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將中國經濟下滑歸咎於房地產,樓市的確在一二季度超預期降溫,拖累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工業產出,但近來經濟大幅走軟依然還是同樣的邏輯嗎?
安信證券經濟學家高善文在最新的經濟觀察報告中稱,8 月經濟失速和房地產基建的關聯似乎不大。私人投資加速下降和中下遊行業廣泛的存貨調整可能是主要原因。
他提到:
年初以來水泥量價齊跌,這反映了房地產和基建合並增速的下滑。但最近兩個月,水泥產量低位穩定,水泥價格觸底並顯現出回升跡象,看起來 8 月工業的失速與房地產基建的關聯並不大。因此我們懷疑,私人投資的加速下降和中下遊行業廣泛的存貨調整,可能是工業數據斷崖的主要驅動力。
私人投資加速下滑和中下遊行業廣泛存貨調整的誘發因素仍然很不清楚。猜測這也許包括近期反腐的深化,和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初銀行體系的信貸緊縮。去年底三中全會以來,市場對改革的樂觀預期,可能還加劇了中下遊行業尤其是下遊行業的存貨累積。
一般而言,存貨調整的拖累作用不會持續太久,大約 1-2 個季度就會消失,值得擔憂的是私人投資的加速下降,這給經濟運行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受擾動因素消退和基數影響,未來幾個月工業增速也許會小幅回升,但工業品價格、工業企業盈利將持續承壓。
從9月以來,雖然房地產市場仍然不景氣,但是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環比同比已經有所改善,只是改善的力度還很微弱。
最近,在多地放開限購後,不少地方已經開始給限貸松綁,8月紹興就成為首個限貸限購雙放開的城市。隨著政策的推開,商品房銷售則有望回升。
下圖來自安信證券報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