。他專程在木地板上用透明膠鋪出一條步行徑,「我以前都會打網球,但而家無了,淨係行路,每日固定快步行個半至兩個鐘。」

兩個小時,就這樣不斷由門口走到露台再折返,儘管樓下荔枝角公園景色秀麗怡人,但凌芙生說,「我喺屋企行,同喺下面行無分別,一樣呼吸新鮮空氣,但喺屋企可以睇電視,行完可以馬上沖涼,行到熱可以除剩條底褲,你可唔可以喺下面公園除剩條底褲吖?」

除 此之外,凌芙生其餘的時間還會做家務,「其實我請得起工人有餘,但無請,因為我認為一個人應該做運動,家務就係運動,所以屋企都係我同老婆自己打理。」事 實上,凌氏夫婦的生活沒有絲毫富戶色彩,家裡不見豪華裝修之餘,每件家具都非常平實,就連電視都是傳統大牛龜款式,「我只係一個好普通嘅普通人,只要住得 舒服就得。」說時,他穿着一套睡衣,躺坐在沙發上,一派悠然自得。

身家上億

資 產價 值

691.2萬股中石油$7,105萬

美孚高層住宅單位約$500萬

美孚商鋪約$4,200萬

總計約$1.18億

資料截至本週二。

揸30萬股江西銅上年報

除了中石油外,另一間同樣在中港兩地上市的江西銅,其○七年年報亦披露了四個散戶的名字,其中Yam Kam Ming的持股量僅得三十萬股,市值約四百五十五萬元,但已是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一。

另一位榜上有名的Shou Yin Kiu,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為什麼會被披露,她說:「點會有o架,我又唔係董事又唔係乜!」後來更說:「都係上年嘅事了,今年等錢使,啲股票已經賣晒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

$20億隱世股神炒股秘笈

2015-04-30  NM
 
 

 

港股大時代,「新常態」每股三百元的港交所(388),成為新一代股王。正股有力上,窩輪炒賣亦多,證明散戶對它戀戀不捨。翻開港交所的股東名冊,除了有富豪、大戶、街坊,本刊還發現了一對隱世股神夫婦。這對股神夫婦,女的叫黃慧貞,手持二百五十萬股港交所,市值超過七億元!男的叫陳君實,是實用貨倉創辦人,另持有中巴(26)超過一成二股權,比主席顏潔齡更多。再計及持有的香港小輪(50)、電能實業(6)及恒生銀行(11)股份,夫婦去年淨袋四千多萬元股息。揭開他們的炒股秘笈,除了效法股神畢菲特,從日常生活中揀股,最重要還是──有好股死揸不放。

身家達二十億的陳君實,低調神秘,雖然滿頭白髮,但步履輕盈,精神飽滿,看上去不似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月初記者登門拜訪,雖然屋企傳來陣陣麻油味,相信正在煮麵食,但屋內人不肯開門,而陳君實亦甚少離家。本月初早上十一時,陳君實難得從港島區的家中出發,精神奕奕地背着一個側孭袋,在電車站會合朋友,一行四人用長者卡搭一蚊電車到灣仔,再步行到一間樓上私房素菜館食飯。個多小時後,四人連一蚊電車都慳,索性由灣仔步行回家,可見這位隱世股神相當節儉。

有現金有地皮

有誰想到這位「街坊」,手持大量港交所。港交所無巨大資產及負債,只要港股成交金額升,港交所就印印腳收佣金,「做錯嘢」的風險極低,正中陳君實穩陣的炒股策略。去年記者曾訪問陳君實,了解他如何選股。當時他透露,夫婦自九十年代起買入中巴,買入價二十多元。他揀股的方法相當原始,睇中中巴主要因為創辦人顏成坤夠勤力,「當年我住北角新邨,朝朝早都見到顏成坤,揸住架3333車牌嘅綠色積架來視察車廠,即係而家成坤廣場嗰度。佢同啲員工傾偈,好親切,連星期六、日都返工,呢個老細咁負責任、咁盡責。買股票最緊要老細有責任感,賺幾多錢都無用。」除了老闆勤力,陳君實亦睇中中巴資產龐大。九八年,中巴被收回巴士專營權,失去主要收入來源,但陳君實明言當時「無特別感覺」,因為他深明,中巴最值錢的,不是巴士牌照,而是手上巨額現金和車廠地皮。時至今日,中巴淨資產超過七十億,其中二十億都是現金;最值錢的物業資產,是柴灣車廠舊址地皮,已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可重建為商住物業,估計價值超過三十億元。

特別息賺一億

密密收集下,由○一年至今,陳君實夫婦持股比例已超過一成二,比中巴主席、顏家「大家姐」顏潔齡更高,僅次於顏傑強及顏亨利,成為第三大股東。○二年,素有股壇壞孩子之稱的禹銘,向中巴所有股東,提出以每股一仙全面收購,並承諾日後將中巴現金盡派。就狙擊戰開始後兩個月,陳君實突然主動向聯交所申報持股,由於時間相當巧合,外界一直以為禹銘與陳氏是一夥,不過陳君實否認。最後一仙收購當然不成功,中巴一招派十八元特別股息,便成功擊退對方。陳君實家族坐享其成,當年獲派近一億一千萬元股息。不過,賺得更多亦補償不到陳君實多年來的心結。因為過去沒有申報持股量,○二年陳君實夫婦被西區裁判法院罰款六萬,並須向證監會支付一萬六千元調查費用。罰款事小,名譽事大,事隔十三年,陳君實仍耿耿於懷,「好寃枉呀!我次次買完股票,都放入中央登記處實名持有,我已經披露咗,完全唔知兩公婆持股要披露,我又唔係佢哋董事,我遮掩有咩用?我哋完全唔識呢啲嘢,從來無廣告,你邊度會睇到話要申報?好陰功,不知者不罪呀嘛,你要提醒人先得,一下子告人哋,搞到我矇查查!」去年底,中巴再被狙擊,今次管理層出動回購反擊,令股價在一個月喪升四成,由六十元升上高位過一百零三元。以本週一收市價八十三元計,陳君實家族持股的市值超過五億元。去年淨袋股息一千七百多萬元,而由九八年至今,股息已袋三億四千萬元。

鍾情現金股

除了中巴之外,陳君實另持有九百多萬股香港小輪,市值九千四百萬。陳君實早年住北角,而香港小輪每日都有北角來回觀塘線,加上小輪現金一樣多。香港小輪近年轉攻地產,淨資產五十八億元,其中一半是現金,相當於每股七元。過去十年不論賺蝕,每年都派三十五、六仙股息,非常穩定;加上大股東恒基地產(12)只持有三成三股權,曾有基金想「打主意」,是故去年香港小輪突然提高派息至一元五毫六,陳君實又穩袋。陳君實的揀股攻略,有眼光固然重要,當年為收息,若揀錯電盈(8)而非中巴,今日已輸鑊甘。更難得是他忍得手!由他九十年代買入中巴至今,中巴股價最低跌落四十元,最高升穿一百元,但陳君實死抱不放,事實他的股票亦大都在過戶處登記,持有實股,而非由銀行或證券行代理持有。理工大學管理及市場學系副教授梁劍平教路,如果認定一隻實力股,要不受市況誘惑,做到死抱不放,最好就如陳君實,提取實物股票再放入保險箱,「拎番出嚟放,手續需時,個市都跌咗啦,你想賣都賣唔切!再唔得就影印一張先,撕爛張正本,你要賣就去再拎過啦!」梁劍平分析,陳君實的揀股隻隻都好,共通點是穩定、高息,「電能高息,又有增長,長江基建去海外買嘢,都會預埋佢,做得仲好過中電;中巴、小輪、恒生搏大升就無,但就好穩定;港交所股價高低上落大,要識得放,但如果幾蚊買就放喺度啦。」不過,他嫌中巴、小輪手持現金太多,「一間公司揸得太多現金,證明管理層懶,唔想去諗點發圍。佢哋放啲錢入銀行收幾廿億息,但小股民收到幾多?咁回報率咪低囉。」

物業「金手指」

除了買股票眼光獨到之外,陳君實在物業方面亦投資有道。早在七十年代已經開始炒賣工廈的他,八十年代轉戰炒樓。根據記錄,陳君實買賣從來都是有賺無蝕,秘訣同樣是忍得手,至少持貨超過廿年便最容易賺大錢。例如七六年,陳君實以一百零五萬元,買入粉嶺居適街一帶三塊地皮,持貨近三十年,至○三年以八百萬沽出,勁賺六倍;而他在七九年買下的二十個賽西湖停車場車位,當年成本共一百二十萬元,持貨三十多年,現市值過千萬元。另計及陳君實仍持有八個住宅單位、上環海港商業大廈辦公室、葵涌兩個貨倉地皮、賽西湖商場四個鋪位,總物業市值超過十億元。祖籍福建惠安的陳君實,三歲時父親離世,與母親相依為命,只讀過六年書便因日本侵華而停學。他向記者表示,自己身受日軍所害,「以前我喺鄉下食都無得食,台灣人識日本話,被管五、六十年,管到馴晒,但中國人被貶為二、三等人,食米碎,夾雜啲曱甴屎。」他童年時目睹日軍威嚇的一幕幕,更是數十年來不滅,「有時夜晚瞓覺(日軍)軍車先出嚟拉人,造成恐怖統治。我隔籬兩個後生仔好勤力,被拉走之後,無再返過嚟。」四九年陳君實來港打拼,當時一貧如洗,住在鴨脷洲公屋,從月薪六十元的水路運輸練習生做起。一邊打工,一邊到學校讀書,晚上在貨倉睡覺。七○年成立「實用貨倉」收租,自此投資工廈錢搵錢,至九十年代交由仔女打理。經歷過日本侵華,陳君實非常愛國,平日節儉的他,講到捐錢從來都很豪爽。自九十年代起,他以實用貨倉名義,每年向公益金捐款逾十萬元。○八年四川大地震,他寫信給總理溫家寶,問向哪個部門捐款最快,並捐出三千萬元。幾乎每次中國出現天災,陳君實都會捐錢,他曾指做善事「只憑感覺」。粗略估計,這隱世富豪過去二十年的捐款超過六千五百萬元。

公屋股神長勝將軍

除了陳君實夫婦扑中港交所外,其實有不少公屋街坊眼光都不錯。例如住在牛頭角上邨的徐女士,雖然住公屋,但竟持有市值近八百多萬的港交所股票!「啲股票喺阿媽留俾我,○七年嗰陣其實都有諗過放,不過太貪心想再等高啲,就走咗機會。」當年她因為貪心,高位放不成,今次她仍然貪心,高價入貨,「未打算放呀,我啱啱先入咗貨!(不怕高追有風險嗎?)咁我想放嗰時,如果佢跌我就唔放住囉。」深水埗居民入息中位數一向屬全港最低,但住在該區唐樓的李先生,一樣手持二百六十多手的港交所,市值近八百萬。退休十多年的李先生,在港交所上市後就買入當儲蓄,「港交所二千年上市,我見佢做獨市生意喎,所以一年後就買咗。」當年港交所股價約十元,今日升到三百多元,李先生仍沒有考慮出貨,「揸咁耐係驚賣咗會買唔番,佢又起碼有幾釐息派,我只係想保值。其他大藍籌好似恒生、滙豐穩陣,我都有買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004

隱世廚神的名人之味

2015-09-21 TCW

在台灣要吃米其林星級的道地港點,建議你,往高雄去。香港米其林二星的「名人坊」主廚,有「隱世廚神」之稱的鄭錦富(富哥),與高雄漢來大飯店合作,開設台灣的名人坊。鄭錦富可不只是掛名的神主牌,親力親為一開店就坐鎮廚房,且把香港店內四位專做港點的師傅調到台灣來。從腸粉、叉燒包到燕窩、魚翅餃,豐儉由人。留著一撇小鬍子的富哥笑咪咪說,做一道好吃的菜容易,每一道都要好吃那就不容易。

何以稱他隱世?因為一般人吃不到。鄭錦富這個名字,在二00七年開立名人坊之前,只在富豪名流、高官圈響亮。他曾任遠東交易所會所二廚,手藝好,反應又機靈,深得順德菜名廚梁棠的心,許多銀行大老都是座上客。其中香港紡織業大亨林百欣尤其欣賞他,進而納為家廚,二十多年來只為其王親好友做菜。身為家廚,成本與業績不是壓力,難的是創意。畢竟老闆往來的也都是吃遍山珍海味的大人物,口味之刁鑽,若只是端上高檔食材,可過不了關。

招牌名菜「燕窩釀鳳翼」,逗就是壓力很大的時候逼出來的!」富哥笑說。時間回到一九九一年,當時林百欣跟他說要宴請香港《明報周刊》的總編輯李文庸,「那是千萬富豪《李》來訪問億萬富豪(林),端出去的菜得名貴又有驚喜。」燕窩與雞翅,一個矜貴、一個便宜,但他想到以炸雞翅的香酥外皮來包裹軟嫩又脆滑的燕窩。這看似日式居酒屋風格的菜餚,做工極為繁複。先把上好官燕隔夜浸軟,以老雞、火腿、豬骨等上湯煨上六王七小時,再把雞翅去骨但保持外觀完整,填入燕窩後吊乾三至四小時,最後刷上麥芽糖水入鍋油炸至金黃。不但令富豪耳目一新,也成為鄭錦富的獨家招牌。香港「天空龍吟」的前料理長佐藤秀明吃了這道菜後,回去把燕窩改成了魚翅,還寄了謝卡給富哥,慼謝激發了他創新的靈慼。

私人會所的時間不定,賓客說來就來,來了就得上菜。那時期的菜,常是急中生智。像是「香脆咕咾伊比利豬」,與我們印象中一團團的不同,而是一片片。原來是有天林建岳(林百欣之子,香港寰亞集團老闆)臨時想吃咕睹肉,但肉都凍在冰箱裡一時很難解凍,富哥靈機一動把肉切片,拍粉下鍋炸,再淋上酸甜的醬汁,這樣適口大小的脆皮咕睹肉反而更扒得住醬汁,即使冷了也好吃!

這種只有私廚才有的機動性反而造就了鄭錦富菜色的獨特。「很多客人說我的菜不是粵菜,是鄭錦富菜。」富哥自豪的笑。

在名人坊吃到的菜色,許多粵菜餐廳都有,但到他手上就是不一樣。不叫貨,所有食材都由師傅們每天上市場採買。好比乳鴿,委託屏東養殖戶依其配方餵養,取十五天大的乳鴿,浸在醬汁後表皮刷上麥芽糖,風乾時倒吊,這麼一來,鴿翅自然張開,風乾均勻,下鍋炸更加酥脆多汁;又如炒豬肚,只取肚尖,「得殺四條豬才能炒一盤。」片得極薄,口感爽脆如貝類。紅燒牛肉則用和牛的臉頰肉小火慢煨,比普通的牛腩要貴上四倍。之前有許多老闆想找他合作,都因為食材成本太高,打退堂鼓。

每回端出菜前,他檢查,也一定試試味道。

「做菜要好吃,其實就在最後幾秒。」富哥回憶有次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來喝湯,出菜前他一看,那煮了松茸、蟲草珍貴食材的湯,卻因湯料沉澱顯得黑黑髒髒的。「食材太貴,他們連渣都不敢撈。但這樣可不行。」於是他趕緊重新濾過,端上澄澈的湯品,「畢竟那一碗湯可能就二千塊港幣。」也許是幫名流做菜慣了,就算是普通的炒飯、港點,無論是口味或賣相,他都講究。傳統粵菜,一般認為油多味重,但吃富哥的菜,卻是口中清爽。「我三歲懂走路到現在,就沒吃過肥豬肉。」富哥怕油,也因此即便是炒飯,都沒加半滴油,以新鮮炊煮的長米,加金華火腿與蝦仁大力的甩鍋拌炒,把飯給炒得鬆爽有味。腸粉裡頭用米網取代油條,一樣口感十足。

摘星之後,對名人坊有何改變?富哥淡然笑說:「很多香港店家在得星後都很怕丟星,因為你不知道秘密客何時上門?我覺得很簡單啊,你把每道菜都想成是秘密客來吃不就好了嗎?」正因如此,無怪乎饕客富豪想綁住富哥一十年。

名人坊

時間:1130~1430、1730~2130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成功一路266

號12樓(漢來大飯店)

電話:07-213-5732 費用:午間套餐每人980元、1,280 元,晚間套餐每人1,500元~12,600元,飲茶點心限午餐供應,另有單點菜色文字 李莘于 攝影 李明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53

隱世油王 - 後記

記得曾分享過一篇靠投資中石油身家過億的故事,見《隱世油王 一億身家住美孚》,這也有被編進著作之內。原來有讀者在近期接觸過這位「油王」,亦有點感慨,所以寫了一封電郵與我討論。





活力的電郵:

止凡兄,你好!

小弟有幸於去年無意中發現你的blog,一直有追看(不過很抱歉只限於做CD- ROM)HAHA。此外,亦經由你的blog發現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如Starman,巴黎,鍾記等等,大家儘管背景不同,各有各特色,但投資路上理念仍然一致,實在令小弟大開眼界!

本年初更首次參與你與財叔imoney的講座。希望藉此機會感激你一直以來無私的分享投資理念,亦特別鍾情你的humble,絕對值得學習。

廢話少講,今天鼓起勇氣向你發email原因是碰巧在閱讀你的新書《財富未來》,其中一篇提到隱世油王,一億身家住美孚。小弟因工作關係與油王凌生於近期有所接觸,大膽向你提出email的標題《隱世油王 - 後記》,因為油王近年患病。。。(這部分內容涉及病人私隱,轉載時已略去)

其中想分享一下感受如下:

1. 從未想過原來身家過億的人是如此的接近

他跟太太的生活亦很簡單,為人也非常友善。再富有,也是吃一樣的飯菜,睡一樣的睡床,走一樣的道路。

2. 投資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買入優質股,然後一拳打暈自己,假以時日享受收益。

3. Proper physical exercise increases your chances for health, and proper mental exercise increases your chances for wealth. Quote from Robert Kiyosaki

在欣賞你們的blog時,其實我常常都想問你們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研究股票、家庭生活、工作平衡,etc,但你們有為自己訂立運動計劃嗎?希望可以分享一下!小弟認為擁有健康的身體,財務自由才會有意義啊!

冒昧打擾,實在抱歉。小弟大膽希望止凡兄可以分享一下,你們在投資紙上,或其他資產以外,自己的身體是如何投資的?

敬祝  身體健康


止凡回覆:

很感謝你給我發這個電郵,得知隱世油王身體不適,實在傷感,希望他可能康復,或者保持心境快樂繼續生活,衷心祝福他及家人。

身體健康的確極之重要,如果你還記得你有參與的分享會,iM記者希望我拿一張揮春拍照替讀者拜年,我也第一時間選了「身體健康」,(見《大市何時跌完?》)。

另外,曾經分享過一位財務自由人的文章,一個好的人生計劃,的確要對不同範疇作出視乎個人的目標,(見《一篇由財務自由人的分享》)。

有關計劃自身的健康,可能年紀還算年輕吧,我沒有刻意的去特別留意,幸好從小到大,我都是非常好動(小時候更是一名街童),所以留有不少運動的興趣,只要朋友、同事齊人,都會約約打波。近年小兒出世之後,運動次數少了,唯有盡量珍惜機會,亦會與一家人去游水。另外,我會特別留意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如發現經常病,一定會多加小心。

若人生到了另一個階段,我可能會更刻意地做運動,其實我連方法都想好了,要堅持做運動,依我性格,最好是定好目標,是一些我很想達到又有意思的目標。例如要3年內跑到「半馬」,5年內跑到「全馬」,又例如要把肌肉練得比張繼聰更「實」,又或者組隊參加籃球賽等。有目標,有意義,更容易維持。

還有,定期去做身體檢查是十分重要的,幾忙也得要去檢查一下,始終這是你身體的財務報表,要知問題在哪才能對症下藥。投資複利率作長時期起作用,始終要有好的身體「等待」回報,有好回報之後,亦要有好的身體去享受。辛苦經營的財富,可能一場大病就消耗不少,亦會對家人帶來困擾,聰明的投資者不能不好好管理健康。

我分享時會好好照顧病人私隱的。


後記:

題外話,之前接受了無線財經透視記者訪問,前後只用了大概20分鐘,談論對深港通的看法,剛過去的星期日播出時都有約30秒,講完等於無講,不過今次可以用「止凡」落名,算不錯吧。

今次節目播出後,在身邊朋友間,並沒有上一前這麼大回響(見《接受無線電視訪問》),可能近年市況淡靜了,所以朋友們都不多看財經透視吧,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631

「大劉前傳」外母借錢創業劉鳴煒「親」隱世外婆

2016-12-01  NM

坐擁七百億身家的華人置業(127)前主席劉鑾雄(大劉),上週宣布與紅顏甘比結婚,讓後者真正跨入豪門,成為第二任劉太。大仔劉鳴煒仍未表態,其親母、第一任劉太與大劉的恩怨,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本刊知悉,當年劉鑾雄得以自立門戶,有賴外母、亦即寶詠琴媽媽鍾全英,將自住物業多次抵押科水給他,完成大劉春秋創業大夢。現時鍾全英仍然在生,隱居於外孫劉鳴煒名下物業,由對方打點照顧。至於大劉,寶詠琴姐姐寶詠華向本刊直言,與前妹夫已沒聯絡二十年,不想評論對方再婚。本刊亦查得,劉鑾雄另有六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包括大哥劉鑾成,大姐劉鑾娟等,但他們既無公司、亦不見有私人物業,其中妹夫顏利漢只是居住鑽石山龍蟠苑,同是劉家親戚,真是蚊髀同牛髀!

大劉與甘比結婚的消息傳出後,除了成為全港熱話,亦傳到了住在多倫多的前妻寶詠琴親朋戚友的耳邊。越洋傳來,他們知道消息後都相當錯愕,並對大劉向女朋友「豪使」的作風有點感慨:「嗰時大劉都好冧得掂個外母,按埋筲箕灣層樓借錢俾佢創業,好似話每月俾番五萬銀外母,不過同大劉俾女朋友幾廿億,冇得比!」本刊曾聯絡寶詠琴在澳洲的姐姐寶詠華,她移居澳洲布里斯班已五十年,亦是寶詠琴的遺產執行人。聽她語氣並不喜歡大劉:「我同佢(大劉)二十幾年嚟都無對話。我們與劉鑾雄沒有來往,(全家都沒有?)沒有沒有。」她多次重複:「我哋同佢二十年來,一啲來往都沒有。二十年來一點交往都沒有。你最好問劉鳴煒,(你與劉鳴煒比較熟?) 你自己與劉鳴煒說吧!」

由劉鳴煒照顧

劉鳴煒與寶家關係仍親密,而曾經有恩於大劉的寶詠琴媽媽、亦即大劉前外母鍾全英,現時在生亦有賴外孫劉鳴煒照顧。事實上,大劉早年曾說過:「我外母真係有功勞!佢按過層樓俾我做生意,如果講到有功勞都係我外母!」翻查記錄,鍾全英於五九年以兩萬多元,購入筲箕灣樂群大廈一個高層單位自住,並曾多次抵押按揭。其中七五年按予恒生銀行,當時大劉正醞釀自立門戶;到七八年按予渣打銀行,大劉同年創立愛美高(Ever Go)生產吊扇。該單位已經轉售,而鍾全英手頭亦無任何物業。鍾全英並沒怎樣讀過書,寶詠琴未發跡前,曾靠車衫幫補家計。現時她居於大坑豪園,為寶詠琴於○一年以近一千三百萬元買入,現時由劉鳴煒持有關物業公司的股份。據悉劉鳴煒小時候亦曾住過該單位。其後他回港發展,於○七年斥資二千萬元,買入同一屋苑另一單位,與外婆為鄰。上週記者到豪園探訪鍾全英,兩名外傭把門微微打開,記者探見白髮蒼蒼的鍾老太坐在客廳,記者對外傭說明來意,鍾老太緩緩把頭轉過來,但外傭立即把門關上。其後一名少女再度開門,索取記者卡片,五分鐘後馬上有隱藏號碼的電話打來,對方指:「我係寶太嗰邊打嚟,寶太老人家休息緊,費事打擾佢了。」電話中人先指自己屬寶太辦公室,再說自己是劉鳴煒公司。其後記者再訪,樓下保安即指:「收到指示,呢個單位係唔會有訪客。」

兄姊不離不棄

劉鳴煒一向緊張外婆,他過往曾指最憎去大劉至愛的福臨門食飯,但卻曾多次被發現帶同外婆到福臨門飲茶。當年寶詠琴生病時,劉鳴煒及細妹劉秀融,都是由外婆家照顧。寶詠琴○三年去世,根據遺囑,遺產都分給兩名子女及兄弟姊妹。估計她遺下十億,四成給兒子劉鳴煒,四成半給劉秀融,另一成給姪兒寶天泓。餘下的百分之五,予劉鳴煒決定,並付予其弟弟寶德志、姊姊馮寶詠嫻及其他家人作生活和緊急開支。寶詠琴曾在報章專欄表示:「(患病期間)哥哥馬上前往醫院介紹的apartment……若我不是在金錢方面比一般人富裕點,就不能帶着跟身工人、哥哥及二姐服侍我。」寶詠琴生前亦十分照顧兄弟姊妹,九七年她與友人以四百九十萬購入元朗錦綉花園獨立屋,於九九年由其弟寶德志購入部分業權,有指是寶詠琴藉此給弟弟收租,之後金融風暴樓價下跌,寶詠琴再以原價購回所有業權出售。○一年,寶詠琴聯同哥哥寶德銘,以每股兩毫的價錢,購入中國星(326)一億股,再以一元半的價錢賣出,從中帶挈獲利一點三億元。

日捱夜捱打江山

現時寶家絕大部分親人,都已移居加拿大多倫多,遠離香港的是是非非,只有寶德志在香港有間新義投資公司,劉鳴煒亦為董事。寶詠琴九二年和大劉離婚時,並未有打官司要求更多身家。當時她與大劉協議,拿取到數億元贍養費,每月十萬子女生活費,及十萬大宅營運費,其時大劉身價約二十億,現時當然已暴漲至天文數字。對於大劉曾狠批寶詠琴只懂「斟茶遞水」,兩人的好友為寶詠琴平反,「劉寶(指寶詠琴)係好肯認低威嘅女人,佢老公係比較優秀,好大男人,朋友上大劉屋企,劉寶好識做入廚房整嘢食,仲會話係女人應該做嘅!」對內認低威,對外工作就是女強人,「佢俾足面大劉,生意上都幫得手。通常大劉諗大方向,由劉寶去執行。劉寶話過買到銅鑼灣皇室堡,有銀行借錢好開心,佢做咗人生最大嘅生意。」他續道,大劉與寶詠琴離婚,對雙方有好處,「劉寶可以分到錢照顧爸爸媽媽。因為啲錢始終有細劉(劉鑾鴻)份,離婚可以名正言順分錢。嗰陣三、四億係好多!」

同父異母親戚

大劉與寶家的人無聯繫,其實他與自己的同父異母兄弟姊妹,一樣關係疏離。大劉早年有「大哥Joe」之稱,但其實他還有一個大哥,叫劉鑾成。而且除「細劉」劉鑾鴻外,另有兄弟鑾強、鑾武及三個姊妹。此因大劉媽媽葉淑婉是繼室,大劉父親劉火榮另有元配李悅卿一家。祖籍潮州的劉火榮,有兩位太太,共同為他生了五名兒子及六個女兒。其中由繼室葉淑婉誕下的,包括大劉、細劉、玉玲、玉慧及玉珍。有傳大劉母親有「潮州婆」稱號,與「跛豪」稔熟,六一年劉火榮已能與繼室一家,購置黃泥涌道一百四十七號五樓連天台。該單位有一千三百呎,以六萬五千元購入,反映劉家早在六十年代,家境已不錯,而且能供大劉及四個弟妹往加拿大升學。七四年劉火榮與友人成立友聯岳記吊扇廠,從事風扇製造。大劉學成歸來後,與寶詠琴加入家族生意,後來提出把風扇銷往北美洲,遭家族成員極力反對,才自立門戶成立愛美高。由葉淑婉所出的子女,都富貴榮華,除大劉外,劉鑾鴻報住山頂Coombe Apartments、玉慧報住半山璈珀、玉玲報住渣甸山等。反觀由正室李悅卿所出一家,相當草根。本刊翻查這家人資料,各人並無任何公司或物業記錄,相信只是尋常家庭。其中大女劉鑾娟的丈夫顏利漢,只是報住居屋鑽石山龍蟠苑,而此單位是他媽媽留下。記者下午到訪,雖然無人應門,但當晚顏利漢據記者留下的電話回覆,並斬釘截鐵指:「你千祈唔好嚟搵我,(同大劉無乜聯絡?)呢啲嘢我唔會答任何一個字。」他曾有間「安文餐飲」公司,但一二年已解散。

化身股壇狙擊手

至於大劉另一妹夫蘇偉能,為正室二女劉鑾貞的丈夫。本刊於公司註冊處,找到一個蘇偉能記錄;他報住屯門居屋富健花園,但本刊記者多次造訪也無人應門。劉火榮另有一個契仔游德生,一樣無公司無物業。據大劉的好友指,大劉絕無提及這批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其實上,其父雖供書教學及設廠,但大劉現時豐厚財富,由其個人才智得來。大劉離開家族生意搞愛美高,適逢七十年代中東石油危機爆發,各國為節省能源,吊扇再度受捧,令愛美高迅速發展美國市場,其後公司業務擴展至燈飾、電子滅蟲器及火水暖爐生意。八三年愛美高在港上市,並獲得李嘉誠作為基礎投資者,可見誠哥當時也看得起同屬潮州人的大劉,市值短短五年間急增至五億港元。大劉在八五年開始涉足股壇,化身股壇狙擊手,專門狙擊那些控股權不穩的公司,先後狙擊過莊氏家族的能達科技,李樹福家族與馮秉芬共同控制的華人置業及中華娛樂、李兆基的煤氣(3)和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45),全部得手,除了華置及中娛留作旗艦外,其他則高價賣回給大股東,大賺一筆便鬆人。而他狙擊英資置地時,連環購入皇室大廈及灣仔夏愨大廈等貴重物業,成就今天的規模。

紅顏知己逐漸掌權

近年甘比得寵,家人甚至逐漸走入華人置業的權力核心。甘比姐姐陳詩韻,於○二年加入公司,一二年升做執董。而現年三十二歲的妹妹陳諾韻,亦於○八年加入華置,任職銷售及租務部,曾負責化妝品包括「雙妹嚜」業務。於上年七月,再尾隨姐姐加入董事局。除了紅顏知己,大劉則相當照顧同父同母的弟妹。一向與大劉感情要好的細劉劉鑾鴻,曾在九十年代初出任華置主席,在拍賣會上多次與大劉一起出現,「拍住檔搵食」。大劉早年很照顧細劉,教他做生意及交際。在科網股時代,細劉快人一步投資科技業,更曾打本與妹妹劉玉珍丈夫袁子春,成立駿升科技,發展錄影機預錄設備,成功打入美國市場。之後科網泡沫爆破,幸他及早抽身重投地產行業,對他影響輕微。至二千年崇光百貨賣盤,鄭裕彤夥拍大細劉,以私人名義斥資三十五億元,購入整幢共五十萬呎百貨大樓。而經營崇光的利福國際(1212)在○四年掛牌,由細劉出任董事總經理、大劉出任非執行董事,現時細劉大女劉今蟾與細仔劉今晨,亦先後加入利福,擔任執董。至於劉玉慧,為牙科醫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執業,自○四年起為華置及利福的非執董。事實上大劉「愛恨分明」,他所愛護的對象,都能盡享榮華富貴。

寶詠琴講孤獨的「劉太」

「一生獨來獨往…生孩子、割盲腸及一切婦科疾病,都是一個人入院、一個人出院,丈夫永遠也不在身邊。」「我只想做回自己,一個很自由的自己,如何稱呼甚麼也可以,劉太還是我的稱號。」「如果我還在那段婚姻中,我不會去檢查身體,到發現有癌症也會是末期了。就像上天冥冥中有安排,我的苦難還沒完結。」「劉先生在女人方面,是非常的bad taste。」「我無佢,我無今日,佢無我,佢無今日。」「假如有機會和劉生一起,我想是事業的,因為我和他的確是最佳拍檔。」「從前劉先生單純點,大家都很欣賞對方性格。」「我值60分,他是40分,因我比他努力。」註:節錄自寶詠琴過往訪問及自傳《琴心集》

寶詠琴談兒子劉鳴煒

「他是我的心肝命椗,有什麼事,我都會考慮他的感受。」「我要保護仔女。他們在家要行後門的,不可以用正門,因為我常收到恐嚇信,問攞錢。」「每天等待兒子放學,談到升學問題,很擔心他的用功,實在太辛苦了。他大學畢業時才十九歲。兒子勤儉生性,使我自豪。」「生病時兒子和我手拖手,令我感覺不再孤單。」「兒子溫馴、老實、勤力、低調、節儉,自小我已能帶他出外見客。」「兒子從加拿大來探我病,他一向是感性的,很易下淚,我就由得他哭個暢快。」註:節錄自寶詠琴過往訪問及自傳《琴心集》

撰文:財經組攝影:財經組[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153

80後建立時裝地圖尋找隱世小店

2017-03-02  NM

食店每逢被冠上「隱世」二字定必會備受追捧,但不少香港本土的小型時裝店卻仍然未能發熱發亮,因租金高昂問題被迫隱身於小巷及工廈中。八十後李宏杰(Andes)做過時裝店零售,眼見小店瑟縮一角,於是跟中學同學、時裝設計師Kay合力打造出集時裝地圖及網購服務於一身的Seaplat,希望結集各區隱世小店的資料,助大家逃出大品牌的五指山。是次請來Facebook坐擁超過二十萬粉絲、於2015年獲《南華早報》(583)青睞,曾以4,000萬元,欲入股56%的網購平台——MyDress老闆黎文(Leon)到來指點迷津,得知Seaplat同網購服務後的他立即皺起眉頭,「你哋到底係想做黃頁介紹網,定係電子商務平台主力賣衫?Startup資源唔多,第一步要先抉擇!」我點sell?買衫等如食飯坐低食過試過後先有信心外賣返屋企!

買衫並非女士專利,身為八十後的Andes同樣愛美,指男生網購衣服遇到的問題比女生出乎意料的多。「男仔可能因為膊位闊度等問題,成日買完唔啱。下身例如西褲剪裁本身比較修身,好多時送到嚟著上身先知太貼出事。」衣不稱身,不換貨會造成浪費,但同時退換衫褲也需額外時間,倒不如回歸基本,落鋪試啱先買。「另一位創辦人Kay曾經喺Alexander McQueen實習,係意大利Mittelmoda時裝設計比賽首位得獎華人(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Master)。對著衫好有要求,所以希望搵番香港時裝界嘅滄海遺珠出嚟。」目前已有三至四百間小店加入Seaplat,平台除了設網購服務外,更重要是具有地圖功能,用家逛街時只要開出定位服務,就能找出附近小店的資料及商品,在網上看過合眼後還可立即到訪實體店,試啱先買。而在平台成交的貨品,Seaplat會向店鋪抽取佣金作收入,希望在今年內達到一千間鋪頭的數目。「希望做到嘅係用家去過實體店,了解過尺寸同該品牌嘅風格,往後就好似曾經喺餐廳食過飯咁知叫咩餐啱自己,無時間都可以有信心地網購,外賣返屋企。」

專家盤問

L:網購平台MyDress老闆黎文(Leon)A:Seaplat創辦人李宏杰(Andes)

L:你是想做類似資訊黃頁型的介紹平台,抑或是做電子商務平台?A:希望先做好資訊型平台那方面,給予多一點的資訊予消費者,讓不同買家接觸到比較冷門的小店商家,他們大多是實體及虛擬店並存的。而買家經我們平台買賣,在退貨、換貨方面也較有保障,因有些網購要退是十分麻煩,但有實體店的話感覺實在點,不會走客人數,信心也大一點。

L:我見到平台具有一定數量的產品,但問題是貨品比較單一,照片角度也只有一個,有些店是真人實物拍攝,但有些卻是官方的圖片,照片欠統一。再細看發覺產品的選擇會差一點,例如有些鞋會無顏色、無尺碼,有些可以在網上買,有些又只設瀏覽,須到實體店買,你們會如何解決相關問題?A:用家可透過平台直接跟商家聯絡查問貨品資訊,這方面就很需要商家配合去更新貨品資料及存貨等等,目前這也是我們難處之一,只能較被動處理。有關貨品照片的問題,未來我們會開始幫店鋪貨品拍合規格的照片,希望盡量統一介面,有助提高用家瀏覽意慾。

L:你們會如何去宣傳及吸引人使用Seaplat?A:暫時也是靠Facebook去做宣傳,而如何去做到更吸引是我們其中一名拍檔是做時裝設計的,他會篩選過鋪頭的衫褲才會上架,當中的貨品不是普通花園街、女人街可買到的,而是希望打造一個具風格的網站。

L:目標是做線上或是線下的客人?A:我們就比較貪心,線上線下的客人也想做,不停在尋求雙方的優缺點,去互相補足,希望做到的是客人在網上看對了衣服,再到實體店試衫,又或是在那實體店買過衫、知道穿什麼尺碼合適,往後再透過我們平台安心地買。

小店點睇?

本地牛仔品牌1822 Collection於2010年成立,實體店一直設於觀塘工廈之內,識路來試身的也是熟客居多。「Seaplat一個月前主動接觸我哋,指會開一個類似黃頁形式嘅平台,合作後發現真係多咗生客上嚟。」雖然品牌主力做網購生意,但創辦人Ken指始終希望客人多到訪實體店。「我哋產品由設計、剪裁及洗水等都係一手一腳自己做,我哋國內更有自己工廠。但如果客人唔上嚟摸過著過產品,會比較難了解到我哋喺手感及橡筋回彈力等細節中所花嘅功夫。」

終極判決集中資源做好黃頁或電子商務其中一邊

分數我會俾七分,因為我也認同線上及線下是個很微妙的組合,所以很喜歡這個概念,明白去到某個階段時,雙方面都要有個轉變。我的意見是,因startup公司資源不算多,所以應該作出抉擇,決定先專注做好資訊內容平台,還是做好買賣平台。而最大的困難是要增加細鋪的投入度,提供到足夠誘因讓他們加入及更新存貨,你們平台上的貨品資料才會足夠。

撰文:黃綺敏攝影、攝錄: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64

李孝利過隱世生活

1 : GS(14)@2015-06-18 08:41:54

韓國歌姬李孝利自從於前年結婚後,移居到濟州島生活,不過近日卻有報道指她在facebook上留言鬧爆遊客,將其寓所當成旅遊景點,不過昨日韓國方面就指留言並非李孝利本人,因為李孝利本身是沒有facebook帳號。事實上,以往李孝利愛透過SNS上載生活照與粉絲作互動,不過上月30日她卻刪掉其網誌所有文章,也刪除了twitter帳號,亦關閉了所有的SNS,不少網民估計李孝利不想再惹是非,所以取消所有通訊交流渠道,打算真正過隱世的生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618/191880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66

【旅遊籽】街市隱世高手 修補職人

1 : GS(14)@2015-07-23 01:21:30

康叔希望徒弟阿意繼承補鞋手藝,自立門戶。



【旅遊籽:文化地標】昔日香港,百業待興,物質講求耐用,修補行業應運而生。衫褲鞋襪、鉸剪菜刀、家具電器,也不難在街上遇上修理工匠。在日本,修補者被稱為職人,是專業的工匠。只需一技傍身,便能服務街坊,養妻活兒。雖然現在許多修補工藝,已成吉光片羽,但職人大隱隱於市,除了在橫街窄巷,舊屋邨街市常見他們在身邊。時代日新月異,生活本質依然不變。

石硤尾邨街市 老字號補鞋職人

走進臨近清拆的石硤尾邨街市,幽幽小巷不乏改衣小舖,而補鞋的老字號,則只有康強補鞋一家。小店位處水果店旁邊,招牌藏在店舖側,並不起眼;透明膠幕後,40呎不足的空間,簡單放着小型工作枱和矮凳,鐵架、鞋鎚、批刀等工具俯拾即是。身軀瘦小、拿起鞋鎚手勁強而有力的補鞋工匠陳康(康叔)正專心為鞋底縫線,每一針一線也有種感情。自97年開始在此擺檔的康叔,每天蹲在舖中打鞋釘、補鞋底,有時一做便是十個鐘,風雨不改。靠做鞋及補鞋養活7個孩子,眼前已85歲的老人家仍中氣十足:「退休有咩用?行行企企太無聊,打麻雀去旅行我又不喜歡,幫街坊補鞋卻是興趣,眨吓眼又過一天。」康叔自小對做鞋有興趣,兒時生活窮困,便會執舊鞋回家,拆出鞋面及鞋底縫補成「新鞋」,買不起當年有名的「馮強膠鞋」,卻有自家製波鞋着。那年代的小孩不讀書便只能做「伙頭仔」幫補家計,或拜師學藝,一技傍身捱世界,「阿媽嗰時問:『想學補鑊還是整鞋?』梗係整鞋啦!」16歲在家鄉東莞拜師學做鞋,1949年他19歲學滿師,第一份工是在元朗鞋店做鞋,「每月40元包伙食,後來轉到深水埗一間山寨鞋廠工作,人工高了20元,但要自己找屋住。」



補鞋人緣唔少得

五、六十年代香港做鞋業開始興盛,中環、尖沙嘴的鞋店多提供度身訂做皮鞋服務,師傅講求資歷經驗,多數不請新人;深水埗、旺角則有大牌子以外的山寨工場,主動跑鞋店接定單,做不同款式的鞋辦,新人較易入行,但也只是做「炒散」,逐對鞋計錢。康叔在元朗鞋店打工3年後,便到深水埗山寨工場做鞋,一做便是四十多年,「最威是有年『步陞鞋廠』生產了60萬對美國軍鞋,我也有份做呢!」90年代他希望退下來,轉當補鞋匠。遂在18年前在石硤尾邨街市以$1,480租舖,其間多次減租及加租,現時租金$1,100,「每月搵幾千,政府有兩千元生果金也就夠,仔女皆出身了,我沒有重擔,只為幫吓街坊,便宜一點也無所謂。」普通鞋款,最便宜$10便讓爛鞋妙手回春,黐邊、勾線、掹鞋底、打釘、手磨拋光……康叔堅持補鞋四大原則,除了價錢平、原料正、手工靚,更重要是人緣好,每個來補鞋的客人,也會躬下身,把頭探進帷幕中,跟老師傅說話,或坐在門口放着的木凳上打牙骹,狹小的空間拉近了彼此距離。傳統修鞋術是門人情味的工藝,比連鎖補鞋店有情有義。康叔攤開一張印着鞋店廣告的報紙說:「以前鞋廠分了做鞋面、鞋底等部門,我負責做鞋底,雖然兩者難度差不多,但亦因為學了做鞋底,補鞋也有一手。補鞋縫線要夠仔細,鞋邊一行線像白芝麻般整齊就叫靚,機打都冇咁幼細!這些簡單的涼鞋、拖鞋、女裝靴款,以前師傅畫了鞋樣、用皮剪裁鞋樣後,就可讓人車鞋面及上鞋底,就能做出一樣的款式。」他拿起剛補完的女裝平底鞋,我找了一會,才見到藏於鞋底空隙的線頭。康叔先用膠水把爛了的鞋頭黏合,再縫了幾針固定接口,「這樣便包保唔爛!」訪問途中,街坊黃太跑來找康叔求救,「十幾年前的平底鞋拿出來穿,走不夠幾步就甩底了,幸好在街市買餸能找康叔急救!」康叔知道黃太趕急,連忙放下手上工作,蘸上用了幾十年的瑞士「膠水王」,再拿起有勾的尖錐和帶蠟補鞋粗線,逐針逐針縫起來;黃太推說:「不用太麻煩,只要捱到返屋企就可以,這鞋我不穿了!」康叔卻兩三下手勢,就把鞋翻新:「再穿多幾年都得!」補鞋看似簡單,卻易學難精,60年的功力和手藝,都放於鞋中。



徒弟青出於藍

訪問時康叔把徒弟阿意也叫來了。55歲的阿意,多年前在康叔每天幫襯的茶餐廳工作時認識他,二人母親本是同鄉,康叔得知阿意希望學門手藝傍身,便收她為徒,讓她每天公餘時到舖頭學補鞋,希望她退休後有精神寄託之餘,也可自食其力。「最緊要肯用腦,對修理的物件負責,自然會有熱誠。有些技巧連我也想不到,但她做到,徒弟叻過師傅,冇得唔認,哈哈!」石硤尾邨街市面臨清拆,新街市逐步落成,舊商戶老街坊互相照應的風景未必復見,「到搬遷時也許退休了,就當這兩年是過渡期吧!」



以帶勾的錐逐針逐線補鞋,是康叔多年來的堅持。

康叔用了40多年的瑞士「膠水王」出名質素好,平均每月用上一罐。

年尾若太多單應接不暇,康叔便會掛上這牌子,好讓自己有足夠時間清貨過年。



康叔雙手有皮膚敏感,每次開工也需包上膠布和戴上手套。這是一雙值得尊重的手。

30呎的空間轉身也有困難,康叔卻自得其樂,安裝了冷氣和風扇邊做邊嘆。

每單生意康叔也會有條理地記下鞋子款式、修補地方、輪候次序等,左下角為客人數目的記數。



不同年代的批刀。



黃大仙下邨街市 古董錶修理達人

60至80年代,鐘錶業是香港四大輕工業之一,修理錶舖多見於樓梯底及街邊小檔,在街市開舖頭的實屬少見,然而經營鐘錶修理30多年的池記錶行,依然堅守初衷,守護老店。黃大仙下邨街市是領匯旗下較能保留原貌的街市,訪問前一天,池記錶行老闆池興志剛收到領匯加租信,眼見附近不少商戶因抵受不了租金而紛紛搬走,不禁慨嘆:「今年已加到六千多,我只是做手作仔,並非賺大錢,我做開街坊價,所以不想加價。」生意額好時每天有幾千,差時只有幾百,暫時勉強維到本,守得住父業。



改裝手錶有一手

今年快60歲的池先生自小陪父親一起擺檔修理鐘錶,中學畢業後,報讀鐘錶課程,邊學邊做,與香港一同走過鐘錶業最輝煌的時代。跟很多整錶檔一樣,他們在七層徙置大廈的樓梯底擺檔,大廈清拆後,政府把他們安置在街市。環觀只有40多呎的小舖,大部份是60至80年代留下來的手錶,「新錶放到舊,很多也是父親年代留下來的。」別看櫥窗框蓋上了薄塵,不少錶款發黃及染上銹迹,裏面好多是勞力士、Omega,還有星辰、雅閣電子石英機芯錶;精工、樂都機械錶等,實是古董錶之尋寶地,而且比外面便宜許多,「現在一般鐘錶檔只會換電換錶帶,少有修理內部零件的,整古董錶就更少。」秉承街坊生意街坊價原則,修理60年代的手錶只需$800至$1,000,比市價便宜一半有多。除了修錶,池先生亦為客人改裝手錶,「把錶改成不入水,改後戴住洗東西測試。」有人說拆錶帶、換電池皆是手板眼見功夫,毫不費力;池先生卻說每個細節也考功夫,否則一不小心便會刮花。老行家診症,以「望、問、切」為基本原則,「看車芯,搖擺是否穩定;問基本問題,有否跌過、有否浸過水等;試上發條看順暢與否;再看校針情況,如果不順,就可能是內部齒輪出問題。」池先生為我解釋後,有位可愛的街坊走進來,勞氣地投訴老闆給她換的電池太快耗盡,池先生冷靜地用測電機量電壓,換電池,再檢查手錶內部問題,「是手錶巴芯有問題,已修理好啦。」會額外收錢嗎?「只收換電錢,平時錶有問題也是直接拿給他看,我知他不會收得貴。」街坊說罷,又着池先生介紹靚手錶。



池記在街市經營錶店30多年,面對領匯不斷加租,擔心生意難做下去。

池記仍擺放60至80年代的舊鐘錶,花些時間或者會尋到寶。

換電池、錶帶看似簡單,但面對一堆陌生又專業的工具,記者卻一頭霧水。



勞力士專用的開匙工具,是父親的行家朋友轉贈的。



南山邨街市 自學維修周身刀

去年納入政府重建項目的南山邨,是香港的老屋邨,街市裏多間陪伴成長的家庭式小店,亦成碩果僅存的舊香港標記。在老邨街市乾貨層默默經營37年的黃明記是其中之一。73歲的黃高朋與太太一起經營修理小店,水喉、電器、鎖頭樣樣精,修遮技術更為人稱道,練得一手日漸失傳的修遮技術,普通斷骨或是換全副遮骨,再大工程也只是四、五十元便能成事,搬至天水圍、青衣的街坊山長水遠也會回來拜託黃伯。黃伯繼承了父親黃明記的招牌,卻由以前的柴油米糧轉行做修理及配匙,「我自小喜歡拆東西,鄰居有甚麼電器壞了,我就收回來邊拆邊研究。以前在父親店門口搭單做修理,一理通百理明。水電、水爐、氣燈也懂修理。家中的風扇冷氣、剪刀湯勺,我也會修理,這樣也能培養仔女節儉美德。」從大坑舊舖搬到白田街邊開檔,拆卸後政府將他們安置於南山邨街市,初時舖租只需每月$120,如今約$1,000。黃伯有一兒兩女,大女和二女不忍旁邊經營了30年的文具老店結業,頂手做老闆;兒子則在另一邊開檔維修電腦,繼承父親修理衣鉢,一家幾口佔了街市中三舖位,彼此照應,每天午飯濟濟一堂,孫兒放學後回到小店做功課,閒時幫忙睇舖,學配匙、跟客人打交道,重複着上一代父母的童年。獅子山下的融洽日常,在南山邨這一隅重現。



黃伯修遮技術了得,收費平,旨在為街坊服務。

除了修遮,黃明記亦有配匙、修理電器、鎖頭等服務。

除了修理雨傘,黃伯亦精於水電維修。



黃伯一家也在附近開舖,彼此互相照應,關係融洽。



黃泥涌街市 設計系改衣女王

在網上看見黃泥涌街市某間改衣店大獲好評,說小店老闆人如其店名「開心改衣店」,常掛起燦爛笑容。慕名而來,發現這街市一巷也是改衣店,卻能各有各做,和睦共處。老闆張詠璇(Ann)比想像中年輕,沒有氾濫的笑容,性格卻直率單純。47歲的Ann一家是長洲漁民,二十多歲時曾到歐美時裝設計學院讀設計,白天在製衣廠打工,由上袖、埋夾、上領等分科學起,再鍛煉車工;晚上上堂,婚紗及時裝設計也曾接觸。其後在裁縫店學師,漸漸了解衣服的結構,由設計、剪裁到縫紉,一腳踢做起來,「這幫助我日後的改衫工夫,就像男裝西裝褸這樣結構複雜的衣服,我也懂怎樣落手改。」二十歲頭,Ann與姊姊返回長洲開辦十人小型工廠,教會工人基本技巧,從香港接車衣定單回長洲加工,走過年少氣盛的歲月,Ann在往後十年間分別在兩間中環裁縫店學習車衣縫紉,然而為客人度身訂做的經驗沒讓她停留,Ann終揀定改衫為正業,「因為改衫比設計、車縫更有挑戰性,難度更高,因一改錯就難番轉頭。我生性怕悶,每過一段時間,便要換個環境唞唞氣。」輾轉來到黃泥涌街市的改衫店工作,2005年店旁邊有空置舖位招標,她成功以三千多元租下面積有普通舖位兩倍大的地方當老闆,並善用空間設試身室,讓客人可即場量度尺寸。街坊熟客一幫襯便是十年,在跑馬地居住的鄺小姐說Ann的細心和體貼已很少見,「不止車工細緻,改褲時還會問你有冇長短腳,調整褲腳長度。」Ann講求收費公道,不會做爛市,「菲傭我會打折,因她們人工本來已不高。雖然行內都說我收得太便宜,但價錢公道最緊要。」



在街市擺檔十多年的Ann最出名是她的陽光笑容。

即使是裙底一行不起眼的縫線,Ann也花時間配對線頭顏色,務求貼近原本模樣。

店內擺放着不同顏色及質料的線卷。



記者:王秋婷攝影:徐振國、黃子偉、鄧鴻欣編輯:黃仲兒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17/192218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681

【飲食籽】山中煮海鮮 隱世士多有知音

1 : GS(14)@2015-10-11 01:43:15

松記只開周末周日,雖然要走45分鐘才到,行山客也絡繹不絕。



【飲食籽:搵食地圖】小隱於野,大隱於市。塵世間俗亂煩囂,要在市井之中淡然處之,自得其樂,何其難?偏偏有三位「隱士」,縱置身五光十色花花世界中,卻能淡忘浮名薄利,在要走半小時山路的郊野士多做客家菜和海鮮,隱身小巷做蛋包飯,或是藏身士多的奶茶王,都甘願當個寂寂無聞的士多老闆。惟「隱士」心有所執的,卻是在美食路上尋找知音人,好讓他們在一口飯、一啖茶中,也能感受到一份最單純的心機與誠意。



楊先生是谷埔村原居民,最叻煮海鮮及客家菜,熟客都愛叫他阿楊。

鹿頸行45分鐘 嘆清蒸海上鮮

「入嚟士多要行45分鐘,你哋掂唔掂㗎?」聽筒另一端,是松記士多負責人之一的倫哥。自問並非行山材料,聽罷不其然冒起冷汗來。這趟「遠征」我真的能完成嗎?松記士多位於沙頭角鹿頸谷埔村,要去,先要從粉嶺火車站乘小巴到雞谷樹下。手機導航顯示出一條如股市圖般的曲折路線,左邊倚着藍藍沙頭角海、右邊靠着青青山巒,四周沒地名也沒屋,像是跟你說「有路就行吧」。幸而,遇上一群也許「目標一致」的行山客,何不眾樂樂齊出發?跟着領航員,沿着被樹蔭遮蓋的幽林小徑及迂迴連綿的樓梯路一直走,彷彿走入一道懂穿越時空的隨意門,把你從石屎森林,送回幾十年前的荒蕪鄉下地。沿路恭候大駕的不只是零星花朵及小蟲兒,還有「香氣逼人」的新鮮牛屎,當然少不了送上厚禮的牛兒。往前再走就是海,豁然開朗的美景隨即展現眼前。蘆兜樹、紅樹長滿海邊,遠眺彼岸就是深圳所在。





(左起)劉太、吳太、吳先生是幫襯松記逾20年的行山友,最欣賞這裏的自然風味及舒服環境,每次來必點海鮮。

走了約半小時後,欣然發現松記士多的指示牌,路程尚餘10分鐘,加油!

要前往烏蛟騰及荔枝窩的行山友,必會途經松記,並於此歇歇腳休息。



「鹿頸算易行,冇乜上落斜,我哋成日嚟。」同行的行山客,的確是來松記士多。「你哋到喇,辛苦嗎?」甫到達,一個膚色黝黑、粗眉大目的男人已端上冰涼汽水迎接,他就是老闆阿楊。他在谷埔村土生土長,有傳統客家人精神,靠山食山,靠海食海,做菜炒飯燜豬肉樣樣皆精。儘管這兒偏僻,卻有不少食客不惜攀山越嶺來捧場,「食我啲嘢都幾辛苦,要上山落山,佢哋認為值得啩,唔係都唔嚟喇!」阿楊招積地說。數十年前,松記只賣即食麵三文治,後來按食客要求才將海鮮搬上食桌,「我好有要求,啲魚全部野生新鮮,養嘅唔要,唔游水唔要!」牙擦的他還堅持要吃原汁原味。蜆,從附近泥灘挖出,加幾片薑蒸已鮮甜至極,「蠔蝦一樣,清蒸就得,乜配料都唔加,食番原味。」閒時他還愛跟漁民出海尋鮮,與村民亦稔熟,要靚食材毫無難度。「我年紀大喇,好唔捨得呢條村,環境咁靚,希望同香港人分享吓呢啲環境喇。」阿楊說。來松記,付出的汗水腳力不少,但一切非徒勞。鳥鳴犬吠、微涼海風,在幽幽樹影下和阿楊把酒言歡,伴隨還有那口淳樸鄉土鮮甜。這久違了的味道,不就是「苦盡甘來」嗎?





蒸蜆$100 以竹簍盛着的新鮮蜆是阿楊親自捉的,就算清蒸也沒半點泥腥味。

蒸海烏頭$800(約三斤) 過三斤重的吉澳海烏頭是向相熟漁民攞貨,蒸好後黃油自魚腹滲出,甘香鮮美。





醋鴨 半隻$140 招牌醋鴨是滷水鴨進化版,秘訣在於以鮮檸檬片、柑桔及白醋做的蘸醬,酸酸甜甜卻不會搶味,一蘸回味無窮。

本地蠔餅$110 蠔餅是潮州加港式做法,將新鮮捉來的蠔加鴨蛋先煎後炸,鹹鮮味十足。



松記士多粉嶺沙頭角谷埔村


午飯繁忙時段,學生哥蜂擁來買外賣,華記也一律只做蛋包飯。

熱到暈都要食 大隻佬蛋包飯

炎炎夏日,悶熱難耐,幾步路也足以讓人大汗淋漓,那天來到華記士多,剛好是午飯時分。這間埋沒在小巷中的士多,摺枱摺凳不過三幾數張,冷氣欠奉,只有幾把家庭式風扇把關。要錯過,確非難事,偏偏有大條長龍擠在舖前。學生哥、小情侶、OL、甚至每天為女兒買飯的老伯,等呀等,儘管分針跨了半圈,人龍絲毫沒寸進,人們依然繼續等。為的,就是一碟蛋包飯。「前後12個蛋包飯!」「收到!」穿起背心、有對強勁臂彎的賢哥平日喜歡健身。面前雖得兩個爐頭,卻足夠成為他的舞台:他一連拿起三隻蛋打入兜中,轉頭已換上筷子拂個不停;他緊接再將蛋漿倒入鑊,拌兩拌,又倒回兜中拂一次,再回鑊拌多幾秒。最後將蛋放在醬油飯上,淋上秘製咖喱汁,一碟蛋包飯才算大功告成。只不過幾十秒的表演,也足夠讓我嘆為觀止,「老竇三十幾年前開華記,嗰陣係士多仔,專做附近差館外賣。我得幾歲仔都有送吓三文治奶茶,賺埋唔少貼士,哈哈。」不愛面對鏡頭的他,縱然忙個翻天也不忘和我聊個痛快。賢哥約五年前全盤接手老父心血,雖不擅長烹飪,卻在網上自學,創出一味改良版日式蛋包飯,賣個街知巷聞。每個步驟對他而言也是堅持:拂蛋,堅持以人手,每次三隻,否則蛋白蛋黃比例會不一,影響滑度;煮蛋,堅持要回鑊兩次,中途再撥一次,蛋才嫩滑。「有誠意,一定要逐碟煮。好想每個客人而家同N年後再食到嘅,味道都一樣。」破開那嫩滑蛋皮,半熟蛋漿如流心般瀉下,再舀起那夾雜着雞髀肉的啡色飯粒和甘香咖喱汁,這口暖暖的飯,溶在口,卻甜在心。





蛋包飯$35(連飲品) 每碟飯有三大隻蛋,用料十足,絕不加忌廉或牛奶增量,賣相極吸引。







茄汁芝士鹹牛肉三文治$15(不定時供應) 三文治原是賢哥做給姪仔女吃的,卻成為招牌菜。麵包塗上餡料後才放平底鍋煎至金黃。

腸蛋麵$20(不定時供應) 常令食客撲個空的秘製即食麵,麵條爽口彈牙,秘訣在於「煲唔可以大,麵唔可以散。」



華記士多西灣河筲箕灣道48號地下3B號


鄭記隱沒在深井裕記燒鵝位處的小巷中,門口賣涼果甜食,毫不起眼。

鐵觀音奶茶$128 非誠勿擾

「好味啲,咁就好好味啦……千祈咪信我,氹你開心咋,費事等水滾時你眼望我眼,嘥時間!」鄭記士多老闆鄭汝雄邊按着鍋蓋邊笑說。被譽為「天價奶茶王」的士多,一碗普通奶茶盛惠68元,鐵觀音奶茶和咖啡則各128元。有人認為山長水遠入深井嘆貴茶,不值;偏偏有知音人,每次來港必定捧場。「我而家唔鍾意宣傳,人多就會利慾薰心,影響茶嘅質素。」鄭老闆的前半生,戲劇性得很。自小跟父母賣奶茶,後來棄舖從商,卻一鋪清袋。輾轉當過維修工人、的士司機、小販等,最終回頭是岸承繼老父士多,曾於2009年奶茶王比賽中奪季,常公開示範泡茶絕技。但幾年前起,他鮮少宣傳,寧願待在士多鑽研茶道,閒時也只會到學校演講,或到戒毒所說教。這刻,以茶會友成為他唯一所想。以顧客身份來鄭記品茶,甫進門已傳來清幽茶香。「一陣我會邊唱宋徽宗的《大觀茶論》,邊示範點茶。」鄭老闆端出銅煲架生放在小餐車上,準備就緒,「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詞念得琅琅上口,手中用來攪動抹茶的茶筅也隨曲上下晃動,將鐵觀音茶粉調成膏狀後,再沿碗邊注滾水便成。呷一口,茶味甘,奶味濃,各安其份,誰也不會搶去誰風頭,滑入喉有幾分回甘。鄭先生不愛接受訪問,但示範茶道時,也着我將重點拍下來,他會邊泡茶邊說歷史,喝碗茶要用三四小時,儼如上了一堂茶道歷史課。甜苦甘香,既道盡奶茶味道,也讓鄭老闆悟出處世之道︰名噪一時,也不如以茶會友快樂。或許他心所想的,正如士多中掛起的一句詩詞般︰「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有心惜茶者,無任歡迎;無心賞茶人,非誠勿擾。





鴛鴦$128 與坊間的茶奶啡三溝做法不同,鴛鴦是由咖啡粉及茶粉煮成,味道層次分明,齒頰留香。







鐵觀音奶茶$128 鄭記的茶有一種堅持,就是不加糖,才能呷出茶的真正原味。

茶筅(筅粵音冼)是點茶工具,用作調攪抹茶成泡,老闆特意將名字寫在紙上讓茶客了解。



鄭記士多深井深康路10號




士多知多啲

士多,直接由英文"store"繙譯成,主要賣零食飲品,與賣乾貨罐頭及家庭用品為主的雜貨店不同。後來士多開始會賣簡單熟食,如三文治、奶茶咖啡等,相比起茶餐廳較便宜。士多在二十世紀的香港較流行,現今已買少見少。其中有十多年歷史的北涌發記士多,估計因收地將於下月9號結業。發記以懷舊英文老歌配即食麵聞名,是麥理浩徑行山客必經加油站,安樂窩將要消失,遊人大感惋惜。



記者:黃依情攝影:許先煜、劉永發、伍慶泉編輯:李寶筠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0/193270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33

【飲食籽】山中煮海鮮 隱世士多有知音

1 : GS(14)@2015-10-12 08:36:41

松記只開周末周日,雖然要走45分鐘才到,行山客也絡繹不絕。



【飲食籽:搵食地圖】小隱於野,大隱於市。塵世間俗亂煩囂,要在市井之中淡然處之,自得其樂,何其難?偏偏有三位「隱士」,縱置身五光十色花花世界中,卻能淡忘浮名薄利,在要走半小時山路的郊野士多做客家菜和海鮮,隱身小巷做蛋包飯,或是藏身士多的奶茶王,都甘願當個寂寂無聞的士多老闆。惟「隱士」心有所執的,卻是在美食路上尋找知音人,好讓他們在一口飯、一啖茶中,也能感受到一份最單純的心機與誠意。



楊先生是谷埔村原居民,最叻煮海鮮及客家菜,熟客都愛叫他阿楊。

鹿頸行45分鐘 嘆清蒸海上鮮

「入嚟士多要行45分鐘,你哋掂唔掂㗎?」聽筒另一端,是松記士多負責人之一的倫哥。自問並非行山材料,聽罷不其然冒起冷汗來。這趟「遠征」我真的能完成嗎?松記士多位於沙頭角鹿頸谷埔村,要去,先要從粉嶺火車站乘小巴到雞谷樹下。手機導航顯示出一條如股市圖般的曲折路線,左邊倚着藍藍沙頭角海、右邊靠着青青山巒,四周沒地名也沒屋,像是跟你說「有路就行吧」。幸而,遇上一群也許「目標一致」的行山客,何不眾樂樂齊出發?跟着領航員,沿着被樹蔭遮蓋的幽林小徑及迂迴連綿的樓梯路一直走,彷彿走入一道懂穿越時空的隨意門,把你從石屎森林,送回幾十年前的荒蕪鄉下地。沿路恭候大駕的不只是零星花朵及小蟲兒,還有「香氣逼人」的新鮮牛屎,當然少不了送上厚禮的牛兒。往前再走就是海,豁然開朗的美景隨即展現眼前。蘆兜樹、紅樹長滿海邊,遠眺彼岸就是深圳所在。





(左起)劉太、吳太、吳先生是幫襯松記逾20年的行山友,最欣賞這裏的自然風味及舒服環境,每次來必點海鮮。

走了約半小時後,欣然發現松記士多的指示牌,路程尚餘10分鐘,加油!

要前往烏蛟騰及荔枝窩的行山友,必會途經松記,並於此歇歇腳休息。



「鹿頸算易行,冇乜上落斜,我哋成日嚟。」同行的行山客,的確是來松記士多。「你哋到喇,辛苦嗎?」甫到達,一個膚色黝黑、粗眉大目的男人已端上冰涼汽水迎接,他就是老闆阿楊。他在谷埔村土生土長,有傳統客家人精神,靠山食山,靠海食海,做菜炒飯燜豬肉樣樣皆精。儘管這兒偏僻,卻有不少食客不惜攀山越嶺來捧場,「食我啲嘢都幾辛苦,要上山落山,佢哋認為值得啩,唔係都唔嚟喇!」阿楊招積地說。數十年前,松記只賣即食麵三文治,後來按食客要求才將海鮮搬上食桌,「我好有要求,啲魚全部野生新鮮,養嘅唔要,唔游水唔要!」牙擦的他還堅持要吃原汁原味。蜆,從附近泥灘挖出,加幾片薑蒸已鮮甜至極,「蠔蝦一樣,清蒸就得,乜配料都唔加,食番原味。」閒時他還愛跟漁民出海尋鮮,與村民亦稔熟,要靚食材毫無難度。「我年紀大喇,好唔捨得呢條村,環境咁靚,希望同香港人分享吓呢啲環境喇。」阿楊說。來松記,付出的汗水腳力不少,但一切非徒勞。鳥鳴犬吠、微涼海風,在幽幽樹影下和阿楊把酒言歡,伴隨還有那口淳樸鄉土鮮甜。這久違了的味道,不就是「苦盡甘來」嗎?





蒸蜆$100 以竹簍盛着的新鮮蜆是阿楊親自捉的,就算清蒸也沒半點泥腥味。

蒸海烏頭$800(約三斤) 過三斤重的吉澳海烏頭是向相熟漁民攞貨,蒸好後黃油自魚腹滲出,甘香鮮美。





醋鴨 半隻$140 招牌醋鴨是滷水鴨進化版,秘訣在於以鮮檸檬片、柑桔及白醋做的蘸醬,酸酸甜甜卻不會搶味,一蘸回味無窮。

本地蠔餅$110 蠔餅是潮州加港式做法,將新鮮捉來的蠔加鴨蛋先煎後炸,鹹鮮味十足。



松記士多粉嶺沙頭角谷埔村


午飯繁忙時段,學生哥蜂擁來買外賣,華記也一律只做蛋包飯。

熱到暈都要食 大隻佬蛋包飯

炎炎夏日,悶熱難耐,幾步路也足以讓人大汗淋漓,那天來到華記士多,剛好是午飯時分。這間埋沒在小巷中的士多,摺枱摺凳不過三幾數張,冷氣欠奉,只有幾把家庭式風扇把關。要錯過,確非難事,偏偏有大條長龍擠在舖前。學生哥、小情侶、OL、甚至每天為女兒買飯的老伯,等呀等,儘管分針跨了半圈,人龍絲毫沒寸進,人們依然繼續等。為的,就是一碟蛋包飯。「前後12個蛋包飯!」「收到!」穿起背心、有對強勁臂彎的賢哥平日喜歡健身。面前雖得兩個爐頭,卻足夠成為他的舞台:他一連拿起三隻蛋打入兜中,轉頭已換上筷子拂個不停;他緊接再將蛋漿倒入鑊,拌兩拌,又倒回兜中拂一次,再回鑊拌多幾秒。最後將蛋放在醬油飯上,淋上秘製咖喱汁,一碟蛋包飯才算大功告成。只不過幾十秒的表演,也足夠讓我嘆為觀止,「老竇三十幾年前開華記,嗰陣係士多仔,專做附近差館外賣。我得幾歲仔都有送吓三文治奶茶,賺埋唔少貼士,哈哈。」不愛面對鏡頭的他,縱然忙個翻天也不忘和我聊個痛快。賢哥約五年前全盤接手老父心血,雖不擅長烹飪,卻在網上自學,創出一味改良版日式蛋包飯,賣個街知巷聞。每個步驟對他而言也是堅持:拂蛋,堅持以人手,每次三隻,否則蛋白蛋黃比例會不一,影響滑度;煮蛋,堅持要回鑊兩次,中途再撥一次,蛋才嫩滑。「有誠意,一定要逐碟煮。好想每個客人而家同N年後再食到嘅,味道都一樣。」破開那嫩滑蛋皮,半熟蛋漿如流心般瀉下,再舀起那夾雜着雞髀肉的啡色飯粒和甘香咖喱汁,這口暖暖的飯,溶在口,卻甜在心。





蛋包飯$35(連飲品) 每碟飯有三大隻蛋,用料十足,絕不加忌廉或牛奶增量,賣相極吸引。







茄汁芝士鹹牛肉三文治$15(不定時供應) 三文治原是賢哥做給姪仔女吃的,卻成為招牌菜。麵包塗上餡料後才放平底鍋煎至金黃。

腸蛋麵$20(不定時供應) 常令食客撲個空的秘製即食麵,麵條爽口彈牙,秘訣在於「煲唔可以大,麵唔可以散。」



華記士多西灣河筲箕灣道48號地下3B號


鄭記隱沒在深井裕記燒鵝位處的小巷中,門口賣涼果甜食,毫不起眼。

鐵觀音奶茶$128 非誠勿擾

「好味啲,咁就好好味啦……千祈咪信我,氹你開心咋,費事等水滾時你眼望我眼,嘥時間!」鄭記士多老闆鄭汝雄邊按着鍋蓋邊笑說。被譽為「天價奶茶王」的士多,一碗普通奶茶盛惠68元,鐵觀音奶茶和咖啡則各128元。有人認為山長水遠入深井嘆貴茶,不值;偏偏有知音人,每次來港必定捧場。「我而家唔鍾意宣傳,人多就會利慾薰心,影響茶嘅質素。」鄭老闆的前半生,戲劇性得很。自小跟父母賣奶茶,後來棄舖從商,卻一鋪清袋。輾轉當過維修工人、的士司機、小販等,最終回頭是岸承繼老父士多,曾於2009年奶茶王比賽中奪季,常公開示範泡茶絕技。但幾年前起,他鮮少宣傳,寧願待在士多鑽研茶道,閒時也只會到學校演講,或到戒毒所說教。這刻,以茶會友成為他唯一所想。以顧客身份來鄭記品茶,甫進門已傳來清幽茶香。「一陣我會邊唱宋徽宗的《大觀茶論》,邊示範點茶。」鄭老闆端出銅煲架生放在小餐車上,準備就緒,「點茶不一。而調膏繼刻,以湯注之,手重筅輕,無粟文蟹眼者,調之靜面點……」詞念得琅琅上口,手中用來攪動抹茶的茶筅也隨曲上下晃動,將鐵觀音茶粉調成膏狀後,再沿碗邊注滾水便成。呷一口,茶味甘,奶味濃,各安其份,誰也不會搶去誰風頭,滑入喉有幾分回甘。鄭先生不愛接受訪問,但示範茶道時,也着我將重點拍下來,他會邊泡茶邊說歷史,喝碗茶要用三四小時,儼如上了一堂茶道歷史課。甜苦甘香,既道盡奶茶味道,也讓鄭老闆悟出處世之道︰名噪一時,也不如以茶會友快樂。或許他心所想的,正如士多中掛起的一句詩詞般︰「無由持一碗,寄予愛茶人」。有心惜茶者,無任歡迎;無心賞茶人,非誠勿擾。





鴛鴦$128 與坊間的茶奶啡三溝做法不同,鴛鴦是由咖啡粉及茶粉煮成,味道層次分明,齒頰留香。







鐵觀音奶茶$128 鄭記的茶有一種堅持,就是不加糖,才能呷出茶的真正原味。

茶筅(筅粵音冼)是點茶工具,用作調攪抹茶成泡,老闆特意將名字寫在紙上讓茶客了解。



鄭記士多深井深康路10號




士多知多啲

士多,直接由英文"store"繙譯成,主要賣零食飲品,與賣乾貨罐頭及家庭用品為主的雜貨店不同。後來士多開始會賣簡單熟食,如三文治、奶茶咖啡等,相比起茶餐廳較便宜。士多在二十世紀的香港較流行,現今已買少見少。其中有十多年歷史的北涌發記士多,估計因收地將於下月9號結業。發記以懷舊英文老歌配即食麵聞名,是麥理浩徑行山客必經加油站,安樂窩將要消失,遊人大感惋惜。



記者:黃依情攝影:許先煜、劉永發、伍慶泉編輯:李寶筠美術:吳子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1010/193270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