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酒精飲料行業國際比較研究(5)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1bx.html

我們再來看亞洲國家。從1960-1990年,日本的人均純酒精消費量大約上漲1倍。1990年之後比較平穩,2000年之後略有下降。在2010年日本的酒精飲料消費結構中,蒸餾酒占52%,其它占25%,啤酒占19%,紅酒占4%。其它指的是由高粱、玉米、大米、小米等釀造,但未蒸餾過的酒。我們猜測其它里面最多的是日本的清酒,清酒是借鑒中國黃酒釀造法而發展起來的日本國酒,在日本的消費量很大。但是日本的清酒未經過蒸餾,度數一般不超過20度。日本消費的烈性酒(蒸餾酒)主要是燒酒。

 

表十一:日本人均純酒精消費量

酒精飲料行業國際比較研究(5)

韓國的酒精消費在60年代中後期和70年代早期突飛猛進,從人均5升上漲到了人均17升。70年代中期之後逐漸回落到7.5升,2000年之後又逐漸回升到12.3升(2010年)。

 

 

表十二:韓國人均純酒精消費量

酒精飲料行業國際比較研究(5)

韓國的酒精消費結構中,蒸餾酒占81%,啤酒占18%,葡萄酒占1%,其他占比不足1%。韓國人最常喝的燒酒,其酒精度數只有20度。真露是韓國燒酒的第一品牌,市場份額超過50%。真露雖然經過蒸餾,但是其酒精含量卻很低,比未經蒸餾的日本清酒高不了多少。我們估計2000年之前,世衛組織的報告未將韓國燒酒統計為蒸餾酒,而放在“其他”中,導致我們在圖中看到2000年前占據韓國市場份額第一位的是“其他類”。2000年之後改正過來了。

 

我們暫時未找到臺灣的酒精消費量的數據。但是臺灣的市場和大陸的市場有很大的區別。最大的不同是臺灣的酒精飲品呈現出流行趨勢的特點。1987 - 1993年臺灣幾乎成為白蘭地的天下,1993 - 1996年威士忌取而代之,1996 - 1998年則是紅酒的狂潮。過去30年,國外知名的酒類幾乎都在臺灣流行過了。目前廣東也流行喝洋酒,會不會是一陣風呢?

 

最後我們來對中國的酒精消費做個估算:

 

表十三:過去6年中國成年人人均酒精消費量推算

酒精飲料行業國際比較研究(5)

註:啤酒按4%的酒精含量,葡萄酒按12%,黃酒按16%,白酒按50%

 

中國的成年人人均純酒精消費量已經達到7.4升,與日本的人均消費量相同;比OECD國家平均9.1升低19%;遠低於韓國的12.3升。韓國的人均純酒精消費量變化較為劇烈。我們估計中國出現韓國這種先大幅上升後大幅下降,然後又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中國的人均收入仍在持續增長,人均酒精消費量離OECD的平均水平還有19%的距離,我們估計在未來10年里,中國的人均酒精消費量仍會緩慢增長,達到一定的高度(比如9-10升)之後再保持穩定或非常緩慢地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5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