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欄】真相只有一個 ——中國經濟、金融數據矛盾背後的解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40

近期公布的部分金融數據和經濟數據顯示出經濟指標存在相互矛盾的方面,令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是否好轉、內需是否仍疲弱產生困惑。

比如,M1-M0增速所表征的經濟活力指標在9月似有失真;未貼現票據減少,短期貸款增多;水泥價格和進口數據與其他工業品價格數據出現背離。

對此,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債券分析師鄧海清點評稱:

一、當前經濟中相互矛盾的指標:經濟到底在轉好還是維持疲弱?

將金融數據與當前已經公布的經濟及其他高頻數據放在一起,我們可以將其總結為兩類相互矛盾的指示指標,並對其進行解釋。

第一、從金融數據方面,一方面,M1-M0增速所表征的經濟活性程度下降至4.91%,表外票據融資連續3個月大幅下行表征銀行對企業票據投放似乎趨於謹慎;另一方面,短期貸款投放增加,銀行對實體企業的風險偏好似乎在上升;

第二、從經濟數據方面,一方面,全社會用電量雖然較8月回升,但2.70%的增速仍然為18個月以來的次低;PMI雖然仍然在榮枯線上方,但較8月並無好轉;CPI增長1.60%,觸及近年來的低點,引發通縮預期;另一方面,水泥價格開始上行,進口增速從大幅下降扭轉為增加7.00%,似乎提示內需9月企穩且大幅增長。

那麽,這兩組矛盾的數據背後到底提示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二、銀行風險偏好上行了麽?——未貼現票據減少,短期貸款增多說明了什麽?

我們認為,如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所說,9月存款偏離度新政對存款產生影響,M1-M0增速所表征的經濟活力指標在9月似有失真。但是,票據與短期貸款投放背後的邏輯是什麽呢?

我們認為,近三月銀行未貼現承兌票據的投放減少可能與以下所說的兩重因素有關:

第一、票據融資與農業生產周期密切相關,三季度農業生產活動所需資金量的下降使得票據融資需求下降,但是我們認為這不足以解釋這三個月票據融資融資的大幅下降,因為這明顯偏離了季節性;

第二、與今年以來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的同比增速下降相應和,在企業經營活動轉差的時期,企業自身的票據活動減少,票據質量下降導致銀行對票據的投放態度趨於謹慎。

我們認為,表內票據融資的減少來源於兩方面,一方面、銀行票據承兌的意願和可承兌票據的可得性下降;另一方面、銀行在票據非標上的操作增加,導致票據貼現融資的增速下降。在銀行貸款投放限額管理的背景下,若銀行不按計劃投放信貸,則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明年信貸限額指標的縮小,不利於銀行的整體發展,因此,銀行增多了短期貸款投放而減少了中長期貸款投放,同時整體貸款投放增長是出於限額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短期貸款的占比上升和票據占比的下降將使得一般貸款的供求關系發生一定的改善,因此,以一般貸款利率所表征的社會融資成本將或出現小幅下行。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9 月短期貸款的占比上升並不能佐證經濟活力上升和銀行風險偏好上升,而根據經濟指標,當前實體經濟增長依然疲弱,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更為不理想,企業的活力不可能如此迅速恢複,貨幣寬松仍然任重道遠。

其他金融數據的解讀,我們認為基本上沒有可以突出的亮點,對於金融監管問題我們全年以來也討論過多次,在此也不再贅述。

三、內需是疲弱麽?——水泥價格、進口數據與其他工業品價格數據的背離原因為何?

為什麽9 月鋼鐵、煤炭價格持續下行而水泥價格卻出現走高呢?為什麽進口大幅增長而南華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行呢?

從進口的分產品類別數據來看,目前已經公布的數據中,僅有金屬加工機床的增速大幅上升,其他項目仍表現平平,加工貿易在9 月的超預期增長帶動進出口的同步反彈,IPHONE6 的集中出貨或是主要因素,進口佐證內需回穩的邏輯更難以成立。

從各項工業品價格來看,水泥由於庫存低更易受到需求影響,鋼鐵和煤炭庫存使得其對需求反映不如水泥敏感。但是在9 月房地產仍然未見任何亮色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基建的增長是帶動水泥價格反彈的重要影響指標。而社會用電量的維持低位可以佐證當前經濟活動難言恢複。

綜合以上,我們對9 月的經濟解讀為:基礎設施建設帶動9 月經濟弱勢企穩,帶動水泥等工業品庫存壓力有所降低。但是實體經濟依然疲弱,中小企業經營未現亮點,壞賬背景下銀行風險偏好難言上行。總體來看,我們認為實體經濟的增長及其模式的轉變仍需貨幣寬松,貨幣寬松遠未到需要考慮扭轉的時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