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敗局】仇勇:一個新媒體實驗休克後的反思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4015-1.html
2013年3月,仇勇從《環球企業家》副主編的位置上辭職,開始了一個新媒體的實驗,這就是信睿客,目標是做一個資訊+圖書的閱讀類產品。當時這事,業內鬧得紛紛揚揚。

仇勇的判斷沒有錯,他在給用戶的說明中寫道:我們相信你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了熱點新聞厭食症,但你發現海量信息海洋中獲取高質量內容並不容易;我們相信你需要」及時「的」深度「,想要個性化定製,想看的有用的內容;我們相信你想知道政治、科技、商業和藝術的大佬在想什麼,你只信賴那些有專業經驗的達人們的建議和看法。是的,我們相信你渴望擁有這樣一個客戶端——這種認知、這種膽氣、這種實踐,統統都沒錯。

但因為種種原因,信睿客並沒有做起來,沒有創出一條新路,半途休克了(潘越飛:產品已經連續八個月沒有發佈新版本,團隊有了新的事情做)。

錯在哪?

一個資深媒體人轉型後的實驗,一個完整團隊近半年的探索,一個有著先天優勢資源的新媒體項目,依然休克,這份當事人的反思,實在並且有價值。

---------------------------

(以下改為仇勇自述)

第一個教訓,沒有徹底脫媒化。

那時候我剛從媒體出來,所以我還是有媒體情懷,這就導致信睿客的媒體屬性太強烈。

媒體屬性是一個什麼玩意呢?簡單說,你希望想通過吸引注意力,獲得流量,然後得到廣告。這就是媒體的基本商業邏輯。

這邏輯錯在哪呢?錯在廣告產業已經產生了變化。

原來的廣告是自己大喇叭喊,根本不知道誰在看,你要在意的是千人成本問題。現有的廣告,屬於「我只是分享給你」,而且這個動作不是廣告商做的,不是技術來做,而是人主動來做的。

我當時只看到了「正確信息是廣告」——也就是絕對不做硬廣告,只想用高級軟文的方式來做。例如我做類似於聖誕節最棒的十個禮物,裡面加上聯想。

實際上,這些只是小技巧,廣告的邏輯沒有變化。你換了各種花招,還是在騙廣告商的錢。

所以,張瑞敏說停止投放硬廣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逼迫著你要去想,應該產生怎樣的傳播形式。

我現在在想,也許應該把媒體邏輯反過來,先想到廣告的創新,再反推怎樣找到注意力,而且是分眾的注意力,然後再找到相應的內容。

可惜,我現在還沒看到符合的案例。

因為沒有充分的脫媒化,所以碰到的瓶頸還是媒體的老問題,內容哪裡來,讀者怎麼聚,廣告怎麼辦。

我做了很多嘗試。

一開始,我想做成赫芬頓郵報的模式,就是UGC生產,內容是概覽天下的,堆一堆堆的頻道。結果做不到。

我反思的是,我沒有能力造個海洋。

第二步,我想專注於商業財經。結果,我依然沒有能力造這個小海洋。

第三步,我想做獨特原創內容,我不安排採訪,而是讓編輯使用巧妙的方式去整合內容,有點類似」咋整「的做法。

但是,種種方式都沒有解決內容生產的問題。

這些都不是用產品的方式解決問題,還是媒體的套路。

我沒有把目標和精力聚焦在產品上,雖然我換了好幾種打法,最終我發現我的瓶頸始終沒變:內容池不夠大,內容生產方式非常落後。

讀者的問題,是一個定位的變化。

一開始我就犯了錯,我想服務於我不熟悉的那幫人,定位得太高大上了,其實我和那個圈子不熟,這樣做就太累了。

這還是媒體思路。以前我在環企(潘越飛:環球企業家雜誌)的時候,媒體很牛,採訪的都是柳傳志這樣的大牛,你跟著以為自己也是大牛了,實際上你和大牛沒有交情,只是幫人家傳播。

第二步,我才定位於做自己熟悉的圈子,服務這幫人。讓柳傳志做我讀者,成本太高了,讓潘越飛做我讀者,多便宜,

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我做了一個表格,把我這幾年媒體經驗都濃縮在這裡,重新去理解了各個人群對內容的需求情況。(潘越飛:認識仇勇的人可以私下去索取,挺有收穫的)

不過,這個表格出來的太晚了。

我的心得就是,如果你用戶定位不精準,你就抓不住他,你獲客成本太高。

第二個教訓,戒除貪婪。

學會使用產品思維這點,我做到了。只是又犯了錯,貪婪。

我研究了國內外幾乎所有的相似產品。研究太多之後,我又犯錯了,我看什麼都很好。我想把所有好產品的特點集合於一身。

張小龍說,要做減法。我沒做到。

其實,我沒能力實現那麼多功能,我應該單打一個功能。這才是符合互聯網產品的路徑。

(潘越飛:有格局的人不懂細節,懂細節的人難有格局。媒體人多有前一種毛病。)

第三個教訓,也許APP不是最好的選擇

基於媒體思維來說,你想要通過內容成為流量入口,但是,這個過程太緩慢了。

一個app產品,現在只有達到百萬級才有廣告價值。

我曾經雄心萬丈,覺得我做的信睿客項目是borning mobile(為移動互聯網而生)。

我現在覺得媒體+APP是不對的,也許社交+app才是有可能的。

內容的吸引力,根本無法讓用戶單獨來下載APP,而且日活實在太差。

微信一下子打敗了那麼多APP,對他來說,內容是排在非常後面的一個需求點,發消息的功能才是最核心的需求。

我現在想,也許新媒體應該從網站入手。

1:做網站的成本低廉

2:網站推廣成本相對更低,超鏈接、搜索引擎、關鍵字、社交分享等手段已經很豐富,只要你這裡有好東西,很快就能被發現。但APP是一個信息孤島,用戶只有打開才能看到,成本太高了。

3:移動互聯網應該是一個云端的東西,提供如影隨形的服務,他一直在,當你需要時,他提供服務,用完後,他就嗖一下回去了。移動應用應該是觸手可及,平時不打擾你。工具性是移動應用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閱讀是一個功能,那你需要思考讓這個移動應用更功能化和服務化,而不是一個純粹的消遣型產品。

4:現在渠道太多了,你不再掌握唯一入口。今日頭條即使再火,對於真正的閱讀者來說,他為了瞭解一個事實,還是需要搜狐新聞客戶端、新浪微博、朋友圈。沒有一個app可以把信息收集這件事全部幹完。

第四個教訓,無用信息造就無用媒體

你要生產有用之用還是無用之用的信息,這是我的另一個反思。

媒體一直以來生產的都是無用之用的信息,也就是你沒事才去看一下,你今天不看沒事,後天再看也行。

媒體到底有沒有本事做出這樣的信息,你都是有用的,今天不看就是損失,那用戶才會媒體都看。

股票資訊軟件,例如大智慧,就很是有用之用的典型。

電商即媒體的產品,例如什麼值得買,他不是一個簡單的買賣關係,每賣出一樣產品就可能產生一個故事,這也很典型。

解決辯真問題也可能是剛需,經濟學人雜誌做了一個辭典功能,類似百度百科,但是由高級編輯和記者精心寫詞條,這個詞條內容的權威性很高,完整性很高,這解決了資訊過度碎片化的需求,這樣的功能做下去也許有價值。

微信公眾號,我已經積攢了無數個小紅點,就算是華爾街日報這樣高質量的媒體,我也照樣不看,也沒缺什麼。假如今天發生什麼事,我有太多渠道可以看到了。就算是媒體生產所謂高質量的內容,也產生不了什麼粘性。

在什麼加什麼的形態問題上,內容應該變成加號之後的東西,而不是加號之前的東西。

我們還想做個電子雜誌。我覺得雜誌,要麼是magazine,雜的沒邊;要麼是issue,特輯。

我們當時想做生活中常見卻被忽略但是包含了創新,例如罐頭的歷史,已經包含的創新是什麼,將來有的創新是什麼。

回頭一想,這還是無用之用。

所有的內容產業,都應該被一棍子打死,全部需要變形和重塑。

(潘越飛備註:當著仇勇的面,我直接說,你還是個媒體思維太重,雖然口口聲聲要和他割裂,實際上路徑依賴依然嚴重,雖然你能熟悉的說起各種新潮概念,什麼移動互聯網,什麼產品化,什麼邏輯,但是這些只是話術,你沒有真正去相信他,沒有真正把它變成工作的全部。)

第五個教訓,媒體人有通病

我在離開雜誌之前,寫了兩個長文,現在回過頭來看,長文沒有錯。但長文只是提出問題,沒有給出解決方案。

第一篇寫的是傳統媒體的毛病,第二篇是主編該怎麼做。都不是解決方法。

長文提的東西都是正確地,只是無用的正確。媒體人的通病,都是理論家。

明白道理但沒實踐的問題就在於,你容易搖擺。

我很不希望再走虎嗅網和鈦媒體的路徑,虎嗅網取代了以前中國企業家的影響力,鈦媒體取代了以前互聯網週刊的影響力,還是傳統的路徑。我後期搖擺了,突然覺得還是要做內容團隊。脫媒化不夠,心裡還是有對媒體的執念。

媒體未來的價值是什麼?

媒體過去的價值是傳播,未來它應該是清晰地代表了一群讀者的利益。

未來的媒體不一定非得是內容產生和分發的東西,它可能就是一個服務性機構。就像雷鋒網和創業家在干的事情,他是一個媒體的品牌,後面是它的服務。

傳統媒體的困境就是,你說不清楚自己代表誰。

如果繼續升級下去,我會不斷強調訂閱人的概念。

如果重新做,也許我會做個類似大眾點評網一樣的東西,和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沒有任何關係,我才能重新去進入這個角色。

如果有可能,我不會再做閱讀為基點的東西。我得想好掙的是什麼錢,再去想選什麼樣的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