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敗局】MSN Messenger將關閉,微軟都做錯了什麼?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09.html
MSN是我遊走「貴族聊天」行列的最初工具。只不過,對於其退出中國市場這個消息,光打感情牌似乎有些蒼白,因為它確實已經有名無實夠久了。回想一下,上一次點開這個「小綠人」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反正我是不記得。

作為微軟公司1999年推出的一款IM軟件,MSN Messenger曾經一度成為全球佔有率最高的即時通訊類軟件,高峰時曾佔據全球即時通訊市場40.67%的市場份額,背靠微軟的堅實後盾,2005年一踏入中國市場更是直接達到10.58%的市場佔有率。

可正是當時企業和商務人士最鍾情的聊天軟件為何會如此落寞退場?是「高傲」犯的錯還是「緩慢」揭的底?

用戶體驗是病因

MSN Messenger定位是一款比較偏向商務應用的即時通訊軟件,也就順其自然的走上了「高大上」路線。可是,微軟忘了,互聯網時代要的不是「品味」,而是「感受」。

相比於裸奔註冊的屌絲QQ分鐘搞定,MSN Messenger又是郵箱捆綁又是聊天轉換,可是急壞了小夥伴;終於成功登陸,界面的單一慘白又使得望而卻步;最後,操作半天才發現,找下個人信息也無處可尋,本以為內容無比豐富的強大軟件,最後在中國卻只剩下聊天功能和郵箱服務,而且聊天會聊出廣告頁面,郵箱最常收到的是垃圾郵件。

作為一個聊天工具,在線穩定是基本要素。不停掉線、登陸失敗對於MSN Messenger來說居然是家常便飯;不能快速的發送一個文件或圖片更是難以接受的一個關鍵點,離線發送、斷點續傳、截圖功能、群組等功能都不能很好應用這要我們怎麼聊天?

還有更不可思議的,偌大的微軟公司,市場佔有率正高的MSN Messenger業務,在中國竟然沒有客服電話,找不到售後服務人員,這實在讓人無處說理。

對中國市場沒有提前做好調研,對中國用戶需求沒有及時應對,注定了MSN Messenger在中國市場只能越來越邊緣化。

技術創新是命門

互聯網時代,最不缺少的就是軟件應用,分分鐘都可以出現成千上萬個,你引領了潮流並不代表成功,你堅持了潮流才能算是王者。

當聊天軟件很少時,MSN Messenger的推出提前佔領了市場;當其它同類軟件陸續出現並不斷增加功能完善體驗時,MSN Messenger依然止步不前;當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手機QQ火速佔領市場時,它終於被甩出了幾條街。

騰訊能夠在QQ不斷壯大的同時,意識到推進空間、微博甚至微信全產業鏈的整合,而作為全球最大的軟件企業,不管是操作系統、瀏覽器還是辦公軟件都在中國市場領先的微軟卻始終沒有打通產品線,使得MSN Messenger孤單游離缺少用戶粘性。這种放任自流的態度怎能得到擁護?

如果微軟能夠在技術創新方面及時跟進,緊抓時代趨勢,同時快速整合其下桌面和移動端產品線,現在可能也就沒騰訊QQ的什麼事了。當然,這也只是「如果」,事實是當下通訊軟件中已經沒有MSN Messenger什麼事了。

「慢一步,錯終生」在這裡形容微軟一點也不為過。

生命週期已至

在我看來,與其說MSN Messenger是鎩羽落敗,還不如說是生命週期已至更易理解。

由於時代的進步,競爭對手、消費水平、取向偏愛以及產品技術和其它因素的影響,產品在一定有效時間內必然會發生市場接受程度以及銷量上的下滑變化,從新生期到成熟期乃至衰退期是一個產品的正常生命週期,只有經歷這個週期才能促使伴隨新技術的新產品問世,從創新層面推動社會進步。

其實,微軟的傳統思維方式本身就很難和用戶達成共識,而MSN Messenger在微軟的運營之下也不可能再有新的變化,也就是說,它的生命週期已經到了,離開是必然趨勢。

任何一個「外來人士」初來乍到中國總會有些水土不服,這是通病,可如果一意孤行,拒絕改變,「被逼出境」也就在所難免。借用一句網絡留言「MSN走了,連一個中文名字都沒有留下過」雖然並不能完全準確的表達,可也一定程度上說明微軟沒有找對中國市場的戰略方向是決定其落敗的根源。

最後,我只想對MSN Messenger說,遇見你是情非得已;愛上你才知苦不堪言;放棄你只能送到這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