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民企首獲原油進口資質

來源: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965

2014年08月29日 06:09 AM

中國民企首獲原油進口資質

背景
評論 打印 電郵 收藏
 

經歷幾個月的期待後,中國向一家非國有企業發放了原油進口牌照,向著放開國企主導的石油業、引入競爭機制邁出不情願的第一步。

此前各方滿懷希望地認為,中國將向獨立企業發放更多牌照,從而放鬆對原油進口的管制,最終放開整個石油行業。但到目前為止,這些都未能成為現實。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批準文件,總部設在西北邊陲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廣匯能源(Guanghui Energy),今年可進口20萬噸原油。

通過選擇廣匯,而不是任何“茶壺”煉油廠,即那些對中國兩大國有石油企業——中石油(PetroChina)和中石化(Sinopec)——構成威脅的獨立煉油企業,商務部並未真正放開市場。廣匯已經擁有哈薩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氣區塊,但沒有煉油廠,因此它的原油最有可能在中石油在新疆的某家煉油廠加工。

“人們對改革有很多期望,希望很快就會有突破,所以他們對這個消息感到興奮。但改革實際上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能源咨詢公司安迅思中國(ICIS China)研究總監李莉表示。改革者們表示,打破壟斷石油巨頭對進口、國內管道和其它戰略領域的把持,對於終結它們的霸主地位、創建一個更具競爭力和高效率的能源行業是必要的。

作為其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的一部分,中國將大約10%的原油進口分配給非國有的貿易商,但額外文書要求實際上限制了這些進口的競爭力。

劍橋能源咨詢公司(IHS Cera)常駐北京的周希舟表示,中國的改革往往在阻力最小的點起步。“此舉將受到國家石油公司較少的反對,”他表示。“這麼多領域仍由國家石油公司占主導地位,這一開放對它們不是很有威脅。”

大多數中國的原油是通過中石油、中石化和規模較小的中海油(Cnooc),以及兩家國有貿易公司進口的。“茶壺”多數位於山東省,它們占中國煉油產能的大約16%,盡管官方通過放貸和產能限制迫使它們關閉,但它們仍頑強地堅持著。

廣匯已經是繞開石油巨頭的先驅。去年底,它開通了中國第一條獨立的跨境管道。該公司在創立之初在新疆生產液化天然氣,然後用卡車運到中國其他地區,成本低於中石油的輸氣管道。

譯者/和風

相關文章

中國啟動央企改革試點 2014-07-16
煉油業將步鋼鐵行業後塵? 2014-07-15
中國國企改革要先理順管理層“動機” 2014-06-05
如何看待中國油企“走出去”? 2014-04-09

韓碧如上一篇文章

津巴布韋總統未如願獲得中國無償援助 2014-08-29

分享本文

排序: 評論總數
[查看評論]
未經英國《金融時報》書面許可,對於英國《金融時報》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FT中文網(或: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經英國《金融時報》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1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