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靠股票賺六% 中年上班族將知識化為獲利

2012-7-9  TWM




投資「眼高手低」快樂滾出財富自由三十五歲存到買房頭期款,四十五歲前累積足夠投資本金,五十五歲達到財富自由,這是許多上班族夢寐以求的境界。

上班族蕭金星一一做到了,而且他還分享為何會愈做愈快樂的三大祕訣。

撰文‧謝富旭

明年,二○一三年,對五十四歲的蕭金星而言,將是極具意義的一年。首先,他的第二個孩子將自學校畢業進入職場,讓他肩頭的擔子減輕不少;其次,長達二十年的房貸,將進入最後一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算一算自己在股票上每年的股息與獲利,已經快超過他與太太工作一年總收入,換言之,蕭金星在五十五歲就可以達到財富自由。

「我很感謝有股市的存在!」他難掩驕傲神情地說:「過去二十幾年來,我在台股的獲利,不僅完全支付了我兩個孩子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的學雜費,也為我自己存了不少私房錢!」

勤儉過生活

台股大跌時會更省 湊錢也要多買股票在某家上市傳產公司擔任經理的蕭金星,是一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他買房子與很多上班族一樣,必須動用前五年的「寬限期」(銀行讓客戶在一定期間內只須繳交利息),房貸繳了二十年才還清。他是在你我周遭不起眼,但卻對家庭盡心盡責的「沉默大叔」,他是鼓勵老婆多出國玩,自己卻捨不得花錢寧願在家,午餐花超過一百元都嫌浪費的男人。他熱愛天文,卻捨不得為自己買一台望遠鏡。

過去二十年來,蕭金星每月拿出五千元或一萬元,一點一滴存下來作為投資股市的本錢。為了加速投資部位成長,每天上班西裝筆挺的他,有計畫地過著儉樸的生活。他從未買過汽車,假日最愛的活動,就是帶著兩個孩子上圖書館與天文館,降低娛樂開銷。「每逢台股大跌時,我會更省,甚至東挪西挪地再把錢湊出來,買更多的股票!」他認真地說。

讓蕭金星對股市投資樂此不疲的原因在於:「股市不僅帶給我財富,更為我帶來無比的快樂!」一個星期平均閱讀十本書以上的蕭金星熱愛天文、地理、文學、心理學、科技、財經……。知識涉獵廣泛的他興奮地說:「股市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是一個可以把知識化為財富的地方;自己是否在知識與心性修養上有所成長,別人很難給你評分,但我把股市裡的財富消長,視為自己成長的重要指標!」服膺價值投資理論的蕭金星,與許多穩健型的投資人一樣,在目前的大環境下,能夠每年穩定地賺到六%,心已足矣。他指出:「想要每年穩賺六%的投資人,大多以為只要選對好的股票,然後,在股息殖利率達六%時的價位介入,抱緊持股長期投資,就可高枕無憂!」「事實上,這種觀念有很多盲點,不思變通的話,情況輕微只是白忙一場,嚴重的話財富則可能傷筋挫骨!」

好股票未必穩賺

買之前先問自己 能否長抱十年睡得安穩擅長操作景氣循環股如塑化、水泥、航運與鋼鐵股的蕭金星,投資名單的常客計有中鋼、台塑、南亞、台化等;但他直言,上述這些股票已經好幾年沒有碰了,最重要的原因是:等不到一個理想的進場時點。

蕭金星舉台塑的例子說,去年這檔績優塑化龍頭股現金股息高達六.八元,如果去年以一一○元價位,在除息前買進台塑,殖利率高達六%,看似是一筆不錯的投資。

問題是,去年除息前買台塑抱到現在,還原股息後仍虧損達二○%,虧損還不打緊,從台塑的基本面與技術面觀之,仍有持續破底危機。「投資人雖抱了一檔大家公認的『好股票』,但心裡可能毛毛的,睡也睡不安穩,這就背離穩賺六%的投資初衷了!」因此,蕭金星指出,股票要愈做愈有錢的第一個原則,一定要「眼高手低」。也就是說,投資除了要「著眼於」產業地位高、殖利率高,以及老闆要具有高信譽,「出手」投資時,一定要等到股價夠低才介入。

「台塑與中鋼是好股票,符合我第一個『眼高』的原則,但除非它們來到我心目中理想的價位,讓我能在『相對低價』進場,否則,光靠好股票很難每年穩定賺六%」。

至於何種價位才是蕭金星心目中的便宜價位?他說,這沒有標準的計算公式,但他喜歡用籌碼面來判斷。如果月成交量來到兩年來的最低點,加上融資餘額同樣也處於低檔的話,就值得考慮買進長期投資。從籌碼面觀之,台塑與南亞成交量還不至於出現「急凍」狀況,中鋼的籌碼面似乎達到了,但考量該股今、明兩年配息不佳,也暫不考慮加碼(但目前有中鋼部位)。

過去幾個月台股量縮下跌中,蕭金星選擇東聯與台汽電加碼,即是著眼於該兩檔股票皆出現成交量急凍,融資餘額處於低檔,而且殖利率高於六%,加上也擁有產業龍頭地位原則。「在買之前,我一定會想一個問題,這檔股票在這個價位買下去後,值不值得我長抱十年,而且睡得安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有決心去買進!」

低買高賣非王道

反向操作景氣循環股 兩年賺兩倍想要每年穩賺六%的投資人大多把「低買高賣」當作最高指導原則,意即在企業獲利佳,本益比走低(股價除以每股獲利)時,勇於買進;然後在公司獲利惡化,本益比竄高之時,拋售股票。蕭金星說:「如果是操作景氣循環績優股的話,這個觀念會讓你吃上大虧!」蕭金星道出了他會何操作股票會愈做愈有錢的第二個心法:「高買低賣」──在景氣循環績優股本益比最高時,甚至公司因嚴重受到景氣衝擊落入虧損時勇於買進;然後,在景氣轉好,公司獲利逐步上揚,導致本益比節節下降時,分批賣出。

運用這個原則,蕭金星操作的經典之役是散裝貨運股裕民。從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全球海運業因船隻供過於求,加上經濟低迷而陷入不景氣,航運業獲利惡化,連帶本益比也節節上升。蕭金星同樣運用上述第一個原則,待裕民航運成交量急凍、融資餘額大減,於○一年以近九元的價位買進裕民;如果以隔年裕民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四元觀之,買進裕民時的本益比高達二十二倍。

買進後,裕民股價一路跌至五元才止跌,蕭金星也逐批加碼壓低成本。僅約兩年,隨著航運業景氣轉好,裕民等航運股隨之步步高升。蕭金星出場點約在二十幾元,兩年的時間獲利超過二○○%。

這次航運股景氣循環從○九年觸及頂點後開始下滑,許多航運股獲利紛紛衰退,於是又開始出現高本益比,甚至是無本益比現象。這一次,蕭金星把落入虧損,股價率先修正的長榮海與萬海作為今年加碼的對象。「這兩檔今年雖配不出股息,但股價跌得遠比裕民深,未來可賺到的差價相對潛力十足,可把沒賺到的股息彌補回來!」蕭金星強調,運用本益比高時買進,本益比低時賣出的「高買低賣法」只適用於景氣循環股。較不受景氣影響的高殖利股如電信、保全、水電、食品等類股,仍可援用「低買高賣法」──即股價來到較低的本益比時買進,本益比較高時賣出。但有一種股票他絕對不碰,即低本益比的高價股(股價百元以上),因為這種股票不是體質有大問題,不然就是前景有極大的疑慮,想要穩賺六%的投資人應敬而遠之。

克服輸家情緒

隨時保有三成部位 多頭減碼、崩跌加碼秉持買股「眼高手低」以及「高買低賣」兩大原則,是蕭金星股票愈做愈有錢的兩大利器。除此之外,他透露,「保持三○%的貪婪」,則是他股票愈做愈快樂的關鍵心法。

有人說,股票即使賺錢,也是輸家,因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股票賣在最高點,也不可能買在最低點。不可能做到,所以一定會徒留遺憾,股票投資者永遠有輸家情緒。

蕭金星找到了一個方法來克服這種「輸家情緒」,即永遠保持三○%的貪婪。「多年來我有一條奉行不悖的原則,即股市再怎麼漲,我一定保持至少三○%資金持有股票!」「就算加權指數漲到二萬點以上,我也一定這麼做!」蕭金星斬釘截鐵地說。

他進一步解釋說:「對一個股市老手來講,最痛苦的並不是賠錢的時候,而是當股市大漲時,你被軋空手,看著股票一直漲,卻遲遲不敢下手那種失落感!」「如果你無法控制這股失落感,整個心被飢渴萬分的貪婪所盤踞,搞不好最後你就會走火入魔。在高點時不理性地重押,變成一個股市賭徒而不自知,從此走上毀滅之路!」永遠保持三○%部位,是蕭金星摸索出避免「走火入魔」的最佳處方。「股市多頭時,我會慢慢減碼,但以持股三○%為減碼上限,出現飆漲行情時,眾人快樂,我也跟著一起快樂!」「股市從高點回落時,就算這三○%的部位價格腰斬,但占我總體資金損失不過一五%,我自認還承受得起,這就是我做股票會愈做愈快樂的祕訣!」相對地,如果股市崩跌,蕭金星則不惜把資金部位買滿到一○○%,○八年金融海嘯時,蕭金星不斷加碼的結果,一度令他沒錢再投入股市。「那時候我不害怕,因為我對自己的選股,以及買進價位的掌握極具信念,反而還有一點興奮。」逢低分批買進的結果,加權指數從三九五五點反彈至五千多點時,蕭金星當時的部位已經由虧轉正,金融海嘯這四年來,他在股市的資產大幅增加了近三倍之多。

不過,蕭金星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在一○年趁國泰金量能急凍之時,五十元以下分批承接,迄今仍被套牢;幸好,蕭金星持股高達二十幾檔,即使國泰金虧損,對整體部位而言,仍不至於造成大礙。

蕭金星認為,近十年來因為危機頻仍,市場波動加劇,景氣循環也有縮短之勢,「這對現在的年輕人是有利的,只要你好好地充實自己,省吃儉用個幾年,存下一些本金,現在更容易抓到致富的機會!」就像今年,台股從八千一百多點,跌至如今的七千多點,而且成交量急凍、融資大減,就被蕭金星視為又是一次危機入市的好機會;於是他的持股水位又從年初最低的四五%,一路攀升至現在的七八%。

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即使你是一個平凡的小散戶或上班族,只要你像蕭金星一樣平時做好資金、知識與心理的準備,財富就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蕭金星

出生:1958年

現職:上市傳產公司中

階主管

學歷:海洋大學航管系

投資資歷:逾20年

蕭金星

穩賺6%的三大心法

眼高手低

著眼於高產業地位、高股息殖利率,以及老闆信譽佳的公司,然後在成交量很低、融資餘額很低時介入。

高買低賣

投資景氣循環績優傳產股要在其本益比最高,甚至是公司虧損時買進,然後在獲利改善,本益比走低時分批賣出。

保持30%的貪婪

手中永遠保持30%的股票部位,不會因股市多頭大漲時,因空手而悔恨交加,以致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

蕭金星目前手中四大類持股與操作原則

類型標的操作原則

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股票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汽電、聯華、山隆、大台北本益比12倍以下、股息殖利率超過6%,具有產業領先地位,經營階層信譽佳,趁交投冷清時買進。

受景氣循環影響很大的股票亞泥、台泥、東聯、長榮海、萬海、中鋼在高本益比時買進,在低本益比時分批賣出。

金融股國泰金、中信金、中再保、華南金、合庫金接近淨值時買進。

成長股敦陽、聚碩、關貿看好雲端科技將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部分,故過去一年多來,買進這三檔雲端科技概念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20

將網站訪客轉化為客戶的三大方法

http://xueyuan.cyzone.cn/yingxiao-cehua/232771.html

當紐約的某位愛美人士在網上搜索「肉毒桿菌」或「激光除毛」時,很容易搜索到Verve美容的網站。這家公司官網更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客戶轉化率很高。但之前卻不是這樣。

所以公司創始人Bracci決定對其網站改版。他們去年改進、強化了網站的某些特性,使其從一大堆大同小異的美容公司網站中脫穎而出,比如他們在網站圖片前後的文字裡強調了創始人Bracci醫生12年的專業經驗和技能,將他們診所的地址在網站首頁展示並將「免費諮詢」的提示設置的更顯眼。

更重要的是,他們把公司電話放在了網頁右上角的顯著位置,鼓勵客戶「聯繫我們」。

「人們都不喜歡填表格,」 Bracci夫人說,「他們想打電話和專業人士交談。我們知道我們與眾不同之處,但之前我們沒做好工作突出我們的優勢。」

網站改版後,2012年第一季度由網站帶來的有效電話諮詢量比2011年同期增長了20%,網站跳出率下降了18%。公司還研究網站的每月數據,以追蹤顧客都是從哪裡瞭解到公司的。

互聯網發展了近三十年,其用戶群的不斷擴大,很多小企業主知道建一個好的公司官網很重要,也儘可能提高網站流量。但是,如何把網站上的流量轉化為實打實的收入,是很多人的難題;甚至是花重金新引來了流量卻忽視了流量轉化,浪費了很多錢。

要瞭解訪客是怎麼用你的網站的

對在網上賣產品的小商家最要的是產品可信賴、有完善的退貨政策、快速反應的客服服務及顯示在各網頁頂端的電話號碼。即使是B2B的公司,也要注意有直接向客戶傳達的簡單扼要的信息以及促使客戶對信息反映的「聯繫我們」或「查看我們的產品目錄」等語句。

其目標,是讓企業主給予線上銷售與線下銷售一樣的重視度,像關注線下銷售的每個細節一樣關注線上的每一個設置。很多線下零售店主清除地知道上10個顧客都買了什麼,逛了哪些貨架,但是對自己的網站,缺知之甚少。

霍利斯頓的Mass武器學校通過電視、廣播、印刷品等多種渠道做宣傳,但大多數上門的顧客都是首先接觸的他們的網站。其CEO說網站是公司業務的重要來源。網站是其他廣告宣傳渠道的落腳點。

網站的最主要目的是表現公司的專業性。「大家到我們這來,因為相信我們能教會他們如何依法使用槍支,這事非同小可。我們要保證用戶瀏覽我們網站時的體驗很好,他們才會清楚我們是做什麼的,這樣他們才有可能選擇我們。」

公司網站曾經是CEO Hathaway靠他那1990年代時學的一點軟件和代碼知識自己建的,他的設計水平也非常有限。

兩年前網站改版後更加專業化了,用戶可以瀏覽、註冊在線課程,改版後,2011年的轉化率比2010年提高了58%,跳出率下降了30%。這家學校最近新開了一個射擊中心,Hathaway在定期更新網站,為這新的業務增長做好準備。

認真對待改版

一定要和你的市場一線人員一起商定網站的關鍵詞、要傳達的主要信息等。

Landover是一家高技術人才獵頭公司,在最近的一次網站改版中,Landover的顧問錯誤地把公司定義為IT人員招聘公司,結果接到了很多不相關的電話,很多是想招基礎運維人員,而不是我們真正從事的軟件工程師招聘。

Landover CEO Reiss說:「你才最瞭解你的公司,你要確保公司的商業模式在網站上正確、清楚地被傳達。這樣一搞,我們已經拖延幾個月的進度了,因為很多人以為我們是IT人才招聘公司。」

新改版後,頁面更簡潔,將一些功能鍵更突出,比如「發送簡歷」。公司還引進了Twilio系統,可以識別哪些電話是由網站訪客打進的,從而判斷網站改版的效果。概況起來,網站改版後,電話量增加了54%,社交媒體上的相關信息增加了44%。

銷售工作服的Dungarees.net在其網站中增強了與用戶的互動,用戶可以發表對產品的評論和建議,該公司還在去年發起了讓用戶做推薦的活動。這是為了提高訪客的下單率。增加了用戶對產品的評論後,訪客在產品頁面上的停留時間增加了10%。為了增強粘性,網站還給老顧客發電子郵件,讓他們瞭解新品,增加購買次數。

網站還採用了iGoDigital平台以為顧客推薦合適的商品,推薦是基於顧客瀏覽、購買及放在購物筐中的產品的信息。這套系統還會為購物筐中選好了產品卻未支付的顧客推薦產品,公司的電子商務經理稱這帶來了17%的銷售轉化率,而給非客戶發送的營銷郵件的轉化率只有6%。

找準要下單購買的人群

Dungarees.net網站設置的關鍵詞是針對那些要購買某款產品的人,而不是那些仍在考慮、研究階段的人群。比如,他們的關鍵詞不是「工裝夾克」或「卡哈特夾克」而是「卡哈特J140」,卡哈特的一款很受歡迎的夾克的產品編號。

ConstructionDeal.com,其主要業務是連結承包商和顧客,也優化了他們的購物體驗。比如,那些觀看了社交媒體營銷培訓視頻的顧客會收到一封和他們所看內容相關的郵件。

他們會追蹤每位顧客的記錄,這樣就可以推薦相關的信息,做相關的電話、電子郵件等推廣。統計下來,訪客數提高了2個百分點,註冊免費賬號的用戶提高了3個百分點。(Via THE NEW YORK TIME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01

破產or被收購:特斯拉終將化為炮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554.html

進入網絡時代的媒體,變得愈加浮躁,愈加一窩蜂,對納米科技的惡炒,對3D打印概念的誤讀,以及對電動車的狂熱,都是例證,現在又開始神話特斯拉。

我也瀏覽了一下神話特斯拉的文章,依據不外乎兩點,一是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居然盈利了,獲得1120萬美元的淨利潤;二是特斯拉最近股價大漲。

關於盈利這事,我不是財務專家,但是既然高盛可以把希臘包裝得漂漂亮亮地加入了歐元區,雷曼兄弟在破產前也曾是「高富帥」,我就不怎麼相信這玩意兒了,何況還只是一個季度偶然錄得的區區1千來萬美元。

後來,有較真的媒體發現,這區區1千來萬美元的淨利潤也值得分析。特斯拉一季度出售碳排放配額的收入就高達6800萬美元,佔其總收入的12%,如扣除這一部分收入,特斯拉一季度不僅沒賺錢,反而虧損5680萬美元。

關於股價,我就更不想說什麼了,又能說明什麼呢?中石油不是也曾經站上過48元的巔峰麼?況且,股價或許本來就是這輪惡炒的目的呢?

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神話特斯拉的文章,很少或者幾乎不談MODEL S的高昂成本以及使用上的不便——給電動車充電,即使對住HOUSE的美國富人來說,也依然是不方便的。特斯拉貌似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續航里程問題,MODEL S最大一次充電續航里程可以超過400公里,可這是用高昂的成本換來的,它需要安裝85kWh的超大容量電池組。相對而言,日產聆風一類電動車為什麼續航里程都只有150公里左右?因為聆風的電池容量只有24kWh,雖是如此,電池依然佔了聆風整個成本的接近一半。

大家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MODEL S的售價這麼高了吧?85kWh版MODEL S美國售價88570美元,還是基本配置,導航都沒有,含導航的科技套裝,要加3750美元,運動套裝再加6500美元!配齊將近10萬美元!在美國,這個錢可以買4輛馬自達6或兩輛寶馬Z4!

目前而言,特斯拉MODEL S還只能是有錢人的玩具,現在有錢人太多了,一年賣個萬把甚至2萬輛,都有可能,但可能也只此而已了。如今,沒有哪個汽車廠家靠這樣的規模可以獨存於世,所以,對於特斯拉的前途,我的看法是,只有兩種:要麼破產,要麼被收購。

基於行業技術發展水平和現實市場環境,即使採取最樂觀的立場,純電動車在2020年之前也沒什麼戲。一個汽車廠家,只做純電動車,撐不了那麼久。相比之下,比亞迪「電動和傳統汽車並重」的做法更加務實,而其轉攻電動公交和出租車市場的做法,也更加明智。

A123掛了,CODA掛了,菲斯科也快掛了,我很奇怪,為什麼在很多媒體那裡,這些就成了特斯拉神話的旁證。其實,這些廠家的掛掉,只能證明一件事,就是目前為止,純電動車依然沒有競爭力——即使美國政府的補貼已經相當給力。

我並不是特斯拉黑,相反,我很欣賞他們的產品,在今年的北美車展上,我駐足最久的就是特斯拉的展台,在2013世界年度環保車型評選中,我也投了MODEL S一票,但是,令我欣賞的並不是作為電動車的特斯拉,而是MODEL S和MODEL X那讓人耳目一新的設計。

也許,特斯拉的確可以被看做一個奇蹟,但不是神話,說它是汽車行業的顛覆者,更是言過其實,起碼特斯拉用的還是傳統的汽車底盤嘛。

上汽總裁陳虹的判斷很冷靜,他看到的是特斯拉的高負債率。所以,這裡也順便給投資者提個醒,現在買特斯拉的股票,風險非常高,不要被那些有意無意的神話所忽悠。

純電動車的十大障礙

續航里程

人們需要車,是因為要解決出行問題,並不是用來娛樂。所以續航里程很重要,現在的電動車(以中型轎車為例)基本上一次充電的續航里程也就150公里左右,這意味著什麼?傳統汽車開到續航里程還剩100公里的時候,一般都會去加油。150公里的續航里程,考慮到返程,以及電池性能的衰退,要打個對折再打8折,也就是說單程只能跑60公里,開著這樣的車,基本上你是不能出城的。

電池成本

續航里程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因為電池很貴,如果用上足夠多的電池,續航里程當然可以做到200公里、300公里,甚至更高,但是車就貴得買不起了。經過多年發展,車用鋰電池成本已經下降了很多,但依然不菲,目前國際平均水平是,每度電的電池成本大約是1000美元(註:現在已經有所降低),一般電動車要達到150公里續航里程,需要20度以上的電能,也就是說,僅電池成本就要2萬美元。而2萬美元已經可以買到一輛非常不錯的中級汽油車。

能量密度

即使電池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一款家用電動轎車也不可能安裝更多的電池,因為電池還很重。相比其他電池,現在常用的鋰電池已經是能量密度比較高的一種,但依然不輕,國際平均水平而言,每公斤電池的能量密度大約是0.1度電,20度電的電池,重量就是200公斤。對一款中級轎車而言,這已經很重了。

充電時間

好了,即使成本降下來了,重量也降下來了,但是我們就可以在車上裝配更多的電池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更龐大的電池組意味著更長的充電時間。以目前比較先進的三菱i-MiEV為例,這款小型電動車,續航里程150公里,如果使用家庭電源,完全充滿電要6個小時,而用專門的快速充電設備,充至8成滿,也要30分鐘。想像一下,即使快速充電設備很多,每開1小時車就要停下來充半小時電,會不會讓人抓狂?而且和加油要排隊一樣,即使你幸運,平均能排在第三位,那麼你的實際情況是,每開1個小時車,就要花1.5個小時停下來充電。

電池的回收

這似乎不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但是,現實是一直沒有人告訴大家假如電動車真正普及的時候,大量的廢棄電池將怎麼回收處理。和前面的那些問題比起來,這的確是一個容易得多的問題,但是如果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機制,將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電池的性能衰退

電池的性能會衰退,而且使用不當,衰退得還很快。新買的手機可以待機3天,但是半年後只有2天了,1年後只能堅持1天了,再以後要隨身攜帶充電器,這樣的經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麼本來就很可憐的150公里續航里程,慢慢變成120、100,甚至80公里的時候,這車你開還是不開呢?

安全

汽車廠家都表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而且也確實比較容易解決。在VOLVO的安全中心,我親眼見證過電動車的碰撞測試實驗。但實驗總是實驗,手機爆炸且能傷人,電動車那麼大的電池組,萬一出了狀況,情況一定很嚴重。

基礎設施

上下班用車,晚上回家充電,很好的構想。如果大家都住的是HOUSE或別墅,車就停在自家門外,引一個插座出來,這種構想是可行的;可是,決大多數中國人都沒有這樣的條件,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依然沒有這種條件。

電從哪裡來

廠家都熱衷談電動車的零排放,但如果考慮從獲取電的環節開始,即所謂的「Well to Wheel」的全過程來看,電動車卻未必是環保的方案。因為獲取1千瓦時能量,直接燃燒汽油的CO2排放約是310克,而如果是用煤炭發電,對不起,排放高達832-1032克。中國7成以上的電來自火力發電,也就是說,起碼在中國,電動車不是低碳,而是高碳的。即使不考慮這一點,電的供應也會成為問題,現在一到夏天,幾乎全國範圍電力都緊張,常常要拉閘限電,如果大規模推廣電動車的話,電又從哪裡來呢?

石油的長期存在

這其實是最致命的。在可預見的未來,以石油為主的化石能源仍將佔主導地位。歐佩克秘書長巴德利不久前說,世界石油儲量能夠滿足未來50年的世界能源需求。這個過度期限對於純電動車來說,是不是太長了一點?這個期限內,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增程型電動車,才是更好的方案。正如豐田歐洲公司總裁Didier Leroy在巴黎車展上所說:「混合動力技術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現實的需求,而且也將為未來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技術提供現成的技術平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源:autocarweekly 魔都數位知名汽車記者聯手打造的創新媒介平台

關注方法:打開微信,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號:autocarweekl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291

把失敗轉化為成功的四位商界大佬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264.html

WPS讓雷軍懂得「順勢而為」

上世紀9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金山成為中國民資軟件的旗幟性企業,但到了1996年,金山差點關門。當時,微軟進入中國市場,發佈office中文版,金山的核心產品WPS「前有微軟,後有盜版」,遭遇夾擊。

27歲的雷軍做出了多數年輕人都會做的一個決定——堅持WPS。這導致此後金山的詞霸、毒霸、遊戲,所有都是為了賺錢養活WPS團隊。

「98年騰訊創業,99年李彥宏創辦百度,99年末阿里巴巴創業。我們堅持WPS,但卻錯過了整個互聯網。」雷軍說,當年他把所有優秀的人才都派去做WPS,所有以戰養戰賺來的錢全部用來養WPS,這讓當時的金山,「背了一個巨大包袱在長征」。

回顧在金山的經歷時,雷軍說,堅持做WPS讓金山跟互聯網擦肩而過,而金山後來所有的艱難痛苦,跟這個決定密不可分,包括後來金山殺毒軟件面臨360免費挑戰時的困境。

  2007年金山上市,雷軍以「身體原因」宣佈退休。

「我很內疚,那個決定是我10多年前做出來的。後來我反覆復盤,假如我們不做(WPS)呢?」雷軍說,他當年的那個決定叫做「不順勢」,順勢就應該做互聯網。可是當時輸了不服氣,要扳回來,所以才會做那個決定。

金山尚在徘徊時,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等後來者,卻於2000年前後迅速崛起,「他們的例子讓我悟透了,應當順勢而為。」

成功秘訣:順勢而為

 巨人大廈令史玉柱明白不可「好大喜功」

2011年,史玉柱重回珠海,但是,大佬歸來,卻並未選擇重建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建築,而是選址6公里以外,重新圈地蓋樓。業界大膽預測,史玉柱此番珠海投資或高達3億美元。

在史玉柱重新圈地的同時,巨人大廈卻仍舊處於「爛尾」狀態。珠海拱北海關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巨人研發基地所在的情侶路是從東到南圍繞珠海的一條公路,是珠海最有名的道路之一。據資料顯示,巨人大廈位於珠海的銀樺路上,距研發基地不到6公里,車程不過十多分鐘。

1994年初,史玉柱開始在珠海建設巨人大廈。原本只計劃建成18層的辦公樓,後來不斷更改設計,樓層不斷被加高,從18層到38層,再到54層、64層,直到最後的78層,成為當時設計中的「中國第一高樓」,共需投入資金12億元。

1997年,巨人集團資金鏈斷裂,巨人大廈停工,只建了3層就成了「爛尾樓」。

史玉柱在4年後復出,並奇蹟般地償還了巨人大廈欠下的巨債。雖然後來曾傳出重建巨人大廈的消息,但一直沒有實際動作。

2007年底,巨人大廈所在的區政府甚至發佈一則消息,稱有200名「三無人員」在巨人大廈內建鐵皮房、磚房和簡易帳篷等違章建築,用於生產、經營和居住。裡面亂拉電線、燈頭和插座,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該消息稱,巨人大廈內的違章情況已被清除。近期又有報導稱,這棟「爛尾樓」已成為一個廢品收購站。

「我再也不想看到這個鬼地方了!這是我一生最大失誤的決策,也是我的傷心地。」史玉柱說:「巨人大廈從38層一直長到78層。好大喜功,我真是昏了頭!」

 3721讓周鴻禕明白要首先盯住用戶

業內的人都知道現在360推出的免費軟件就是奇虎周鴻禕在做。不過,想當年做流氓軟件第一人的還是這位大佬。不過周鴻禕真是坦誠,說到這個「流氓軟件」之稱也是有其自身苦衷。當時的3721給予那些到了網上不知道幹什麼的人們很多幫助,它是初學者的好老師,所以發展迅速。但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必然會引來眾多競爭對手,所以百度也推出了類似軟件。談到這個當今最紅的搜索公司昔日的老對手,周鴻禕稱當時遠離了用戶的真正需求,只盯住對手不放,讓大家裝上3721就卸載不下來,所以有了「流氓軟件」之稱。

但是,這一錯誤的開始之後緊接著又是一錯誤的決策。周鴻禕稱當時就覺得百度有了搜索所以才比自己做的更好,所以,在2003年底中國互聯網低迷之際,也在此時,雅虎中國向其伸出了橄欖枝,看重了雅虎有搜索,有品牌,所以3721投入雅虎中國懷抱。對於這些往年經歷,周鴻禕稱大家做事情不要只盯對手,一定要盯住用戶需求,而且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事業,不要輕易說放棄。

FM365讓柳傳志明白一把手的精力和資源的有限

2000年對於聯想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那一年9月銷售額200億的聯想集團開始重組。重組後的聯想集團主要分為兩大業務:以楊元慶為首的聯想電腦公司,主營業務是Internet接入端設備和以ICP、ISP為主線的信息服務領域;以郭為為首的聯想神州數碼公司,主營業務是電子商務推動的新型分銷代理業務、以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為核心的系統集成業務,以及網絡產品業務。

當時的市場統計聯想在國內PC佔有率已經達到28%。據當時擔任聯想董事會主席柳傳志回憶,那時聯想電腦認為公司在PC市場佔有率已經比較高,企業的盈利增長也在放緩,聯想希望可以通過走多元化道路實現公司新的成長。

在這個判斷下,聯想決定在系統集成軟件和互聯網兩個領域進行發展。在2000年後,聯想PC先後推出了FM365網站和大量數碼產品,聯想欲通過多元化的構成,實現企業成長轉型。

當時聯想內部有一種說法,互聯網時代的信息產業可以打成5個業務包,一是網絡接入設備,比如PC、掌上電腦、服務器等等;二是數字化辦公產品,比如激光打印機、傳真機等等;三是信息服務;四是網絡產品;五是電子商務。

柳傳志在香港對股東們談起新業務時,給出一個模糊的預期:到2005年,網絡業務和軟件開發的利潤佔到利潤總額的30%。他說:「我只能講大致的。」

但聯想的多元化擴展並沒有取得以往PC和分銷領域的成功,同時聯想在PC業務上也受到了一個後進入中國市場的美國品牌強有力挑戰,市場佔有率首次出現降低。在此後的3年中聯想也一直未能扭轉這一情況,在2004年後聯想陸續退出互聯網和數碼終端領域。

柳傳志在2007年企業經營與管理創新年度峰會上,總結2000年-2003年的經歷時說,雖然聯想當時資金很充分,業務骨幹也足夠支撐新業務,但在企業一把手精力與資源上,聯想卻出現了缺失。這是聯想在決定走多元化時沒有考慮透徹的,聯想沒有想好要有什麼資源才能真正做多元化,也沒有考慮聯想PC操盤手在互聯網領域經驗的不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75

把悲傷化為感動的新富豪

2013-12-16  TWM
 
 

 

李世聰所經營的龍巖集團,是世界排名第三大生命禮儀服務公司,他今年更首度被《富比世》雜誌列為台灣第四十一大富豪。

撰文‧梁任瑋 攝影‧聶世傑這是一個處理死亡的產業,大家都不願面對,也鮮少引人注目。

但是,二○一三年的《富比世》(Forbes)首度將龍巖集團董事長李世聰列為台灣第四十一大富豪:身價八.五億美元(折合新台幣二五五億元),更由於他的行業特殊,《富比世》還把他作為封面人物,這位鮮少露臉的低調企業家,終於正式登場。

十二月初,冬日的新北市三芝區,已吹起陣陣強勁的東北季風,儘管寒風刺骨,斜陽照映在山腰上的「真龍殿」,聳立在眼前的高樓更顯得閃閃發亮,這裡是台灣最大、世界第三大殯葬服務公司龍巖集團的所在地。

李世聰現身在真龍殿一樓休息區,臉上靦腆的笑容,仔細傾聽員工談話的誠懇態度,看不出一絲大老闆的架子,只有司機開著勞斯萊斯頂級轎車來迎接時,旁人才注意到他的富豪身分。

商品冰冷,但卻讓客戶滿滿暖意「你們一定要喝一杯這裡的咖啡!」開始採訪前,李世聰熱情地介紹真龍殿的咖啡,原本以為再平凡不過的拿鐵端上桌,研磨咖啡中散發著濃郁的香氣,「這可是我請誠品書店幫龍巖特別規畫的,連豆子、機器全和誠品一模一樣。」李世聰謙虛地說,「服務業什麼都要很重視啊,我們就贏在這一點。」賣的是冰冷的納骨塔、生前契約,但李世聰總是想辦法讓客戶感覺溫暖。走進真龍殿,寬敞車道、明亮燈光,甚至連客人喝的一杯咖啡都有學問,這是二十一年前剛踏入﹁黑色產業﹂的李世聰從未想過的。

○八年,李世聰找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打造世界級的頂級墓園,案子取名為「光之殿堂」。對李世聰來說,為禁忌的殯葬產業注入光亮,改變整個產業的氛圍印象,是他最念茲在茲的事情。

龍巖集團去年營收四十三.七億元,獲利二十.七億元。龍巖一年服務案件多達五千件,以台灣每年平均死亡人口十五萬人計算,市占率逾三%。

「不瞞你說,我剛開始去殯儀館看到怵目驚心的環境、往生者不受尊重的對待過程,頭皮直發麻。」談起創業的過程,李世聰承認是誤打誤撞。

原本他在電子零組件外銷的家族事業幫忙,九二年,李世聰父親的朋友無意經營三芝白沙灣安樂園,將土地賣給李家,三十三歲的李世聰順手就接下經營。原本只是玩票性質,後來才發現裡面學問不少,越挖越深後,就乾脆結束電子廠,專心經營殯葬業。

二十年前,殯葬從業人員被謔稱為「土公仔」,李世聰印象很深,他買下白沙灣安樂園後,協助一位名人辦喪禮,現場文武百官無一缺席,結果抬棺的人竟然穿短褲、拖鞋出來。這突兀的畫面他看了快昏倒,也讓李世聰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台灣殯葬禮儀的服務水準。

「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李世聰家族經營的電子公司,雖然只是一間小工廠,但往來的全是日立、三菱等日本大型企業,他做生意的理念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當李世聰轉換到服務業,第一個想法就是向日本取經。

李世聰當時一年跑日本好幾次,為的就是看大型葬儀社如何辦喪禮、管理墓園,他驚覺「一場告別式竟可以如此莊嚴肅穆」,這段學習過程對他來說是一場震撼教育,也激發他找日本首屈一指的殯葬集團SUNLIFE合作。因此,近二十年來,龍巖每年持續編列預算送人到海外考察,至今已有一五○○位員工赴日受訓,由此也顯現他個性霸氣的一面。

在公司裡 治軍嚴謹很霸氣「我要當殯葬業的台積電。」李世聰相當自豪,如今龍巖不論品牌、治理、績效都是業界第一;然而,二十一年前的台灣生前契約市場是戰國時代,沒有人脈、沒有人手的他,為了殺出一條血路,也在業務拓展遭遇極大挫折。

「那時候賣生前契約的業務員不好找,李董只好土法煉鋼,找當兵時的同袍當幹部,甚至連他自己都跳下來做業務,沒有人不被他的熱情感動。」目前擔任龍巖董事,在龍巖九二年成立就加入公司的詹白蓮說,「當時真龍殿還沒建好,帶客戶上山看到的也是一片黃土,只能利用設計藍圖和3D動畫說明。」「賣了好幾年都是雜草一片,我連進度都不敢講。」李世聰顛顛簸簸地走過真龍殿長達十年的興建期,儘管內心很著急,但也只能盡力而為。

龍巖成立初期切入預約市場,但是賣了生前契約,誰來執行?十六年前,當時台灣殯葬業並沒有「禮儀師」這個職業,為了制定出一套符合台灣社會的禮儀服務流程,李世聰委託國內民俗權威、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徐福全到公司擔任「禮儀師」顧問,建立一套符合現代化的葬儀服務標準作業流程,最基本的就是要求禮儀師穿制服,所有流程透明化。

透過嚴格稽核 大量採購降低成本後來很多同業開始學龍巖設立禮儀師,李世聰說,「我不怕別人模仿。」為了不讓公司成為一言堂,李世聰也把軍中「榮團會」複製到龍巖,每季由他帶一級主管上台讓業務員備詢,「大家都可以來放炮,就算業務員覺得某位客戶花山做得不漂亮也可以檢討!」所以每位主管參加榮團會都戰戰兢兢。李世聰話講得很坦白,「在榮團會,不用再講公司的好事,這你回去向親友宣傳就好,我要聽的是缺點,這樣才有進步的空間!」龍巖董事、台大國企所教授任立中觀察,李世聰的價值,在於他一開始就不以現有的產業標準為方向,直接學習國外殯葬業的作法,改變了台灣殯葬產業生態鏈;第二個差異化,是一開始就在公司治理方面建立制度,拉大與同業之間的競爭距離。

任立中說,殯葬業的服務流程大同小異,很容易被複製,但是李世聰為了有效管理生前契約與納骨塔的銷售、庫存,以及降低採購成本,龍巖二十年前就砸錢導入企業資源規畫系統︵ERP︶改善內勤作業流程,讓營運更有效率,也提供顧客更好的服務。

曾擔任真龍殿物業管理主管的龍巖集團副總孫日輝說,真龍殿內有三十萬納骨塔位,且全棟恆溼恆溫,一定要透過自動化系統管理,才能降低人力成本、減少疏失。他舉例,真龍殿有兩萬個燈泡,為了維持一貫照明品質,很早就改用穩定度較高的LED燈泡,甚至利用精密監視器控管門禁,雖然初期建置成本很高,但卻可以減少更換次數。

「龍巖不靠犧牲利潤賺錢,是透過嚴格稽核制度,大量採購降低成本。」治軍甚嚴的李世聰說,為落實公司治理,他將家族企業經營色彩降到最低,高階主管一律聘請專業經理人,甚至還設稽核室,直接隸屬董事會,嚴格勾稽公司現金運用、轉投資策略,利用制度擺脫殯葬業早期予人不透明的經營模式。

當初,他找安藤忠雄來設計墓園時,安藤忠雄問他有多少預算,李世聰沒給數字,僅回答:「有必要的,我想你不會省下一毛錢;沒必要的,我想你不會浪費任何一分錢。」話語之中顯露出他霸氣的一面。現在已經是好友的兩個人,相處模式卻很平民。「我們可以一起去吃拉麵、搭捷運,晚上找人來按摩,就是最好的享受。」李世聰說。

一二年九月,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買台灣壹傳媒,遭金管會限制持股比率,請李世聰幫忙分擔持股權,他二話不說,就以個人名義吃下一四%。談及這段過程,李世聰說:「都是幫好朋友的忙,但我買壹電視的消息一出,很多外資打電話到公司,質疑龍巖怎麼﹃不務正業﹄呢?其實我是用個人的錢挺朋友。」龍巖以企業化管理聞名,但李世聰卻透露,小時候很叛逆、不愛念書,只想趕快出社會做生意;但隨著公司規模愈來愈大,他反而愈來愈喜歡學習,包括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的書都靠自修學會。

早婚的李世聰,兩個子女都已長大成人,「女兒美國哥倫比亞大學MBA畢業後,就到香港的企業上班負責投資業務;兒子則還在多倫多讀大學。」提起子女,他口氣突然和緩起來,「我兒子與我小時候一樣很早熟,他在加拿大大學念到一半,因為叛逆被我趕出去,就搞失蹤離家。為了不讓我找到,還躲到紐芬蘭流浪六年,靠翻譯醫學期刊養活自己,直到今年才回多倫多繼續念大學。」至於將來會不會讓子女回龍巖接班?李世聰抱持隨緣的態度,直說要看兒女的興趣。

談展望 十年攻下中國十個省分「財富再增加多少對我來說,已經不重要。」李世聰現在的目標是成為「大中華區最佳殯葬託付業者」,除了帶領龍巖進軍比台灣大七十倍的中國殯葬市場,未來十年計畫要攻下中國十個省分,他也相當看好台灣長期照護產業商機,在他眼中,長照市場就像一塊處女地,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李世聰站在真龍殿高台上,看著前方芒草吹拂著安藤忠雄設計的「光之殿堂」空地,彷彿又回到二十一年前剛踏上這塊土地時的場景;不同的是,現在的心境充實,並且更多了一份自信與篤定,這也是他堅持意志所換得的代價。

李世聰

出生:1959年

現職:龍巖集團董事長

經歷:日商日華電子經理、李氏企業董事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99

廖慧雯 跑堂小妹成為瓦城晉陞最快的店長 目標化為計畫表 分秒追趕創雙倍業績

2014-04-21  TWM  
 

 

大學畢業後在咖啡店打工,做四個月就離職;金融海嘯後轉戰證券業,不到一年,因業績壓力又請辭;六年前投身餐飲業,沒想到第一天竟把湯灑在客人身上。這次,她決心不放棄,二年四個月後,她成為瓦城晉陞最快的店長,年薪更高達二百萬元以上。

撰文‧劉育菁

「哎呀!怎麼把湯灑在客人身上?」後方傳來資深服務員的驚呼,語氣充滿責備。才上班第一天的廖慧雯,不知所措地嚇呆了幾秒鐘,隨後只有一個念頭閃過腦海:「完了,今天非離職不可了!」二○○九年一月四日,二十五歲的廖慧雯結束瓦城泰統集團總部的新人訓練,正式投入第一線工作。儘管為期七天的訓練課程很紮實,但廖慧雯始終放不下心裡那顆石頭:一年前,她還是一位天之驕子般的大學生;不久前,更是「套裝、高跟鞋、公事包」不離身的證券公司營業員;而這一天,她依舊足蹬高跟鞋,只是身份大不同,在外人眼中,她像是走下坡地變成跑堂小妹。

放不下莫名的自尊,廖慧雯一到班就心情低落;讓她不斷地懷疑自己的選擇,也許是心不在焉,送菜時還不慎滑了一大跤。總總「抬不起頭」的畫面充斥腦子,她又動起了離職的念頭。

上班族端盤子

躲後巷偷哭,第一天上工就湯灑客人好不容易捱到休息時間,終於按捺不住情緒的她,偷偷跑到消防通道低聲啜泣,然後打電話向媽媽尋求安慰:「我覺得自己低就了,這份工作和我的專長不合,一起上班的同事,都是不到二十歲的小妹妹,我在這裡格格不入……。」電話那頭,媽媽傳來溫柔的聲音:「不要想那麼多,不要氣餒,給自己一個機會,行行都能出狀元。」晚餐時段,廖慧雯收起了眼淚,回到崗位,但內心仍翻騰不已,她端著托盤小心翼翼地遞送一盅湯品,雙手卻止不住顫抖,「我人生的第一碗湯,就這樣不偏不倚地灑在客人身上。」沒想到,客人不僅沒有責難,反而問她是不是有被燙到,貼心的舉動,讓她領受到人與人的相處是服務業最迷人之處。這份感動,加上母親「給自己一個機會」的勉勵,讓她決定化挫折為奮進的動力,繼續走下去。

很快地,廖慧雯只花了二年四個月時間,就從菜鳥服務員升到店長,平均比一般店長提早了八個月,成為瓦城晉陞最快的女店長。若以她連續二年過年創下歷史業績紀錄,推估年薪(含基本底薪、獎金及股票)大約在二百萬元之譜。

在職場初嘗甜美的成果,廖慧雯體悟:「生命的難關可以一直逃避下去,直到你無處可去;但如果要成功,就只有勇敢面對、全力以赴一途。」當然,這條職場進化之路,也是一連串跌跌撞撞的歷程。

○七年六月,廖慧雯從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畢業後,找不到適當的工作,只得暫且到咖啡店工作。隔年一月,廖慧雯終於有機會進入心儀的金融行業,然而,她隨即發現,金融海嘯後不管自己怎麼努力跑客戶,業績總是掛零。才六個月,她就對金融業的不確定性心懷恐懼,又興起了轉行的念頭。

金融本業受挫

放不下身段,不讓家人看到制服但離開金融本科系到餐廳端盤子,這落差也大了點,「在當服務員的那八個月裡,我不敢參加任何一場同學會,甚至不敢讓婆婆知道我換工作了。」「我都是半夜等到長輩就寢後,才到陽台偷偷用手洗工作制服,一大清早再趕緊收起來。」惶恐、不安的情緒,讓廖慧雯每每在夜深人靜洗制服時,邊洗邊告訴自己,「我只能洗八個月,八個月後我一定要當上主管(領班),把套裝再穿回來!」廖慧雯不僅八個月後就換上了套裝,不到三年就晉陞為店長。瓦城泰統集團行銷企畫部公關副理許瀚云指出,能在短時間當上店長,就表示在領班、副理及經理三個晉陞過程,都是一次考核就過關。

一路看著廖慧雯成長的瓦城桃竹區主管Faye,對廖慧雯的「目標計畫管理法」印象深刻。Faye說,很多幹部從副理晉陞到經理前,經常會因達不到公司業績目標而「卡關」,但廖慧雯在接任店長前,針對公司設下的關卡,總是能提早達標。從副理晉陞到經理的「資格考」,公司給予的目標天數是六十天,她卻硬是在二十三天內就達標。

除了面對挑戰的決心外,懂得把目標化為計畫表,也是廖慧雯年輕就能坐大位的絕招;其實,這是在金融業摔跤時學到的慘烈教訓。

當年由於沒有經驗與人脈,對主管要求的開戶額度,廖慧雯總是抱著一天拖過一天的心態,因此她的名字總是被列在牆上的黑名單上。有一回,主管再也看不下去,向她撂狠話:「再做不到的話,就不用來上班了!」這才讓她驚覺自己的漫不經心。

進入瓦城,廖慧雯謹記教訓,把公司或主管交辦的任務,化為一張張的計畫表。「這是快速達標的要領。」廖慧雯打開密密麻麻的筆記本,裡面有業績目標、讀書計畫及人員管理等不同種類的表單。

以業績目標為例,如果今天結算業績目標少了二萬元,「明天一定要補回二萬元來。」廖慧雯語氣堅定地說,把長期目標切割成幾個中期目標,再進一步設定短期目標,「這樣,就不會老是被目標追著跑。」而且,她並不以達標而自滿,而是要求「提前達陣」。

定下目標,設法追趕,不放過任何客源,讓廖慧雯連續二年在過年除夕夜,創下開店以來當日營收超過四十八萬元的最高業績。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新竹竹北市光明一路與縣政二路,方圓五百公尺的街廓,集結竹北市九成的知名連鎖餐廳,這裡的餐飲業競爭不亞於台北市復興北路的一級戰區,包括王品集團的舒果、原燒、聚、夏慕尼,還有乾杯、和民、鼎王、無老鍋、太和殿等約二十五家品牌進駐。

瓦城進入竹北不算早,二層樓、二百坪的建築物,地點也不算絕佳,在廖慧雯接任店長前,週末中午一輪加上晚上一輪,平均單日業績不到二十萬元。

勤於開發客源

主動邀熟客,被罵也要追出去道歉曾經輪調過八家分店的廖慧雯發現,因為竹北店面臨十米寬的大馬路,附近只有小公園,不像百貨店客人等不到位子,可以先逛街、看電影或看書,因此,第一步她決定改變消費者到現場候位的情況。

早在擔任領班時期,廖慧雯就培養出主動和客人換名片的習慣,只要新菜單上市,她都會致電熟客回來用餐;碰到雨天客人懶得出門,她也會一一打電話問候,順道邀請來用餐。雨天生意較為冷清時,廖慧雯會改變策略,以衝客單價為主,讓業績不要下滑。

就這樣,竹北店的週末業績一下子衝高為三十萬元,「一年下來多好幾百萬元。」但廖慧雯卻認為,把業績拉到該有的水準只是基本盤,「服務業不是靠冷冰冰的制度,而是要主動關懷。」站在第一線,廖慧雯想帶給顧客無懈可擊的溫暖,「這一點,她下了一百二十分的工夫。」負責公司客訴服務的許瀚云,就曾接過客人「讚美」廖慧雯的來電。

從客人變朋友的黃媽媽,對廖慧雯也讚譽有加,「她很懂得察言觀色,我女兒年紀小無法吃辣,她會主動詢問是否要把涼拌菜的番茄另外用小碗裝,第二次再訂位時,番茄早已準備就緒;後來連家人喜歡吃的菜色、用餐習慣,她都能牢牢記住。」然而,即使用最高標準接待顧客,但碰到中午尖峰時刻,仍免不了突發狀況。一對母女就因不耐久候而開罵離去,當時顧不得高朋滿座的客人,廖慧雯手拿二杯招牌奶茶就往外衝,想挽回客人的心。

也許有些精明的店長會盤算,這對母女頂多消費一千多元,損失這樣的客戶似乎不必太在意;但廖慧雯想的卻是,只要顧客產生抱怨,就會對品牌失望,「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人可以向瓦城say no。」所以即使穿著制服、掛著名牌,必須尷尬地追到其他餐廳,向這對母女低頭道歉,她也沒有一絲猶豫。

共同打造績效

不懲罰責罵,以高EQ協助同仁成長廖慧雯律己甚嚴,她每天提早一小時上班不打緊,連午休都要事先規畫出晚餐須達到的業績,提醒員工現場剩下多少位置,距離目標剩多少。

只是不斷地向前衝,難免讓心態一般般的員工跟不上腳步。那一天是母親節,在極度高壓狀態下的廖慧雯,見到一名慣性遲到的員工,忍不住破口大罵,而這位員工甚至向上反映,且當天就辭職不幹了,「那是我看過她最沮喪的時刻。」Faye 說。

畢竟體力、能力都能靠時間與努力去累積,「人員管理」卻是另一門學問,「如果一名員工是因為你的關係而離開,那豈不是跟客訴一樣嗎?」思考過後,廖慧雯當天就打電話向這位員工道歉。這一次她學習到,要打造高績效的團隊,主管得有高度的EQ。

漸漸地,廖慧雯找到管理的訣竅。比如說,對於習慣性遲到的員工,她會捨棄懲罰,親自打電話把員工叫醒;對於菜單怎麼背都背不熟的員工,她會把菜單做成一張張的字卡,讓員工可以隨身攜帶背誦。

為提高團隊績效,廖慧雯事前會利用計時器輔助,佈置餐桌平時可花一分鐘,但過年就要四十秒完成,「只要每天練習三次,一個禮拜就能駕輕就熟。」從逃避到面對,廖慧雯現在絕對有資格說:「端盤子也能出頭天!」前一陣子,她把昔日半夜偷偷清洗、已洗到變淺綠的制服,送給另一位年輕新秀員工,無非是希望把「永不放棄」的精神傳承下去。

廖慧雯

出生:1984年

現職:瓦城竹北店店長

經歷:咖啡店店員、金融證券營業員學歷: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家庭:已婚,育有一子每分每秒都要衝,

廖慧雯的達陣絕招

以年底尾牙宴銷售200組的目標計畫管理為例目標換算單月目標換算單日目標

時間

計畫2個月達成200組1個月100組每日至少4桌→平日至少3桌,假日至少5桌

行動

計畫

列出

關鍵行動【人】

目標顧客‧先確認企業員工人數,至少6人以上公司,才符合10人尾牙宴的客群‧確認上述企業行號的數量

‧確認公司地點

【事】

拜訪顧客‧依照公司地點安排路線

‧採沿線拜訪以節省時間

【物】

宣傳單、人力‧準備DM,顧客回店用餐時攜回,以統計回流績效‧支援人力,2人/日【時】設定每家公司拜訪停留時間,計算

‧一天應拜訪幾家

‧一天共花費時間‧共需幾天的拜訪步驟1.

先設定應達成的期限,訂定「月」目標,由「月」目標分配「日」目標達成率,再拆解周間與週末達成率,並以「天」來檢視完成度。

步驟2.

列出可達標的關鍵行動。比如說,【人】要找出可達標的關鍵人、【事】定義可達標的必要行動、【物】規畫的物料資源用量及計算派遣人力、【時】訂定每日行動時間。

年輕店長必學管理 10招對主管:展現實力!

1.達到目標業績本來就是基本盤,更要自我要求「破紀錄」。

2.用數字管理,把月目標化為周目標及日目標,並每天檢視進度。

3.培養員工提早準備的習慣,儘量超前進度。

對員工:將心比心!

4.自己做得到的事情,不代表員工能跟得上,要解決而不是製造問題。

5.就算是工讀生的事情,也要視為自己的事。

6.和員工一起準備考核,甚至休假也可協助同仁演練。

7.遇到自己發生的難題,要勇於認錯與承擔。

對顧客:服務至上!

8.第一時間處理客訴,不要讓客人帶著情緒回家。

9.若客人無法久候,也要坦白並安排到其他店家,避免讓客人空等。

10.主動關懷,把每一位客人當成家人用心款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73

從囚犯到CEO:將監獄商機轉化為300萬美元企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5/145494.html

i黑馬:2007年哈特森被判刑51個月,當時他只有24歲。入獄後不久,他便開始構思新的創業方法。我以這種方式度過我的鐵窗生涯,”他說,“在我服刑期間,我看到了監獄系統低下的效率和無數的商機。”


Pigeonly的創意由此而生。實際上這是一個集中了無數州級數據庫的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人們能夠快速搜索到囚犯所在的監獄(哈特森在服刑期間換了八所監獄),同時也可以作為一種通訊方式。“在監獄里的人經常一下子就找不到了,”他解釋道,“我們遇到過一些律師求助於我們,想要尋找他客戶的下落。”

通過公司子品牌Fotopigeon(將數字打印照片發送給囚犯)和Telepigeon(通過IP電話降低話費),Pigeonly在創立第一年便實現約100萬美元收入並且即將實現盈利,隨後獲得了矽谷投資者的200萬美元種子資金,哈特森的拉斯維加斯團隊也從2人發展為12人。這一成就的關鍵是獲得矽谷創業加速器NewMe的認可,該機構旨在扶持科技行業內的少數族裔。哈特森表示該機構是唯一接受他的創業加速器。

當他自2013年冬開始籌備時,他和他的聯合創始人阿方索·布魯克斯(Alfonzo Brooks)已經推出了一個Pigeonly版本,而哈特森當時還在過渡教習所。通過直接向囚犯寄信兜售其服務的方式,他們很快就獲得了2,000名客戶。

“我們篩選了500人,向他們發送賀卡,告訴他們有一種服務可以讓家人朋友給他們寄送照片。在我們的賀卡送達三四天後,我們開始看到有人訪問我們的網站創建賬戶並寄送照片,因此後來我們一直沿用這種宣傳方法。”哈特森說。

在NewMe,哈特森開始重新調整業務方向,從小規模提供服務轉變成為一個可以進行搜索的平臺,並開始接觸投資者。“最初,我在談及我的背景時都會感到猶豫不決,但是這個問題總是無法避免——‘好吧,你是怎麽知道的呢?’”哈特森說。

NewMe的創始人安吉拉·本頓(Angela Benton)給了哈特森一些建議。“她說,一些人不會與你產生共鳴,他們也不理解你所做的事業——會有一些阻力存在,因為你曾經入獄並且看起來不像他們通常投資的那一類人。”他回憶道。

當他開始將註意力集中到那些開明並理解他的背景,了解他是如何發現這一商機的投資者之後,他開始取得進展。“很多時候一個弱點可以轉變為最大的優勢,我的監獄生涯正是如此。這實際上成為很多人選擇投資的理由——因為我有親身經歷,我比其他人更加懂得和了解這個市場。”他說。

既是如此,融資工作也並不輕松,他表示。“這項工作很困難,因為作為一名創業者,企業就像是你的孩子。當你在別人面前談論你的孩子時他們可能毫無興趣,這是一種沈重的打擊,但是在向下一個潛在投資者做介紹時你必須保持相同的力度和熱情。”

說服投資者,拿到第一個一百萬最為艱難。“我大概接觸了60名投資者,在種子期我們有六名投資者,你可以想象在獲得這六名投資者的過程中我們被拒絕了多少次。”他說。

哈特森認為監獄里聚集了許多企業家。“當你排除7%犯下暴行的惡徒之後,其余那些犯人大多數為毒販或是參與了某些詐騙或是網絡欺詐,亦或是受金錢誘惑的白領罪犯。”他表示,“所以說,這些人可能采用了錯誤的商業模式、錯誤的產品、錯誤的目標,但是如果能將同樣的動力和經營規則應用到某些正面意義的事情上,他們仍然可以成功經營。”

他從獄友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在一些監獄里,你可以學到外界無法學到的知識,這些知識只能從其他囚犯口中了解,”他說,“因此,你可能會遇上盜用了4,000萬美元的白領罪犯,他確實懂得商場之道,因為他曾經管理過一些上市公司,現在他有36個月的聯邦政府刑期可以用來避稅——他能夠教你如何成立有限合夥企業或是創建一個資產負債表。”

此外,政府並不重視讓囚犯們重返社會,哈特森認為。“多數監獄將主要精力用於守衛,”他說,“大多數監獄將防止越獄、保證囚犯之間不相互殘殺視為頭等大事。”

由於重犯情況普遍存在(2005年的一項研究跟蹤了30個州的404,638名獲釋囚犯,結果其中68%的獲釋囚犯在三年之內再次被捕),一些組織已經開始將創業視為一種解決之道。例如,得州休斯頓的“監獄企業家課程”(Prison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在一年內為約250名囚犯提供了如何成立企業方面的培訓,該機構表示,完成該課程的囚犯的重犯率僅為5%。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56

作家林黛羚 菜鳥農夫把笑果化為務農繪本 握筆換拿鋤頭 和蟲蟲搶菜也開心

2015-03-02  TWM
居書暢銷作家林黛羚接觸環境和農業議題後,開始租地當兼職農夫,她採用自然農法,鬧一堆笑話也甘之如飴,曬著太陽,享受土地帶來的各種淬鍊,身心都更健康。

撰文‧孫蓉萍

清晨低溫只有攝氏八度的冬日,家居書籍暢銷作家林黛羚開車到竹北市市民農園,剛打開車門,她養的黑狗「歐美家」立刻開心地下車,在田間又跑又跳地「巡田水」。

林黛羚在自己承租的田裡,熟練地拿起鋤頭,將畦邊的雜草集中堆到一處,接著,打開水龍頭澆水。她如數家珍地介紹作物:「這是秋葵,你看不出來是因為它已經乾掉了,我在等它的種子。這是樹豆,因為剛採收過,只剩一點點,剝開來就可以吃,你吃吃看,很清香可口。這是枇杷,不過還沒長大,你可能看不出來。吔,小心不要踩到我的萵苣!」像媽媽照顧孩子一樣,帶著喜悅、期待又驕傲的心情,不過度呵護,不一定要孩子們長得巨大肥碩,只希望它們自然、健康地長大。

三十坪的農地上,林黛羚還種了茴香、甜菜根、櫻桃蘿蔔、地瓜等作物,數量雖少,種類卻很豐富。少雨的時候,她每個禮拜下田一次到二次,看著她滿足的笑容,讓人不禁動念也想當農夫,經營一座「開心農場」。

菜鳥農夫 先惡補自然農法課念的是景觀建築,林黛羚大學畢業後,曾當過居家雜誌的採訪編輯,也報導過許多豪宅。離開雜誌社後,她開始記錄各地的友善住居,例如善用當地自然條件來改造老屋、體貼高齡者的設計等。大約五年前,她接觸到環境和農業的議題,還看到許多屋主以自然的方式種植蔬果,於是興起嘗試務農的念頭。

在親身實踐之前,她上了兩種自然農法課。首先是到台東上為期兩周的「樸門設計」,由澳洲老師Robyn Francis授課,重點是不用農藥和化肥,與自然共生,永續發展。之後,又到竹北學習兩個月的「秀明農法」,由詹武龍傳授,這種方法也是不使用農藥、肥料,取而代之的是枯草、落葉等草葉堆肥,讓土壤發揮原有的力量。

上完課以後,林黛羚躍躍欲試,一方面想學以致用,把自然農法導入生活中,另一方面給自己一個勞動的理由,因為本身不愛運動,下田就會曬太陽、流汗排毒,對身體健康應該很好,「聽說每天曬三十分鐘的太陽,可以固鈣,預防骨質疏鬆,還能調節情緒,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正面。」林黛羚原本考慮買地,但花費太高,租地不但開銷較小,連水管都有現成的。竹北市一塊三十坪的地一年租金四千元,對都市人來說,四千元可能只夠吃一頓奢侈一點的大餐,負擔不算太重,加上考慮到部分地方要當作實驗用,一口氣承租了六十坪,一年的費用是八千元。

與蟲爭菜 種子被螞蟻搬回家只是,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新手農夫的初體驗,往往發生意想不到的「笑果」。例如簽完約到農地現場,林黛羚原本以為會看到平坦的土地,只要播種就好,「沒想到整片地都是到大腿高度的鬼針草(台灣常見的野生雜草),讓我當場傻眼。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只能『淨空』約五坪大小。」後來務實些,改為承租三十坪,減輕耕作的壓力。

對於耕種作物的時機,林黛羚也完全沒概念,「我喜歡吃高麗菜,所以在初春的時候撒下高麗菜種子,沒想到葉子剛長出來,就被蟲吃掉了,讓我看著光禿禿的莖啼笑皆非!」從此她知道,不只是人類,蟲蟲也愛吃十字花科的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蘿蔔等。十二月種下去,即使有雜草掩護,也被蟲子啃光。

她笑說:「有一次我很納悶,為什麼種下去的胡蘿蔔都沒長出來,仔細一看,赫然發現一群小螞蟻正辛苦地把一顆顆胡蘿蔔種子搬回家!」既然不是以此為生,心情也可以放輕鬆一點。

不過,雖說曬太陽對人體好,林黛羚卻被夏天毒辣的太陽給打敗,「有一次我幾乎要中暑,後來乾脆決定夏季休耕三個月。」目前林黛羚找到了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就是把時間分成三等分。三分之一是工作,包括採訪、設計、改造老房子等;三分之一是興趣,包括散步、聽音樂、遛狗等;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是農業。畢竟務農不是要趕進度,實踐自然農法是要讓心情愉悅,不應該本末倒置。

父母跟進 一起下田賺到健康自從下田之後,林黛羚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感冒次數減少,從平均一年三、四次,減少為零到一次。

她的農夫生活也影響了家人和朋友,「我媽媽之前曾經切除身上的腫瘤,因此變得比較消極,她看到我開始嘗試自然農法以後,也跟著這麼做,和爸爸一起從豐原去南投山上,照顧外公荒廢已久的荔枝園。他們一個禮拜去兩次,現在兩人身心都很愉快,這是讓我非常意外的收穫。」此外,林黛羚還因務農交到很多新朋友,以農業為話題,互相切磋琢磨,從事自然農法的農夫們,有時會互相交換種子,生活圈又擴大了許多。

「自然農法因為不使用農藥或外來的肥料,作物會自己適應種植的土地和當地的氣候,最後能生存下來的,絕對是能夠吃苦耐勞的品種。例如我種的蘿蔔雖然小,卻甜美又充滿能量,這樣的正面力量會傳到身體裡。」對於有意嘗試當農夫滋味的人,林黛羚建議先去上自然農法的課,以便對這種農作方式有基本的了解。

儘管有不少科技工程師回鄉下種田成功的案例,其實她並不鼓勵大家棄業從農,有興趣的人可先在生活中加一點「農的感覺」,一點一滴地確認自己是否真的要過農家生活,是否樂在其中,而且當農夫也不一定要有一塊田,不妨從家中陽台開始嘗試。

當農夫讓林黛羚體會到被「歷練」的感覺,「土地教我的事,除了無常以外,就是當下與放下。」好處這麼多,所以,「這輩子一定要當一次農夫」!

林黛羚

出生:1978年

現職:作家、住宅設計者

耕種成績單:竹北租30坪農地,約2年半,種秋葵、樹豆、枇杷等蔬果。

耕種帶給林黛羚的禮物

圖文話甘苦,

幫新手少走冤枉路

林黛羚開始當兼職農夫之後,不只提著鋤頭、鎌刀,也不忘拿筆,她把所有的過程,包括一開始的起心動念,到調整心態和作物收成,其中的心情轉折,用文字和圖畫記錄下來,還寫成書。從隨筆畫下的一朵小花,到翻看國外資料重繪的複雜種植法,都可以看出她對耕種的深入研究和細心感受。新手農友藉此看到務農的苦與樂,也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933

天天哈拉搏感情 華碩黏住25萬「Zen粉」 把ZenTalk論壇上的回饋 化為產品進步動力

2015-11-30  TWM

ZenTalk論壇上線一年多,會員數超過二十五萬人、發表文章超過五十五萬篇;而「Zen粉」關注、討論的不只是手機產品本身, 諸如外婆過世、跟老婆吵架都會在論壇分享。

從工程師技術導向,到消費者體驗為王,3C產品已不再是由規格、技術堆疊起的神聖不可侵犯之物,在「跨螢世代」裡,誰懂粉絲,誰就是贏家!

台灣老牌PC廠華碩跨足手機產品線多年,二○一四年起成立網路論壇「ZenTalk」,以一年三百萬元的行銷預算,小兵立大功。ZenFone手機品牌發展才第二年,就進入《今周刊》「智慧型手機」理想品牌調查第五名。雖然支持率最高的族群集中在五十五歲以上,但ZenTalk引來的世代不分年齡層,連國、高中生都可以當達人。

一開始華碩提出成立ZenTalk的想法時,外界普遍不看好。沒想到才上線一年多,論壇會員數已經超過二十五萬人、發表文章超過五十五萬篇、文章瀏覽總數更超過二千八百萬次,仍在持續成長。除了這些可量化的數據,ZenTalk對華碩的助益遠遠不僅於此。

與粉絲頻繁交流

當公司遇危機 粉絲自主幫忙消毒首先,「把粉絲當朋友」是華碩執行長沈振來親自指示的核心宗旨,網路服務技術中心ZenTalk處處長張麗玉表示,「Zen粉」關注、討論的不只手機產品本身, 連外婆過世、跟老婆吵架都會分享。

不定期舉辦線下活動更是ZenTalk的一大特色。成立迄今,線下粉絲聚會的「窩聚」已舉辦超過五十次,而辦公室內,更塞滿Zen粉送來的零食、水果、親筆信件等暖心小禮物。

「你用心,人家也會付出感情。」華碩網路服務技術中心技術長李子信說:「我們不希望用錢去經營,而是用感情與粉絲互動。」一年下來,Zen粉就像華碩品牌最忠實的衛士,張麗玉回憶,今年沈振來在香港一場發表會上的發言引發爭議,「多虧Zen粉主動了解事情始末,還到各大論壇上替華碩消毒,我們沒有操作,但效果比什麼都好。」不僅如此,Zen粉也成為推動Zen Fone進化的重要推手。華碩最初成立ZenTalk的一大目的,就是希望聽到更多使用者回饋的問題和建議。被封為「菁英攝影達人」的Zen粉Natsuki就說:「我用過很多手機,但每次出問題都得打轉來轉去轉不到的客服電話,ZenTalk的小編都會很快回答,速度快又親切。」

直接面對消費者

傾聽使用者心聲 研發新功能「我們過去就知道有很多愛用者,可是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或是知道這群人是誰,卻不夠了解使用者。」李子信強調,沈振來非常看重「使用者聲音(VOC,Voice of Customer)」,而Zen Talk的運作模式,就是在掌握VOC。

VOC除了來自平常在論壇上的資訊蒐集,ZenTalk的線下活動也提供開發者與粉絲面對面的機會,今年更曾安排內部手機工程師與粉絲交流,讓研發者直接了解粉絲需求,如今ZenFone能「雙擊喚醒手機」,就是接收粉絲建議而新開發的功能。

現在華碩也將VOC串進內部系統,讓研發人員可以隨時調閱、處理。今年截至十一月為止,總計蒐集到的VOC數約一千七百件,其中已經導入二二一件,接著還有一○六件計畫導入。

現在,華碩更將ZenTalk的成功模式「模組化」,不管是辦攝影大賽,還是小型窩聚,都能擬出一套標準作業程序。隨著ZenFone征戰全世界,手機鋪貨國家愈來愈多,ZenTalk也要跟著征服海外粉絲的心。

撰文 / 何佩珊、鄧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02

【新年特刊】謝國忠: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五險一金應減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3091.html

【新年特刊】謝國忠: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五險一金應減半

一財網 羅琦 2015-12-30 22:49:00

在謝國忠看來,中國經濟應該搞平衡發展,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五險一金減半。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情況下,經濟學者謝國忠認為,中國經濟應該搞平衡發展,將勞動者轉化為消費者。

謝國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發表了這樣的觀點。

在他看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五險一金減半。此外,增值稅應該降低到13%至14%的水平,把這筆錢直接放進勞動者的口袋,就可以轉化為消費。

第一財經日報: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情況下,2016年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里呢?

謝國忠:目前政府的願望是發掘新的投資熱點帶動經濟,但這不容易實現。第一,中國的經濟投資盤子特別大,接近一半的GDP。即使發現一個亮點,規模也比較小。第二,中國的產能過剩已經普遍化了,投資熱點就更不容易看到了。現在看到的,比如互聯網。互聯網最近幾年炒得很熱,投資很多,但從經濟宏觀數據看不出互聯網對經濟有正面影響,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一件事情。

所以,中國經濟的出路是平衡發展。目前,中國的勞動者並沒有變成消費者。需要刺激消費,說了十幾年——一會兒說中國人愛存錢,一會兒說中國人因為社保體制沒建好而沒有安全感。其實,從數據看,這些都不是實際情況。

中國消費問題的核心是收入問題,中國可支配收入比較低,只有GDP的四成,這個比例在世界大的經濟體里比較低。

其實,中國居民的儲蓄率跟日本以及其他東亞國家都沒什麽區別,大概是30%,中國大部分儲蓄不是家庭,而是政府。政府通過收入的重新分配,讓政府的收入占GDP比重為36%。在大部分國家,政府的收入一般還會再重新分配。

日報: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消費可以拉起來嗎?能用什麽政策推動消費嗎?

謝國忠:很困難。現在很多公司都在抱怨,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太高了。但其實不然,中國勞動力成本大概就是3000元,去除五險一金,可能到勞動者手里也就2000元出頭,相當於發達國家的八分之一。如果按照跨國企業自己的調查,中國勞動者的生產力跟歐洲、美國是差不多的,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只有收入重新分配才能解決中國的消費問題,比如五險一金可以減一半。美國在金融危機的時候,社保減了三分之一,這個錢直接進入勞動者的口袋,就會轉變成消費。在中國,五險一金最終是去投資的,因為它是儲蓄的一部分,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五險一金沒有必要收那麽多,因為我們不需要加大投資,這是一個核心理念。

我們的退休機制同時要做根本性改革,長遠的福利基金改革都可以重新一起做。但短期來說,五險一金可以減半,增值稅也可以相應減一些,現在17%屬於高水平了。

另外,中國各種費的水平也較高。例如,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主要原因是公路、碼頭都在收錢。我們的碼頭、公路都是過剩的。但如果投資更多的碼頭、公路,然後通過收費還債,物流成本就會越來越高,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對刺激消費不利。

再比如,日本的人均產值有4萬美元,70%是個人可支配收入,那就是3萬美元。

日報:2016年會出現哪些大的政策改革,來推動經濟發展嗎?

謝國忠:暫時還看不到。大部分人對減稅的是反對的,因為很多地方政府都說,錢都不夠花了,為什麽還要減稅?其實有些錢是不該花的,比如有些政府機構在十年里擴大了十倍。

第二,城市化的有關投資遍地開花,其實有資源的浪費。城市化應該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可以集中20個、30個城市發展,讓大量的人口轉移到這些大城市。這樣效益高,對自然環境保護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