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不能成為主流投資的另類剖析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9rmh.html

為何有著巴菲特、費舍、林奇等很多成功案例的價值投資方法,在證券投資中一直不能成為主流投資,反而至今鮮有成功案例的技術分析、趨勢投資一直占 據著證券投資的主體?今天從一個側面談談這個問題——那就是價值投資及價值投資者是不受很多群體歡迎的,而這些群體又擁有著強大的市場聲音。 我想第一應該是券商,作為在這個行業中從業者最多的證券公司,也許是最不歡迎價值投資者的,價值投資者的換手率通常是非常低的,如果市場上都是價值投 資者,恐怕很多券商都會倒閉,因此,券商永遠要高薪雇傭大批證券分析師、研究員,不厭其煩的點評股票,日復一日的重複著買入賣出建議,不停的“克隆”著公 司研究、評級報告,雖然有時他們對於同一公司股票10元時評級是買入、5元時確是賣出,無論正確與否,這都不影響他們永遠辛勤、賣力的工作。也許在這背後 有一個聲音是永恆的:交易吧,我的朋友!你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見鬼去吧,那些“占著X X,不X X”的價值投資者們,你們真是令人厭煩之極的傢夥。 所謂的“莊家”討厭價值投資者,筆者一向認為市場上根本不存在長勝的“莊家”,但不可否認市場上一直有坐莊者的存在,雖然他們也會虧損甚至破產。而這 些“莊家”也是討厭價值投資者的,因為他們是絕對不能從價值投資者手中拿到任何一股處於低估區域的股票,同樣也不能把任何一股高估的股票拋給價值投資者。 在“莊家”看來,價值投資者總是與他們為敵,雖然價值投資者未必會這麼看。 機構投資者討厭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者大多是願意獨立思考的獨立投資者,而且即使用一部分資產配置被動的指數基金,也不願把錢交給“勤奮”的機構管 理。在機構的眼裏:這些頑固不化的傢夥,非但不把資金委託給機構投資者,還總在機構投資者想買入前買入,而在機構投資者想賣出前賣出,總是會阻礙他們的 “錢程”的。 媒體、股評、黑白嘴討厭價值投資者,價值投資者是不會理會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的。即便他們非常辛苦地撰寫文稿、錄製節目;不厭其煩、不辭辛勞、苦口婆 心地告訴我們“如何獲利”,但價值投資者大多是不會領情的。正如巴菲特合作夥伴查理芒格對投行報告的評價“:我寧願再倒找250萬美元也不要看這些垃 圾。”
技術分析派討厭價值投資者,技術分析派看到價值投資者的收益時總是會不平衡的。在他們看來,這些懶懶散散、笨手笨腳、連K線圖都不會看,平日裏連股價是多少都不知道的傢夥們,憑什麼比勤勞智慧的他們賺得多呢? 最後,交易所討厭長期投資者,交易所總是會無比辛勤地推出那些眼花繚亂、富有魅力的交易品種(如股指期貨),但價值投資者是不會關心這些不具備“創造價值”能力的東西的。 我想價值投資難成主流投資,和以上諸多力量不歡迎價值投資也許有一定關係吧!


企業的成長是責任的集聚 :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而傳化的經營理念是以市場為中心,追求品質的最高點和成本的最低點。這樣就會存在風險和衝突。請問傳化是如何解決的,以及是如何防範的? :什麼叫做企業家,不是以企業的規模來界定的,而是以履行的社會責任來界定的,如果這個企業不履行好他應該承擔的這種社會責任,企業再大他也不是企業家,而是企業主。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 傳化董事長徐冠巨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到:表面上看,民營企業成長的過程是一個社會財富的集聚的過程,與其說是財富的集聚,不如說是責任的集聚。企業參 與社會的公益事業,承擔了更大的責任,說明企業有更大能力去整合社會的各種資源要素,可以做更大的事業,相應的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就會 更大。 :如何使企業的慈善行為也服務於企業的經濟目標,首先就要重新審視企業與社會的關係;第二是要尋找社會利益與企業經濟利益的結合區域,找到那個能夠對 企業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的慈善活動;最後是通過一系列的慈善活動,改善企業的競爭環境,來促進社會目標和經濟目標的一致性,提高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和長期 盈利的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