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長投資:不是「股」不行,是「你」不行 跟我讀研報

http://xueqiu.com/8016362355/30626495
格雷厄姆對成長投資成見不小,甚至直接拿費雪的成名作德州儀器開刀。

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他這樣寫道:

「德州儀器在6年間,股價從5美元漲到256美元,期間沒有支付過一次股息,而其每股利潤從40美分上升到3.91美元。(其股價的上漲幅度,相當於利潤上升的5倍,這正是此類熱門股的一般特徵。)但是兩年以後,其利潤下降了近50%,股價則下降了80%,跌至49美元。」

格老接下來的評論是:「如果股票選對了,買入的價格適當,並且在巨大的上漲之後、可能的下跌出現之前將其賣出,則會出現奇蹟。但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這種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費雪堅信企業的未來可以把握,而格老則認為投資世界的未來是不可知的。

費雪強調的是最後的結果,中間的過程可以置之不理。格老強調的是投資的過程,至於未來的結局,既取決於投資者,也取決於上帝。

他關心的是:在下一次經濟繁榮到來之前,企業是否還活著;在黎明到來之前,我,是否還活著。

如果說在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動盪的、琢磨不定的經濟環境無法讓格雷厄姆對成長投資產生足夠的信心的話,順理成章。但是70年代格雷厄姆在新版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仍然對成長投資心懷戒意就很值得玩味了。

因為在這40年的時間裡,尤其是伴隨著二戰後美國政治經濟軍事的迅猛崛起,許多大公司如可口可樂、IBM、波音、通用都已成為世界的霸主。格雷厄姆不可能不知道伴隨這些企業成長的巨大魅力。

我想可能是:

1、格雷厄姆認為普通投資人沒有「開天眼」,無法從一個公司弱小的時候就能判斷出它將來一定會成為大公司;

2許多看似前景很美妙的小公司,在中途就沒落了甚至於夭折了,其存活率不比熊貓寶寶高多少(在中國特色的政治經濟大環境下,看好創業板、民營企業的投資人,尤其應該警惕這一點);

3、人性決定了普通投資者在某隻股票低迷的時候,即使基本面一切安好,他也沒有膽量買入,而只有地球人都知道這是只好股票的時候,他才隨著「羊群」放心大膽的買入,而這個時候,已經價格不菲了;

4、是不是成長性公司,都是事後才發現的,但人們很容易把這種發現歸功於自己的英明遠見而不是運氣。而一旦人們把這種「英明遠見」再次應用到股市的時候,卻發現,咦,這次怎麼不靈了?

例如,有人喜歡業績優秀的新股、次新股,認為它們未來成為超級大牛股的幾率要遠遠大於主板裡的「黃臉婆」。

其實這種觀點頗具誤導性。

其一,業績優秀的新股和次新股都快被基金擠爆了,大家都盼望下一個傻瓜來抬轎呢。這幾年創業板的經歷告訴我們,如果在高位買入了這些股票,或者堅持做泰山頂上一棵蔥(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即便是某隻股票有幸成為一隻大牛股,但一旦遇到基金大回撤,那你實際獲得的利潤與你預期的利潤也相去甚遠。

其二,這些新股次新股未來成為大牛股的幾率確實要大大高於主板的老公司股票,但反過來講,這些新股次新股的死亡率也同樣大大高於主板的老股票。

雖然格雷厄姆對成長投資頗多微辭,甚至把費雪的得意之作當成風險教育的典型案例。但這並不表明他對費雪的超凡能力持否定態度。

例如在《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中,格雷厄姆針對「前景分析和集中投資」有這麼一段話(以腳註的形式):

「一些非常優秀的分析師可能會在這項工作中不斷地取得成功——他們事先知道那些公司值得深入研究,而且有設施和能力去從事這項研究。關於這種方法的詳細內容,請參見菲利普、費雪的《怎樣選擇成長股》。」

我推測,格雷厄姆應該是認真拜讀了費雪的著作了,並對費雪的「成長派」宗師地位還是很認可的——不然他也不會推薦這本書。

顯然,儘管格雷厄姆對成長投資表現出了深深的懷疑和極大的擔憂,但他還是相信如費雪這般聰明絕頂的人是可以嘗試這一領域並取得巨大成功的(但是,絕大多數人,注定是與成長投資所帶來的令人豔羨的財富無緣的。)

實際上,格雷厄姆又何嘗不是一位如費雪般聰明絕頂的投資天才呢?

因為他本人就做過一次堪稱經典的「成長」投資,那就是收購GEIGO公司。在這支股票上他賺了200多倍。但從事情的經過來看,格雷厄姆這次投資類似巴菲特的活兒,因為他成了這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

他又如何評價自己的這次投資呢?

他說:「華爾街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賺錢和投資方法。另一個不太明顯的意義是:一次幸運的機會,或者說一次極其英明的決策(我們能將兩者卻分開嗎?)所獲得的結果,有可能超過一個熟悉業務的人一輩子的努力。可是,在幸運或關鍵決策的背後,一般都必須存在有準備和具備專業能力等條件。人們必須在打下足夠的基礎並獲得足夠的認可之後,這些機會之門才會向其敞開。人們必須具備一定的手段、判斷力和勇氣,才能去利用這種機會。」

每次讀到格老的這段洋洋自得的「自我表揚」,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草根明星——大衣哥朱之文同志。

天賜的好嗓子、幾十年風雨無阻的勤學苦練,選秀舞台一炮打響,走向春晚走向全國,成為千百萬夢想成為大明星的草民爭相模仿學習的勵志偶像。但時至今日,又有幾人成為朱之文?天賦、勤奮很重要,運氣、機會、勇氣、貴人難道不重要嗎?

我絕對沒有瞧不起你的意思,如果你想成為投資界的李宇春、吳莫愁、朱之文們,努力奮鬥吧!但投資圈尤其是成長投資圈如同演藝圈一樣,天賦、勤奮和機遇、勇氣一樣都不能缺少。

就像格老所說的:「我們不能指望所有聰明的投資者都能有同樣絕佳的經歷,積極投資者在華爾街這個大型的熱鬧場面中,應該能夠同時尋找到快樂和利潤,興奮肯定是能找到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1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