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最具品牌價值的蘋果(Apple)公司總是能帶動科技創新應用,但誰能想到,由它吹起的「藍寶石手機面板夢」,竟然不到一年就泡沫化! 被蘋果欽點的藍寶石原料與設備大廠——極特先進科技(GT Advanced Technologies,GTAT),於十月六日宣布聲請破產保護,全球科技界譁然。 藍寶石是一種硬度僅次於鑽石的水晶玻璃,因為防刮,一直以來備受頂級手表製造商青睞。可是,當蘋果企圖把藍寶石用在iPhone的面板上,這項「舊材料新應用」馬上面臨挑戰。去年十一月初,蘋果和極特先進簽下一筆五億七千八百萬美元的獨家長約,在亞利桑那州設廠,安裝了至少兩千座的長晶爐。外界解讀為,這是蘋果為iPhone 6搭載藍寶石面板鋪路。 有了蘋果加持,極特先進股價一路從十.一○美元,漲到今年七月二日最高點十九.七七美元,漲幅近九六%。可是,九月九日iPhone 6面世,兩款尺寸的新機卻不見採用藍寶石面板。不到一個月,極特先進在十月六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藍寶石泡沫終告破滅。 瑞銀分析師Stephen Chin在報告中指出,極特先進每月的藍寶石材料出貨量,應該只有兩百萬片,但他們評估,要供給蘋果的正常數量,必須每個月到達三千二百萬片。 供應商:極特訂單成空良率不足、無法量產變破產 這背後代表的是,良率過低。 任何材料想要大量生產,原料品質與加工技術都必須到位,一是前端原料是否穩定供應,一是後端加工技術良率是否到位,兩者完美搭配,才能達到終極目標:量產。 市場調研機構LEDinside研究協理儲于超指出,根據研究,極特先進的良率只有四成左右,不足以應付iPhone 6每年七千萬至九千萬支的龐大出貨量。 極特先進在申請破產時表示,截至九月二十九日,公司的現金只剩八千五百萬美元,無法應付明年將到期的八千八百萬美元還款,加上未來五年到期的可轉債約四億三千萬美元,可能也會被債權人要求提早履約,因此只好申請破產保護。 隨著被看好的新星隕落,蘋果會就此放棄藍寶石夢嗎? 儲于超認為,應該不會,因為「蘋果布局得很深很早」,他們早將藍寶石用於相機鏡頭保護蓋、指紋辨識的home鍵,且明年上市的穿戴式裝置Apple Watch,也已經宣布會採用藍寶石面板。 對手:華為、京瓷搶進供應鏈提早擴廠恐供過於求 與蘋果共同研發藍寶石面板切割設備的中國上市公司——大族激光,其量測及微加工產品線副總經理高昆更透露,儘管極特先進破產對蘋果「影響肯定非常大」,但光是大族激光今年出貨給蘋果的設備,就高達至少六千萬美元,就他所知,蘋果每個月仍小量生產,「蘋果的投資已經出去了,不可能放棄!」 除了極特先進受重創,這場藍寶石面板夢,另類的受害者,可能是跟風的非蘋陣營。儲于超表示,蘋果的創新已帶動競爭對手跟進,包括日本智慧手機廠京瓷(Kyocera)和中國手機廠華為,都搶先推出藍寶石面板手機,相關供應鏈都已經擴廠,但在蘋果缺席之下,需求端沒有帶動,未來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現象。 【延伸閱讀】台廠鑫晶鑽,受害人變另類受惠者? 極特先進申請破產事件,有如漣漪效應,從美國向全球擴散,在全球上百名債權人中,其中一位,就是台灣廠商——鑫晶鑽;但它並沒有以受害人自居,反而乘此機會,出了點風頭。 總部設於竹科的鑫晶鑽,成立於二○○○年,是LED上游的原物料製造廠商,主要產品為LED藍寶石單晶棒、晶圓等,專供光電、半導體、無線通訊等產業應用。 就在極特先進申請破產當天,外界才得知,原來這家台灣小廠與其有合作關係,鑫晶鑽發言人許雅玲表示,公司在二○一一年因驗收極特先進設備不過,向美國仲裁協會申請仲裁,今年八月結果出爐,極特先進須返還兩千多萬美元貨款。 沒想到,極特先進尚未還清,就申請破產保護,許雅玲說,這一切只是巧合,他們也不認為錢拿不回來,「因為對方還有很多資產。」 隨著事件發酵,鑫晶鑽十月九日卻對蘋果子公司蘋果亞洲,以及台灣廠商神腦國際和威寶電信,提起侵害專利告訴,求償新台幣三億元,理由是:鑫晶鑽將藍寶石用於手機鏡頭製造的專利申請,比蘋果早了七個月。 蘋果將藍寶石應用在手機鏡頭上,已非一天兩天,為何現在才提告?許雅玲坦承,此時提起訴訟,更接近策略考量,「希望能提高(公司)能見度,當然也樂見可以收取更高權利金,增加獲利。」看來,極特先進破產的蝴蝶效應,比想像中還大! 文:顏瓊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