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YC創業第一課:什麽是好想法?如何做出優秀的產品?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28/146188.html

YC 與斯坦福合作開設了新課程「怎樣創立一家創業公司」。課程除了 Sam Altman 本人授予之外,還將包括 PayPal 創始人 Peter Thiel 授予的壟斷理論,以及著名投資人 Marc Andreessen、Ron Conway 以及 Pinterest 的創始人 Ben Silbermann 的「怎樣融資」等等。

第一節課由校長本人和 Facebook 的第三號員工 Dustin Moskovitz 上陣。正如 Sam Altman 所說,他們在 YC,給創業公司的建議都非常具體,但這麽多的創業經驗之間存在著 30% 的共性。這是他們第一次嘗試記錄這些共性。

本文根據 How to Start a Startup Lecture 1 聽譯整理而成。
 

現今的媒體把創業描述成為一份非常光鮮、自由的工作,其中存在的誤解,讓不少人盲目地「為了創業而創業」。Dustin 根據自身經歷及經驗告訴我們,現實並非如此。

邊開派對邊工作?

實際上 CEO 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辦公桌前度過的,他們或思考如何完善產品,或回複用戶反饋郵件,或幫助解決工程上的難題。創業面臨非常大的壓力。創業者的抑郁在最近甚至成為了一個話題,被《經濟學家》以漫畫的形式登上了雜誌。所以這不是危言聳聽,是赤裸裸的現實。

創業者的壓力,一來自於自身承擔的責任。誠然各行各業的人都會害怕失敗,但創業者的失敗將牽連到跟隨自己的職員。有的職員以此謀生計,更多的人則是把自己的時間成本給了公司。創業者必然是希望能不要辜負這些信任的。

創業者的壓力,二是來自於工作變成了一個全天候的事情。當你已經就寢,或正在渡假,或一個平常的周末,一但有狀況發生,手頭的事情必須全都放下,一切以工作為先。 創業者的壓力,三來自於媒體的過分關註。適當的媒體曝光是件好事,但大部分人應該都不喜歡媒體連自己的隱私都暴露。

創業者的壓力,最後還有一點來自於,創業者是不可以輕易選擇放棄的。一個員工因為各種原因離開公司無可厚非,換做創業者這麽做是會受人指摘的。他需要跟公司共同奮鬥很長時間。如果公司發展順利,這個時間可能會是 10 年;如果不順利,也至少需要 5 年。前 3 年用來意識到公司的前景黯淡,後 2 兩年則是在收購公司度過。在這個時間點之前離開,不僅自己利益受損,員工的利益也會受到牽連。

曾經有人說過,一個 CEO 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調節好自己的心理狀態。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

可以享受老板的權力?

當我們在工作的時候經常認為老板將時間和經歷花費在了不必要的事情上,自信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其實未必。

Evernote 的 Phil Libon 說過:

創業公司的 CEO 並不如人們所想,是公司的頂層人物可以發號施令。實際上你需要對所有人匯報工作,你的員工,用戶,合作夥伴,媒體,他們反而更像你的老板,因為你需要照顧到所有人的想法。

員工會對公司的發展各執一詞;用戶對產品的需求不盡相同。因此,當你覺得你的老板是個傻瓜的時候,他其實只是在抉擇要如何平衡「老板們」的矛盾。

如果你當老板,或許周一來的時候還信心滿滿,胸中有雄心壯誌,第二天就可能因為有個重要的員工要辭職而被迫分散心力優先處理緊急事件。

工作時間靈活?

老板的工作時間很靈活,可以制定自己的行程。這聽起來的確很吸引人。可實際上,你需要 24 小時待命,工作與生活已經沒有界限。這個工作的推動力不僅來自於你自身對產品的熱愛,也來自於與你合作的夥伴和投資人的期待。

有些公司聲稱一周可以只工作 4 天,甚至 12 個小時。如果你只是想在一個很小的領域內做一個小生意,這也未嘗不可。可一旦你想要做些許擴展,即便只是招 2-3 個人,也需要全職工作才能應付得過來。

金錢、影響力雙豐收?

創立自己的公司能賺更多錢,同時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可實際上,你在初創公司擔任重要職位賺得也並不少。

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計算: Dropbox 和 Facebook 的估值分別是 100 億美金和 2 千億美金左右。如果你在早期加入 (第一百名員工),獲得公司 10 個基點的股份,那就分別是 1 千萬美金和 2 億美金(當然你的職位應該是個很有經驗的工程師)。就算你在 2009 年加入 Facebook,成為他們的第 1000 位員工,那你也能獲得 2 千萬美金。這些數字已經非常高了。

那作為一個創業者你能獲得多少呢? 我們假設一個照看動物的創業公司在創立後第四年,估值達到 1 億美金。通常來說創始人能獲得 10%,事實上的比例肯定有波動,但這個數據是較為平均和合理的。(如果創始人獲得的比例高於這個數字,或許你該考慮分更多利益給員工。)所以,作為創始人,你的身價能達到 1 千萬美金。 再假設有個非常了不起的太空旅行項目,在第四年達到了 20 億美金,則創始人獲得 2 億。

至於影響力,我認為這是與公司的市值直接掛鉤的。到一個成熟的大公司,你的影響力會擴大,因為有更加廣泛的用戶基礎(例如 Facebook 和 Google 都有上億的用戶),完整的基礎設施,可以隨時組成一個有執行力的團隊。Brett taylor 作為 Google 的第 1500 名員工,開發了 Google Map。JR 在 Google 開發了 Gmail 內的 chat 對話框,並在 Facebook 的 hackthon 中領導小組開發出了「點贊」功能。這些都是影響力非常廣泛的產品,他們都是借助大公司的平臺成功。

只有「這個產品不得不做」的沖動,才是正經的創業理由。你應該能感受到這股沖動,並且認為世界上需要這麽一款產品,它非得由你來完成不可。你的熱情能感染職員,你自己的潛意識里也能認識到,自己是不是真的熱愛這件事。

重新衡量過自己的創業動機後,接下來需要考慮的事情就是你的創業想法是否優秀,產品是否完美,團隊是否出色,執行是否到位。在第一課中,我們先來談談想法和產品。

想法

想法重要嗎?

關於創業想法,最近很流行的一個說法是「想法並不重要」。這個理念叫做 pivot,他們認為無論創業想法是否有價值,未來是否有市場,都可以先付諸於行動,再在實踐中快速叠代,最終找到正確的定位。這種做事方式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正確的,因為在實際上手之前,創業者想要準確預測未來每一步的動向是非常困難的。但是 YC 的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成功的公司在創業初期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即便是那些采用了 pivot 而獲得成功的公司,產品每一次的轉變依然是在創始人的控制之中,並非漫無目的。想法很重要。

好想法能給為公司職員們亮起一盞綠燈。人們知道要向哪里前進,能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好處。

首先,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目標,你很難讓一群人專心、高效地工作。

再者,一家優秀的創業公司需要十年以上時間耕耘。創始人本身也需要一個奮鬥的目標以使自己更加投入到事業中。如果創業者對這個想法缺乏足夠的認同感,很可能導致中途放棄。創立一家公司的痛苦,需要想法本身帶來的使命感抵禦。

最後,公司外部的組織也會樂於幫助這樣有遠大目標的企業。

好的想法是什麽樣的?

如果有很多創業想法在腦中徘徊,那就選擇出現頻率最高的那個。因為那往往是你最愛的一個創意。

一個好的主意一開始看起來可能非常不靠譜。Google 提供網絡搜索服務,Facebook 提供讓窮苦大學生上傳自己狀態的平臺,即便現在聽起來這些想法也貌不驚人。當然,當人家覺得這個想法很瘋狂時,你自己心里必須對你堅持這個創意的原因如數家珍。

好的創意初始階段切入點要盡可能的小。

好想法能用一句簡單的話解釋清楚。

與市場上現有產品有很大的不同,而不是只在設計或所涉及的領域微創新。

從受眾的需求出發。

怎麽獲得想法?

獲得一個傑出的創業想法是需要練習的。Paul Gram 會在下周的課程中分享這部分內容。

關於市場

當產生一個創業想法,分析市場的重要性很容易遭到忽略。除了產品本身,產品面向的市場目前規模如何,未來有沒有拓展的潛力,以及公司將來的發展路線等等都必須考慮到。其中對未來市場的預測尤其重要。包括很多投資人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他們太關註產品本身和市場目前規模,但卻忽略了產品在十年內可能的發展。一個規模雖小但在迅速擴張中的市場要好過一個規模大卻發展緩慢的市場。發展市場中的顧客,面對自己的需求急需一個解決方案。他們會因此願意容忍一個尚不完美的產品。產品和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同步發展。作為學生有一個優勢,就是對這種有發展潛力的市場有較高的嗅覺敏感度。

產品

有了一個自己熱愛並且有市場潛力的創業想法之後,下一步就是創造出一個優秀的產品。只要產品足夠優秀,滿足用戶的需求,融資、公關等後續操作就會水到渠成。

如何創造出優秀的產品?

在 YC 我們是這麽做的:創始人每天除去吃飯睡覺、鍛煉身體,剩下的時間全都用來不斷重複「與用戶交流」,「根據反饋改進產品」這一循環。創業者需要這樣一個把用戶的反饋轉化成產品的機制。首先,不要試圖通過 Google Ad Words 尋找你的目標用戶。請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一個對產品有認同感的人,將他招入公司。觀察他使用產品的習慣,詢問他是否喜歡,是否願意為此支付費用,是否會向朋友推薦這款產品。分析用戶的需求後,改進產品。新產品再由用戶試用,提交新一輪的反饋。這個反饋循環應該存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同時註意,這項工作必須由創業者親自完成,不可借由員工之手,因為這是了解自己目標用戶的絕佳途徑。

先讓一部分人愛上你的產品。當有一批初始用戶非常熱愛你的產品時,他們會主動向身邊的人推薦。這樣不斷發散開來,用戶數就會飛快地增長。可如果一開始只有一部分人對你的產品表示還行,那他們後續也很難從這份「還行」,發展到熱愛。若用戶數沒有自然增長,說明產品尚不夠優秀。不要忽視這個現象,並抱著僥幸心里,只顧坐等合作夥伴的援助。

產品要簡單點再簡單點。產品日後的設計可以非常龐大,但在初始階段一定要簡潔易用。想想只有一個輸入框,兩個按鈕的 Google,你就能明白。簡單的產品還有一個好處,開發者能在一個領域將一個性能做到機制。這在日後會成為用戶愛上產品的理由。

CEO 的考核標準,就是公司未來的樣子。所以要用能衡量未來發展的指標,來評判公司的現狀,並對結果誠實。這些指標包括,活躍用戶數,活躍程度,用戶留存率,收入,凈推薦值等。

本次課程推薦的相關書籍:

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

Zero to One

The Facebook Effect

The 15 Commitments of Conscious Leadership

The Tao of Leadership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