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糧食產量“十一連增” 為何進口猛增八成?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038

糧食安全, 小麥, 谷物進口, 幹旱

中國糧食生產已實現十一連增,但本月中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以小麥為首的谷物進口量大幅提速,前七個月谷物進口同比激增80.7%。對中國糧食安全的擔憂因此加重。

自2008年以來,中國已從糧食凈出口大國轉變為糧食凈進口大國,糧食安全問題更加引起國內關註。對於為何今年農產品進口增長加快,海關總署的分析文章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國內需求旺盛,二是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處於低位。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韓一軍也認為,糧食進口增速較快的一個原因在於國內外價差在逐步擴大。目前國際小麥離岸價加上各種費用到境後必國產小麥市價還便宜10%左右。

路透報道指出,中國政府收儲價格是主導國內谷物價格的最核心因素,境內外價差由來已久。該報道提到新湖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時巖的看法:

收儲制度的存在擡高了(國內)谷物的價格,但有些谷物是可以替代的,...像高粱、大麥這些沒有進口配額限制的谷物進口最近的確異軍突起。

時巖認為,把谷物進口大增簡單與糧食安全的憂慮聯系起來是比較誇張的,中國政府的糧食庫存目前比較充裕,現在政府考慮的短期問題可能不是糧食安全,而是如果讓市場消化儲備。

今年7月底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也援引中儲糧報告數據稱,去年中儲糧收購了近9000萬噸糧食,但大量托市收購的糧食由於價高賣不出去,糧食加工企業缺乏興趣,只能堆放在倉庫中,中儲糧倉容吃緊。

對於主糧進口大增是否源於供需失衡產生的“糧荒”,中證報援引的中糧期貨分析師範婧雅觀點認為:

我國目前完全有能力實現主糧的自給自足,如果再加上龐大的收儲數量,整體供給可謂寬松,主糧進口量大增並非是因為國內供求結構失衡。

從一系列的數據分析來看,我國主糧的凈進口數量其實非常有限,這一現象也並不意味著我國出現了‘糧荒’。

中證報報道也提到,對比發改委公布的糧食進口配額數據可以發現,即便進口數量有所增加,但是仍舊未能達到配額總量。即便是配額總量,在各類主糧產量中的占比也不足8%。所以進口糧食不足以改變中國糧食市場整體的供需平衡格局。

雖然數量有限,但是進口糧食對中國糧食政策的影響卻不容小覷。隨著小麥收儲數量達到創紀錄的水平,國庫庫容不足的問題進一步顯現。進口糧食的優質低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國進行農業保護政策的改革。

進口增加也使國內外糧價的聯動性加強。中華糧網柴寧認為,國際糧價暴漲對國內物價以及糧食安全的挑戰均不容忽視。

此外,隨著全球極端氣候頻發,過去十幾年才發生一次的糧食危機有越來越明顯的常態化趨勢。

今夏河南、安徽等12個省區出現不同程度的幹旱,一些糧食主產區的旱情更有可能加劇中國糧食進口壓力。雖然今年年夏糧豐產,但畢竟秋糧的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七成。

韓一軍認為,中國應高度重視糧食危機或糧價高漲,堅持立足於國內生產保障糧食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